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5):67-70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主办,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昆明市第一医院承办的第3届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于2006年5月27日至29日在昆明世博花闶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的代表共计370余人,收到会议论文181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严律南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窦科峰教授担任副主席。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汤钊猷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黄志强院士、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范上达院士、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周赞主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赵玉沛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陈实教授等参加了本次大会。在两天的会议上,有近4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了精彩发言,与会代表就器官移植有关的手术学、麻醉学、病理学、影像诊断学、护理学、术后中长期管理及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诸多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了广泛交流。  相似文献   

2.
据统计,我国每年超过30万人死于肝细胞肝癌(以下简称肝癌),占全球肝癌死亡人数的一半左右。而肝移植是被全世界认可的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掀起第二次肝移植热潮以来,肝移植事业发展迅猛,呈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态势,在移植数量和质量方面已接近或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截至2014年4月,我国肝移植注册网站登记肝移植26751例。目前,肝移植在全国范围内已得到广泛开展,亟待相关实践指南来指导全国肝移植工作更规范、有效、安全地开展。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移植学组及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组织专家制定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重点阐述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术前降期治疗、抗病毒治疗、免疫抑制剂应用、术后复发防治五部分内容。本指南采用的循证医学证据分级主要参考2001牛津证据分级(表1),推荐意见强度主要参考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定与评价(GRADE)系统推荐分级等[1-2]。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嗜银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4例原发性肝癌(肝细胞肝癌28例,胆管细胞型肝癌6例)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内分泌细胞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内分泌细胞阳性率为11.76%(肝细胞肝癌3例,胆管细胞型肝癌1例);在癌旁组织中也发现两例异位胃泌素阳性细胞。本文结果提示:①肝癌组织中存在内分泌细胞的分化;②癌旁组织中发现异位胃泌素阳性细胞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在器官移植实施过程中,中国医生面临公正器官分配的伦理责任;面临着中晚期肝癌移植手术适应证的掌控带来的资源浪费的伦理责任;面临通过供体器官移植传播HIV和HCV传染病的风险责任。医生应具备伦理和法律观念,化解风险,承担责任,积极推进器官移植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采用斑点杂交(Dotblot)对10例人原发性肝癌和癌周肝组织中的HSU17714基因的mRNA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HSU17714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癌周肝组织中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1)。10例样品中,7例肝癌组织中HSU17714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周肝组织,2例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1例在癌周组织中HSU17714mRNA表达略高于肝癌组织。该实验结果表明HSU17714基因表达与肝癌有显著相关性,进一步探索其功能对开展肝癌基因治疗具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HSU17714基因在原发性肝癌及癌周肝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斑点杂交对10例人原发性肝癌和癌周肝组织中的HSU17714基因的mRNA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HSU17714基因在肝癌组织和癌周肝组织中的表达有极显著差异(P〈0.01)。10例样品中,7例肝癌组织中HSU17714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周肝组织,2例在两种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1例在癌周组织中HSU17714mRNA表达略高于肝癌组织,该实验结果表明HSU17714基因表达与肝癌有  相似文献   

7.
作者测定了不同胎龄胎儿及成人共13例的肝组织、6例肝癌病人癌组织及小鼠 H_(22) 肝癌组织及腹水癌细胞中的 OCT 活性,发现在人胚肝中 OCT活性随发育而增高,肝癌组织及 H_(22) 肝癌细胞中 OCT 活性显著降低,呈现去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情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技术检测了42例肝细胞肝癌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中PTEN和的表达情况。结果:42例癌旁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肝细胞肝癌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47.6%。42例肝细胞肝癌组织中高分化癌的阳性率为68.7%,低分化癌阳性率38.5%,PTEN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结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存在较高比例的PTEN蛋白阴性表达,说明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中PTEN基因失活起着重要作用,它的阳性表达可能有一定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主办,昆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承办的第3届全国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于2006年5月27日至29日在昆明世博花园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的370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大会共收到会议论文181篇。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器官移植学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担任本次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严律南教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窦科峰教授担任副主席。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院士、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汤钊猷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黄志强院士、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范上达院士、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赵玉沛教授、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主任委员陈实教授以及中华医学会组织管理部周赞主任等参加了本次大会。在两天的会议上,有近40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了精彩发言,与会代表就器官移植有关的手术学、麻醉学、病理学、影像诊断学、护理学、术后中长期管理及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诸多临床和基础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非放射性检测方法。方法将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测定法(TRAP)与微孔板杂交 相结合建立了非放射性检测方法,对3例正常肝组织和4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癌组织、瘤旁组织、肝癌凋亡组织 进行检测。结果肝癌组织具有比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而正常肝组织和瘤旁组织无此酶活性,肝癌凋亡组织端粒酶活性 显著降低。结论 该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状态。  相似文献   

11.
肖刚  谭敏  胡少为  石灵春  文剑明 《广东医学》2008,29(7):1109-1111
目的检测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为应用MAGE-A3抗原对肝癌患者进行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1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3基因的表达,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178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3抗原的表达。结果31例肝癌组织标本中有23例(74.19%)表达MAGE-A3基因,而相应的癌旁组织MAGE-A3基因均不表达。178例肝癌组织中102例表达MAGE-A3抗原(57.30%),相应的癌旁组织MAGE-A3抗原均不表达。MAGE-A3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P<0.05),而与HBsAg、AFP水平和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结论MAGE-A3基因在肝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这使得以该基因编码蛋白作为肿瘤疫苗用于肝癌的免疫治疗成为可能。表达MAGE-A3的肝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 mRNA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Survivin mRNA在肝癌诊断及治疗方面的应用。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联反应(RT—PCR)技术检测46例肝癌组织、30例肝硬化组织及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结果:46例肝癌组织中Survivin mRNA阳性表达率为100%,而在30例肝硬化活检病理标本和10例正常肝脏组织中未表达。结论:Survivin mRNA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应用于临床以协助肝癌诊断和靶向性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异常(PCTCLDs)在器官移植受者中罕见,CD30 PCTCLDs罕见于儿童,以往未见报道于器官移植患者。作者报道1例15岁男性内瑟顿综合征患儿,在心脏移植6年后发生CD30 PCTCLD。1例15岁男性内瑟顿综合征患儿在心脏移植后发生原发性皮肤CD30 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4.
杨建伟 《重庆医学》2012,41(3):264-265
目的研究MTA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Western Blot法检测57例肝癌组织及23例肝硬化组织的MTA1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MTA1蛋白在有转移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肝癌组织和肝硬化组织(P<0.01)。MTA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Edmondson分级不相关(P>0.01)。结论 MTA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癌细胞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的非放射性检测方法。方法 将端粒重复旬扩增测定法(TRAP)与微孔板杂交相结合建立了非放射性检测方法。对3例正常肝组织和4例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肝癌组织、瘤旁组织、肝癌凋亡组织进行检测。结果 肝癌组织具有比较高的端粒酶活性,而正常肝组织和瘤旁组织无此酶活性,肝癌凋亡组织端粒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 该定量分析方法简单、灵敏、特异性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状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组织器官移植技术的成熟、移植免疫基础研究及免疫抑制药物开发的长足发展,组织器官移植已成为临床治疗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手段,但供体的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器官移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河南医学研究》2008,17(4):337-337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日前在第四届全罔器官移植学术会议上报告,该院肝移植巾心提出的“杭州标准”是一项可行的肝癌肝移植受者准入标准,可有效扩大低危肝癌患者实施肝移植的安全遴选范围,更适合我阳肝癌人群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黑色素瘤抗原-A3(MAGE-A3)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为应用MAGE-A3抗原对肝癌患者进行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1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3基因的表达,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178例肝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MAGE-A3抗原表达 结果 31例肝癌组织标本中有23例(74.19%)表达MAGE-A3基因,而相应的癌旁组织MAGE-A3基因均不表达。178例肝癌组织中102例表达MAGE-A3抗原(57.30%),相应的癌旁组织MAGE-A3抗原均不表达。MAGE-A3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有关(P<0.05,而与HBsAg、AFP水平和分化程度均无关(P>0.05)。 结论 MAGE-A3基因在肝癌组织中有较高表达,这使得以该基因编码蛋白作为肿瘤疫苗用于肝癌的免疫治疗成为可能。表达MAGE-A3的肝癌患者预后较差。 【关键词】 MAGE-A3 肝细胞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FEZ1/LZTS1基因和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方法:新鲜肝癌组织及正常肝脏组织各96例,分别提取癌组织(其中肝细胞癌86例,胆管上皮癌6例,混合性癌4例)和正常组织总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肝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FEZ1/LZTSl基因mRNA的表达。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分别检测96例肝癌和正常肝脏组织标本FEZI/LZTSl基因蛋白表达。结果:FEZ1/LZTS1基因的mRNA表达在96例肝癌组织中的情况如下:27例(28.1%)缺失,28例(29.2%)表达下降,41例(42.7%)表达正常;而FEZ1/LZTS1基因mRNA在相应的96例正常肝脏组织中全部表达。肝癌组织FEZ1/LZTS1基因的mRNA表达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显著下调(P<0.01)。FEZ1/LZTS1基因蛋白在全部正常肝脏组织中表达,在肝癌组织中30例(31.3%)强阳性(+),20例(20.8%)中度阳性(+/-),26例(27.1%)弱阳性(-/+),20例(20.8%)阴性(-)。结论:与正常组织比,FEZ1/LZTS1基因和蛋白表达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明显缺失或减少,这可能导致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RASSF1A基因在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48例肝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RASSF1A基因的转录水平。结果:48例肝癌组织中有32例RASSF1AmRNA表达缺失;但48例相应癌旁组织仅有16例RASSF1AmRNA表达缺失。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性别、肝功能、血AFP、肝癌分化、肝癌大小、肝癌有无包膜与RASSF1AmRNA是否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但在HBsAg(+)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RASSF1A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HBsAg(-)患者(P<0.01,P<0.05)。结论:RASSF1A表达缺失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