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独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柳江华,徐绥绪,姚新生沈阳药学院中药系110015独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女子疝,久服轻身耐老,”对其植物来源,历代本草诸说不一。现在所用品种也依地区不同,品种差异很大。《中药大...  相似文献   

2.
天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吉祥 《黑龙江医药》2005,18(2):64-64
天麻为常用中药,始载于《本经》,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根茎,主要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去风除痹。历代本草对天麻的功效都有详细评述。《本经》说: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小儿风痫惊气。《珍珠囊》:主风虚眩晕头痛。现代对天麻多有研究,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苏桂云  刘颖 《首都医药》2009,15(1):42-42
黄芩来源及主产地黄芩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味苦,性寒。黄芩的产地历代本草记载不同,品种亦不同,今用的黄芩,来源于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现今大量用于临床的黄芩基本为半野生、半家种。区别家种黄芩与半野生黄芩家种黄芩多在平原栽种,生长条件的优越使得家种黄芩根部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  相似文献   

4.
广藿香为常用芳香化湿中药,始载于《嘉祜本草》、《名医别录》,其后历代本草专著均有记载,是著名成药“藿香正气丸(水/口服液)”的重要组成药物。本草考证结果认为,广藿香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干燥地上部分,原产菲律宾等亚洲国家,我国广东、海南与广西有栽培,主产于海南、广东等地。  相似文献   

5.
苏桂云  刘颖 《首都医药》2011,18(7):53-53
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干燥块茎,为常用中药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后历代本草对其植物形态、药材性状等均有简要描述,其中,《吴普本草》、《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都有关于白及的描述。白及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肺伤咳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烫火烧伤和手足皲裂等病症。  相似文献   

6.
枳实是一味常用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具有破气、行痰、消积等功效。参考从各地收集的生药标本和调查资料来看,种类达10种以上。我国历代本草著作中有关枳实的记录颇为混乱,本文试图根据本草记载结合柑桔类植物的特性和分布来探讨枳实、枳壳和枸桔三者的关系。1枳实和枳壳  相似文献   

7.
作者考证了历代本草,证明今日市售的中药荆芥就是神农本草经所载的假苏,而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假苏荆芥图则系指另一植物。根据各地收集的8种荆芥标本的比较观察结果,这些市售的中药荆芥都是唇形科植物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但各地用药习惯不同,有的用干燥全草,有的用花穗或茎。本文详细地描述了荆芥全草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与粉末的特征,以供中药鉴定工作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药秦艽的本草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常用中药秦艽的原植物品种及其地道产区进行了考证,证明历代本草记载的秦艽原植物只有龙胆科龙胆属植物秦艽GentianamacrophyllaPall.一种,以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和甘肃两省为地道产区。  相似文献   

9.
中药蜀羊泉历代以来用名混乱。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实物标本和历代药著及植物学文献,对蜀羊泉原植物及其相似种进行性状分析,结果确证:《本经》载的蜀羊泉原植物是欧白英(Solanum dulcamara L.);唐《新修本草》及以后一些重要药著录戴的蜀羊泉原植物是青杞(Solanum septemlobum Bunge)。  相似文献   

10.
火麻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麻子”。在《日用本草》中始称火麻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以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干燥成熟果实或去皮的种仁入药。别名:大麻子、麻仁、线麻子等。一般以色黄、粒大均匀、种仁饱满者为佳。历史上曾出现过与胡麻仁、蓖麻子、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通过对麦冬的名称、基原、产地等进行本草考证,明确麦冬入药的历史沿革,澄清麦冬入药品种,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考证历代本草著作,结合资源调查及现代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从历代本草记述来看,麦门冬的别名虽多, 但并未流传成常用名。药材名只有“麦门冬”和“麦冬”。根据本草记载的麦门冬主要产地、原植物的形态特征和药用情况,可以初步推断历代本草记载的麦冬主要产于我国浙江建德,四川绵阳,湖北襄阳及周边地区。麦冬与山麦冬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基本类似。在中医临床上倾向于等同入药。结论:鉴于古今麦冬药用习惯、现代化学与药理研究基础和中医临床实际,麦冬和山麦冬能否参照寥科植物掌叶大黄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 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 或药用大黄 Rheum officinale Baill.;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 或云连 Coptisteeta Wall.等常用中药,作为中药多来源品种对待可进一步磋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药葎草进行本草考证,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历史参考,也为进一步挖掘其新的药用功效提供线索。方法:以“葎草”“本草考证”“地方标准”“药性”“功用”“Humulus scandens.(Lour.)Merr.”“Materia medica”“Local standard”“Medicinal properties”“Function”等为关键词,在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并查阅《中国植物志》及历代本草典籍。比较葎草在11个地方标准中质量标准内容的差异,从其名称、产地及采收、形态、药性、功用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结果与结论:葎草以“勒草”为药名首载于《名医别录》,此后基本以“葎草”为通用药名;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为蔓生草本植物且生长分布广泛,采收于夏、秋二季;植物形态描述及绘图表明,葎草无混淆品且与《中华本草》记述基本一致;药性方面主要为“性寒,味甘、苦,入肾、肺经”;主要有利尿通淋、清热解毒、退虚热的功用,可治疗淋症、小便不利、虚热烦渴、肺痈、热毒疮疡、止泻止痢等,其外敷还可治虫蛇咬伤。本研究对葎草进行的本草考证可为国家制定该药材的中药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进一步开发其新功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宋大丽  于文敏  高宾 《首都医药》2009,16(17):37-37
麦冬别名麦门冬、寸冬,为常用中药,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南北朝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曰:“麦门冬,冬月作实如青珠……根似横麦,故谓麦门冬,以肥者为好。”  相似文献   

14.
乔健 《中国药业》1999,8(7):54-54
《实用中医学》记述:“目前全国药用的冬葵子都是苘麻的种子,不是冬葵的种子。”笔者亦发现,长期以来市售及药用的冬葵子.多为同科植物苘麻的种子。现国内很多教科书也将二者混为一谈、如《中药方剂学》曰:“冬葵子(苘麻子)”;权威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曰:“芮麻子(冬葵子)。但考诸本草,冬葵子始载件侦本草经》,而南麻于始载《唐本草》,其后历代本草均将二者单列,并不相混,其临床效用亦不相同,辨析如下。1名称鉴别冬葵子(《神农本草经》),又名葵(《诗经》)、葵莱(《说文》)、冬葵莱(《救荒本草》)、滑菜…  相似文献   

15.
实力派的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秘蓝和爵床科植物板蓝的根。其味苦,性寒,是传统中药,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现代科学测定,板蓝根有良好的抗茵、抗病毒、抗炎及解毒作用,可治疗急性咽喉炎、  相似文献   

16.
钩吻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从古人所描述的治疗作用、中毒症状、植物形态和产地分布等方面考证,本草中的钩吻包括胡蔓藤、雷公藤以及其他某些植物,面以雷公藤为主。  相似文献   

17.
钩吻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从古人所描述的治疗作用、中毒症状、植物形态和产地分布等方面考证,本草中的钩吻包括胡蔓藤、雷公藤以及其他某些植物,面以雷公藤为主。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9,(4):553-555
目的:通过对狗脊品种和产地变迁进行本草考证,为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历代本草著作,从品种和产地变迁两个方面对狗脊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历代本草中记载的狗脊有3种,即百合科植物长托菝葜(Smilax ferox Wall. exKunth)、乌毛蕨科植物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L. f.)Sm.]、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 Sm.]。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最早记载的狗脊产地为河北(常山)太行山脉的山谷中。自汉代至今,狗脊的品种发生变化,其产地也由河北逐渐向四川、浙江等地变迁,现主要分布于我国河北、山东、四川、浙江等地。从汉代至今,狗脊的品种发生了变化;综合古籍文献的考证,清代吴其濬、张志聪等记载的狗脊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狗脊品种一致,均为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barometz(L.)J. Sm.]的干燥根茎。  相似文献   

19.
对《本草图经》中记载的白棘进行本草考证。通过查阅历代本草著作,对白棘的名称、植物形态、地理分布、功效主治和药图进行分析后,发现白棘又名棘刺、棘针、赤龙瓜,是鼠李科植物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的棘刺,与易混淆的枸棘和颠棘并非一物。该结果为白棘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敏 《淮海医药》2000,18(2):149-149
天麻为兰科植物GastrodiaeclataBlumc的干燥块茎,古名赤箭[1]。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开宝本草》中也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本经》只有赤箭,后人称天麻。”天麻主产于云南、四川、贵州等地。l天麻的性味与功效天麻性平味甘,独入肝经,具有熄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功效。用于治疗诸风湿痹,瘫痪不遂,肢节疼痛,老人偏头痛、眩晕、肢体麻木、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等。历代本草文献均有阐述,《神农本草经》:“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药性论》:“治冷气顽痹,瘫痪不遂,语多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