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了改进妇科实习带教质量,明确带教老师和护生的实习目标,提高带教老师综合素质及护生学习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在妇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了解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态度和职业认同感以及护生对自己实习期的预期目标。[结果]部分护生职业认同感和荣辱感不强,存在职业歧视;部分护生学习主动性差,理论与实践结合差,实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完整的职业规划;部分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带教经验不足。[结论]加强护生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加强入科培训,制订合理带教计划;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培训,提高临床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毕业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的满意度状况,以发现临床带教工作中的现存问题,改进临床护理教学工作。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在我院进行毕业实习的332名护生进行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满意度调查,内容涉及带教老师自身素养、带教老师带教态度、病房带教安排、护生实习收获四个方面。结果: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整体满意度得分为3.74±0.53;专科护生满意度得分为3.87±0.30,本科护生满意度的得分为3.66±0.48;护生对带教老师自身素养满意度得分最高,为3.79±0.48;护生对病房的带教安排和护生实习收获满意度得分最低,分别为3.71±0.57和3.71±0.54。结论:实习护生对我院临床护理带教工作整体满意度评价较高,特别是在评价带教老师自身素养方面。同时,专科护生较本科护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高。而护生在班次安排、带教计划、实习期间职业情感的培养、带教老师愿意主动教护生、带教护生采用的方式等方面满意度相对低,提示在今后的临床护理教学中应进一步关注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临床护生的实习效果,寻求规范化、系统化的实习管理方法,保证实习教学质量。方法实施聘任临床实习总带教老师,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总带教老师进行审查、培训、考核、聘任,制定工作职责,使其完成护理实习总带教工作。结果实施总带教老师制度后,护生以及护理部对总带教老师评价满意,护生的临床实习成绩提高。结论实施临床护理实习总带教老师制度,规范了实习教学工作,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30名入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学习兴趣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情况的评价,为遴选护理师资,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对在我国10个省市92所医院实习的794名不同教育层次护生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对临床带教老师专业思想、工作态度、带教水平的评价以及学历层次的调查.结果 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专业思想、工作态度、带教水平的总体评价尚可;不同教育层次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带教情况的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专护生对教师专业思想、工作态度和带教水平的评价最高,专科护生次之,本科护生最低.带教老师以专科学历居多,本科和硕士学历较少;本科护生带教老师的主要学历层次低于中专和专科护生的带教老师.结论 护生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总体评价尚可,但本科护生的评价低于中专和专科护生,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安排也不合理.实习医院应该加强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遴选,选择热爱护理专业、工作态度好、带教水平高的高学历护士承担带教工作.同时,应根据护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高学历护生应注重培养他们的科研、教学及管理能力,使他们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以进一步提高儿科护理临床教学质量及效果,同时提升临床带教老师及临床护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一代优秀合格的护理人员,促进学科发展。方法对2015.7-2016.5期间某高校本科实习护生在我科实习过程中,针对带教老师与实习护生以集束化干预理念为指导理论,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来加强临床带教,促进临床实习过程。结果儿科护理的教学管理更规范,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实习护生均以较优异成绩完成实习计划,顺利出科,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满意度较高。结论集束化管理策略在儿科临床带教过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双方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王黎  李双子  夏庆 《全科护理》2015,(5):472-47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2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名,对于专科疾病护理知识的讲解,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讲解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实习护生进行有计划、规范、系统的讲解。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及护生所管床位的家属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带教满意度及护生所管床位家属对护生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儿科护生带教中可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可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儿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体会。方法:带教老师分阶段对护生传授儿科护理操作经验以及有关知识,以便提高护生综合素质。结果:在带教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护生的操作技能和护理理论知识得到了提高。结论:带教方法的实施为护生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在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3年6月~2015年4月的103名护生为观察组,每个护理单元建立护生实习责任组,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生分管床位,带教老师一对一临床带教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联合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生临床带教实施表"的工作内容逐条落实,带教老师全程监督、指导、检查、评价,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连续性护理服务;2011年6月~2013年4月的9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师徒式"带教方法。对比分析2组护生理论、操作考试成绩、临床带教综合满意度及自评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护生满意度、护生临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显著提高了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和带教质量,挖掘护生潜力,有助于培养"知识能力型"护理人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带教过程对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感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量表对58名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感进行调查,参与临床实习带教过程前后职业角色认同感的结果作自身对照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实习带教前,男护生的职业角色认同感较差,有41名(70.7%)男护生表示将来毕业后不会选择从事护理工作,主要影响因素是家人不支持、护士地位低、没有成就感、患者及家属对男护士的接受率低、人际关系交往时较为尴尬等。通过8个月的临床实习,男护生们对职业认同感的认识有所改变。37.9%的调查对象表示会从事护理工作,32.8%明确表示不会从事护理工作,低于临床实习前。临床实习后,男护生愿意从事护理工作的比例增加,与实习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6, P<0.05)。81%的调查者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意识到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实习过程中自我成就感较高、某些特定科室男护生更受欢迎与实习所在科室的护理团队气氛融洽是增加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感的前3个主要因素。结论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应积极引导和帮助男护生,且管理优秀、气氛融洽的护理团队能够提升男护生职业角色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刘哲  刘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59-1160
目的 探讨运用科学的带教方法 ,提高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拉近教育和临床的差距.方法 通过对临床带教老师的科学管理,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传授沟通的相关知识,使护生较快地掌握沟通的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树立护生合格的职业素质,使护生较快进入护理角色,以全面提高临床护理教育水平.结果带教老师临床施教过程中言传身教,激发护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护生的沟通能力.结论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护理工作正常实施的前提条件,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是护生完成临床实习课程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施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一对一临床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0名临床实习的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即每个科室1名带教老师负责所有实习护生的临床教学工作。实验组采用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一对一的带教方法,即每个科室设1名总带教老师和若干名分带教老师,每位护生有各自的带教老师。比较两组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习8个月后实验组临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指导下一对一临床带教方法有利于强化优质护理教育,提高护生的沟通与人文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临床护理带教师资队伍,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整体护理是我国目前护理实践改革的重点。临床带教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护理带教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需要具有相应知识和能力的护理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护理教育。方法制定带教计划,做好准备工作。在实践带教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观察能力和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在指导护生如何进行资料收集,如何书写护病报告。如何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如何评价效果。结果护士在科实习即将结束时,通过各种形式评价、考核,表明护生具备了较强的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达到了带教目的且提高了病人对护生的满意率。结论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起传授知识、培养护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4.
李艳春  王建秀 《护理研究》2007,21(33):3091-3092
临床二级带教老师是指具有护士资格,非专职带教,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倒班的护理老师。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实行的是“一带一”跟班制,护生主要由二级带教老师指导完成工作,故二级带教老师是护生实习计划的具体执行者、落实者。二级带教老师的能力和水平对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通过对二级带教老师的评价达到监督、激励、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相长的目的。现将我院301名护生对临床二级带教老师评价及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方便抽样我院2006年12月的301名实习护生,其中专及大专生223人,本科生78人。1.2评价方法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本科实习护生护理情感教育的实践方法。方法在2003级本科护生进临床实习前,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培训,采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对临床实习结束后2002级和2003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实习结束后,试验组(2003级)的职业态度比对照组(2002级)趋于积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7,P〈0.05)。结论实习护生对护理工作的情感是可以培养的。临床实习阶段是培养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重要阶段,充分发挥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护理情感培养的作用,能促进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积极情感。  相似文献   

16.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向护士角色转换的过渡阶段,面对日益复杂的临床环境,社会对护士不断扩大的职业素质要求,此阶段护生的实习效果至关重要[1].而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的基本制度.在护生实习中进行规范化核心制度的培训十分重要.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护理部在总带教老师培训中,指出对护生进行核心制度的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尝试将临床路径(CP)理念引入对实习护士带教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临床带教提高护生护理专业水平及自信心.方法 由护士长、主管护士及高资历的护师组成实习带教小组.由一名主管护师担任总带教老师,将具体任务分配到各带教老师,并安排他们分期进行专题小讲座.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科室病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神经外科实习带教计划>和<护生实习内容>.带教老师依据计划和护生的学历情况,制定出具体的实习内容.对教与学效果评价,建立完善的出科考核制度.结果 通过带教教师的理论培训和临床实践示范指导,使护生在实习中掌握临床护理理论并能对患者高质量的护理.结论 通过带教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有效的促进了护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刘雪云  罗梨芳  郑晓燕 《家庭护士》2009,7(12):1103-1104
[目的]探讨护理程序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本科室实习护生105人实施带教.[结果]应用护理程序带教后,护生出科平均成绩明显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提高.[结论]应用护理程序指导手术室护理带教,使手术室带教工作有目标,提高了手术室的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实施人文关怀的举措与效果。[方法]采用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临床带教老师的关怀能力,组织护生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查房,建立护生关怀微信群,定时对护生实施关怀与心理咨询。[结果]护生对实习过程满意度提高,护生发生差错的频次降低,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提高(均P0.05)。[结论]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护生实施人文关怀的举措可以提高实习护生的满意度,提高病人满意度,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带教老师,责任心不强,疏于管理,放手让护生自己进行技术操作,单独为病人进行护理工作。护生实习后期,部分护生认为自己对医院环境、护理工作已较为熟悉,脱离带教老师的监督,擅自执行医嘱,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