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编码日本血吸虫26kDaGST和产毒大肠杆菌纤毛抗原K99基因的联合表达。方法:PCR扩增的K99基因克隆入pUC18载体,再将限制性酶切获得的GST基因克隆入pUC18-K99重组质粒。限制性酶切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选择连接方向正确的重组质粒用于重组蛋白的表达。共表达产物采用SDS-PAGE、Westernblotting、反向IHA、ELISA和透视电镜观察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50kDa,存在于宿主菌体表面的纤毛中,GST抗血清和K99抗血清均可识别共表达产物,提示共表达产物既有GST表位,又有K99抗原表位。结论:日本血吸虫26kDaGST和产毒大肠杆菌K99基因共表达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大陆株日本血吸虫26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GST)的DNA疫苗进行研究,并观察了其免疫保护效果。分别构建含Sj26GST基因的重组质粒pCD-Sj26和pBK-Sj26,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将pCD-Sj26和pBK-Sj26分别导入NIH3T3成纤维细胞,用免疫荧光法(IFA)证实Sj26GST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分别将pCD-Sj26和pBK-Sj26及pBK-CMV肌注BALB/c小鼠。免疫3次后,免疫鼠产生一定水平的抗血吸虫抗体。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免疫小鼠,结果pCD-Sj26和pBK-Sj26免疫鼠减虫率分别为37.19%和44.44%,肝组织减卵率为73.80%和47.20%,每对成虫产卵减少56.88%和15.67%。实验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Sj26DNA疫苗免疫小鼠后能诱生一定水平的抗血吸虫抗体,免疫鼠可形成一定水平的保护性免疫力,预防血吸虫尾蚴感染。同时可减轻宿主肝组织血吸虫卵所致的病理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4.
日本血吸虫重组谷胱甘肽转移酶可生物降解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制备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方法将含有表达质粒pET28a( )-SjGST的E.coliBL21在LB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诱导表达、过柱纯化,测其纯化后蛋白浓度;将纯化后的蛋白质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75/25)为包裹材料,用双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光镜下测定粒径、跨距、分布及微球载蛋白量,冷冻干燥保存。结果测得纯化后蛋白浓度为8.323mg/ml,微球的直径为(7.3±1.2)μm,跨距为0.52,符合正态分布,载药量为7.62%。结论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制备成功,为进行小鼠保护性免疫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以重组质粒pSj26为模板,PCR扩增出编码26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GST)的cDNA,双酶切后克隆到pBV220DNA,构建pBV220-Sj26温控表达载体,CaCl2法转化大肠杆菌DH5α,氨苄青霉素筛选转化子,酶切图谱分析及PCR鉴定阳性克隆。阳性克隆菌在30℃培养,42℃温控表达Sj26。测定表达产物GST活性,并用rSj26抗原免疫的鼠血清及日本血吸虫感染鼠血清进行Dot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生物降解微球疫苗免疫小鼠的血清学指标动态变化。方法利用已构建的表达质粒pET28a(+)-SiGST在E.coli BL21内表达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经纯化后的蛋白质以聚乳酸/乙醇酸(PLGA75/25)为包裹材料,制备rSjGST可生物降解微球。按一定剂量,将其单针皮下注射免疫6周龄BALB/c雌性小鼠,分别于免疫后6、9、12、15、18、21周眼眶采血,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IL-2及IFN-γ的动态水平,观察其免疫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免疫组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在6、9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弗氏完全佐剂(FCA)组、铝佐剂组均在免疫后9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而微球组在21周时仍呈上升趋势(P〈0.01);微球组、FCA组及铝佐剂组IL-2、IFN-γ水平在6、9周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5、0.01、0.01),但微球组在12~21周时仍呈上升趋势(P〈0.01),FCA组、铝佐剂组则在12周后逐渐下降。微球组分别与FCA组和铝佐剂组间比较,微球组血清特异性IgG水平在12周后、IL-2在18周后及IFN-γ在15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可生物降解微球免疫小鼠,具有明显长效和高效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DNA疫苗防治血吸虫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综述了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等谷胱甘肽-S-转移酶DNA疫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诱导水牛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对水牛的保护效果。20头水牛随机分为佐剂(Quil A)对照组和抗原(rSj97)免疫组。对照组仅注射Quil A,而免疫组注射Quil A加rSj97,在第0、215周肌肉注射。第3次免疫后两周经腹部贴片攻击感染10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第49d剖杀冲虫,计数虫数和肝卵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Sj97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9.9%(P〈0.05),肝脏减卵率57.3%(P〈0.01)。提示rSj97可诱导水牛产生一定程度的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副肌球蛋白可作为抗血吸虫病的侯选疫苗分子。  相似文献   

9.
为观察重组日本血吸虫副肌球蛋白(rSj97)对水牛的保护效果。20头水牛随机分为佐剂(QuilA)对照组和抗原(rSj97)免疫组。对照组仅注射QuilA,而免疫组注射QuilA加rSj97,在第0、2、15周肌肉注射。第3次免疫后两周经腹部贴片攻击感染100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第49d剖杀冲虫,计数虫数和肝卵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Sj97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9.9%(P<0.05),肝脏减卵率57.3%(P<0.01)。提示rSj97可诱导水牛产生一定程度的抗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病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副肌球蛋白可作为抗血吸虫病的候选疫苗分子。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免疫机制研究—细胞免疫应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童虫疫苗,冷冻辐照致弱童虫苗和速冻致死童虫苗免疫雌性C57BL/6小鼠,免疫后对3种免疫模型进行保护力的动态测定及平行研究细胞免疫应答的动态变化。测定结果及相关分析表明,细胞免疫应答在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免疫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日本血吸虫虫卵肉芽肿的小鼠肺模型进行研究。ICR雄性小鼠32只,分成免疫组和佐剂对照组各16只,免疫组小鼠经rSjc26GST免疫。免疫结束后第5天两组小鼠均由尾静脉注射新鲜日本血吸虫虫卵悬液0.2ml(内含活卵1500-2000个),于注卵后第8天、16天和21天分批剖杀小鼠,观察肺部形成的虫卵肉芽肿病变。结果发现免疫鼠肺内肉芽肿大小受到明显抑制,免疫后第8天、16天、21天肺肉芽肿平均直径分别为100.00±12.6μm,106.43±11.4μm,105.70±11.8μm,对照鼠在相应时间分别为141.90±23.4μm,176.67±34.9μm,199.53±21.7μm,抑制率从8天的29.5%、16天的39.8%到21天的47.0%逐渐增加,并且免疫组肺相对湿重也较佐剂对照组有所减少,证实rSjc26GST具有明确的抗肉芽肿病变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日本血吸虫26kDa基因重组蛋白(rSjc26GST)抗日本血吸虫生殖作用及其免疫机制。方法:小鼠经rSjc26GST免疫,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于6wk后解剖检虫体,计算虫数与肝组织和脾组织内的虫卵数,并对虫体主要生殖器官作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证明rSjc26GST具有明确的抗生殖免疫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免疫鼠减虫率为30.0%,肝组织和脾组织内虫卵减少率分别为57.1%与79.9%,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免疫鼠体内雌虫的卵黄腺及雄虫的睾丸组织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卵黄细胞胞质中卵黄球、卵黄滴、脂滴和睾丸组织中精细胞、支持细胞胞质中的脂滴数量均有明显减少。结论:rSjc26GST有抗日本血吸虫生殖的作用,使虫体生殖器官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3.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采用106和108CFU疫苗皮下接种BALB/c小鼠,接种后8WK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6wk剖杀小鼠,取脾制备脾细胞,同时设有PBS对照组。实验二分别用106CFU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0、4、8、10、14和16wk各剖杀4只,分离脾脏,用FACsort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CD4+和CD8+亚群百分比。结果实验一疫苗免疫络小鼠经尾蚴攻击后脾T细胞CD4+亚群明显升高,CD8+亚群缓慢增加。实验二动态观察发现在皮下和静脉注射组,CD4+亚群分别于免疫后10和18WK显著增加;皮下注射组CD8+亚群在整个观察期间均无明显变化,静脉注射组则于免疫后4~16wk有轻度增加。结论T细胞CD4+亚群可能在疫苗保护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组日本血吸虫26 k Da G S T 抗原免疫家兔后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方法: 家兔随机分为免疫组与佐剂对照组,免疫组用纯化重组日本血吸虫 26 k Da G S T 抗原加福氏佐剂免疫;佐剂对照组用0.85% 盐水加福氏佐剂免疫。免疫后,每兔逐周取耳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 L I S A)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 免疫组家兔从免疫后第4 w k 起血清中特异性抗 G S T 抗体升高,且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达65 w k。结论: 重组日本血吸虫 26 k Da G S T 抗原免疫家兔后,特异性抗 G S T 抗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至少能维持 1 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蒿甲醚(Art)对血吸虫己糖激酶(HK)、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和磷酸果糖激酶(PFK)的影响。方法:感染血吸虫小鼠1次igArt100或300mgkg-1,并分别于24h和48h剖杀取虫。按生成NADPH和耗用NADH的方法测定上述3种酶活力。结果:感染鼠ig.Art300mgkg-1后24h,♀、虫体HK活力抑制率分别为33.3%和13.7%,GPI活力则分别抑制14.7%和17.5%,48h后,♀、虫体的GPI活力抑制率分别为46.2%和32.9%。但Art剂量为100或300mgkg-1时,给药后24h和48h的♀虫PFK抑制率分别为64.9%和71%,均明显高于虫的16.3%和54.2%。结论:PFK可能是Art作用于血吸虫糖酶解途径的靶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抽提的24—26kDa抗原与源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的重组Sj26抗原之间在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比较研究。ELISA、IFA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观察结果均表明,24—26kDa和rSj26抗原免疫后所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与其对应的抗原之间具有明显的抗原交叉反应,而与其它血吸虫抗原如可溶性虫卵抗原也有交叉反应。若以两种抗原加福氏佐剂分别免疫小鼠,以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尾蚴攻击感染,减虫率相似(26~32%),表明两种抗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保护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rSj26抗原,或是根据已知Sj26 cDNA核苷酸序列制备DNA探针,从已构建的日本血吸虫(大陆株)cDNA库筛选相关目的基因,加速血吸虫疫苗的研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加福氏佐剂免疫小鼠,攻击感染后,不仅可减少虫负荷(减虫率为29.2%—51.0%),还可降低血吸虫雌虫的产卵量(减卵率为52.1%—74.3%),抗体滴度在初次免疫后3wk即显著升高,并持续维持较高水平。结果表明,经大肠杆菌表达的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能够诱导抗攻击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可望作为混合多价疫苗的候选组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主动免疫诱导保护性免疫力的持续时间.方法实验组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NP30 10 μg/鼠,主动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末次免疫后8、12、16、20、24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40±1)条,尾蚴感染后40 d行足垫试验.结果 NP30末次免疫后8、12、16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减虫率为21.43%~41.16%,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足垫试验结果显示8、1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NP30主动免疫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持续约4个月;足垫试验结果与细胞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pGSj24克隆化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其编码蛋白的属性。方法:常规制备pGSj24克隆化基因并重组入测序载体M13mp19,以DYEPRIMER荧光测序试剂盒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分别以DNASIS和GOLDKEY软件对序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GSj24克隆化基因长840bp,含一开放阅读框,可编码一分子量为22.6kDa的蛋白质。开读框上游和下游均有终止密码子。该基因与已发表的日本血吸虫22.6kDa蛋白的编码基因同源性达95%,编码区同源性达99.7%。在该基因内有一段典型的EF-Hand钙结合区序列,并有内质网导肽、微体导向信号等功能位点。预测该蛋白质内可能的抗原决定簇位置为第29-32、63-68和87-101等氨基酸片段。结论:pGSj24克隆化基因为日本血吸虫22.6kDa抗原编码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