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通过颧骨缩小手术在面部改型方面的临床实践应用,探讨总结手术经验,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颧骨缩小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3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颧骨缩小程度、面部轮廓改善满意。结论:颧骨缩小手术对面部改型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陈红艳  陈辉  叶华  王颖娟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0):1559-156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念的转变,整形美容已成为人们改变自我,美化自我的重要途径。整形美容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一个心理和社会的过程[1]。整形美容受术者由于容貌缺陷程度及其造成的心理影响不同,对手术效果的期待程度有较大的差别,所以整形美容的医护人员既要重视手术的整个过程,又要重视受术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使受术者以正常的心态获得满意效果。2009年1月~11月我科门诊接受整形美容手术1293例,其心理特点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隆乳术是一种常见的美容手术,不仅可以改变受术者的体形,而且还可以改变受术者的心理。因此,受术者表现出的许多心理状态,应予以关注。笔者近两年来实施该类手术126例,对受术者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心理异常者进行了必要的心理疏导,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面部除皱术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心理护理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笔者对12例面部除皱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面部化学剥脱术患者焦虑和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因面部雀斑需行面部化学剥脱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将对照组30人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心理干预。所有患者入院和出院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比较两组焦虑、抑郁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SAS与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在出院时观察组SAS、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疼痛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对该手术的焦虑、抑郁、恐慌的程度,减轻面部化学剥脱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6.
面部除皱术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的手术之一,而心理护理对手术效果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自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笔者对12例面部除皱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整形美容外科由于受术群体的特殊性因而术后心理并发症发生率可能更高,发生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因此,了解整形美容受术者的心理特征和术后心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有助于提高整形美容外科医护人员对受术者术后心理并发症的认识,加强应对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统计自2009年1月~2010年9月在我院接受5种整形美容外科手术的314例受术者,分析其主要的心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除手术引起的非特异性生理并发症如瘀血、瘀斑、不确定的身体不适外,其它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受术者术后心理并发症发生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术后心理并发症发生率高于生理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失望。其中面部除皱术受术者焦虑发生率最高为85.7%;隆鼻术、眼部整形术受术者术后失望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67.1%、65.6%;而隆乳术受术者抑郁和睡眠障碍发生率最高,分别为86.8%、92.1%;受术者术后心理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受术者年龄之间关系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35~55岁的受术者心理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88.1%;其次是21~34岁的受术者;20岁以下受术者心理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为57.1%。结论:整形美容外科手术不同于其它外科手术,术后的心理问题需要给予高度关注,整形美容受术者的心理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手术种类、年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接受肉毒毒素注射上面部除皱术中焦虑患者术后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自2016年7~11月在台北市神话医美诊所就诊的所有采用肉毒毒素注射行上面部除皱术的女性患者,依据汉密顿焦虑自评量表筛选出焦虑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5例。所有受试对象均按照标准的手术流程进行手术,心理干预组辅以适当的心理干预。术后2周采用满意度量表调查所有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前焦虑评分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9.64±7.94)分和(17.64±9.6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3);心理干预组术后2周满意度为68%(1725),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度40%(10/25),P0.05;心理干预组满意患者的焦虑总分明显低于本组不满意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P0.05);心理干预组满意与不满意患者间不同焦虑程度总体分布构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存在焦虑问题的整形美容患者,手术过程中对其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其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5月-2020年4月来笔者医院接受面部整形美容手术5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模式不同为依据,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心理护理组。其中常规护理组29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心理护理组29例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心理护理组手术效果总满意度(96.6%)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9.3%),且心理护理组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面部整形美容手术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心理与生理状态,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于手术效果的满意度,优化其整形体验,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面部除皱术前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焦虑及疼痛的改善情况。方法将58例接受面部除皱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干预组在常规术前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分别于入院当日和手术日(术前)采用宗式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焦虑评分,并于术后评估疼痛级别。结果对照组的焦虑评分和疼痛级别均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降低面部除皱术患者的焦虑水平和疼痛级别。  相似文献   

11.
门诊病人术前心理干预效果观察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手术不论大小对病人都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它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导致负性情绪产生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给手术的实施和术后康复带来诸多不利因素。2001年5月我们以89例门诊择期手术病人为对象,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门诊受术者负性情绪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面部除皱术患者的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要求做面部除皱术的患者越来越多,对于接受此类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前后存在着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做好受术者的心理护理,认知、理解和控制这些问题的发生,是手术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由于有效的心理疏导,我科自1999年4月至2001年12月共行此类手术3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男性绝育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调查740例输精管绝育术受术者的心身反应发生率,影响心身反应发生的因素,以及受术者对生活状况的满意程度。同时采用心理干预方法,对产生心身反应的患者进行治疗,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59例(8%)受术者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其中包括42例(5.67%)有心身反应,且发现其与个人文化程度、地区经济状况以及对输精管绝育术的认知态度等因素有关。采用心理干预精心治疗2~24个月后,34例症状消失,占80.95%;6例症状减轻,占14.29%;2例无效,占4.76%。结论:采用心理疏导和社会教育等对男性绝育术后有心身反应者进行心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模式由"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美容手术在术后护理上要求以人为本,以受术者为中心.为了消除局部麻醉手术受术者的紧张、焦虑、情绪波动等不良反应,抑制过度应激、代谢及心血管反应,使受术者处于浅睡眠状态,达到围手术期无痛医疗的目的,全身麻醉及全身麻醉复合局部麻醉在临床美容手术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全身麻醉下对于美容手术受术者除了术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外,术后对受术者的安全监测、心理适应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部美容术后包扎覆盖面积较大,不易直接观察伤口情况,加之经常需要加压包扎,受术者很易出现不适和压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观察重睑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4-01—2016-01间在信阳市中心医院接受重睑成形术的56例受术者围术期给予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56例(112只眼)受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重睑弧度流畅,形态逼真、恒定,切口瘢痕不明显。随访6~12个月,未发生重睑变浅或消失、双侧重睑不对称、重睑过宽过窄、上睑瘢痕、皮下结节等现象,受术者均对手术美容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加强对重睑成形术受术者围术期的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受术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常青  于爱红  孟大英  李东 《中国美容医学》2010,19(10):1551-1552
目的:了解面部除皱患者特殊的心理特征,提出相应的心理疏导方式。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例面部除皱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测评。分别于入院时、手术前及术后进行评分,手术后观察记录焦虑、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焦虑和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强护理宣教,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状况,改变不适当的状态和行为,有助于患者增强治疗信心,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7.
美容手术作为一种选择性外科治疗技术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往往很不稳定,甚至由于心理承受能力差和对美容的刻意追求,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临床上常可遇到虽然从技术上看手术是成功的,但由于受术者的心理准备不够,期望值过高,对美容效果不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模拟环境中实施心理干预对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及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择期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施行常规心理干预;实验组在模拟手术的环境内接受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值及心率、血压、术中疼痛程度进行测定。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焦虑值、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与常规心理干预相比,术前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心理干预能更有效缓解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及生理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前,随着生活节奏变快,竞争压力增大,出于职业需要和爱美的心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美容外科手术来改善形象,寻求面部年轻化.然而,面部各种侵入性美容手术,几乎都有可能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面部外周神经损伤,导致患者出现面部功能异常或心理后遗症.尽管永久性神经损伤很少出现,可一旦发生,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效预防、准确鉴别和及时、合理的干预治疗是避免神经损伤,提高神经康复概率的关键.根据损伤的程度不同,会有相应的治疗措施,从简单的观察、探查、吻合到神经移植等.笔者回顾面部美容外科可能并发的神经损伤以及易损伤神经有关解剖的相关文献,对面部外周神经手术意外损伤的不同预防和治疗策略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患者产生紧张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413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8例)和对照组(205例)。对照组接受一般心理护理,观察组接受依据准确期待而制定的干预措施,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紧张、焦虑程度,手术前中后的血压、心率波动情况,以及紧张、焦虑程度对手术时间的影响。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紧张焦虑程度及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整形美容外科手术患者紧张、焦虑心理,降低血压波动范围及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