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隔盐灸联合开中焦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遴选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隔盐灸联合开中焦方治疗,治疗4周后统计并比较两组胃肠症状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胃肠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证候积分均发生明显变化,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隔盐灸联合开中焦方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进行治疗,可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沈氏达郁汤加减方联合隔药饼灸治疗肝癌介入术后抑郁临床疗效,探索其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癌介入术后抑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10mg/次,1次/天。治疗组给予沈氏达郁汤加减方联合隔药饼灸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变化,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方面低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76.00%,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沈氏达郁汤加减方联合隔药饼灸可以明显改善肝癌介入术后抑郁患者的中医症状及缓解抑郁状态,明显提高其临床疗效,为治疗肝癌介入术后抑郁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治疗脾胃气虚证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气虚证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尼平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DSI)评分及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评分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NDSI评分和NDLQ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NDSI评分和NDLQI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是一种治疗脾胃气虚证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金氏隔药饼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金氏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氏隔药饼灸是一种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电针联合心理干预对肝病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肝病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采用治疗组给予电针联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治疗10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肝病性消化不良优于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予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对照组37例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2组治疗10周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59.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及LDL-C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G降低(P0.05),TC、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及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ST、ALT及γ-GT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AST、ALT及γ-G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隔药灸治疗配合护理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口服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穴位隔药灸治疗与护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观察组为20.7%,对照组为4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能提高脾肾阳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隔药灸联合五音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有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组给予隔药灸天枢、大肠俞联合五音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直肠黏膜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评分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总积分、直肠黏膜积分、HAMD总评分、HAMA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在中医症状总积分、直肠黏膜积分、HAMD总评分、HAMA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0.0%,两组总有效率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天枢、大肠俞穴联合五音疗法可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医症状及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宋海云  王魁 《河南中医》2016,(5):888-889
目的:观察隔药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隔药灸组和电针组各56例,隔药灸组采用隔三七饼灸配合超短波治疗,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的症状、体征分级量化积分。结果:隔药灸组愈显率为87.5%,优于电针组的48.2%(P0.05);两组治疗后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隔药灸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隔药灸配合超短波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隔附子饼灸与中医特色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隔附子饼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减轻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且操作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隔药饼灸和隔姜灸对围绝经期血脂紊乱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工作优选间隔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饼灸,对照组采用隔姜灸。2组穴位均选双侧天枢、足三里、丰隆、血海、三阴交,每日治疗1次,2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po-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间接灸法均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治疗组总体显效率优于对照组。在改善Apo-B水平方面,隔药饼灸优于隔姜灸。  相似文献   

12.
隔附子饼灸关元治疗产后身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明洁  严航  金红梅 《新中医》2021,53(4):128-131
目的:观察隔附子饼灸关元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纳入符合标准的产后身痛患者,共66例。根据计算机随机分配信封取号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黄芪桂枝五物汤颗粒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隔附子饼灸关元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观察隔附子饼灸关元治疗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2组间比较,VA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隔附子饼灸关元能加强中药对产后身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神道八阵穴隔药灸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规范西药治疗(螺内酯片、盐酸贝那普利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地高辛片),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神道八阵穴隔药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中医症状积分、6 min步行距离、心脏彩超检查指标变化,检测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7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ee氏心衰计分、血清NT-pro BNP、中医症状积分(心悸、心痛、气短、浮肿、倦怠乏力)、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ee氏心衰计分、血清NT-pro BNP、中医症状积分(心悸、心痛、气短、浮肿、倦怠乏力)、LVEDs、LVEDd、IVSd、LVMI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神道八阵穴隔药灸能明显提高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4.
俞芳洁  李月琴  潘英 《新中医》2020,52(4):161-163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穴位贴敷干预血液透析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予常规疗法和护理措施,观察组同期加予艾灸和中药穴位贴敷,连续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评定胃肠功能紊乱症状评分。4周后,患者评价护理满意度。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恶心、呕吐、腹胀、厌食、其他症状评分和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4项症状评分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干预血液透析患者,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针结合TDP照射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6%,对照组有效率为51.9%,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热敏灸治疗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徐彩霞 《新中医》2020,52(2):149-151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纳入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复发率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发挥了补益脾胃、升阳固脱、逐寒湿、行气血、透肝经的功效,有助于提升疗效、缩短病程,从而有效改善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三伏贴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30例(热敏灸联合三伏贴),对照组30例(三伏贴),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敏灸联合三伏贴能提高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调畅护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行中医常规护理,包括饮食调节、用药指导、起居护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调畅护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中医证候总分、SAQ评分、S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调畅护理可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候,缓解患者心绞痛及焦虑情绪,对西医治疗有重要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隔药灸神阙治疗脾气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名脾虚型IB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隔药灸组采用隔药灸神阙治疗.西药组采用口服匹维溴铵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脾虚症状评分在治疗期及随访期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 );隔药灸组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脾虚症状.结论:两种疗法都可以改善脾虚型IBS患者的脾虚症状,隔药灸神阙在改善脾虚症状方面优于匹维溴铵.  相似文献   

20.
李勇  郑敏  蒋帅 《河南中医》2020,40(5):784-787
目的:观察针刺颅底组穴联合热敏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颅底组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TCD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elocity,Vm)和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Vm高于治疗前,PI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Vm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颅底组穴联合热敏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变化及血流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