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中医杂志》2017,(5):364-365
探讨肿瘤性皮肤瘙痒症从阳郁论治的理论依据,认为气机升降失常是肿瘤发病的基本病机,阳气内郁贯穿于肿瘤发病的全过程。机体气机不畅,阳气郁滞于肌表,郁而化热,郁热阻于肌肤,营卫失和,肌肤失去气血濡养,发为皮肤瘙痒。升阳散火法以疏导、升发初生气机为原则,可用于肿瘤性皮肤瘙痒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田丰源  黄琦 《新中医》2019,51(1):82-85
从李东垣《脾胃论》探讨消渴成病传变之机,应从脾胃升降失常及阴火上僭出发。消渴为膏粱之疾,脾胃不足而溢热内生所致,手足阳明燥热为标,脾胃中焦升降失机及阴火上越为本,二者共筑致病之因。本文以《脾胃论》为基础,认为治疗消渴病应以治脾胃为本,条畅中焦枢机的同时兼顾补益脾胃中的元气及以甘寒泻阴火。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定义、现代医学及中医学对其认识与临床表现的阐述,分析脾胃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性。提出在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时,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注意调补脾胃,具体方法有补气健脾、补气升陷、温阳运脾、健脾养血、运脾除湿、消食和胃等。  相似文献   

4.
陈宽厚 《新中医》2015,47(2):306-307
升阳散火汤由防风、升麻、葛根、白芍、独活、羌活、人参、柴胡、生甘草组成,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立方依据于"火郁发之"之理论。李东垣创造性地将"火"分为阴火、阳火,并创立阴火论,升阳散火汤中所涉及之火即为阴火,由脾胃虚陷所致。笔者谨守病机之旨,以升阳、散火、补中为基本治则,在临床中治疗多种疑难疾患,颇感应手,兹举隅如下。1发热案张某,男,36岁,2011年8月20日初诊。自诉发热1月余,初因贪凉饮冷,后即出现身热,手足尤甚,烦躁、测体温38℃左右,血常规未见异常,曾输注头孢噻肟钠、病毒唑、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脾密切相关,其并发症之一皮肤瘙痒症亦与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岳仁宋教授结合病因、病机及临床经验,认为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脾失健运,精不正化,致使痰、湿、瘀、热等郁结肌腠,气血壅塞不通,精微不得输转、濡润肌肤而发为该病。当以健脾益气法、运脾化湿法、清脾利湿法、疏肝健脾法、温补脾阳法分类论治。  相似文献   

6.
张丽辉  鲍国红  苏致国 《光明中医》2013,28(9):1772-1774
糖尿病发生发展与肝脏关系密切,其并发症之一皮肤瘙痒症亦与肝的关系密不可分,作者结合病因、病机及临床经验,认为可从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肝郁气滞、血瘀生风,肝血亏虚、血虚风燥三方面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方法:通过查阅及参考相关书籍及文献,发现肝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重要作用,结合临床经验,从糖尿病及肝的生理病理特点出发,探讨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发生机制。辨证用药时分肝胆湿热、肝郁气滞、肝血亏虚、肝肾阴虚四个证型。结论:从肝论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与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吻合的,具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有一定疗效,但部分患者仍效果不佳。从阴阳角度出发,提出老年皮肤瘙痒症的核心病机为阳虚络阻,将温阳通络法贯穿老年皮肤瘙痒症治疗过程中,为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肿瘤相关性失眠(CRI)是在肿瘤发生发展及抗肿瘤过程中常见症状之一,但常常被肿瘤患者及医生所忽视,逐渐成为慢性失眠,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抗肿瘤治疗效果。根据失眠与“躁狂越”相似的特征表现,基于《黄帝内经》“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探讨从火认识CRI:生理之火维系、保证睡眠发生及正常运行,而基于肿瘤病机及抗肿瘤不良反应而产生的病理之火扰乱心神,导致失眠发生。从恶性肿瘤分期不同,探讨CRI以实火及虚火为不同病因,分别采取升降气机以助清透实火、滋阴潜阳以助虚火下潜对CRI进行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0.
李东垣认为脾胃是人身气机升降的枢纽。脾主升,把水和精微之气,上输心肺,流布全身;胃主降,糟粕秽浊从阴窍而出;一升一降,使人体气机生生不息。所以东垣主张升清降浊,以调理脾胃,而升清降浊两者中,主要方面又在于升清。李氏认为许多疾病(包括五官科疾病)的发生,与脾阳不升有密切关系。故创立了不少以升阳为主的方剂,如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升阳散火汤、升阳补气汤等,都以升发脾阳为宗旨。  相似文献   

11.
冯向荣  金钊  王倩  严然  祝捷 《河南中医》2020,40(3):348-350
虽然肿瘤最直观的异常是肿块的形成,但不是某一种病理产物的简单堆积,只有亢盛的火热邪气才会导致细胞异常增殖,故肿瘤的病理本质属火,此火具有内伤性、郁滞性和虚损性,为阴火。阴火为脾胃内伤、升降失常导致的内生火热邪气。若脾胃纳运相成,升降相因,脾胃系统为体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及通畅的排泄道路,则细胞生成有序,功能正常。若脾胃内伤,升降失常,则细胞内外废物堆积,增殖异常。阴火导致肿瘤发生,肿瘤的治疗亦应着眼于阴火。补中升阳散火法是李东垣针对阴火创立的治法,代表方为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等,可起到健运脾胃,升举阳气,使郁滞之火逐渐消散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慢性唇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病,中医药辨证论治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在治疗中发现从阳论治对小儿慢性唇炎的辨治有重要意义。本文即从小儿稚阳未长的生理特点出发,论述阳气功能失调与小儿唇炎反复发作的关系。小儿脾常不足,感受外邪或内伤饮食等均易导致阳气功能失调,或脾不升清、津液不达,或湿气不化、湿热相搏,或阳气郁结、化热生火,或脾阳亏甚、痰浊阻滞,均可表现为唇炎症状。若治疗未切中病机则病情迁延不愈。在此基础上,笔者从升阳化湿、升阳散火、温阳益气及通阳祛湿四个治疗方向论治小儿慢性唇炎,升阳化湿重升提脾阳,升阳散火重疏导郁火,温阳益气重补中焦阳气,通阳祛湿重醒脾开浊。此外,临证治疗还应注重分期论治,根据病情分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间歇期,每期有不同的治疗侧重。最后附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22-2124
升降散是清代医家杨栗山所著的《伤寒瘟疫条辨》中治疗瘟疫的首要方剂,在当时应用广泛,活人无数。近年来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并且得到了赵绍琴、蒲辅周等中医大家的推崇,常用于治疗各种温病及临床疑难怪病,屡建奇功。而其方中所采用的气机升降理论是其疗效颇佳的主要原因,此理论目前已被很多人运用到了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因为通过最新的临床实践与实验研究均表明,气机升降失调是引起肿瘤发生发展及复发转移的重要病机。因此重视气机升降理论在恶性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将是极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4.
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一种疾病,它是以腰腹部、双下肢内侧、双上肢内侧为主,甚则泛发全身的剧烈瘙痒为主症,我科自2000年以来,应用中药方剂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为中医基本治疗原则之一,升降散出自清·杨栗山的《伤寒温疫条辨》,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清酒、熟蜜组成。升降散虽是治疗温病之方,但谨守因郁致火之病机,其用药特点以清、透为主,适用于气机升降失调,郁热外出不畅之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脏腑气机的升降功能,以及脏腑气机升降失常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总结临床从脏腑气机升降论治儿童哮喘的经验。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病机贯穿于儿童哮喘的始终,在治疗过程中以梳理气机,恢复宣降为治疗法则,运用升降散为基础方宣肺降气平喘,并根据脾胃、肝、肾气机升降失司的病机差异分别侧重于运脾化气、祛痰平喘,疏肝降气、息风平喘,固肾填精、纳气定喘,治疗时予枳术丸、柴胡疏肝散合平哮汤、防哮汤合方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火郁发之”理论探析升降散方义及其所主病因病机,并探讨升降散应用于皮肤病治疗的总体原则.火郁型皮肤病病因包括外感六淫、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内生痰瘀等,常见外寒里热等错综复杂的表现,临床上应根据舌脉症及皮损表现进行辨证.治疗方面需不离清透,在了解疾病特点、进展阶段的基础上,明辨火郁成因,根据病位病势进行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18.
朱红英  陈军 《江西中医药》2003,34(12):14-14
张某 ,女 ,40岁 ,工人 ,2 0 0 1年 4月某日初诊。病者全身皮肤瘙痒 1年余 ,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显 ,诊时病者全身瘙痒难忍 ,全身皮肤多处呈紫黑色斑块 ,皮肤粗糙 ,斑块处皮肤变硬 ,伴心烦易怒、失眠 ,月经不调、色黑有块 ,舌紫、苔薄白 ,脉细涩。用清热凉血、养血祛风法治疗 1周无效。余思王清任《医林改错》中多处提及多种疾病 ,常规治疗无效者 ,应用活血化瘀之法的观点 ,结合临床 ,病者皮肤瘙痒1年余 ,且见皮肤紫黑斑块 ,舌紫、脉细涩等症符合瘀血阻络之象 ,即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药用 :黄芪 3 0 g ,当归 6g ,赤芍 1 0 g,丹皮 1 0g,…  相似文献   

19.
升阳散火汤原为治疗脾胃内伤病证的经典名方,临床应用范围却十分广泛,笔者通过观察,将其用于长期低热证、口鼻眼烧灼证、咽部疼痛等病症,均效佳,笔者认为凡辨证为阳气闭郁之"郁火"证,皆可宗异病同治之旨,应用此方随症依法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20.
人体的气血精津液都需要靠阳气的温煦、推动才能正常输布气化。如果体内阳气不足,温煦、推动无力,气血精津液运行失常,最后就会形成痰瘀病理产物,即所谓的"寒者凝之"。日久痰瘀阻滞气机,阳气被遏化火,即郁火。而恶性肿瘤病机就是人体阳虚,某些部位阳气不达生寒,气血津液不能正常输布,生痰生瘀,虚弱之阳又被痰瘀阻遏,日久形成郁火。因此,恶性肿瘤的基础病机为阳虚火郁,先因虚致积,后因郁热成癌。秉承《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阴静阳躁,阳生阴长"之旨,谨守病机,审因论治,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火郁发之"作为治疗肿瘤的理论依据,温阳以消积,散火以清热,以期为临床上给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