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的健康宣教作用及效果。方法神经内科ICU压疮高危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家属针对性健康教育,观察两患者家属对压疮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压疮发生率。结果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家属压疮预防知识知晓程度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ICU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中渗入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患者家属对压疮预防知识的知晓程度,对于预防压疮高危患者发生压疮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管理监控联合护理干预在压疮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社区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管理监控联合护理干预,包括成立管控小组、建立个人档案、压疮健康教育、压疮评估及身心评估、制定压疮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干预、监控及管理等,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压疮分级状况、压疮愈合评分(PUSH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压疮愈合24例,I期压疮10例,II期压疮12例,III期压疮4例。对照组压疮愈合9例,I期压疮14例,II期压疮18例,III期压疮7例,IV期压疮2例,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创面愈合评分(3.9±3.5分vs.7.1±3.2分)显著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P<0.001)。结论管理监控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压疮患者的干预效果,促进压疮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与新型敷料联合应用促进慢性伤口康复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按随机分组抽签法将60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换药用生理盐水清洗,让伤口自然愈合、变干,每天换药1次等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湿润烧伤膏与新型敷料联合应用,措施包括:正确评估伤口,根据伤口愈合不同阶段选择新型敷料及应用湿润烧伤膏,加强基础护理,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落实严密的慢性伤口护理监控措施。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3、5W后伤口愈合例数实验组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与新型敷料联合应用于慢性伤口的治疗及护理,可有效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术后压疮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普通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80例)和对照组(186例),对照组给予防压疮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评估、术前患者及家属宣教、临床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干预组压疮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1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压疮康复好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老年患者术后压疮的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6,(24):125-128
目的探讨康惠尔敷料在Ⅲ、Ⅳ度及不可分期压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1日~2016年9月30日诊治压疮伴感染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控制、腐肉的去除、肉芽生长、换药次数、换药费用和患者压疮愈合天数。结果对照组压疮伤口69处,愈合21处,好转28处,无效20处;实验组压疮伤口86处,愈合45处,好转37处,无效4处;实验组压疮伤口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换药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康惠尔敷料可促进Ⅲ、Ⅳ度及不可分期压疮伤口的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伴双足压疮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老年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伴双足压疮患者90例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老年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伴双足压疮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压疮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伴双足压疮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压疮消失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QOL评分、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相近,P> 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QOL评分、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在老年双下肢闭塞性动脉硬化伴双足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病情,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状态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何桂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48-649
目的探讨翻身状态监控转盘在预防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脑卒中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用翻身状态监控转盘取代翻身记录卡。结果实验组翻身的及时性和患者家属对翻身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翻身状态监控转盘简便、直观、操作简单,护士不用重复记录,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低年资护士压疮预防管理能力的作用.方法:收集照护病房2014年1月-12月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患者8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责任制护理;收集2015年1月-12月生活不能自理或半自理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由同组护理人员开展名为“护肤圈”的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低年资护士压疮预防管理知识考核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3例、对照组10例发生压疮情况.观察组低年资护士压疮预防管理知识考核平均分为5.86分,对照组为67.54分.观察组家属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为100%(78/78),对照组为94% (75/80).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社区低年资护士压疮预防管理能力和临床护理自信心,对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均按脑梗死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入院时即采取前瞻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压疮发生率。结果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P〈0.05),实验组的脑梗死患者压疮发生率为0,对照组发生率为8.3%。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并预防脑梗死患者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探讨吸盘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Ⅲ期、Ⅳ期压疮患者的护理及临床研究。方法将35例Ⅲ期、Ⅳ期压疮患者分为15例采取传统的清创、局部换药的对照组,与20例采用吸盘负压引流技术的实验组,对照两组患者治疗时间,住院费用,护理工作量,应用抗生素的时间、伤口愈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照两组患者引起全身感染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护理效果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减轻护理工作量,应用抗生素的时间减少,伤口愈合更早。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吸盘负压引流技术护理出现全身感染并发症较采用传统的清创、局部换药方法治疗Ⅲ期、Ⅳ期压疮护理组发生率低(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盘负压引流技术用于压疮创面护理,效果确切,是医疗市场发展趋势,受到压疮患者、家属、医师及护士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300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原发病的常规治疗,此外,对照组配合常规的护理,试验组则给予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实施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慢性病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过程中新型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还采取新型护理干预治疗,新型护理干预治疗包括对患者药物、饮食、运动、预防并发症管理、指导自我监测血压等护理干预和指导,护理结束后,发放问卷了解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在进行干预后,分析并且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情况,存在统计学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6%)明显低于对照组(38%),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新型护理干预可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高血压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在治疗及康复中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康复训练、药物指导、饮食调理等。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梗死后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魏丽萍  蔡晓梦 《中国当代医药》2013,(33):128-129,131
目的 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方法 以本辖区10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积极治疗原发病,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社区综合护理干预项目,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症状、健康教育效果、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症状水平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效果、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症状,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增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治疗干预,然后通过与常规护理的治疗干预效果进行比较从而评估社区家庭康复协作网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治疗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取100名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和干预两组,其中干预组由医师、护士及家庭照顾者等组成协作网实施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接受干预后3个月、6个月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临床资料无差异性,在康复干预3个月、6个月后FMA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康复干预3个月后FIM评分显著增高;康复干预6个月后FIM评分继续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各项SS-QOL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协作网管理模式可以帮助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显著改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符合当前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对护理的要求,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广泛推广的优良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对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以供参考.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5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变化,并比较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患满意率为92.31%,观察组护患满意率为100.00%,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护患满意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视对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促进疾病康复,并可增进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抑郁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合并抑郁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等。4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抑郁改善情况,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随访1年,统计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肺功能、抑郁程度、生活质量较干预前发生明显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比较FEV1、FEV1/FVC、HAMD量表评分以及SGRQ问卷中的疾病影响部分和总分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护理前后,除FEV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1),其余各项指标均与护理前没有显著性差异(P&gt;0.05)。随访1年,两组COPD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COPD合并抑郁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和6 min步行距离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6 min步行距离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情绪、症状、体力限制、社会限制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后的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心功能,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干预对痔疮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行系统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疮手术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性痴呆(A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6月的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8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和药物治疗,30例作为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能力量表(ADL)、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MMSE(21.66±3.29)明显高于对照组(19.79±3.11),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ADL评分无明显差异,而实验组在干预后评分显著降低25%(P〈0.05);实验组HAMD评分干预后减少了1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