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间日疟原虫PCR检测试剂盒用于疟疾监测的现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间日疟原虫PCR检测试剂盒在疟疾现场监测中的效果,采用该试剂盒和常规镜检法对安徽省疟疾流行区的940份血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PCR检测试剂盒对234例在校中学生的人群带虫调查的阳性检出例数(5例)高于常规镜检(2例),所需检 费用均低于常规镜检。同时,采用两法对519例门诊发热病人血片(镜检初检阳性16例,阴性503例)进行复核,镜检复核发现漏诊2例,PCR复核发现漏诊6例,所需复核时间和费用也均低于常规镜检。采用两法对187例门诊“三热”病人进行被动病例检测,PCR检出阳性例数略高于镜检,但单位检测时间和费用也高于镜检。现场评价结果提示,该PCR检测试剂盒可替代镜检用于疟疾监测中大样本检测,且具有敏感、特异、高效和价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PCR检测疟疾混合感染的现场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PCR检测技术在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感染区诊断疟疾的现场应用价值。方法 采集海南省疟疾混合感染流行区304份滤纸干血滴样本,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条引物.采用PCR技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不同的DNA片段,检测现场所采样本中的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同时与镜检法进行比较。结果 在304份样本中,PCR法阳性15份,其中间日疟7份.恶性疟8份;镜检法阳性11份,其中间日疟6份,恶性疟5份。镜检阳性的样本PCR均为阳性;镜检阴性而PCR阳性的4份样本,其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鉴定,证实为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结论 此PCR检测体系灵敏、特异.对诊断或鉴别诊断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为评价间日疟原虫PCR检测试剂盒在疟疾现场监测中的效果,采用该试剂盒和常规镜检法对安徽省疟疾流行区的940份血样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该PCR检测试剂盒对234例在校中学生的人群带虫调查的阳性检出例数(5例)高于常规镜检(2例),所需检测时间和费用均低于常规镜检。同时,采用两法对519例门诊发热病人血片(镜检初检阳性16例,阴性503例)进行复核,镜检复核发现漏诊2例,PCR复核发现漏诊6例,所需复核时间和费用也均低于常规镜检。采用两法对187例门诊“三热”病人进行被动病例检测,PCR检出阳性例数略高于镜检,但单位检测时间和费用也高于镜检。现场评价结果提示,该PCR检测试剂盒可替代镜检用于疟疾监测中大样本检测,且具有敏感、特异、高效和价廉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复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建立在同一次扩增中即可鉴别患者感染的疟原虫虫种的复式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恶性疟原虫(P.f.)中度重复基因序列pBRK1-14 和间日疟原虫(P.v.)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基因COIII合成引物,采用经优化的PCR反应体系, 对疟原虫DNA模板进行扩增。结果: P.f.与P.v.分别被扩增出206 和370 bp 大小的DNA片段,与人白细胞DNA 无交叉;用该反应体系至少可检测出原虫血症为5×10- 7的P.f.感染和1.02×10- 6 P.v.感染; 自云南疟疾流行区采集的783份滤纸干血滴样本中, 复式PCR法阳性检出率为85.8% , 误诊率为0, 漏诊率为0.1% , 而镜检法依次分别为84.9% 、3.1% 和1.0% , 两者符合率为95.8% 。结论: 本复式PCR检测疟原虫较镜检敏感、特异, 适用于我国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流行区的疟疾诊断、流行病学调查、药物的疗效考核和献血员的筛选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种特异性检测的多蕈PCR方法,用于疟疾的检测和诊断.方法根据疟原虫18S核糖体小亚基ssRNA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8对11条引物,通过对恶性疟、间日疟患者及健康对照者血样的DNA进行扩增,选择出敏感性和特异性最佳的引物用于建立多重PCR方法,并用梯度变化的方法分别对引物浓度、复性温度、延伸温度和循环次数等反应参数进行比较分析,优化PCR反应条件.利用优化后的多重PCR埘采自云南和上海的139份疟疾患者血样和32份非疟疾患者血样进行检测,以镜检方法为金标准,分析多重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从8对11条引物中优选出2对共3条引物用于建立多重PCR.利用这3条引物进行多重PCR,一次反应即可完成对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种特异性鉴定.对疟疾和非疟疾患者血样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患者血样的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100%.结论多重PCR方法敏感、特异、可进行批量检测,适用于对人群的疟疾监测和疑似疟疾病例的诊断,并能鉴定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虫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能同时检测恶性疟和间日疟的核酸检测方法。方法 针对两种疟原虫18S rRNA基因设计2对(3条引物),优化引物浓度与退火温度,建立可扩增出两种疟原虫基因片段的多重PCR。并进行最低检测限确定和临床标本检测,以镜检法为金标准分析灵敏度和特异度等指标。结果 该方法可扩增出431 bp(恶性疟原虫)和341 bp(间日疟原虫)基因片段,最低检测限为102copies/反应,检测临床标本的结果与镜检法无差别(P>0.05),敏感度为93.55%,特异度为70.83%,阳性预测值为89.23%,阴性预测值为80.95%。结论 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快速检测疟疾感染并鉴别分型,灵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式PCR方法在疟疾诊断中的现场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疟原虫18 S rRNA基因序列,合成疟原虫属特异性上游引物和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种特异性下游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建立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同时检测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基因组特异性DNA片段的疟疾诊断方法,并评价其现场应用价值。结果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经过复式PCR后,分别扩增出1 451 bp和833 bp的特异性条带,而伯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及健康人血样均无扩增带出现,用该反应体系可检出原虫血症为1.1×10-6和5.6×10-7的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感染。与镜检法相比,复式PCR检测119份现场样本,112份与镜检结果相同,阳性率为54%,漏诊率为0.8%,误诊率为0,而镜检法依次分别为53%、1.7%和3.4%。结论复式PCR方法检测疟原虫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在疑似病例的鉴别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套式PCR法检测间日疟原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滤纸采集间日疟原虫患者血样,煮沸法萃取DNA模板,用间日疟原虫SSUrDNA特异序列为内外引物,进行双温度点套式PCR扩增,其检测原虫率水平为0.84×10^-6,特异性强。检测云南疟区发热患者血样166份,检出率为63.9%,显著高于镜检法的48.2%。以镜检法为参照,本法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61%,阳性预期值和阴性预期值分别为65%和97%,表明是检测间日疟原虫感染的一个良好手段,可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PCR检测技术在间日疟与恶性疟混合感染区诊断疟疾的现场应用价值。 方法 采集海南省疟疾混合感染流行区 3 0 4份滤纸干血滴样本 ,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3条引物 ,采用PCR技术在同一反应体系中扩增出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不同的DNA片段 ,检测现场所采样本中的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 ;同时与镜检法进行比较。 结果 在 3 0 4份样本中 ,PCR法阳性 15份 ,其中间日疟 7份 ,恶性疟 8份 ;镜检法阳性11份 ,其中间日疟 6份 ,恶性疟 5份。镜检阳性的样本PCR均为阳性 ;镜检阴性而PCR阳性的 4份样本 ,其扩增产物经限制性酶切鉴定 ,证实为间日疟原虫或恶性疟原虫DNA。 结论 此PCR检测体系灵敏、特异 ,对诊断或鉴别诊断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混合感染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钱嘉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3,16(2):93-95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在间日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根据红内期疟原虫 SSUr RNA编码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 1对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扩增检测“四热”病人血样中间日疟原虫 DNA;同时作厚血膜镜检疟原虫。 结果 从间日疟患者血样中扩增出 341bp的 DNA片段 ,与预期的扩增片段大小相符 ,而正常人血样及空白对照无特异性条带 ;对于 2 34份“四热”病人血样 ,PCR法检出 16份阳性 ,阳性率为 6 .8% ;厚血膜镜检 13份阳性 ,阳性率为 5 .6 % ;两种方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对于 3份 PCR阳性而镜检法阴性的血样 ,重新作 PCR,结果仍然为阳性。以镜检法为标准 ,PCR法的灵敏度为 10 0 % ,特异度为 98.6 %。 结论 PCR技术灵敏特异 ,可替代镜检法用于间日疟感染的临床及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2.
Dipstick和PCR方法检测疟区门诊恶性疟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Dipstick和PCR在疟区门诊诊断恶性疟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厚血膜镜检结果作为对照,Dipstick采用B-D公司的ParaSight-F试剂盒,PCR采用直接扩增滤纸干血滴中疟原虫的方法。结果 共调查112例发热病人。Dipstick和PCR的灵敏度分别为93.5%和83.9%,特异度分别为95.1%和98.8%。原虫密度越高,检出率越高(趋势P〈0.01)。结论 Dipstick 相似文献
13.
PCR/DNA探针检测系统用于间日疟原虫检出及基因型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间日疟原虫环子孢子表面蛋白(CSP)基因序列研制了PCR/DNA探针检测系统。试验证明该检测方法对间日疟原虫特异,检出原虫密度为0.2个/μl,病人阳性检出率为96.2%。试验中对不同PCR操作过程及试验样本不同处理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在样本的原虫基因型检测分析中,基因优势型PV210阳性率为88.5%,基因变异型PV247阳性率为11.5%,混合型阳性率为3.8%,基因变异型均出现在云南省采集的血样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扩增的特定 S S Ur R N A 基因片段是否适用于不同地理株间日疟原虫的检测,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用同一套式 P C R 体系对 22 例四川和 30 例云南患者及1 例在印度感染疟疾的归国患者进行间日疟筛查,并从 P.v 阳性的四川和云南血样中任取 1 例,与 P.v 阳性的印度血样分别扩增,用 P C R 产物测序,结果显示3 者序列完全一致;与美国 N C B I的网上基因数据库比较,发现这3 者又与萨尔瓦多等其他5 个间日疟原虫不同地理株的小亚单位核糖体核糖核酸相应基因片段完全一致。该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所扩增的片段确为目的片段,并提示该诊断体系可以适用于不同地区的间日疟原虫地理株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效果.方法以不同浓度梯度标准对照作为参照,对127份疟区血样进行检测,并将所得结果与镜检、常规PCR法比较.结果恶性疟原虫镜检、常规PCR、FQ-PCR检出的阳性率分别为33.1%、38.5%和40.9%;定量检测结果与镜检阳性率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为0.961.结论FQ-PCR检测方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用于恶性疟原虫的定性及定量检测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用固相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恶性疟原虫DNA特异片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建立了固相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方法,并对培养的FCCl/HN株及西双版纳恶性疟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法对FCCl/HN株DNA敏感到0.2pg,相当于10个疟原虫,对西双版纳疟疾患者检测恶性疟30例,间日疟4例,证实PCR仅特异扩增恶性疟原虫DNA。提示固相PCR是早期、敏感、特异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简便、灵敏、低本底、可同时检测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套式/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系统。 方法 应用标签引物扩增技术、Primer Premier 5.0软件、美国生物信息中心(NCBI-BLAST)网络资源和矩阵试验法优化套式/多重PCR,检测疟疾患者滤纸血样并与镜检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新建立的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检测模拟现场滤纸血样的敏感性为恶性疟原虫1~2个虫/μl血,间日疟原虫5~10个虫/μl血。检测71份现场采集的镜检疟原虫阳性滤纸血样(恶性疟24份和间日疟47份)的结果与镜检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87.5%和100%。 结论 通过标签引物扩增技术优化的套式/多重PCR系统,适用于检测现场采集的滤纸血样,其检出低原虫血症的敏感性和鉴定虫种的准确性均优于镜检法,是很有潜力的疟疾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 PCR检测恶性疟原虫的新方法。方法 :作者采用自行设计并合成的一对恶性疟原虫特异引物 ,经 PCR扩增环子孢子蛋白 ( CSP)基因 3 端保守区序列 2 4 5bp片段 ,观察了它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稳定性。结果 :1从 4株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和 2例恶性疟患者血样中均扩增出约 2 4 5bp的 DNA目的片段 ,用业已鉴定的 CSP基因序列作模板再行扩增证实其为恶性疟原虫CSP基因片段 ;2对间日疟原虫、利什曼原虫、弓形虫和健康人血样进行 PCR反应 ,均未见扩增条带 ;3本检测系统可检出恶性疟原虫感染血样中 0 .18个原虫所含的 DNA模板 ;4采用不同方法制备模板及不同反应方式均能获得满意结果 ;结论 :PCR扩增恶性疟原虫 CSP基因 3端片段用于恶性疟原虫检测具有灵敏、高度特异且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