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内伤基础上的外感咳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由于外感咳嗽中内伤基础的大量存在 ,以及其对外感咳嗽的发生和转归的重要影响 ,临证辨治外感咳嗽当重视其内伤基础。我们认为 ,外感病的内伤基础主要与患者的病理体质因素和久病宿疾的存在密切相关。匡氏[1] 认为 ,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代谢、机能与结构上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往往决定着它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 ,及其所产生病变类别的倾向性。体质 ,可分为正常体质和病理体质。正常体质的人发生外感咳嗽 ,即常人外感咳嗽。一般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以及燥邪咳嗽 ,其临床辨治规律较易把握。而存在内伤基础的人…  相似文献   

2.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内经》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明咳嗽一证虽属肺家之病,但五脏六腑功能失调,都能引起咳嗽。秦家泰教授对咳嗽的诊治,着重于对病因病机的分析,尤其强调对痰的治疗,他认为治疗咳嗽首先要辨病的表里,其次辨病的寒热,三辨咳的虚实。例如对新病外感引起的咳嗽,重在宣肺化痰止咳,久病化热咳嗽则以清气化痰为主,若久病痰饮阻肺则以温化寒痰,肺阴伤则治用养阴清肺。其治咳多从下面几法入手。  相似文献   

3.
初咳属外感,久咳多内伤,但久咳亦有外感迁延不愈,或内伤合并外感者,故不必拘泥。辨证要点,除视其有无外感症状外,尚须辨咳声、痰音。久咳忽然加重,其咳声重浊连声者为兼新感。笔者近治曾某,男、高三学生,咳嗽月余,服抗菌素从螺旋霉素到先锋霉素无效而来。询知近日咳嗽连声而剧,入夜尤甚,其声重浊,而知其兼夹新感,投三拗汤合二陈汤而愈。  相似文献   

4.
认为《热病学》超越了内伤与外感病传统观念的界限,将内伤热病与外感热病中一些证治内容进行归纳、综合,不仅使中医热病理论更加系统、完善。其临床辨治亦有所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5.
气管炎、肺心病属于中医的咳嗽、痰饮、喘急、水气等范畴,通常以咳、痰、喘、肿为主证。辨治大法:咳属肺失宣降、痰乃脾虚聚浊,喘为肾不纳气,肿是心血滞瘀。其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急性气管炎多由外感而得,慢性气管炎每因内伤所致,肺心病则在急、慢性气管炎反复发作、肺气肿历久不愈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病因病证不同,故其治疗亦异。  相似文献   

6.
张世安  王雪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438-1439
咳嗽为临床常见的证候之一,属肺系疾病。病因不过外感与内伤两类,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燥热等,内伤咳嗽有痰湿、肝火、痰热、阴虚等。罗列历代诸家治咳名方不下数十个,然而临床中会碰到个别咳嗽患者,常法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安名医汪机代表作《石山医案》《医学原理》中所载的咳嗽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析,结合具体临证案例,总结汪机治疗咳嗽的学术思想。其认为咳嗽多因“肺为火击”而致,外感、内伤之邪均可化火犯肺导致咳嗽;其临证注重辨别肺虚与肺实,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同时重视脾与咳嗽的关系,认为脾虚失运亦可导致咳嗽,治宜补中健脾、标本同治;此外,其临证还善用人参、黄芪甘温补土、以益肺金、扶正固本、培补元气以治咳。  相似文献   

8.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证,也是难治疾病之一。曲妮妮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外感咳嗽主要是风邪作祟,治以疏风祛邪;内伤咳嗽以痰、瘀、气为患,治以祛痰、化瘀、理气。临床上对病因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历代医家多有阐述。如《内经》有专篇论述。《金匮要略》有专篇辨证论治,朱丹溪总结临床经验有70余法,张景岳提纲领地把咳嗽分成外感、内伤辨治等。然而,真正把咳嗽一症条分缕析清楚,并切合临床实用的台医书,当推温热学派代表人物吴瑭(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笔者不揣浅陋。结合本人临床运用体会等,试将《温病条辨》中论治咳嗽的方论罗列如下,以供同道临床参考。1.风温袭肺络咳嗽,桑菊饮主之风温袭肺络。病轻浅,其免症为:咳而无痰或少量粘液痰.身微热不恶寒.口微渴。用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方中桑叶、…  相似文献   

10.
<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论述了五脏咳的症状.这为研究咳嗽奠定了基础,后世在此基础上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现将我们学习<素问·咳论>在临床辨治内伤咳嗽的体会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1.
张仲景在治疗咳嗽上气病时,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分。病位在里以寒饮为主者,治宜温肺化饮,止咳平喘;病久化热者,应在化湿治本的基础上,加清热泻火和清热解毒之品;病位在表,属于表里并重者,治宜发汗解表。同时根据病情常配伍宣肺止咳、温肺化饮、化痰、解表与调和营卫、清热、敛肺止咳、泻肺利水等药,后世医家亦在仲景的基础上另有配伍补气养血药和补肾定喘药。   相似文献   

12.
刘完素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氏理论多宗<内经>之旨,认为水肿多由火郁湿阻而成,治疗上主张通利泄水,使水湿之邪由二便而去.其水肿理论对金元乃至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河间水肿理论的学术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完素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刘氏理论多宗《内经》之旨,认为水肿多由火郁湿阻而成,治疗上主张通利泄水,使水湿之邪由二便而去。其水肿理论对金元乃至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刘小虹教授辨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思路及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中医治疗COPD提供参考.[方法]将刘小虹教授门诊治疗COPD的有效病案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频次统计、药对组合及关联规则分析、核心药物组合与新方提取.[结果]共纳入处方215首,药物频次居前的...  相似文献   

15.
风药指味薄气轻,具有发散上升之效的一类药物。根据文献总结,风药可分为发散外风类、平熄内风类及搜风类药物等三类。风药的应用常见于临床各科疾病,在湿病治疗中使用尤其广泛。湿邪为六淫之一,其病病因繁杂,致病多样,风药在湿病证治中常与他药配伍应用,其主要有升发脾胃阳气、调理三焦气机、开玄府透邪及通利血脉等四个作用.在湿病具体应用中,风药根据病机与其配伍药物而发挥不同作用,临床使用当细审病机,辨证论治,正确应用风药。  相似文献   

16.
施光其教授认为皮肌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的病机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正虚为肺脾气虚,邪实为风、寒、湿、热乘虚侵袭人体,六气化火,内舍肺脏.治疗皮肌炎肺间质纤维化可参考肺痿论治,分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二型,在祛风方(主要由荆芥、防风、地肤子等组成)的基础上加减治疗,分别以祛风散寒、化痰散瘀及祛风止咳、清热化痰凉血为法,辨证论...  相似文献   

17.
方邦江教授认为,对于老年急性发热,应从外感和内伤两方面审证求因,辨证论治,衷中参西,灵活运用。对于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性质、病位、影响气血津液的不同,以清热解毒、清热利湿、通腑泻下、清泻脏腑,在清热同时兼顾养阴益气,以达清除邪热、调和脏腑之目的。对于外感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或为感受风热之邪后热邪壅滞于肺,以清肺化痰平喘为法,立足表邪未解兼有肺热喘咳之麻杏甘石汤,尤其擅于重用石膏。针对内伤发热应根据证候、病机不同而分别采用不同的治法,虚火宜补,实火宜清。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基于回顾性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方法探寻蔡宛如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蔡宛如教授治疗CVA的172首处方,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涉及中药97味,高频药物为桔梗、防风、柴胡、北沙参、麻黄、蝉衣;药物类别以清热药、补虚药、止咳平喘化痰药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胃、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性强的主要有以疏风解表、止咳平喘,疏肝理气、燥湿化痰,养阴润肺、补肺健脾为功效的三类药物;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组核心药物,体现了祛风止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疏肝解郁、降气泄热、敛肺固表、滋阴清热、健脾益气的治法。结论:蔡宛如教授治疗CVA临床经验丰富,用药以寒凉、清补为主,尤其重视滋养肺津,补肺气、疏肝气、益脾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普济方》中咳嗽、喘嗽、喘病门等肺系方剂的配伍规律。方法?搜集整理《普济方》中咳嗽、喘嗽、喘病门中的方剂,将其归类为咳嗽方、喘嗽方、哮呴方,运用关联规则对搜集到的1?036首方剂进行数据分析,得到核心药物、药对、药组。结果?咳嗽、喘嗽、哮呴三类方剂中除了其各自独有的高频药物外,支持度在10%以上的共有药物有杏仁、半夏、紫菀、款冬花、贝母、甘草、白蜜、生姜、桑白皮、五味子;在药物配伍时,三者均有杏仁-甘草-生姜、半夏-甘草-生姜、杏仁-甘草-麻黄等配伍。结论?《普济方》在治疗咳嗽、喘嗽、哮呴时,除了其共有的治法外,其中咳嗽、喘嗽的治疗偏重于扶正益气、健脾除湿,并且在喘嗽的治疗过程中更强调宣降肺气、泻肺平喘之法,而哮呴则强调了祛邪定喘,是急则治标的治则体现。   相似文献   

20.
就现存的张简斋医案对张简斋治疗湿温病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祛风胜湿和络、清疏透化、芳香淡化、调畅气机、分消走泄、畅中健运、清燥透泄、清养和中八法。张氏将湿温病分为三候,一候病在卫气,二候、三候病在气营,其中祛风胜湿和络多用于一候,清疏透化、清燥透泄多用于二、三候,清燥透泄又为防止传变之法,芳香淡化则用于热去湿留之时,调畅气机、分消走泄、畅中健运的运用贯穿湿温病治疗始终,清养和中为三候之后的善后调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