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山东中医杂志》2017,(3):179-182
强迫症的病证类属为精神行为病证,其病理阶段演变初以五志异常为先,临床可采用志意辨证;病变发展渐及脏腑气血津液功能及形体改变,可将志意辨证结合脏腑气血津液辨证。志意辨证论治强迫症应重视据属选法、辨阶段、辨病机、辨本证合证兼证、定法则、选方药穴位。  相似文献   

2.
《山东中医杂志》2017,(6):443-445
焦虑症主症、类属适用于志意辨证。初期五志异常本证合证阶段,志偏意摇,魂强魄弱;中后期病及形志兼证阶段,或肝郁魂强,或心脾两虚、意摇神惑,或肾阴虚弱、精不任神,或心肾不交、神志不定,或痰火内郁、神虚魂怯。应分别辨病机、析主证、重舌脉,选择方药穴位,相宜施治。  相似文献   

3.
创建精神行为病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理由有四:其一,不同疾病类属,应该选择各自相适宜的辨证方法。相应辨证思维和方法的缺失,是影响精神行为病证诊疗技能和疗效提高的瓶颈之一;其二,《内经》已经认识到该病证类属,存在神有余、不足,志有余、不足的类证雏形;其三,概念的厘清界定,是突破瓶颈的切入点,情、欲、性、五志具有异质性,精、神、志、意、魂、魄、君,相对精神动作行为调控呈现多元性,而志意兼具驾驭精神、收放魂魄、适应寒温、调和喜怒等更高层次的作用,先于现代心理行为学意志与意识、感知、适应、情感结构,并固有对应理法方药。提出精神行为病以五志类证类药为主要内容的志意辨证新方法,进而修复和建立志意辨证理论体系;其四,精神动作行为病证有着病理演变的阶段性规律。初期只有志、意、精、神、魂、魄本身有余或不足,气血无紊乱、五藏无失调和虚损。中期为志、意、魂、魄、精、神异常,渐有气血紊乱、五藏失调、形体损伤病证,心身共病。最终导致血气耗伤、脏腑形体损害病证。初期,适宜志意辨证;中期,方宜志意辨证与脏腑气血辨证并用;脏伤形损者,可选择脏腑辨证。  相似文献   

4.
厌食症是较长时期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的一种病证。阎兆君教授创建志意辨证理论,强调厌食症临证治疗当注意五志调理,从脾意、肾志、心神立论,分别采用不同的强欲法则,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儿童孤独症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刚  袁立霞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9):1226-1227
从中医学角度探讨儿童孤独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明确了孤独症的中医病位在脑,同心、肝、肾三脏密切相关,临床辨证分为心肝火旺、痰迷心窍、肾精亏虚三型,为中医治疗儿童孤独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疾病类属不同,各有其主要的最为相宜的辨证方法.志意辨证是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相宜辨证体系的可能选择之一."志意论裁,已有法则".作者通过缕析中医学志意证治理论学说与源流,即<内经>旁引奠基,<素问>存在区分志意病、形体病类别及选择各自相宜辨证论治方法的取向;<神农本草经>萌芽类分志、意、魂、魄、精、神病证药治的雏形;南北朝、唐、宋,发展理论并致于临床证治实用;金明以降,情与志概念模糊混同,志意辨证理论渐以丢失,从而提出修复重建与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症相宜的志意辨证理论体系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为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患,属“神志病”范畴。“志意”学说始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将“志意”代指脾肾之神,负责统领并协调人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ASD以肾志不充为发病基础,脾意不荣为核心病机,痰瘀内生、志意失和为病理因素。临证应以调养志意为核心,分期论治:初期宜化痰散瘀、调和志意,予二陈汤合四物汤加减;中期宜行气健脾、荣营养意,予归脾汤加减;后期宜填精生髓、补肾益志,予六味地黄丸加减。中药治疗的同时,可根据各期证型辅以相应的推拿手法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7,(7):539-540
伴随精神行为病证志意辨证理论与方药体系的实践应用,相应的志意脉象诊法需要构建;临床脉学研读体会,单因素、典型脉象的感悟须从重视儿科开始。病证、体质、志意脉象的拾取与诊断技能提升,应秉承中医传统脉学理法,学习汲取现代脉家精华,注重脉感的训练与研习,区分疾病类属,选择相宜脉诊方法,依据脉征特点,选择相宜脉诊指法,顺应脉象规律,选择相宜脉诊层位。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病证各有其最为相宜的辨证方法,各得其法,是为相宜。疾病谱的演变,医学模式的更新,精神动作行为异常病证的不断增多趋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心身疾病这个我们中医学一直以来引以自豪的领域,有关指导理论零金碎玉,临床证治形体疾病与精神行为疾病辨证方法的取向模糊,中医药强势特色未得以更充分彰明。作者通过对《内经》的文献发掘探微,发现《内经》业已存在着与精神动作行为疾病相宜的志意辨证理论雏形,志意论裁,另有法则。  相似文献   

10.
谈“医者意也”与“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医家应把辨证论治和医者意也有效结合,在熟知中医基础理论,长期有效地辨证论治后,医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运用医者意也中包含的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使医学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七情"、"五志"是中医基础理论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在病因学中多情志并称,因此有些学者便将"七情"与"五志"等同起来,还有人将"神"也与七情混为一谈。但实际上,情、志、神是3个既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2):91-93
精神行为病以五志类证类药为主要内容的志意辨证新方法的修复和建立,随之产生了区分病证类属使用适宜的药治模式的临床需要,为此,从以下三方面对精神行为病志意辨证方药体系进行了修复与构设。其一,中医学存在志意精神魂魄药性、治法、组方理论及分类雏形,有构设背景;其二,中医文献志意精神魂魄相关方药聚类分析研究使修复构建成为可能;其三,《志意辨证论裁》初步修复并确立了与志意辨证理论体系框架相对应的志、意、魂、魄、精、神证治方药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图均 《河南中医》2016,(7):1157-1159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简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有效率为72.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胆固醇(cholesterol,CHOL)、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FBG(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lc,Hb Alc)等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抗动脉粥样硬化,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Ⅱ-Ⅲ期结肠癌术后患者74例作为治疗组,以中药协定方为基础,运用中医辨症论治口服汤药配合化疗治疗;同期随机选取Ⅱ~Ⅲ期结肠癌术后患者82例作为对照组,以单纯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复发转移情况及消化道不良反应情况,同时将可能对结肠癌术后的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导入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①治疗组胃肠道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②治疗组中位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且治疗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位复发及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期Cox风险比例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提示,疾病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不利因素,中医治疗时间,中医治则中温补肾阳、补血养阴的用药原则是影响预后的有利因素;转移时间Cox风险比例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提示,中医治疗时间、中医清热利湿,活血解毒治则是影响转移的有利因素。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可以延长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状态,减轻不良反应,特别是温补肾阳、补血养阴的中医治则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心绞痛,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心阳不振、气滞血瘀等引起的症状极为相似。因此中医把它归属于“胸痹”、“心痛”、“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兹就该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分述如下。1 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高粱厚味损伤脾胃,或七情内伤所致气滞、血瘀、痰浊内生,使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而发病〔1〕。《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认为:“胸痹”的主要表现为胸中气塞,心痛,短气,其病理关键为胸部的“阳气”极虚所致;故临床上往往表现出本虚标实之病证〔2〕。本虚以脏气亏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阻为多见…  相似文献   

16.
病证结合治疗慢性胆囊炎7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病证结合辨治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设治疗组74例,分为肝胃不和型、肝阴不足型和肝胆瘀滞型,分别给予疏肝和胃利胆、柔肝滋阴利胆和益气化瘀利胆法治疗;对照组52例给予胆维他和熊去氧胆酸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胃不和型总疗效优于肝胆瘀滞型(P<0.05)。提示病证结合辨治及早期治疗慢性胆囊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女性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的临床疗效,并使用红外热像检测对其进行评估。方法:98例PID患者给予辨证论治、中成药口服及中医外治法,采用红外热像仪对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盆腔红外热像检测,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红外疗效。结果:98例患者治疗前盆腔红外温度为(1.88±0.82)℃,治疗后盆腔红外温度为(1.36±0.59)℃,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外疗效有效率为96.9%,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9.0%,两种评估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评估方法的效能基本一致。结论:红外热像检测具有客观、直观、可量化、对非器质性改变同样敏感等多种优点,其评估效能与常规临床评估相近,可作为PID理想的诊疗评估手段和科研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