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系统查阅国内现存《金匮要略方论》历代注本基础上,筛选了清代《金匮要略方论》稀见注本予以介绍。扼要叙述了这些著作的书名、卷数、现存版本及主要内容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论注》是学习和研究《金匮要略》的重要参考著作之一。探讨分析其学术思想和注释特点主要有七个方面:先注后论,间以眉批,方法别具一格;援引《内经》,溯本探源,阐发仲景奥旨;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释疑解惑补阙;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析理透彻入微;注重鉴别,区分异同,辨证精益求精;解析方药,紧扣病机,义理昭然若揭;敢于质疑,直陈己见,而非人云亦云。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作为当前收载中医书籍最为全面的目录书,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重视,然而此书出版距今已有十几年,期间许多珍贵的民国伤寒文献被陆续发现。《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漏载民国伤寒类著作4本,分别为《伤寒科》《伤寒质难》《伤寒论类方汇参》《伤寒论金匮要略新注》,6本民国伤寒类著作馆藏地记录不全,另有9本著作存在书名、人名、成书年代及分类混乱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元末明初医家赵良仁(以德)所着《金匮方论衍义》(以下简称《衍义》)乃现存文献中注释《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之第一部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本文是以中国中医研究院之抄本为底本进行研究。此本据其图书馆藏书目所载为清·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年抄本。清代周扬俊得其抄本,间有缺佚,自为补注,而为《金匮玉函经二注》,并广为流传。因此,关于《衍义》的内容,主要从《二注》中获得,各书引用多据此本。然而,通过将《衍义》与《二注》对勘,发现周氏所得的《衍义》本脱漏讹误较多。  相似文献   

5.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为清代名医徐大椿氏所作。是历代《本经》注疏中偏重阐发古本草药性机理与用药规律的临床指导著作。该书篇幅极短,但蕴奥甚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子部·医家》称赞该书:“凡所笺释,多有精意,较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发明诸条颇为简要。”又《清史稿·列传·艺术一》亦为推崇:“大椿学博而通,注《神农本草经》百种,以旧注但言其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广注》(以下简称《广注》)是清初钱塘名医李彣所著.该书是中医经典著作《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的第一本全注本.《广注》的刊行对后世《金匮》研究者产生了一定影响.由于种种原因,《广注》少有传世,目前知者不广,国内外尚无对《广注》的全面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藏有一部清刻本,刻印工艺精良,序目完整.现结合可见的文献资源对长春中医药大学《广注》清刻本行文献学及版本学分析,明确了该版本《广注》较高的文献价值.进一步探索该版本的文献信息,将为研究明清《金匮》注家起到良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衡教授致力于《金匮要略》研究50余年,湖南中医药大学资深教授,湖南省名中医.我国知名仲景学说研究专家,中国中医学会仲景专业委员会首任委员、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挖掘、整理主校《金匮要略》首注本《金匮方论衍义》,并多次担任《金匮要略》全国教材编委及《中医药高级丛书·金匮要略》副主编,  相似文献   

8.
《本经经释》由清代医家姜国伊所著,为注解姜氏所辑《神农本经》的专门著作,全书分上、下册,上册注解《本经》上品药120种,下册注解中品药120种及从下品药中移入的连翘一味,全书共释药241种。姜氏以经释经,撰用《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等经典著作对《神农本经》药物逐条注解,具有一定特色,尤强调药性功效。姜氏注释对于读者了解古代医家对于药物、病症等理解提供了有益参考。本文即是笔者对《本经经释》研究心得,对作者生平著述、版本及学术思想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是研读《金匮要略》的重要参考著作之一。其学术成就是精释《金匮》,为后学开方便之门;殚思极虑,深揭仲景原著奥旨;旁参博引,择要而从诸家精论;师古不泥,敢于质疑正误补阙;探赜索隐,方义分析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0.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是痰饮的治疗总则,但后世又有清热化痰等治法,是否矛盾?如果能明确《金匮要略》"痰饮"概念的实质,解答这个疑惑就易如反掌.仔细推敲可发现《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论述的内容不是"痰证",而是"饮证".历代《金匮要略》注家中,有的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未能达成共识.许多著作仍然将二者相混而谈,这种误解陈陈相因,造成了今天的疑惑.因此,对《金匮要略》的"痰饮"概念进行辨析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整体思维是中国哲学思维在医学领域的具体应用与体现。“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是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而“天人合一”整体思维与《周易》、儒家、道家哲学思维有着深厚的渊源,因此,本文以《周易》、儒家、道家哲学思维为立足点,阐述《金匮要略》“天人合一”整体思维的哲学渊源,能丰富《金匮要略》理论的内涵,有利于把握《金匮要略》理论形成的轨迹和络脉。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各种传世版本中,吴迁抄本最大程度保留了北宋官刻原貌。从书名、篇名、篇章顺序、方药名、药物炮制方法、用药剂量、参考医书、宋臣注文等角度,对比分析和研究吴迁本与邓珍刊本及其衍生的各传本,对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面貌进行一定程度的还原。北宋官刻《金匮要略》的正式书名是《金匮要略方》,全书篇名完整,篇章顺序与当今通行本有异,方名更为古貌,方药用量有所差别,药物炮制方法记载更为详尽,参考较多中古医书。  相似文献   

13.
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是中医杂病诊治的典范,其中的妇人病3篇更是开创了妇人病专论的先河,为后世中医妇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从5个方面探求其辨治妇人病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改正并注》是民国时期中医学家陈逊斋的著作,该书为陈逊斋参考诸家之言,并结合其研究《伤寒论》多年的心得后编撰而成.全书分为前言与正文两部分,反映了陈逊斋的学术观点:1)《伤寒论》所言伤寒是广义上的伤寒;2)六经乃病证表里虚实之代名词,总持百病;3)仲景脉法与八纲相应;4)用药剂量从陈修园、徐灵胎所定最为适宜.《伤寒论改正并注》的正文部分共包括10篇内容,按照条文顺序或改正后作注,或只作注解.重视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是《伤寒论改正并注》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巧妙地将中医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在中医药学术传播中凸显了鲜明的传统文化特性。文章从儒家的"仁"、文韵和尊崇经典特点对这一特性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6.
探索中医理论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用于指导临床对疾病的辨治。通过检索《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等中医经典和古籍中有关时间、空间的论述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上述中医经典和古籍的论述中发现,中医理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统一的,均与阴阳的盛衰变化相对应。这一认识对说明病情、提示诊断和指导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武威汉代医简是一批中医药方的出土文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东汉末年的中医方剂情况。文章分析了这批医简中的四则药方的药理,并与时代稍后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作对比,以此说明该药方对后世中医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日本人喜多顿直宽所著《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对《金匮要略》注疏的贡献与价值,在于此书通过文献校勘考证,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恢复了《金匮要略》原貌。喜多邨氏对《金匮要略》义理的阐发是基于丰厚的医疗实践,故其疏义多有独到实用之处,不论于临床、于文献研究,都颇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及《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入手,剖析《金匮要略》对月经不调病因病机的认识,探讨《金匮要略》治疗月经不调立方遣药的特色,系统探讨《金匮要略》论治月经不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