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现代养老产业中院舍照料的需求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产业发展基本规律 ,应用市场与营销、需求与购买基本经济理论 ,从院舍照料需求规模的成因 ,社会经济水平对老年服务需求的影响和院舍照料服务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特点等方面 ,对老年服务产业中社会福利机构中院舍照料服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为老年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闫宇  曾雁冰 《医学与社会》2022,(12):40-44+50
目的:分析老年人提供隔代照料及不同照料强度对其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并比较不同年龄、性别和城乡差异,以期为老年人健康促进政策制定提供循证决策依据。方法:基于2018年CHARLS数据,以664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截距logit及OLS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提供隔代照料的老年人住院发生率及住院次数相对较低(OR=0.764,β=-0.099),体检发生率却相对较高(OR=1.142);相较于不提供隔代照料的老年人,提供高强度照料的老年人住院服务利用相对较少(OR=0.764,β=-0.103);异质性检验的结果表明隔代照料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存在年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论:隔代照料及照料强度会显著影响老年人的就医行为,应完善对隔代照料老年群体的帮扶政策,合理释放其就医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评价独生子女父母在家中照料老人时的日常生活、医疗、护理、社会等有偿服务的需求状况,并探究这些需求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护理工作在老年家庭养老照料中的内容与方式.以此为建立多层次的合化家庭养老护理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本次调查以独生子女父母为调查对象,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父母患病情况,家庭养老照料过程中的日常生活、医疗、护理、社会等有偿服务的需求状况.运用统计描述与分析,对家庭养老照料过程中的日常生活、医疗、护理、社会等有偿服务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对调查对象而言,老人的健康最重要,医疗服务最迫切.结论独生子女的父母在家中照料老人时的日常生活、医疗、护理、社会等有偿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的,医疗服务排在首位,目前单纯保姆式照料不能满足我国老龄化社会的需要,老年护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照料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SCL-90对8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及80例老年非痴呆患者的主要照料者进行测查。结果痴呆患者照料者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照料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老年非痴呆病人照料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障碍是主要的心理问题。社会应该建立相应的教育以及指导体系,认真做好本项疾病的宣传以及护理知识的指导,设法减轻照料者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5.
较早进入老龄化的欧美发达国家,社区居家多病共存老年人的分类收治、分级诊疗和社会一体化服务,经过数十年的运行,已有成熟完善的正式照料和非正式照料机制体系及管理模式。而我国进入老龄化较晚但进展迅猛,且与高龄、空巢和传统家庭照护功能日益弱化相伴行,多病共存、失能失智的比例持续增加及社会化服务刚起步,医疗护理专业服务和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的人力资源均处于短缺状态,使社区居家患有多种慢性病老年群体的照护成为自我焦虑的根源,政府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照护和经济负担。多病共存的老年个体因受教育程度、职业经历、经济状况、自理能力等不同,对照护服务的需求内容、提供形式、递送方式等存在较大差别。如何提供个体化、针对性、适宜的医疗保健和日常生活照料服务,对服务提供者、服务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都是严峻的挑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模式,合理性复制并适应性创新适宜本土文化的非正式照料服务,突破正式照料的人才短缺、管理待规范、经济条件等瓶颈制约,引导促使非正式照料的有序规范开展,弥补非正式照料完全由传统家庭承担的缺陷,以提升社区居家老年慢病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晚期癌症等无法治愈的病人,传统的处理仍然是采取种种延长生命的措施,尽管这并不能改变死亡的命运。现在,一种新的临终照料已经开始发展起来,这就是“hospice”。hospice 原意是教会提供的一个休憩场所,而借用在此,不仅指死亡场所,也包括让死者安息的种种照料服务。一、hospice 概念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宗教)各方面的服务,不仅针对病人,也面向其亲友,这是其特点之一;其次,提供服务的不仅仅是医务专业者,而是由一个专门小组包括社会工作者、心理学家、宗教人员和志愿者共同工作;三,病人死亡后,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病程老年抑郁症病人家庭照料者的心理状态及干预需求。方法:比较患者病程〈1年,1~3年,〉3年三组老年抑郁症病人家庭照料者心理障碍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各自所选的干预方式。结果:三组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有显著差异。病程1~3年的抑郁、焦虑障碍发生率最高,病程〉1年的抑郁情绪程度最重,他们愿意接受多项干预方式。结论:社会在关心老年抑郁症病人的同时也应关心其家庭照料者,建议采取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评价指标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又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服务已比较普遍,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的评价研究甚少,对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也不够.通过对长期照料服务的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的回顾与总结,更好地提高长期照料的服务质量,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年医疗照料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作为脆弱群体,应当得到社会的照料帮助。要弘扬尊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一方面,不断增强社会照料责任.另一方面.继续鼓励家庭照料,同时,提倡老年医疗照料储蓄、提倡邻里守望相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照料者的照料负担特点及照料者出现抑郁的概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2—5月北京老年医院老年认知障碍中心诊断为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主要照料者76名,包括居家照料者24名、住院及养老机构照料者52名,调查内容为一般人口学资料,照料者负担量表、抑郁及睡眠障碍量表评估。分析不同照料模式下照料者的照料负担,以及照料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居家照料组照料负担总分为(47.31±14.87)分,显著高于机构照料组的(32.57±1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料者的抑郁发生率为52.6%,睡眠障碍发生率为64.6%;照料者抑郁组中年龄>50岁,受教育程度为高中或中专以下水平、居家照料者的比率较非抑郁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疫情期间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居家照料者的照料负担较住院及养老机构照料者重;照料者发生抑郁及睡眠障碍的概率均较高;照料者中年龄大、学历低、居家照料发生抑郁的占比大,需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如心理辅导和帮扶工作,以减轻照料者负担和心理问题,改善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Doctors caring for patients with senile dementia are faced with the dilemma of making treatment decisions for dying, incompetent persons whose lives can be prolonged but not enhanced by modern medical technology. British physician Robertson explores the idea of encouraging elderly people to sign a written declaration of their treatment preferences if afflicted with an incurable dementia. Such a move could help relieve many elderly of their fears of a prolonged, undignified death; encourage physicians to incorporate patients' expressed wishes into treatment decisions; improve the image of geriatric medicine; and clarify public objectives in medical care of the ag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125例手术治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及充分的准备,术后精心护理并指导功能锻炼。结果125例患者中117例症状完全消失,治愈率为93.6%,8例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为100%;7例发生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结论对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正确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练,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72名,通过带习教师的人文关怀理念潜移默化影响临床护生,并采取角色模范式、日志式、对话式等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结果实施前后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增强了临床护生的关怀能力,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的临终需求及其临终关怀的伦理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三例死亡与临终需要的社会调查相关数据,概括分析了老年临终者的主要需求,提出:全力救治,全面、舒适照护以及消减痛苦是临终关怀的三个基本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提高疗效. 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68例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存活36例(52.9%),按格拉斯哥预后积分(GOS),其中恢复良好14例、中残10例、重残12例;死亡32例(47.1%). 结论 掌握好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正确的诊断、及时的处理和积极防治并发症以及加强护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骨折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采取整体护理与康复指导等措施。结果 通过对 83例老年股骨骨折手术病人的整体化护理 ,使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病人的满意度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与以前的责任制护理相比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1)。结论 对病人采用整体护理 ,使老年股骨骨折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失智老人数量逐渐增多,其照护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存在认知功能损害、行为精神异常,失智老人对关怀照顾有着更高的需求。本文在分析失智疾病特点及失智老人对人文关怀渴求的基础上,以奥地利阿尔伯特?史怀哲老年病健康中心失智老人关怀照护为例,从失智老人照护服务内容及方式、失智老人照护环境营造、多学科团队对失智老人的全方位关爱3方面进行介绍,得出失智老人关怀照护有利于提高失智老人照护的有效性及失智老人生活质量的结论。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议:为失智老人提供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化的关怀照护;营造适合失智老人居住的人性化环境;提高失智照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关怀品质,为我国失智老人人性化整体照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照顾压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家属155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照顾压力等,分析影响照顾者照顾压力的相关因素。结果 99例患者照顾者照顾压力总分≥7分,占63.9%。身体、社交压力方面,生活受限排在第1位,其次为生活不方便,身体疲惫、睡眠被打扰、家庭正常生活被打乱,个人时间需要满足其他人需要阳性率最低。工作经济压力方面,个人计划发生改变的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工作受到影响、有经济方面的压力。心理压力维度,感到精疲力竭/焦头烂额排第1位,其次为因患者的改变而感到沮丧、患者的行为令人苦恼和情绪改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值、照顾者照顾天数、共同照顾者的数目与照顾者的照顾压力具有相关性(P〈0.01)。患者依赖性越强则照顾者的照顾压力越大,共同照顾者的数目越少照顾者的照顾压力越大,照顾时间为28-〈180 d的照顾者照顾压力最大。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共同照顾者数目、患者的ADL与照顾者照顾压力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的照顾压力相对较大,而患者的ADL、共同照顾者的数目与照顾者的照顾压力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现状调查,为疾病预防治疗及护理提供依据,同时为本地区老年期痴呆患者护理研究提供重要参考资料。方法:对沈阳市8所养老机构护理痴呆老人的照顾者进行调查。评定老年期痴呆照顾者现状选用自制调查表。结果:调查敬老院护理人员47例,结果发现,护理人员存在文化程度低、专业水平低、岗位培训少、护理干预少的问题。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缺少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恰当的照顾措施,照顾者缺少护理专业人员指导和帮助,痴呆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为制订防范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抽样调查南京市158名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填写自我健康评估表、心理创伤量表、精神健康量表、幸福度量表、生活照料情况表、无望量表、老年性痴呆筛查量表等。资料用EPI和SAS系统作一元与多元分析。结果一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职业、婚姻、教育、中风史6个因子与老年性痴呆发生率均有密切关系;多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高,老年性痴呆发生率越高,女性发生率高于男性,体力劳动者发生率高于脑力劳动者。结论老年性痴呆与社会心理因素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