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肖化云  刘景超  凌芳 《陕西中医》2009,30(11):1502-1503
近代医家张锡纯擅长治疗温病,主张寒温统一,认为温病治法已详载于《伤寒论》,伤寒、温病之治法始异而终同;调治温病,主张清透,遣方用药讲求实效,味少而精。  相似文献   

2.
从《医学衷中参西录》对"阳明寒温"的论述,结合临证医案,浅析张锡纯寒温统一的思想。认为"伤寒与温病,始异而终同",提出当以伤寒六经分治温病,辨治疾病过程中应注重"寒温"概念;分析其自创治疗寒温的方剂及书中附载的临证医案,以证其理。  相似文献   

3.
寒温关系复杂化始于晋唐,宋元之时愈加明显,清代温病学成熟之时,寒温关系复杂化导致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至今余波未息.笔者认为,仲景时代温病与当今温病概念有很大不同,当时的温病系指仅发于春季,初起无恶寒表证的里热外发型热病,即伏气温病.而现时温病,则指发于四季的温热病,且初起多有恶寒表证,由表入里,与仲景所云伤寒、中风证候难以区别.前者治当清泄里热,后者则应发汗解表.因此,探明寒温关系复杂化缘起,对于促进寒温关系正常化,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广义.狭义温病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东义 《国医论坛》1990,5(4):15-18
历来寒温论争皆先分广义、狭义伤寒,不曾分广义、狭义温病。其实,温病之名古今含义不同,所包括的证候、治法也有所区别。古今温病含义的区别,主要是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寒温之争之所以旷日持久,久而未果,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温病概念在古今、广狭方面的区别,以及由于温病概念变迁所导致的伤寒与温病关系的复杂化。  相似文献   

5.
升降散源流     
《中医杂志》2005,46(8):636-637
升降散是中医温病名方。一般认为首见于清代杨璿的《伤寒温疫条辨》(简称《寒温条辨》),本书共六卷,撰于1784年。此书是沟通寒温,将其整合为完整的外感学说的著怍。畅璿在外感病治疗方面有独到贡献。他总结说:“伤寒治法,急以发表为第一义;温病治疗,急以逐秽为第一义”(《寒温条辨·孙宏智叙》)。他创立治温病15方,其中以升降散为总方,认为无论轻  相似文献   

6.
试论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寒温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文章就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问题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7.
伤寒与温病     
郑珂  陈孝银 《河南中医》2016,(9):1497-1499
伤寒与温病,二者一寒一温,古今学者强调寒温对立,体现了对寒热阴阳属性的敏感。任何一个学科开始之初莫不受到历史条件的影响,但都是在继承和创新中发展完善的。温病学说自从伤寒中分离出去之后,汲取其精华,补充了其不足,发展了外感病学说,提高了外感病的治疗效果。总之,外感病的寒温学说都有各自的不足之处,也都有可取之长,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外感病学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伤寒和温病是一脉相承、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着寒温之争。文章认为伤寒与温病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疾病,而是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伤寒温病治理可通。  相似文献   

9.
何炎老师治疗温病经验马凤彬*主题词温病/中医药疗法@何炎何炎老师擅治温病,有独到的见解及丰富的经验,现简介于下。1主张寒温应合流何老精研伤寒、温病数十年,但不是泥执仲景方的经方派,也不是徒尚轻清的时方派,他认为温病学说是伤寒的发展和补充。昔日...  相似文献   

10.
伤寒和温病皆属于中医外感病的范畴,然历史上长期存在寒温之争,一直持续到现在。文章就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问题作一浅论。  相似文献   

11.
温病证候病机学阐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温病基本病机(正邪交争与正气受损、热郁瘀相关病机)、系统病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及症状病机(温热与湿热、新感与伏气、温疫与温毒)论述温病证候病机学内容,以丰富和促进温病病机病理学的研究和临床运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医温病古籍中较少涉及对风温证候描述性的语言,其论述较多的是对该疾病症状或症状群的描述,而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证",找到风温证候是诊治的关键所在。本文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相结合的方法去探索风温的证候,目的是找到古籍中风温疾病的"证",从而将古人对该疾病的认识加以提炼,为医者诊治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清透法,即清热透邪,是针对温病是由于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发病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热郁"这一病机特点而确立的治疗温病的基本祛邪大法。清透法用药以性寒凉、味苦辛、质地轻、气芳香为其特点。其作用则是多方面的,既有针对病变原因的,也有针对病变环节的,更有针对机体防御机能的。其作用的多环节、多因素既显示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也更加显示了该法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叶峥嵘  吴琳 《河南中医》2011,31(6):576-578
古代医生对外界病因的认识既具直观性特点,又具辩证性特点。中医发展史中气候冷暖的变化形成了直观认识的寒温病因差异,直观认识和辩证思维以及药物治疗的良好效果共同构成了自然气候冷暖影响下的寒温相关理论。寒冷期寒邪伤人的外因、患病机体的寒性表现和阳气受损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对治疗药物温热属性的界定产生了伤寒学说;温暖期温邪伤人的外因、患病机体的热性表现和阴津亏损的病理生理特点以及对治疗药物寒凉属性的界定产生了温病学说。直观认识和辩证思维不相一致时,就形成了伤寒学说中的“传经”理论和温病学说中的“温化”认识。  相似文献   

15.
王梦溪  吴启南  乐巍  梁侨丽  谷巍  戴仕林 《中草药》2015,46(20):3215-3230
中药鲜药是中医治病的特色之一,其临床应用贯穿于中医药学起源与发展的整个过程。其中,在温病治疗中使用鲜药较多,一部分鲜药比干药的作用效果更佳、起效更迅速,在温病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对鲜药的物质基础研究较少,制约了鲜药制剂的合理设计,剂型改革缺乏依据和指导。通过对中药鲜药应用历史的考证,综述了近年来鲜药在国内外研究与开发的现状,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中药鲜药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湿病治法理论源于《内经》,张仲景结合临床实践,开创了湿病辨证论治的先河,为温病学派最终将湿病治法体系化奠定了基础。湿为客邪,因势利导,予以出路;湿阻于中,芳香燥化,泻之于内;湿为杂气,多兼他邪,治宜有分;湿邪发病,内外相引,治重求本。从以上四个方面探讨了温病学派对仲景湿病治法的一脉相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中医诊治非典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非典是全新的疾病,对病毒性疾病的攻克如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等,中医自有优势。中医辨证论治不把着力点放在对病原体的认识上,而在于病原体进入人体后邪气与正气斗争所表现的证候。温病的发生是因气候环境、致病物质活跃、正气不足以拒邪所致。故中医的治疗不单与病毒对抗,而是祛邪、扶正,使邪有出路。非典属中医春温病伏湿之证,病机以湿热蕴毒,阻遏中上二焦,并易耗气挟瘀,甚则内闭喘脱为特点。中医治疗分早、中、极和恢复期,辨证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温病诊疗知识模型,梳理温病文献知识,辅助中医温病临床决策。方法从中医温病学入手,以本体论为基础,采用合理的知识表示方式,以OWL2本体语言为建模工具,进行模型构建的探索研究。结果通过梳理温病诊疗概念关系,建立等价类和父子关系的联系方式,初步建立层次较清楚、结构较为合理的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通过机器学习和推理机,实现模型学习推理的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文献参考。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医温病诊疗知识模型,并实现辅助中医温病临床决策,为中医文献支持中医临床决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知识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9.
介绍温病学著作在日本的传播情况。其中《温疫论》是在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探讨温病学说与日本后世派及现代医学的关系,温病学说的理法方药在日本得到了极大地应用与发挥,促进了日本后世派的壮大,推动着日本汉方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谈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自《内经》到《温热论》时期温热病的病因和发病的认识进行了总结。此由最初的以“伤寒”总称各种热病,逐步发展至“外感六淫化火说”、“非时之气,戾气说”、“伏邪之说”、“新感学说”,至清代产生了“温热毒邪学说”,从病因和发病上根本区别了温病与伤寒,同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理论,形成了《温热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