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射用穿琥宁对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小鼠的治疗效果,为其药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环磷酰胺首次大剂量200 mg/kg尾静脉注射,次日连续7 d以维持剂量60 mg/kg腹腔注射建立血小板减少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对比各组小鼠血小板、骨髓巨核细胞计数的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生理盐水组比较,对照甲泼尼龙组与实验穿琥宁组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回升时间明显缩短(P<0.05),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升高显著(P<0.05),实验穿琥宁组外周血小板数的回升速度、骨髓巨核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甲泼尼龙组(P<0.05)。结论:注射用穿琥宁可加快动物模型外周血小板计数的回升速度、提高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对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小鼠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4,(2):124-128
目的:通过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小鼠动物模型,观察正源方对模型小鼠血小板系统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正源方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复方皂矾丸组、正源方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隔日腹腔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GP-APS)建立小鼠ITP模型。于造模第8天开始,复方皂矾丸组按1.68g/kg灌胃,正源方低、中、高剂量组按3、6和12g/kg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天,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计算脾脏指数,进行骨髓涂片,显微镜下观察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通过腹腔注射GP-APS,模型组小鼠外周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明显升高,骨髓巨核细胞总数、颗粒巨核细胞比例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正源方各剂量组(3g/kg,6g/kg,12g/kg)小鼠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增高,3g/kg,6g/kg脾脏指数显著下降、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增高,3g/kg颗粒巨核细胞比例显著下降;骨髓涂片显示正源方对巨核细胞的成熟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结论:正源方能够明显促进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和脾脏的恢复,促使骨髓巨核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阿糖胞苷建立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研究肿节风总黄酮对模型小鼠血小板以及骨髓微环境中基质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依据外周血小板数目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阿糖胞苷模型组、肿节风总黄酮31.50、63.00、94.50 mg/kg剂量组和阳性药物醋酸泼尼松龙组。除正常组外,每只小鼠腹腔注射阿糖胞苷建立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小鼠模型,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动态检测外周血小板数目,实验结束时检测骨髓有核细胞活力,观察体外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状况,观察统计骨髓石蜡切片中巨核细胞数目及多倍体比例,免疫组化检测骨髓中基质细胞TPO以及巨核细胞相应受体C-mpl的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肿节风总黄酮63.00 mg/kg和94.50 mg/kg剂量组显著提升模型动物外周血小板数目,显著提高骨髓有核细胞活力和骨髓基质细胞体外生长贴壁情况,显著提高骨髓中巨核细胞数目,肿节风总黄酮94.50 mg/kg剂量组显著提高多倍体巨核细胞比例;肿节风总黄酮63.00、94.50 mg/kg剂量组极显著促进骨髓内巨核细胞周围基质细胞TPO以及巨核细胞中相应受体C-mpl的表达。结论:肿节风总黄酮能显著提升阿糖胞苷诱导血小板减少症动物外周血小板数目,可能是影响了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状况,以及促进其产生有利于巨核细胞增殖分化的细胞因子,经过TPO-C-mpl通路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形成血小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阿糖胞苷建立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研究肿节风总黄酮对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目以及骨髓微环境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KM小鼠按血小板数目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糖胞苷模型组,醋酸泼尼松龙组(10.0 mg·kg~(-1)),肿节风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94.5,63.0,31.5 mg·kg~(-1))。采用腹腔注射阿糖胞苷建立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同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动态检测外周血小板数量,实验结束时检测骨髓中巨核细胞状况,免疫组化检测骨髓中SDF-1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外周血小板数量、巨核细胞数目及多倍体比例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都能显著提升外周血小板数目和巨核细胞数目(P0.01),同时肿节风总黄酮高、中剂量组还可以提高多倍体巨核细胞所占比例(P0.01);肿节风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可显著促进骨髓中SDF-1以及巨核细胞中相应受体CXCR-4的表达(P0.01,P0.05)。结论肿节风总黄酮能显著提升阿糖胞苷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数目,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骨髓中SDF-1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从而促进巨核细胞增殖、分化和形成血小板有关。  相似文献   

5.
肿节风防治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肿节风对大剂量化疗后小鼠血小板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本研究以Babl/c纯系清洁级小鼠为实验对象,通过大剂量5-氟尿嘧啶腹腔注射复制血小板减少的动物模型,用肿节风稀释液从实验开始连续进行灌胃干预,分别在预处理前、化疗前、化疗后第2、第4及第7天测定小鼠血常规;并在化疗后第7天处死小鼠,行骨髓病理活检,观察骨髓造血情况.结果:经过肿节风预处理后,化疗前单药干预组及联合干预组小鼠外周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个实验组小鼠的血小板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下降(P<0.05),而两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髓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两实验组小鼠骨髓增生活跃,骨髓腔内可见巨核细胞,对照组小鼠骨髓增生低下,未发现巨核细胞.结论:肿节风具有对抗大剂量5-FU所造成的血小板减少的作用,从而预防并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紫癜颗粒对ITP模型小鼠外周血小板和骨髓巨核细胞数量的影响 ,探讨紫癜颗粒治疗ITP的效用机理。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小板计数 ;采用瑞氏染色对骨髓巨核细胞进行计数与分类。结果 :紫癜颗粒大剂量组、醋酸泼尼松组在提升血小板计数均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紫癜颗粒大剂量组在促进骨髓产板巨核细胞方面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结论 :紫癜颗粒具有促进血小板及骨髓产板巨核细胞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地菍口服液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骨髓巨核细胞数量、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取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地菍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醋酸泼尼松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以隔日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进行造模。造模第8天开始给药,每日1次,连续14 d后处死小鼠,检测外周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骨髓巨核细胞数量、IL-4及IFN-γ水平。结果:1地菍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血小板数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出血时间及巨核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地菍口服液高剂量组凝血时间低于模型组(P0.05),但中、低剂量与模型组间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地菍口服液高、中剂量组血小板计数高于低剂量组(P0.05)。2模型组IL-4、IFN-γ及IFN-γ/IL-4比值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以IFN-γ及IFN-γ/IL-4值升高为主(P0.05);地菍口服液高剂量组IL-4、IFN-γ水平及IFN-γ/IL-4值低于模型组(P0.05),而中、低剂量组仅IFN-γ水平及IFN-γ/IL-4值低于模型组(P0.05);地菍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IL-4、IFN-γ及IFN-γ/IL-4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菍口服液对于提升ITP小鼠血小板计数及改善出血症状有较好疗效,增加剂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通过降低ITP小鼠INF-γ水平及IFN-γ/IL-4比值,使Th1/Th2细胞恢复平衡,可能是其起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小柴胡汤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小柴胡汤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的体重增长率、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和骨髓巨核细胞数量的影响来探讨小柴胡汤的药效。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和小柴胡汤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共14d,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测出血时间;给药前、给药后4d、7d及14d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造模21d处死,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出血时间延长,骨髓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巨核细胞减少,与正常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小柴胡汤组体重增长率明显提高,与模型组、激素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升、出血时间缩短、骨髓巨核细胞减少,产板巨核细胞增多,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柴胡汤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提升血小板计数,促进骨髓巨核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升血小板冲剂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小鼠的药效,为临床该药的科学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卡铂建立血小板减少模型,观察升血小板冲剂治疗后小鼠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和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其退变细胞的变化情况,并作分析。结果:升血小板冲剂分别能使化疗后小鼠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水平回升,同时也能通过提高化疗后小鼠骨髓巨核细胞数降低骨髓细胞退变率,且药效强度与其给药剂量呈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升血小板冲剂可以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明显改善化疗模型的一般情况,不仅有良好的升血小板、升高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作用,还可以提高化疗后小鼠的外周血小板数和骨髓巨核细胞数,降低骨髓造血细胞的退变率,同时还能改善放化疗后所出现的一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探讨熊胆及其有效成分熊去氧胆酸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为研究蒙药熊胆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替代品提供依据。方法:取50只BALB/C小鼠,注射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复制/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泼尼松组、熊胆组和熊去氧胆酸组、空白对照组。各组灌胃相应的(0.4ml/天)药物,10d后,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动态观察各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阳性表达率;显微镜观察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及形态;以ELISA法检测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熊胆(0.856g/kg)和熊去氧胆酸(0.172g/kg)组小鼠血小板计数显著回升,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CD61)阳性表达率升高,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减少,而产板型巨核细胞数增多,PAIg G浓度明显降低。结论:熊胆及其有效成分熊去氧胆酸均能减少血小板及成熟骨髓巨核细胞的免疫性破坏,改善血小板功能,该作用可能与调节血小板相关抗体有关,熊去氧胆酸可代替熊胆作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1.
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ITP模型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颗粒及其组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巨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ITP模型小鼠,将之分为7组:正常组、模型组、维血宁组、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小柴胡颗粒组、丹参三七颗粒组,于造模后第14天开始分组给药,给药体积为30mL/kg体重,每日给药1次,共14天,分别于给药前后称重;给药前、给药后4天、7天及14天检测血小板计数;实验结束剥离股骨取骨髓测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下降,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骨髓巨核细胞增加,产板巨减少、成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味小柴胡颗粒组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P<0.05);各给药组均使血小板计数上增,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对血小板提升作用高于维血宁组及其组方小柴胡颗粒组和丹参三七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强的松组、加味小柴胡颗粒、小柴胡颗粒组使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增高,其中加味小柴胡颗粒组优于小柴胡颗粒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强的松组无差别(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颗粒能提高ITP模型小鼠体重增长率,并明显提升血小板计数,促使骨髓巨核成熟,效果优于维血宁组,且优于其组方小柴胡颗粒和丹参三七颗粒,与强的松组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2.
云南白药对化疗后大鼠出凝血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云南白药对化疗后大鼠出、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造模成功后的20只大鼠按雌雄各半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云南白药组按0.135g/kg予云南白药灌胃,连续14d。观察两组出凝血指标情况。结果实验开始两组大鼠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实验第14日云南白药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出血时间明显缩短。结论云南白药可提高血小板计数,缩短出血时间,对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骨髓巨核细胞数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龙花胶囊对环磷酰胺致SD大鼠血小板减少症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龙花胶囊干预组及巨和粒对照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模,造模成功后,龙花胶囊干预组给予龙花胶囊溶液460 mg/kg灌胃,每日1次;巨和粒对照组给予巨和粒13μg/(kg.d)皮下注射;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容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每日1次。各组均连续14 d,比较各组给药前后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和血清血小板生成素(TPO)、白细胞介素-3(IL-3)水平。结果龙花胶囊干预组、巨和粒对照组在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血清TPOI、L-3水平上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花胶囊干预组与巨和粒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花胶囊可改善血小板减少症SD大鼠的一般情况,具有升高血小板计数,促进模型SD大鼠骨髓巨核细胞增殖,提高血清TPOI、L-3水平等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建立与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验证ITP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法造模,依造模时间不同分3组,检测各组的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分类、病理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模型1组,血小板在低水平维持72h恢复正常,模型2、3组,血小板在低水平维持48h即恢复正常,造模小鼠具有气虚血瘀证表现.结论:不加任何干预方法建立病证结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仙丹升血颗粒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药效学研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强的松组,采用免疫法腹腔射外源性抗血清建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小鼠模型,分别运用仙丹升血颗粒、强的松治疗,观察各组小鼠外周血象、巨核细胞、脏器指数及脾脏病理学改变、出凝血试验。结果:仙丹升血颗粒能有效升高造模后小鼠血小板计数(P〈0.01);使脾脏巨核细胞数、骨髓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P〈0.05);高、低剂量组和强的松治疗组胸腺、肾上腺指数较模型组有明显升高(P〈0.05),脾脏指数有明显下降(P〈0.01),强的松组和大剂量组巨噬细胞和生发中心的凋亡小体数明显减少(P〈0.05);大剂量组和强的松组治疗小鼠出血时间有明显缩短(P〈0.01),且出血重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仙丹升血颗粒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有明显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花生种皮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骨髓巨核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花生种皮不同提取部位对血小板减少型小鼠骨髓巨核细胞数的影响。方法:分别将花生种皮的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和75%乙醇提取部位设置成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重组人白介素-11(rh1L-11)为阳性组,另设空白组与模型组。小鼠灌胃给药2d后,环磷酰胺造模,腹腔注射连续2d。造模的同时持续给药,每日1次,第12天取腿骨骨髓测巨核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药各组均能显著增加骨髓巨核细胞数目(P<0.05)。结论:花生种皮抗血小板减少作用有确切的实验室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用免疫法建立小鼠ITP模型,设正常对照组、豚鼠血清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低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实验组共6组,实验组和阳性药组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药物,其他各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观察小鼠一般情况的改变.给药10d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体重、脾脏和胸腺指数、血象、骨髓象、脾脏病理和T淋巴细胞亚群等各项指标的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出现紫癜和胃肠道出血症状,血小板显著降低,与其他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有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表现出骨髓细胞成熟障碍.实验组和阳性药组对ITP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表现为血小板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 骨髓细胞成熟障碍减轻,巨核细胞数恢复正常,尤其以产板巨核细胞显著增多(P<0.01),脾脏指数降低,外周血CD8降低,CD4/CD8比值升高.各实验组中以高剂量实验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二号再生胶囊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模型小鼠疗效显著,尤其以升高血小板的作用最为明显.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墨旱莲水煎剂对卡铂致小鼠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将16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4组注射卡铂制成模型,其中3组造模后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墨旱莲水煎剂灌胃10d,余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0d。采用血细胞分析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在第13天血小板计数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9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提高(P0.05),且中、低剂量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各组各时间点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时间点的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墨旱莲水煎剂能加快卡铂所致血小板减少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益气通阳汤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小鼠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益气通阳汤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模型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数、骨髓巨核细胞数和巨核细胞数分类、外周血T,B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方法:设计用豚鼠抗小鼠血小板血清(APS)连续注射小鼠,造成ITP小鼠模型,分别给益气通阳汤(150,75,37.5 g.kg-1.d-1)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PLT、显微镜观察巨核细胞形态分类、塑料包埋法计数小鼠股骨巨核细胞数、流式细胞仪检测T,B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模型小鼠外周血PLT数持续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数增多、其中原幼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减低,外周血CD3+CD4+T细胞减低,CD3+CD8+T细胞明显增高,CD4+/CD8+明显降低。给予益气通阳汤治疗小鼠的PLT明显增高、巨核细胞数减少、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明显增高,CD3+CD4+T细胞增高,CD3+CD8+T细胞比例降低,CD4+/CD8+升高。结论:益气通阳汤能提升ITP模型小鼠PLT数,提高产板巨核细胞比例,改善T淋巴细胞的失衡,达到治疗ITP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