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索维普数据库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有关文献和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治疗的有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00-01/2009-10.检索关键词: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再狭窄、康复运动.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共入选相关文献20篇.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有效于段,而支架置入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门课题.置入支架后的前期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运动治疗,解决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的同时,能明显减少血管再狭窄和降低支架血栓的发生率.结论: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患者进行规律的康复运动,有助于减轻血管再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何元军  范中才 《华西医学》2005,20(4):693-694
目的:探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胸痛患者中冠心病的患病率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因胸痛在我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连续308例患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08例胸痛患者中130例诊断为冠心病,患病率42.21%.其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66.16%,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病变血管以LAD最为常见,占40.31%.分叉病变占非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的44.12%.完全闭塞性病变患者28例,其中一支血管闭塞的患者23例,两支5例.单支、双支和3支血管病变分别为64例、41例和25例,分别占冠心病患者的49.23%、31.54%和19.23%.冠状动脉最狭窄病变狭窄程度越重,其两支及多支血管病变以及合并左主干病变的发生率越高.101例(77.69%)冠心病患者需要行血运重建治疗.结论:冠心病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胸痛患者中首要病因.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需要行血运重建治疗.对住院胸痛患者,尤其对具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老年男性应常规行冠状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3.
姚虹  郭晓丽  冶琴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0):1091-1092
冠状动脉造影报告是重要的医学文件.它关系到冠心病的诊断、进一步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患者预后的评价和估计.及时、准确的冠状动脉造影报告可为临床冠心病的诊治提供重要的信息.冠状动脉造影报告描述了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血管受累、病变程度及冠状动脉血流等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粥样硬化使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种心血管疾病[1].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冠心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就冠心病依从性概念、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和提高依从性措施作一综述,其目的是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指导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自我保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因其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已被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所接收。但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并非一劳永逸,会出现再狭窄或者出现新的血管病变。关键在于术后的自我保健,重视冠心病的预防.保护其余血管及所架的“冠状动脉桥”不再发生新的冠状动脉硬化,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先红  陈玉成 《华西医学》2005,20(4):777-778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影响心功能的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治疗的主要方法有药物治疗,包括扩冠、减少心肌氧耗、抗血小板及抗凝等;血管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等;以及外科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但是,对于冠脉远端的弥漫性病变、严重的多支病变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奏效.因此,促进缺血心肌区域侧支循环的建立健全和动脉血管的新生,即治疗性血管生成,逐渐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1].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22例冠心病患者中合并2型糖尿病者62例为搪尿病组,无糖尿病者6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表现、不同受累血管支数、尿微量白蛋白及左室射血分数.结果:糖尿病组高血压、高脂血症、无痛性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冠状动脉血管受累程度高且弥漫性血管痛变较对照组多(P<0.01),左室射血分数低(P<0.05).有微量白蛋白尿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及心功能损害更严重.结论:2型糖尿病可促进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发展,是冠心病的独立致病因素.伴微量白蛋白尿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重庆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案在各项病变程度中的检出差异.结果:本次研究中冠脉造影检出病变血管89支,非病变血管159支;冠状动脉CT血管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方法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冠心病陈旧心梗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治疗方法。评价干细胞移植后左室功能改变、不良事件、生存时间和中期随访情况。结果全组19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干细胞治疗。1例术后第3天因脑栓塞死亡。全组患者治疗后早期无心梗发生,无肝、肾功能衰竭,无新发恶性,12,律失常出现。18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全部存活,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上升,心功能和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是可行的。手术后早、中期随访结果观察,此种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吴萍 《护理研究》2008,22(24):2222-222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PTCA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作为冠心病必不可少,是行之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1].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数量也不断增加,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actions ,VVRS)的发生也越来越多见.VVRS是一种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中极为危险的急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而有效观察、估计及积极处理是非常重要的防治措施[2,3].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方法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伴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和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冠心病陈旧心梗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的治疗方法。评价干细胞移植后左室功能改变、不良事件、生存时间和中期随访情况。结果全组19例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干细胞治疗。1例术后第3天因脑栓塞死亡。全组患者治疗后早期无心梗发生,无肝、肾功能衰竭,无新发恶性心律失常出现。18例患者平均随访2年全部存活,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上升,心功能和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经冠状动脉桥血管内移植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方法是可行的。手术后早、中期随访结果观察,此种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非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 对6 4例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与 1 2 2例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病变血管数目、平均病变血管支数、弥漫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P <0 .0 0 1 ,P <0 .0 1 ) ,而且两组在冠状动脉病变总记分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但病变血管狭窄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变血管数目较多 ,血管病变弥漫。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性能优良的心血管支架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合适的扩张比、足够的柔韧性和顺应性、材料易消毒、微环境易控制性等特点,置入患者体内后必须保证能使细胞贴附其生长.在应用冠状动脉支架时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其与血液和组织的相容性问题.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与其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冠状动脉支架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内膜增生,降低了危险并发症的出现,为冠心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支架本身也是一种异物,可以引起心室颤动、急性血管闭塞、血管夹层、冠状动脉痉挛及穿孔、无血流及慢血流、边支血管闭塞、血管内再狭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机体的免疫反应等并发症.因而在冠心病的支架置入治疗已逐渐成为一项成熟技术的今天,仍需认真分析各种并发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可以获得稳定的闭塞血管开通率,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只是以机械方式改变血管腔的几何形态,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没有根除,并不能逆转或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进程。  相似文献   

15.
陈鹤 《临床医学》2013,33(1):45-46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安阳地区医院诊治的30例冠心病患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12、24、48 h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同时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同期进行VEGF的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5).完全血运重建患者于术后6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降至正常范围,而与对照组相比,部分血运重建患者术后48 h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仍然较高(P<0.05),但与自身术前相比明显降低.与完全和部分血运重建患者相比,冠状动脉闭塞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升高,VEGF变化规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1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能立即改善冠状动脉闭塞性或狭窄性病变血流供应,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过程有可能使血管内膜撕裂、剥脱,斑块破裂、移位、碎屑脱落,微血栓形成等,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血管内皮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损伤、冠状动脉微循环的障碍、局灶性心肌损伤或坏死[1].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飞速发展,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是部分患者由于血管病变严重、经济条件或者身体条件而不能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搭桥术,药物治疗又无法控制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许多研究证实骨髓干细胞可以在梗死区促进心肌细胞生成和血管形成,并可达到持久性的心功能改善[1].但自体骨髓干细胞采集困难.我院心内科在2010年4~6月,对20例此类患者行脐血干细胞移植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CT冠脉血管成像(CCTA)诊断冠心病心绞痛与血管造影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1例血管造影确诊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以血管造影检查为"金标准",评估CCTA对其病变血管的诊断效能.结果:CCTA诊断左前降支、冠状动脉主干、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灵敏度分别为92.85% (13/14)、93.75% ...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介入诊疗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郭莉  翟树卿  任志英 《护理研究》2005,19(2):127-128
血管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疾病治疗学上的一次革命 ,冠心病介入治疗极大地改善了冠心病病人的治疗效果。经皮经腔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是介入心脏病学领域最基础、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目前已成为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1] 。近年来新技术如冠状动脉内支架、球囊旋磨技术、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术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合并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分别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24 h静脉采血,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后变化作相关分析。结果:合并冠心病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增高(P<0.0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完全重建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下降(P<0.05),冠状动脉部分重建者高于术前(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升高。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对预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