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州市2007~2009年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惠州市酒店、超市、农贸市场近三年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为防范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GB/T4789.7和中国营养与食品安全所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络的统一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2007~2009三年共检测水产品303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28株,检出阳性率为42.2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虾类和贝类样品显著高于鱼类样品(χ^2=5.35,P〈0.05;χ^2=4.40,P〈0.05)。结论惠州地区水产食品中副溶血性菌的污染呈逐年上升趋势,存在较大食用安全隐患,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严格控制生食水产品和熟食产品的交叉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岛市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VP)污染状况,为VP食源性疾病防控和预警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11月间采用GB/T 4789.7-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对青岛市农贸市场和超级卖场两个采样区共采集152份样品进行定性检测。结果 152份样品中共检出含VP的样品31份,总体检出率为20.39%,各类海产品中V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P>0.05),两种类型采样区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3,P>0.05),7~9月与其它月份的样品VP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7,P>0.05)。结论 VP食物中毒的防控应采取持续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从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福田区腹泻病哨点监测医院分离的145例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病例的流行特征及血清分型,为控制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腹泻病提供依据。方法福田区哨点医院门诊采集未使用抗生素腹泻监测病例的大便样本、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进行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年龄段、流行季节及血清型别进行分析。结果 5 980份标本共分离到145株副溶血性弧菌,2008、2009年的发病率较高,分别为32.41%、24.14%;阳性病例主要集中在20~和30~岁年龄组,10岁以下年龄组少见。副溶血性弧菌的发病高峰在6-9月,血清型以O3:K6为主(64.14%)。结论本区腹泻患者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比例较高,以青壮年为主,O3:K6为优势血清型,掌握副溶血性弧菌的发生规律,可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余立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258-2259
2005年5月6日和7日,温州市××集团公司部分职工出现胃肠道疾病爆发事件。217人到各医院就诊,最终确定207人符合病例定义。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疾病爆发与食用该公司中心食堂5月6日中午提供的盒饭有关,但未能进一步确定可疑食品。共采集了67份肛拭样本,1份和6日中餐内容相同的6日晚餐盒饭以及其他2份食物样本。通过临床的、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的调查以及对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确认是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集团公司中心食堂向各××路线上工作的约2 000多位职工提供中餐、晚餐盒饭。2005年5月7日,温州市…  相似文献   

5.
深圳市599株副溶血性弧菌血清学鉴定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月明  黄锐敏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472-1473
目的了解南山区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分布及流行趋势。方法依据GB/T4789.7-2003方法,对食物中毒病人肛拭样本及日常临测的食品和水产品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学鉴定,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结果共分离到分离副溶血性弧菌599株,分属11个血清群,主要为O3、O1、O4、O5血清群,共占78.62%。其中食物中毒病人分离454株,主要血清群为O3占61.67%(280/454),O1占12.33%(56/454),O4占9.69%(44/454);食品和水产品样品分离145株,主要血清群为O3占24.83%(36/145),O1占12.41%(18/145),O4占10.34%(15/145),O5占8.97%(13/145)。结论食物中毒病人肛拭样本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与食品和水产品样品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血清群都以O3,O1,O4为主,食物中毒病人分离株血清分群缺少O7,O9,O10三个血清群,但食品和水产品样品分离株血清群O1~O11都有,更具血清分群多样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管红霞  刁保卫  沙丹  彭浩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0):1131-1133
目的 分析无锡市2009年副溶血性弧菌分子特征,以及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离的菌株与菌株之间、食源性疾病监测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建立无锡地区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为无锡市进行食源性疾病的快速反应和预警、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菌株进行分子分型,所得结果以BioNumer...  相似文献   

8.
1病例摘要2012年7月30日4时15分,Y市某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Y市某医院报告,6名外地游客在该院急诊科就诊,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临床初步诊断为胃肠炎。该中心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接到开展事故调查的通知后,组织相关人员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基本情况:某省旅行社一行27人,男性9名、女性18名。7月29日晚18时许,27人由X市抵达Y市某饭店就餐。现有11人在Y市某医  相似文献   

9.
2001年8月,某部驻岛进行海上游泳训练期间,3名官兵发生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诊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的可疑病原菌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按照g B/T4789.-2008、G B4789-2010,对食物中毒患者肛拭子24份、酒店厨师肛拭子、手表面涂抹样各4份、厨房间餐具等涂抹样17份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 24份患者肛拭子标本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2株,检出率为50%,其他样本未检出致病菌.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证实本次食物中毒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11.
李兴满 《中国热带医学》2008,8(9):1662-1662
2006年5月21日,文昌市龙楼镇某海鲜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聚餐者85人,中毒28人,罹患率为32.9%。6例症状严重者住院后,经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文昌市疾病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专业调查人员奔赴现场,与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一同进行现场调查处理,并对中毒者开展流行病学和对食品加工、销售现场开展卫生学调查。根据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判定这是一起食用海虾而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掌握本地区腹泻患者中副溶血弧菌的构成,了解该菌流行季节及血清型的变迁趋势。方法采集在西乡医院就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2 588份,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并对分离出的585株副溶血弧菌感染年龄段、流行季节及血清学进行分析。结果副溶血弧菌是本地区的主要致病菌,阳性率以10~20岁年龄组最高,10岁以下的年龄组最低,且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32,P0.001)。副溶血弧菌的发病率在秋季达高峰,血清型以03:K6为主。结论副溶血弧菌是本地区的主要病原菌,以03:K6血清型为主,3年均以秋季高发,易感人群以青壮年为主。  相似文献   

15.
2003年12月12日,有报告某招待所接待的一批人员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有多人入院治疗.防检所人员随即前往调查处理.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一起因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食物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20日,攀枝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报两起因食用在超市购买的泡鸡爪所致的食物中毒,中毒7人均于2004年3月19日在超市购买并进食过泡鸡爪,于12小时内发病,临床症状为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多为黄水便或黄糊便,少数病人有血水样便;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1临床资料1998年7月25日下午,某地方建筑工程队食堂从市场购买了5斤盐腌明太鱼,装在铝盒置于食堂内,准备次日晨食用。由于当日气温较高(约34℃),同时室内潮湿,通风条件差,又无防蝇措施,过了一夜后炊事员未经任何加工处理即供就餐者食用。很可能明太鱼被污染而致副溶血性弧菌大量繁殖。调查了中毒前一天内食谱,认为26日早餐,是致病饮食,其主食馒头,副食为盐腌明太鱼和大葱炒鸡蛋。当时就餐者18人,发病14人,全部食用过明太鱼,未吃明太鱼者4人,均未发病。发病者在食后4-12h发病,发病高峰在食后8h。发…  相似文献   

19.
20.
2006年9月13日,浙江省温州市某中学因食用食堂提供的带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熟食而导致33人食物中毒,经医院及时诊治已全部治愈,现报道如下。1一般情况1.1罹患率2006年9月13日,浙江省温州市某中学先后发生33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相似的学生,并且均在学校食堂就餐,且有食用同类熟食就餐史。个案调查70人,发病33人,罹患率为47.1%。1.2临床表现本次食物中毒最短潜伏期为5h,最长潜伏期为16.5h,中位数为6.0h,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64.3%)、呕吐(85.4%)、腹痛(92.7%)、腹泻(100%)、呕吐1~7次,腹泻4~15进食食物名称人数发病数罹患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