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宗海《金匮要略浅注补正》的学术特色,表现为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补缺正误、阐发微旨;金匮脉法、全是活法;剖析古方、领会精义;辨证治疗、紧扣临床;重视读法、强调对比;尊崇仲景、古为今用;汇通中西、吸取新知。  相似文献   

2.
作为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治疗杂病的专著<金匮要略>一书,系北宋年间林亿等据翰林学士王洙在翰林院残存书籍中发现的<伤寒杂病论>的节略本<金匮玉函要略方>整理而成.在此之前,<金匮要略>的内容多散见于<脉经><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医籍中,而关于此书校注发挥的研究专著,元末以前尚不多见.但此书对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影响极为深远,诚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所言:"仲景诸方,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必于是而取则焉."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广注》(以下简称《广注》)是清初钱塘名医李彣所著.该书是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的第一本全注本.《广注》的刊行对后世《金匮》研究者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广注》少有传世,目前知者不广,国内外尚无对《广注》的全面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藏有一部清刻本,刻印工艺精良,序目完整.现结合可见的文献资源对长春中医药大学《广注》清刻本行文献学及版本学分析,明确了该版本《广注》较高的文献价值.进一步探索该版本的文献信息,将为研究明清《金匮》注家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陈修园的《金匮要略浅注》和《金匮方歌括》对后世影响颇大。陈修园揭示读法,《伤寒论》和《金匮》相互参读,才有事半功倍之效,其研究《金匮》的特点是上考源流,下参众说,对照发明;钩沉索隐,审证求因,凭证选方;脉证结合,寻觅机要,鉴别诊断,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论注》是学习和研究《金匮要略》的重要参考著作之一。探讨分析其学术思想和注释特点主要有七个方面:先注后论,间以眉批,方法别具一格;援引《内经》,溯本探源,阐发仲景奥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释疑解惑补阙;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析理透彻入微;注重鉴别,区分异同,辨证精益求精;解析方药,紧扣病机,义理昭然若揭;敢于质疑,直陈己见,而非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7.
张志聪为清代著名医家,字隐庵,浙江钱塘人。生于1610年,卒于1674年。就学于名医张卿子门下,复受名医卢之颐的影响,业医数十年,致力于研究、注解经典著作,著述甚丰。其中即有广为世人流传的《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伤寒论宗印》,  相似文献   

8.
9.
马丁 《宁夏医学杂志》1990,12(2):102-105
《金匮要略》一书是中医典籍中治疗杂病的典范。全书围绕着脉证合参,证不离脉的原则,层层深入,阐发医理。前22篇约398条中论述脉象的条文约145条,占全书的1/3以上。仅浮脉一种就有44处提到,其它诸脉亦不鲜见。后世“杂病重脉”之说溯源于此。本文结合自己学习体会,试将《金匮》脉法规律探讨如下,求教于同道。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予以专篇论述,痰与饮一般有"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之分,广义的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的痰饮是诸饮中的一个类型,由于水饮停积的部位不同,而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四类.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是中医的经典课程,近年来由于课程特点和教学设置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文章从开设辅助课程、开设网络课程、设立I临床实践基地、创造中医经典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课程设置改进的设想,希望能促进《金匮要略》教学,从而提高中医经典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是对张仲景《金匮要略》的注释、概括,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从文学角度与医学价值上探讨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及学术特色。  相似文献   

13.
总结《金匮要略》利水法的特点为:化气利水、益气利水、温阳利水、通下利水、发汗利水、清热利水、滋阴利水、活血利水、滑窍利水等,并逐一列举代表性方剂,分析证治要领。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汲取治疗和护理黄疸的理论依据、重点计划,并灵活的运用到临床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中医护理水平,使黄疸患者得到有效地护理,真正的得到实惠。  相似文献   

15.
《金匮要略》各种传世版本中,吴迁抄本最大程度保留了北宋官刻原貌.从书名、篇名、篇章顺序、方药名、药物炮制方法、用药剂量、参考医书、宋臣注文等角度,对比分析和研究吴迁本与邓珍刊本及其衍生的各传本,对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面貌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正式书名是《金匮要略方》,全书篇名完整,篇章顺序与当今通...  相似文献   

16.
甘草气味甘平,无毒,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诸多功用。甘草一药在《金匮要略》中使用88次,居群药之首。然不少后世医家对甘草使用却过于拘泥,不能够很好地发挥甘草的作用,由此对医圣如何使用甘草进行探析也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7.
外治法是《金匮要略》妇人病治疗方法的重要部分,仲景首先运用外治法治疗妇科疾病,选择多种外用给药途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仲景丰富的外治方法及其原理,为后世外治法治疗妇科疾病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章谨遵经旨,将妇人病外治法分为四种,即针刺法、浸洗法、坐药法、导法。对其进行详实阐述,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甘草气味甘平,无毒,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等诸多功用。甘草一药在《金匮要略》中使用88次,居群药之首。然不少后世医家对甘草使用却过于拘泥,不能够很好地发挥甘草的作用,由此对医圣如何使用甘草进行探析也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9.
竹皮大丸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历代注家对该方认识不一,多数认为该方以竹茹为君药,旨在清热除烦,安中降逆,后世临床医生常遵此法,而对原条文中记载的安中益气重视不够。对此,笔者基于原文,经反复研读,认为竹皮大丸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中的小建中汤在病机、症状、治法、方药上有诸多相似,两者乃是一脉相承,皆以甘温药物,清降阴火,但又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