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益脾包括补脾、运脾、温脾、醒脾、滋脾;养肝包括养肝血、疏肝气、暖肝阳、化肝瘀。益脾养肝法,即通过调理脾脏,助脾运化,培土植木,涵养肝脏,从而濡养肝体、助肝用、固毒邪,以达到肝脾二脏之间气机与功能的协调。在临床肝癌的诊治中,益脾养肝法可以通过调养脾胃而长养肝木之脏,调动肝木生发的机能,扶正助肝脾生养发陈以祛除毒邪。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报》2019,(7):1367-1370
益脾包括补脾、运脾、温脾、醒脾、滋脾;养肝包括养肝血、疏肝气、暖肝阳、化肝瘀。益脾养肝法,即通过调理脾脏,助脾运化,培土植木,涵养肝脏,从而濡养肝体、助肝用、固毒邪,以达到肝脾二脏之间气机与功能的协调。在临床肝癌的诊治中,益脾养肝法可以通过调养脾胃而长养肝木之脏,调动肝木生发的机能,扶正助肝脾生养发陈以祛除毒邪。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谢晶日教授临证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门诊学习,整理并分析医案,翻阅古籍资料,从谢师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机的认识,临证分析辨证及用药等方面,分析其临床治疗经验,并举医案一则加以证明。[结结果]谢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由饮食、起居、情志等因素导致,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相关。发病根本原因是脾虚,证候要素以脾虚湿盛、湿热、寒湿、阴虚、阳虚、气滞、血瘀为主,活动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提出以寒、热、虚、实为纲辨治,热者以湿热蕴结为实,以阴亏热稽为虚;寒者以寒湿内停为实,以脾肾阳脱为虚。拟定了清肠燥湿、养阴泄热,化湿温中、升阳固脱,健脾疏肝、扶正固本,调气和血、化瘀敛疡的治疗法则,其中健脾疏肝、调和气血的治法应用于患者的全程治疗。所举医案患者病情反复发作10余年,为痢疾之脾肾阳虚证,以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为治则,治疗后诸症好转,恢复正常。[结论]谢师以寒、热、虚、实为纲,辅以健脾疏肝、调气和血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思路清晰,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刘苓霜主任医师认为肾癌发病多由肾气不足,水湿不化,湿毒内生,结于腰府;或感受外邪,湿热毒蕴结水道,导致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有形之块,其病位主要在肾,可涉及脾胃、肺、肝、心等脏器,其病机以正虚、脏腑功能失调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表现在肝肾阴虚,脾肾两虚;标实主要表现在湿、热、毒、瘀互结,治疗当先遵循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的原则,扶正以健脾益肾为主,而祛邪则以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扶正抗癌"的学术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5.
刘苓霜主任医师认为肾癌发病多由肾气不足,水湿不化,湿毒内生,结于腰府;或感受外邪,湿热毒蕴结水道,导致气滞血瘀,日久形成有形之块,其病位主要在肾,可涉及脾胃、肺、肝、心等脏器,其病机以正虚、脏腑功能失调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表现在肝肾阴虚,脾肾两虚;标实主要表现在湿、热、毒、瘀互结,治疗当先遵循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扶正与祛邪有机结合的原则,扶正以健脾益肾为主,而祛邪则以清热、祛湿、解毒、化瘀为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扶正抗癌"的学术思想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6.
绝经前后诸证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该时期女性个人健康、家庭和睦及工作环境和谐。该病根本病位在肾,与心、肝、脾三脏密切相关。逍遥散从"女性以肝为先天""女性素性抑郁""女子常血不足,而气有余"等方面出发,发挥疏肝调肝养肝、益气健脾之效。研究发现,临床应用逍遥散加味治疗肝郁脾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疗效突出。  相似文献   

7.
潘敏求教授认为乳腺与肝、脾、肾及冲任二脉关系密切,“瘀”、“毒”、“虚”是乳腺癌的基本病机,“疏肝健脾、补肾益精、化瘀解毒”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治则,潘教授临床用药常扶正祛邪并用,中西结合综合治疗,在疏肝健脾的基础上,十分重视脾胃与肝肾之气,以自拟乳复方为基本方,随症加减,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谢晶日教授认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因是"伏气"伏于太阴、厥阴二处,久稽致病。病机主要是湿热疫毒留滞肝脾,以致湿热瘀相连,肝脾肾虚损。临床上以六经分证为主导结合脏腑辨证分型论治,治疗时以经方为主,博采群方融汇之予以相应处方。治疗上疏肝健脾、利湿解毒诸法同用;以四逆散调和肝脾,开达少阳,透邪外出,贯穿始终;以茵陈配山栀子为退黄特效药。  相似文献   

9.
尿酸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痰瘀为标。曹恩泽认为尿酸性肾病急性发作期病机特点为湿热痹阻、寒湿痹阻、痰瘀阻络,治疗当以清热利湿化瘀通络、温阳散寒祛湿通络、化痰祛瘀通络等为主,兼以健脾补肾;稳定期病机特点为本虚为主,兼有标实,分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治以健脾益肾、温补脾肾、滋阴补肾为主,兼顾化湿、祛浊、化瘀、通络之法。其根据病情缓急,分期论治,并融汇“清补化瘀通络”的学术思想,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治疗鼻病,多从肺、脾、肾论治,虽有从肝胆论治者,亦多辨为肝胆湿热之证,鲜见以平肝、疏肝、养肝等法治疗鼻病的报道。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以柔肝法治疗鼻病,疗效满意。柔肝即是在养肝体的基础上使郁滞得舒、横逆得缓,从而恢复肝木柔和之性[1]。柔肝法是疏养结合[2],用于血  相似文献   

11.
结合历代治疗水湿病证名方的用药配伍特点,对祛湿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进行探析。其治疗重在调理脾肺肾功能,配伍健脾药,以培土制水;配伍宣肺药,以通调水道;配伍温肾药,助阳化气以行水,使津液输布正常则湿邪不生。在临床诊疗中应辨证论治,正虚为主者或健脾升阳或养阴祛湿,或温肾以助运化;邪实盛者当配伍利尿、活血化瘀、清热等药物,助邪外出。湿热宜清宜利,寒湿宜温宜燥。外湿宜表散,内湿宜淡渗芳化。临床应根据具体病证,注重辨证论治,随证用药,以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2.
曾垂义  牛琳琳 《中医学报》2021,36(1):114-117
毛德西教授治疗不寐八法:阴血不足、热扰心神者,养阴血、清热安神,方以酸枣仁汤加减;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者,交通心肾、清心安神,方以交泰丸加减;痰浊蒙窍、气机逆乱者,化湿理气、开窍醒神,方以十味温胆汤加减;气血亏虚、心神失养者,健脾益气、养血安神,方以归脾汤加减;血脉瘀滞、心神不安者,活血祛瘀、行气安神,方以血府逐瘀汤或癫...  相似文献   

13.
脂肪肝以肝细胞脂肪过度贮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发病缓慢,常无明显症状。周继友教授谨守脂肪肝痰湿内停、脂浊积聚、瘀阻肝络的病因病机,立足于整体,坚持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强调肝胆脾胃同治,采用疏肝利胆、健脾化痰、条畅气机、活血散结等治疗方法,遣方多以柴胡疏肝散、温胆汤合方化裁,用药精专,并随症加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收集《国医大师验案良方·脾胃卷》中关于国医大师治疗胃脘胀痛的医案,建立医案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结果共纳入胃脘胀痛医案70个,涉及184味中药.四诊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胃脘胀痛的基本病机可分为肝胃失和及脾虚挟湿两类,治法以养胃阴、补益脾气、活血化瘀、理气、疏肝为主.治疗胃脘胀痛的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基于回顾性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方法探寻蔡宛如教授辨治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蔡宛如教授治疗CVA的172首处方,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的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涉及中药97味,高频药物为桔梗、防风、柴胡、北沙参、麻黄、蝉衣;药物类别以清热药、补虚药、止咳平喘化痰药为主;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胃、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性强的主要有以疏风解表、止咳平喘,疏肝理气、燥湿化痰,养阴润肺、补肺健脾为功效的三类药物;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组核心药物,体现了祛风止痉、宣肺平喘、化痰止咳、疏肝解郁、降气泄热、敛肺固表、滋阴清热、健脾益气的治法。结论:蔡宛如教授治疗CVA临床经验丰富,用药以寒凉、清补为主,尤其重视滋养肺津,补肺气、疏肝气、益脾气。  相似文献   

16.
张伯礼教授临证数十载,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常强调运用中医思维辨证论治。作者师从张伯礼教授学习,对张老师治疗不寐的临证辨治经验进行总结,即为滋阴降火,阳中求阴,交通阴阳,调心安神;温脾补肾,疏肝健脾,化源充沛,养血安神;潜降肝火,利胆湿热,通腑降浊,除烦安神;辛开苦降,斡旋枢机,调理脾胃,升清降浊;祛痰化湿,活血化瘀5种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7.
颜正华教授临证善于治疗胃痛,根据9种不同证型拟出9种不同治法.其中疏肝和胃法重在肝胃同调,是颜教授临证应用时贯彻始终的治法,适用于肝气犯胃证.温阳止痛法适用于脾胃阳虚兼伴疲乏无力.祛湿化痰法适用于痰湿渐生,阻滞脾胃气机之证.养阴和胃法适用于胃病中后期的胃热津亏证.活血治胃法适用于胃痛病久,出现瘀血阻滞之证.此外另有四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徐志瑛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的临床经验。方法 :利用病例采集系统和配套的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挖掘平台,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慢阻肺患者103例,共451诊次病例资料,对其中的主要症状、舌象、脉象、证候分布、治则治法及其症-药关联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徐志瑛辨治慢阻肺的主要证候依次是痰热内蕴、痰瘀互结、脾肺气虚、痰浊壅肺、痰湿内阻,主要治则治法依次为清肺祛痰、宣肺豁痰、祛瘀通络、滋阴润肺。结论:徐志瑛认为慢阻肺的病理因素主要为痰、瘀、虚、热,治疗上以清肺化痰、健脾益气、活血化瘀为主。  相似文献   

19.
结合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肝脾相关"理论可运用于小儿治未病,小儿脾胃疾病、肝胆疾病、儿童多动症及抽动症等疾病的诊治,亦可运用此理论。在治未病中,未病先防需健脾疏肝,病后调养应健脾调肝;小儿脾胃疾病除了运脾开胃,还应疏肝清肝、调畅气机;小儿肝胆病除了疏肝利胆,还应健脾化湿;儿童多动症及抽动症需抑木扶土、肝脾同治。正确理解"肝脾相关"理论并在儿科的临床实践中注重肝脾同治,对提高儿科诊治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复杂网络挖掘分析冠心病证候-治法-中药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冠心病证候、治法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调查301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用复杂网络挖掘分析冠心病患者证候-治法-用药关系。结果: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阳虚、气滞、血虚。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治法主要有活血、清热、补气、化浊(痰)、养阴、温阳、宣痹,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药物主要有黄芪、陈皮、地黄、川芎、白术、桃仁、茯苓、甘草、半夏、泽泻、赤芍、当归、丹参、枳壳、桂枝、麦冬,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关联的药物功效有止痛、化浊(痰)、清热、活血、补气、凉血、利水、化瘀、解毒、补血、理气、安神、补脾、调经、通便、润燥、散结。结论:冠心病中医临床诊疗符合理法方药相一致的原则,治疗冠心病的清热治法、解毒治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