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炎嗜衣原体(Cpn)包涵体膜蛋白Cpn0147诱导人单核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去除内毒素活性的不同浓度Cpn0147重组蛋白(1.0、10.0、30.0和50.0 μg/mL)刺激THP-1细胞0~48 h,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的分泌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和IL-8 mRNA的表达;用Toll样受体2(TLR2)和TLR4中和抗体处理THP-1细胞,或采用TLR2和TLR4 siRNA沉默其表达,ELISA检测THP-1处理前后TNF-α和IL-8分泌的变化。结果 Cpn0147可诱导THP-1细胞表达TNF-α和IL-8的mRNA和蛋白;同时,不同时间点Cpn0147对TNF-α和IL-8的诱导水平有所不同,Cpn0147作用2~6 h后即可诱导TNF-α和IL-8分泌,12 h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采用TLR2和TLR4中和抗体封闭THP-1细胞后,TNF-α和IL-8分泌水平明显减少,采用TLR2和TLR4 siRNA干扰其表达后,TNF-α和IL-8的分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结论 Cpn0147 可能通过TLR2和TLR4介导TNF-α和IL-8分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介素-13(IL-13)对正常人表皮成纤维细胞(NHDF)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IL-13(0.1、1、10ng/ml)刺激体外培养的NHDF,应用ELISA方法检测IL-13刺激NHDF24h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巨噬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0.1ng/mlIL-13刺激下,IL-6、MCP-1和Eotaxin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727.33±39.88)pg/ml、(414.67±13.01)pg/ml、(124.67±8.67)pg/ml;1ng/mlIL-13刺激下,分别为(1222.50±49.95)pg/ml、(705.33±25.15)pg/ml、(205.33±16.59)pg/ml;10ng/mlIL-13刺激下,分别为(1502.83±5.31)pg/ml、(1329.17±56.08)pg/ml、(457.50±15.32)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83.50±15.86)pg/ml、(205.17±3.76)pg/ml、(13.50±5.01)pg/ml,P〈0.05或0.01],并具有浓度依赖性。IL-8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3可刺激NHDF产生IL-6、MCP-1和Eotaxin,这些炎症因子的大量表达可能参与了IL-13在皮肤组织纤维化过程中的病理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acid,GABA)对炎性因子所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胶原酶v:通过总胆管灌注到大鼠内,分离纯化大鼠胰岛细胞,并通过DTZ染色鉴定胰岛纯度。将新鲜分离的胰岛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通过白介素-1B(IL-1B)-y干扰素(IFN-7)建立胰岛细胞炎症模型(IL-1β+IFN-1诱导组)、GABA干预组(GABA+IL-1β+IFN-1)。观察(IL-1β+IFN-1)与GABA预孵育胰岛细胞的凋亡;二醋酸酯荧光素,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及糖刺激实验检测胰岛细胞活性。凋亡率和功能,免疫荧光检测凋亡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IL-18+IFN-7)组作用24h对胰岛细胞活性、凋亡率和糖刺激指数分别为20%、(32.7±5.3)%和(1.62±0.13),对照组3项指标分别为90%、(5.5±2.8)%和(2.37±0.1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GABA+IL-1β+IFN-y)组3项指标分别为70%、(18.0±6.3)%和(1.97±0.12),与(IL-1β+IFN-1)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IL-1β+IFN-1)组胰岛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而(GABA+IL-1β+IFN-1)组胰岛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受到抑制。【结论】联合IL-1β及IFN-y明显诱导胰岛细胞凋亡,GABA显著抑制IL-1β及IFN-1诱导的胰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降低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Wang LY  Kuang J  Li J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4):2435-2439
目的 探讨芹菜素对脂多糖诱导的炎症中炎性体活化是否有调节作用,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药物处理急性单核白血病细胞株THP-1,设置脂多糖处理组,脂多糖+25μmol/L芹菜素处理组,脂多糖+50 μmol/L芹菜素处理组及脂多糖+Z-VAD[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抑制剂]处理组,以二甲基亚砜(DMSO)处理作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IL-1β及caspase-1的剪切;通过报告基因方法检测芹菜素对炎症转录因子核因子(NF)κB活性的影响。结果 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表明芹菜素对细胞未见明显毒性。在THP-1细胞中,芹菜素对于脂多糖诱导的炎性体活化产物IL-1β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上清中IL-1β浓度:对照组为(362±64) pg/ml,脂多糖组为(1549±320) pg/ml,脂多糖+25 μmol/L芹菜素组为(397±150) pg/ml,脂多糖+50 μmol/L芹菜素组为( 268±142) pg/ml,P<0.05]。芹菜素能够显著抑制IL-1β前体(pm-IL-1β)以及炎性体成分caspase-1前体(pro-caspase-1)的成熟过程,并且能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NF-κB的活化(NF-κB活性相对荧光值:对照组为0.6±0.1,脂多糖组为32.7±0.8,脂多糖+25μmol/L芹菜素组为12.9±1.8,脂多糖+ 50 μmol/L芹菜素组为10.0±3.2,P<0.05)。结论 芹菜素能够通过抑制caspase-1的成熟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性体的活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正常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培养方法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取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腰椎间盘髓核组织,用胰酶、胶原酶序贯消化法消化细胞,并用甲苯胺蓝、番红-O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糖胺多糖、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表达,分别用20μg/L和200μg/L重组人IL-1β刺激髓核细胞24 h,检测其凋亡率。结果:用酶消化法可成功分离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细胞,检测所培养细胞可表达糖胺多糖、蛋白多糖和Ⅱ型胶原,IL-1β20μg/L组中细胞凋亡率(8.46%)和IL-1β200μg/L组(19.00%)分别为空白对照组(2.86%)的2.95倍和6.63倍(P〈0.05),IL-1β200μg/L组是IL-1β20μg/L组的2.24倍(P〈0.05)。结论:用酶消化法可成功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细胞,IL-1β可以诱导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并且随着浓度升高凋亡率增加,提示炎症因子IL-1β在退变椎间盘细胞凋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汤永志  燕飞  朱坚胜  陈华忠  朱敏  肖明  林希  邵辉 《浙江医学》2015,37(11):974-976
目的 研究HBsAg 对脂多糖诱导树突状细胞(DCs)分泌IL-6 和IL-12 的影响。方法 采用重组人粒- 单核 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单个核细胞得到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分别加入HBsAg1、2、5μg/ml,并设对照组,各组再加入脂多糖诱导为成熟DCs。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各组iDCs 的表型(CD11c、HLA-DR),ELISA 法检测脂多糖诱导后培养上清液中IL-6 和IL-12 的水平。结果 iDCs 的CD11c/ HLA-DR 双阳性率为(83.62±6.89)%,显著高于单纯培养组(20.57±1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 1、2、5μg/ml 组培养上清液中IL-6 分别为(609.36±127.06)、(566.01±173.46)、(295.03±76.08)pg/ml,低于对照组(1356.97±181.78)pg/ml(均P<0.05);HBsAg2、5滋g/ml 组IL-12 分别为(854.49±67.92)、(472.09±55.70)pg/ml,低于对照组(1248.78±112.09)pg/ml(均P<0.05);1滋g/ml 组IL-12(1103.53±134.15)pg/m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HBsAg 可下调脂多糖诱导的DCs 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体外诱导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的模式,初探贝壳杉烷型二萜类化合物PV006对M1型极化的影响。方法 用佛波酯(PMA)联合脂多糖(LPS)及重组人干扰素-γ(rhIFN-γ)刺激人单核细胞株THP-1细胞,促使其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qRT-PCR法检测诱导后的细胞内IL-1β、TNF-α、IL-6以及IL-8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磷酸化P65蛋白(NF-κB p-P65)和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物1(p-STAT1)蛋白的表达,确认THP-1细胞向M1型极化,同时检测PV006处理后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经PMA联合LPS及rhIFN-γ诱导后,THP-1细胞形态由圆形转变为特征的长梭形或纺锤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升高,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增强。不同浓度PV006同步处理后,作M1型极化诱导的THP-1细胞未出现特征性的长梭形或纺锤形,大部分细胞仍为圆形。IL-1β、TNF-α、IL-6、IL-8 mRNA表达水平下调(P<0.05),NF-κB p-P65和p-STAT1蛋白表达减弱。结论 PMA联合LPS及rhIFN-γ可诱导THP-1源性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PV006有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SSA/Ro52(Ro52)介导的人单核- 巨噬 细胞株THP-1 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构建稳定Ro52 过表达质粒(pCMV-Ro52),pCMVRo52 转染THP-1 细胞48 h,检测Ro52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膜联蛋白- 荧光素异硫氰酸酯 和碘化丙锭双染检测THP-1 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 (IL-1β)、IL-13 水平。pCMV-Ro52 质粒转染48 h 后, 分别使用0、5、10、20 和50 mg/L EGCG 处理细 胞24 h,检测Ro52 表达的变化、THP-1 细胞的凋亡,以及TNF-α、IL-1β、IL-13 水平。结果 pCMVRo52 促进Ro52 表达(P <0.05),上调THP-1 细胞凋亡率及TNF-α、IL-1β、IL-13 水平(P <0.05); 在Ro52 过表达的THP-1 细胞中,与0 mg/L EGCG 组相比,10、20 和50 mg/L EGCG 组Ro52 蛋白表达水 平、凋亡率及TNF-α、IL-1β、IL-13 水平降低(P <0.05)。结论 Ro52 过表达可促进人单核- 巨噬细胞 THP-1 凋亡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3 分泌;EGCG 可减弱Ro52 介导的THP-1 细胞凋亡,减 少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3 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 NPC)的凋亡、炎症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代谢研究不同浓度牛膝总皂苷(achyranthes bidentata saponin, ABS)对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 IL-1β)诱导人源NP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IL-1β诱导建立NPC退变模型,随机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0 ng/mL IL-1β)、ABS低剂量组(10 ng/mL IL-1β+3μg/mL ABS)、ABS中剂量组(10 ng/mL IL-1β+10μg/mL ABS)及ABS高剂量组(10 ng/mL IL-1β+30μg/mL ABS),干预24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Tunel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cell lymphoma-2-associated X protein, Bax)、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感染的肺上皮细胞的体外抗炎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肺上皮细胞系NCI-H292,加入姜黄素和培养的Pa感染不同时间.Western blot检测和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NCI-H292细胞中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ELISA检测IL-1β和IL-8的产生.同时采用RNA干扰HO-1表达后,观察对Pa诱导IL-1β和IL-8产生的影响.结果 Pa感染NCI-H292细胞后,IL-1β和IL-8含量分别为(87.52±7.96)pg/mL和(205.63 ±34.25) pg/mL,50 μg/mL姜黄素孵育8h后,其含量分别降至(15.78±10.74)pg/mL和(49.82±14.28)pg/mL,处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姜黄素能在转录翻译水平分别调控HO-1 mRNA和蛋白表达,其中50 μg/mL姜黄素能将HO-1 mRNA增高19倍,蛋白表达水平提高4.8倍(P<0.05).HO-1 siRNA沉默HO-1表达后,与Pa组相比,IL-1β和IL-8分泌进一步增高.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上调HO-1的表达而发挥对肺上皮细胞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促炎因子分泌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60nmol/L佛波酯孵育THP-1巨噬细胞24h后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丹红组和脂多糖+丹红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液中促炎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NF—κB)、p65和rroll样受体4(TL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红注射液明显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释放,下调核因子NF—κB和TLR4的表达。结论丹红注射液抑制脂多糖诱导的炎症反应,可能与其抑制TLR4和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融合蛋白GST-Cpn0147,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将Cpn0147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2,转化入大肠杆菌XL-Blue,经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以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免疫血清,ELISA法证实其免疫原性并检测免疫血清的效价,Western-blot检测免疫反应性。结果: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GST-Cpn0147融合蛋白,以该蛋白免疫小鼠获得了免疫血清。结论:获得了GST-Cpn0147融合蛋白,并证实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体外对脂多糖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影响以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单核细胞THP-1,将5~30μmolEGCG与之共同孵育后加入脂多糖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NF-α、IL-6和IL-1β的产生情况。提取刺激后的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ERK1/2的磷酸化情况。结果当THP-1细胞首先与EGCG处理后,能显著降低LPS诱导的TNF-α、IL-1β和IL-6产生,同时EGCG能抑制ERK1/2的磷酸化。细胞经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处理后,EGCG能进-步降低细胞因子的产生。结论EGCG能抑制LPS诱导人单核细胞产生前炎症细胞因子,可能是通过抑制ERK1/2的磷酸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RAW 264.7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及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LPS诱导RAW 264.7细胞不同时间(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穗花杉双黄酮调节体外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的相关机制。方法 设实验组、溶媒对照组和无药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浓度的(5、10 μmol/L)穗花杉双黄酮干预用联合脂多糖及重组人干扰素-γ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溶媒对照组:溶媒3‰DMSO;无药对照组:不加穗花杉双黄酮处理。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通过ELISA检测干预后细胞上清液L-6、IL-10、TNF-α、TGF-β各自的表达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计算出穗花杉双黄酮对细胞的安全浓度;通过分子对接建模确定穗花杉双黄酮的靶蛋白,利用RT-qPCR、Western blot检测L-6、IL-10、TNF-α、TGF-β、PPAR-α/γ、Arg-1、Fizz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 穗花杉双黄酮干预后可以阻止被诱导引起的THP-1细胞向M1极化;穗花杉双黄酮可下调M1极化时高表达的IL-6、TNF-α的mRNA,上调M2型主要标志细胞因子IL-8和TGF-β的mRNA表达(P<0.05),同时上调M1极化状态下的细胞内Arg1和Fizz1蛋白的表达(P<0.05)。随着穗花杉双黄酮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细胞的增殖效果增强(P<0.05),且高浓度具有杀伤作用。穗花杉双黄酮可与PPAR-α/γ关键靶点蛋白活性位点非共价结合并激活该蛋白。结论 穗花杉双黄酮可通激活PPAR-α/γ,恢复Arg-1、Fizz1基因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分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关节滑膜单核巨噬细胞Rho激酶(ROK)活化情况,并探讨该激酶抑制剂对滑膜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单核巨噬细胞分离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和黏附法;ROK活性用磷酸化MYPTl蛋白表达来表示,磷酸化MYPTl蛋白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单核巨噬细胞活性检测采用MTT法,细胞因子水平采用ELISA检测.结果 新鲜分离的RA患者关节滑液单核巨噬细胞ROK活性显著高于自身配对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新鲜分离的RA患者滑液单核巨噬细胞磷酸化MYPTl表达量与RA患者DAS28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0.69,P<0.05),ROK抑制剂Y27632在抑制RA滑膜单核巨噬细胞ROK活性的同时,对肿瘤坏死因子(TNr)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等炎症细胞因子分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对抗炎细胞因子IL-10分泌没有影响.结论 RA滑液巨噬细胞中ROK处于异常活化状态,并与RA疾病活动有关.ROK特异性抑制剂对RA滑液巨噬细胞分泌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均有抑制作用,提示ROK可能是治疗RA滑膜炎症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携带人IL-10基因的慢病毒(LV-hIL-10)对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干预作用.方法:确定脂多糖(LPS)诱导DI TNC1细胞的最佳浓度和时间,利用表达白介素-10(IL-10)的慢病毒感染DI TNC1细胞,使用RT-PCR和ELISA法检测LPS诱导下DI TNC1细胞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护肾固精方 (Hushengujingfang ,HSGJF)对脂多糖 (LSP)刺激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esangialcell,MC)表达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MCIL 1β、TNF α蛋白水平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检测MC核因子 κB(nuclearfactor κB ,NF κB)的活性 ;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技术 (RT PCR)检测MCTNF αmRNA表达。结果 :HSGJF能抑制LSP刺激肾小球MC分泌IL 1β、TNF α蛋白质增加的同时 ,亦能抑制LSP刺激肾小球MC中NF κB活化 ,在HSGJF作用下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均呈不同程度减弱。结论 :HSGJF通过抑制MCNF κB的活性 ,下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此结果可作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该方对肾脏疾病防治作用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A(outer membrance protein A, OmpA)对人单核巨噬THP-1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构建OmpA/pET-28a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表达纯化重组OmpA蛋白,并免疫家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病前后血清中OmpA抗体水平变化。以不同浓度(1、10 μg/mL)重组OmpA蛋白分别刺激THP-1细胞1、3、6 h,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活性氧产生,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含NLR家族Pyrin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Caspase-1和IL-1β等mRNA表达。结果: 自制多抗可以识别临床菌株OmpA蛋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病前后,血清中均可检出OmpA抗体(IgG型),且发病后OmpA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气管插管前(P<0.05)。重组OmpA蛋白刺激THP-1细胞后,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Ⅱ和Beclin-1表达显著上升,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呈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比,在重组OmpA蛋白作用1 h时,细胞IL-1β mRNA表达和活性氧含量显著增加(P<0.05);3 h和6 h时,3种mRNA表达量和活性氧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OmpA通过激活THP-1细胞NLRP3炎症小体,释放活性氧和IL-1β等炎症介质,诱导THP-1细胞自噬和凋亡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Ang)-(1-7)是否可以调节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及TLR4/NF-κB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佛波酯(130 ng/ml)诱导人单核细胞(THP-1)分化为巨噬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0.01、0.1、1μmol/L)的Ang-(1-7)和相同浓度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50 mg/L)联合刺激,并以A-779[Ang-(1-7)特异性受体阻断剂,10-7 mol/L]预处理以及用TLR4单克隆抗体(5 mg/L)阻断TLR4/NF-κB信号通路。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实时PCR检测TLR4的mRNA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总蛋白TLR4蛋白水平、I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以及胞浆蛋白、核蛋白NF-κB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g-(1-7)干预下调泡沫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IL-6蛋白表达,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其作用可被A-779部分抑制;当TLR4/NF-κB信号通路被TLR4单克隆抗体阻断后,Ang-(1-7)作用可被部分抑制。Ang-(1-7)干预下调泡沫细胞TLR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IκB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抑制NF-kB蛋白由细胞质向细胞核内转位(P0.05),其作用可被A-779部分抑制。结论 Ang-(1-7)可以抑制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表达,该过程与TLR4/NF-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