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收治1例白塞综合征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反复性瓣周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主动脉瓣二叶畸形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发生瓣周漏(PVL)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TAVR手术患者共计363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AV)60例,正常三叶式主动脉瓣(TAV)303例。瓣叶类型为分组变量,原始队列以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筛选出PSM队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术后中重度PVL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观察超声相关危险因素对术后中重度PVL的预测价值。结果 (1)筛选出57对PSM队列组间基线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发生轻度PVL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AV组术后发生中重度PVL的比例高于TAV组(P=0.026)。(2)57对PSM队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瓣叶类型(BAV)(OR=6.103,95%CI:1.206~30.872,P=0.029)、术前左室流出道(LVOT)形态指数(OR=0.896,95%CI:0.817~0.982,P=0.019)与术后发生中重度PVL存在独立相关。(3)ROC曲线显示LVOT形...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男 ,2 0岁。2 0 0 2 - 0 8- 2 7因二尖瓣根部瘘 ,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 ,行二尖瓣转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术前心脏彩超检查结果为 :左心房显著增大 (左心房横径自左锁骨中线至右锁骨中线 )。二尖瓣前叶根部可见 8mm破口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 2周复查心脏彩超 ,左心房较术前缩小 ,EF54% ,机械瓣启闭灵活 ,二尖瓣后叶瓣环可见小量返流 ,可疑有小的瓣周漏。于 2 0 0 2 - 0 9- 1 0出院。术后 40 d,2 0 0 2 - 1 0 - 0 8患者因心慌、气短、不能平卧来院 ,心脏彩超复查见巨大左心房 ,左心室内径 82 .7mm,EF68% ,…  相似文献   

4.
心脏瓣膜疾病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因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成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一线手术方式。在TAVR飞速发展的背景下,TAVR术后并发症却严重影响手术成功率及患者预后。因此,TAVR术后并发症预防与护理工作尤为重要。该文将结合国内外现状,对TAVR术后心律失常、血管并发症、瓣周漏、脑卒中、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的评估、预防与护理作一综述,以增强临床医护工作者对并发症的认识及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2例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2例患者均有明确手术指征,术后有1例患者恢复良好,另1例患者出现心脏压塞、室颤、大面积脑梗死等并发症。结论 TAVI术是一种新技术,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18例诊断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住院患者为A组,另选取22例同期诊断为单纯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仅合并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为B组,均行TAVR术.随访6个月,比较2组基本资料、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结果以及随访期间死亡率、出血情况等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A组患者平均主动脉瓣环内径、二叶式畸形患者比率、升主动脉内径高于B组,钙化积分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入路、选择瓣膜尺寸及植入瓣中瓣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跨主动脉瓣流速、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以及术后6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低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瓣周漏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TAVR术后能有效降低平均跨瓣压差,改善心功能,但瓣周漏发生率明显增加,且多为微量或轻度瓣周漏.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应用于超过目前最大人工瓣膜推荐最大瓣环径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相关报道非常少。该文报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巨大瓣环径合并严重钙化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1例,术前仔细制定手术方案,术中采用球囊前扩张、后扩张及冠状动脉保护等处理。术后随访2年,患者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9.
王丽 《天津护理》2019,27(3):363
总结1例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行主动脉瓣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术前按外科换瓣手术做好全面准备,术后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情况、注意有无并发症特别是有无影响血液动力学的房室传导阻滞出现,及时予以治疗,恢复期正确指导患者定时按量服药,循序增加运动量,注意劳逸结合,保证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具有微创、中远期疗效良好等优势,适合治疗高危或有外科手术禁忌证的主动脉狭窄患者。该文总结1例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辅助下进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病情监测和预评估、ECMO的转运交接、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康复指导。经过18 d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病情稳定出院,电话随访1年,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老年钙化性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53例老年钙化性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术后出血再开胸止血10例,发生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5例,死亡4例,其中3例死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1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所用人工瓣中机械瓣114例、生物瓣39例。结论老年钙化性退行性主动脉瓣狭窄行主动脉瓣置换,若处理得当,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是对有症状且外科手术风险高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治疗的新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展,该方法已在全球范围被广泛使用。目前研究表明,短、中期疗效值得肯定。由于临床经验逐渐丰富,越来越多的手术入路不断被提出。现就经心尖及经颈动脉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临床研究、应用进展以及所遇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6岁。因“劳累后心累气紧1周加重1天”于2016年6月15日入院。伴干咳,咯白色泡沫痰,胸闷气喘、头昏出汗,腹胀食欲下降,鼻塞流涕,伴反酸嗳气。患者主诉既往体健,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结核、肝炎等病史,无外伤手术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查体:体温36.3℃,脉搏109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80/50 mmHg。慢性病容,神志清楚,查体配合,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损伤多由直接暴力挤压或打击所致,最常见部位是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主动脉峡部和无名动脉近端的升主动脉,升主动脉自发性破裂非常罕见.主动脉压力高,出血凶猛,往往迅速导致死亡[1].2012年6月13日我院成功抢救1例体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返回ICU,2h内主动脉自发破裂的患者,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王涛 《新医学》2001,32(3):131-132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7岁。主因心悸、胸闷、气短1年6个月,加重20日于1998年2月11日入院。患者于1996年9月开始活动后心悸、气短、无胸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1997年4月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第一次行主动脉机械瓣置换术。术中见瓣周组织充血,瓣环无钙化,瓣叶关闭不全。无主动脉根部夹层。术后诊断:慢性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术后两个月,患者又感胸闷、心慌。查体主动脉瓣区出现舒张期杂音。UCG显示舒张期瓣周血液反流。多次血培养无细菌生长。考虑术后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先后使用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环丙沙星等…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3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式支架型主动眯瓣置换术的术中配合.主要采取以下护理措施:术前准备好各种手术物品与仪器;术中做好生命体征观察,正确准备瓣膜器具,及时、准确地配合腔内器具的使用,保障患者安全.本组患者术中无不良事件的发生,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对20例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病变患者实施了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护理,针对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病变患者的特点.制定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包括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心理护理、术后监测与护理;使所有患者安全、顺利地渡过了围手术期,恢复满意.认为对于先天性主动脉瓣脱垂病变实施了主动脉瓣成形术的患者,建立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流程是提高手术安全性、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瓣狭窄常见于有多种合并症的老年人群,现已发展成为继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之后第3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1]。外科瓣膜置换手术由于其良好的预后和较低的死亡率一直是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2]。但对于高龄、多重合并症及高手术风险的患者则不适宜外科手术治疗[3]。我院血管外科于2011年5月在国内率先对3例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危患者运用SAPIEN-Edward支架型生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