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月  王东梅  徐金涛 《护理学报》2019,26(14):38-42
目的 总结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减轻疼痛干预措施。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相关文献,归纳关于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影响因素及措施。结果 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透析持续时间、个体心理因素、穿刺工具、穿刺方式,减轻疼痛干预措施包括利多卡因、山金车软膏、冷冻疗法、薰衣草芳香疗法、放松式疗法。结论 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受性别、年龄、心理、穿刺方式等影响,缓解患者动静脉瘘穿刺疼痛的措施仍存在过敏、皮疹、皮肤血管损伤等不良反应,而冷冻疗法对于体质虚弱的患者不宜使用。建议在后续研究中结合患者年龄、透析持续时间及穿刺角度等相关因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尿毒症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多采用直接动静脉穿刺或动静脉血管瘘穿刺.由于血管穿刺针粗,动脉压力高,拔针后极易出现穿刺针眼出血.为了弥补其不足,我院2007年1月,对以往采用的加压、包扎方法进行了改进,试用了一种新型的血管穿刺点加压、包扎带.经过本院临床实践应用,不但加压牢固,缩短了压迫时间,而且出血和皮下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透析质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对于长期血透患者来说,无论是自身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还是动静脉直接穿刺的患者,经常会遇到穿刺针周边出血情况,若重新穿刺,增加患者疼痛,若不处理,血液丢失较多,会造成患者血液的浪费.经过多方面临床试用,现介绍一种巧妙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4.
股静脉留置导管是急诊血液透析时快速建立血管通路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不但能充分保证病人得到及时的抢救治疗,又能减少反复动静脉穿刺造成的血管破坏,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我院7年来采用上述方法建立血管通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多数因血小板减少致凝血时间延长,皮肤黏膜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和瘀班,严重者导致血管充盈度差,加上患者长期反复住院化疗,反复穿刺,甚至血管硬化,很难做到一针见血.  相似文献   

6.
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对70例因躁动、拒食、同时伴有轻、中度脱水的女性精神病患者进行动静脉留置针输液、给药,与同质常规静脉输液给药的70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发现:动静脉留置针输液,穿刺方法简便掌握,针管质柔软,不易刺破血管形成血肿或液体外渗,可减轻常规输液反复穿刺给病人造成及肉体上的痛苦,同时大大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老年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反复多次住院,需要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老年患者血管弹性差,皮下脂肪少,血管脆性及通透性都增加,穿刺难度大.多次的静脉治疗,导致血管闭塞,加上患者不自主的活动多,易造成穿刺部位肿胀,每天需重复穿刺多次,患者痛苦,易产生不满情绪,且增加了护理工作量.2008年11月~2010年10月,我们对45例静脉穿刺困难的老年患者行股静脉置管术,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由于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时间长,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物质,如反复浅静脉穿刺则不可避免地造成患儿的痛苦及血管损伤,加之患儿外周静脉本身就比较细,且儿童比较好动,更容易发生穿刺针脱出及穿刺处皮肤渗漏,造成局部皮肤损伤,增加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9.
正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透析结束后经常因压迫止血不到位而发生渗血现象,特别是老年透析患者因血管弹性差,皮肤松弛,穿刺侧皮肤凹陷等情况,更易反复发生渗血,给患者生理及精神上造成了一定负担。我科从2013年3月起自制纱布夹片绷带,有效缓解了患者透析后渗血现象,现将方法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备8 cm×8 cm纱布块对角折叠呈块状备用,动静脉弹力绷带两根,宽度均为4 cm左右,动脉侧长15~  相似文献   

10.
水肿患者静脉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穿刺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项护理实践活动。水肿患者由于皮下组织体液积聚,皮肤肿胀,血管位置较深,从皮肤表面不易触及,从而增加了穿刺难度。为成功实施静脉穿刺,不断提高水肿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 ,血管通道是他们的“生命线” ,常规建立的血管通路有以下几种 :直接动静脉穿刺、外瘘的建立、动静脉内瘘的建立等。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慢性肾功能不全因可逆因素使肾功能恶化 ,需做紧急透析 ,以及内瘘成熟前可选择直接动静脉穿刺 ,方法是用 15G或 16G针直接穿刺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等使血液从体内引出 ,在穿刺周围的浅静脉使血液回输至体内。此方法操作简单 ,但由于动脉穿刺针不易固定 ,脱出后易形成血肿 ,又因为穿刺时若将静脉穿透 ,拔针时按压不住可形成深部动静脉瘘 ,使心脏负担增大 ,并且反复穿刺易…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外周血管刺激小、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需要长期输液、化疗、全胃肠外营养以及各种原因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2],尤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化疗药物、抗感染药物、输注高黏稠的血液制品,反复的静脉穿刺,易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化疗药物易造成皮肤和血管损伤及外渗引起局部皮肤组织坏死[3],给患者增加很大负担,鉴于PICC的上述优点,我科于2008年1月以来对39例患者实施了PICC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常采用动静脉造瘘维持患者长期的血液透析以延长生命[1].但由于老年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少,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管径变细,弹性差,脆性增强,加以透析次数增加造成损伤,自身的动静脉瘘管逐渐失去作用,常需采用人造血管建立动静脉内瘘.2008年11月,我院对2例老年患者行人造血管内瘘成形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广泛使用,它的主要特点是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患者血管;在输液过程中患者可随意改变体位,不必担心针头刺破血管,造成液体外漏(即使患者躁动也不影响静脉通道);可保留补液通道,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 d.常规留置针在正压封管后使用配套的夹子夹闭延长管远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常规留置针配套的夹子体积较大,夹闭时与针头之间必须保留一定距离,延长管内液体空间相对较大,血管内压力易大于延长管内压,从而使回血率增加,相应堵管率增加,致留置时间缩短;(2)另一方面配套夹子夹用延长管后与皮肤垂直,增加了固定难度、降低了固定的牢固性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3)留置针配套夹子棱角多,增加了输液部位皮肤潜在破损的危险,特别是老年患者皮肤弹性较差,容易引起输液局部皮肤受压破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颈内静脉置管与直接动静脉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分别统计2 组透析过程中血流量、静脉压及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组透析中血流量明显较高( P< 0 .001) ,静脉压明显较低( P< 0 .001) ,其中179 % 出现导管感染,89 % 出现导管堵塞。动静脉穿刺组609 % 出现肢体血肿,217 % 出现动脉瘤。结论: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流量明显增加,易达充分透析效果,并可反复使用,不限制患者活动,是方便、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6.
浅静脉留置针置管(静脉置管)具有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尤其在肿瘤内科化疗患者进行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静脉留置针由于其痛苦轻,对血管刺激性小,不易脱出血管,有利于肿瘤患者的血管保护,减少了患者对化疗反复穿刺的心理压力,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多数因血小板减少致凝血时间延长,皮肤黏膜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和瘀班,严重者导致血管充盈度差,加上患者长期反复住院化疗,反复穿刺,甚至血管硬化,很难做到一针见血。我们血液科在静脉穿刺时采取双根止血带结扎法,大大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的定位标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股动脉穿刺入路的理想定位标记.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度收治心绞痛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其中90例以腹股沟皮肤皱褶/动脉搏动为标记穿刺股动脉,100例以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为标记穿刺股动脉,50例以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为标记穿刺股动脉,观察穿刺相关并发症: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静脉血栓、出血、更换穿刺血管、拔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并了解各定位标记的使用情况.结果: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仍然是临床介入医生最常使用的股动脉穿刺入路的体表定位标记,而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穿刺法应用却很少;以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穿刺法较腹股沟韧带/动脉搏动和腹股沟皮肤皱褶/动脉搏动定位标记的穿刺有明显减少的并发症,但出血的发生率相仿.结论:X线指导股骨头定位为冠状动脉造影股动脉穿刺血管入路的理想标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郭育华  庄丽萍  黄阿勤 《全科护理》2013,(30):2869-2869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在透析过程中由于血管长期穿刺,导致穿刺处皮肤弹性差,针孔愈合欠佳,常有针眼处渗血的情况发生.渗血不仅浪费病人的血液,严重时常需要更换穿刺部位,增加病人的痛苦,增加成本,长期反复渗血会增加病人感染的机会,甚至会影响病人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渗血严重时用常规的棉球压迫很难起效.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明胶海绵止血的方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选择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血液净化患者不同血管通路的效果,总结血管通路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486例血液净化患者分别采取直接动静脉穿刺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及内瘘穿刺术,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及一次穿刺成功率情况。结果 中心静脉置管术与直接动静脉穿刺比较,前者疼痛轻、并发症出现几率低,一次穿刺成功率高(P〈0.01);临时性血管通路(包括直接动静脉穿刺和中心静脉置管)和永久性内瘘穿刺术比较,后者疼痛轻、并发症少、穿刺成功率高(P〈0.01)。结论 临时血液净化患者采取中心静脉置管术一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疼痛轻,而长期血液净化患者首选内瘘穿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