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4—03/2007—10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住院的发病时间〈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7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3组:联合组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42-78(67.32±11.09)岁,病程4~72h,治疗前ESS为(56.6±14.1)分;巴曲酶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5~76(63.50±12.46)岁,病程5~72h,治疗前ESS为(55.6±12.6)分;丹参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36~80(63.8±10.2)岁,病程3~72h,  相似文献   

2.
我们对苦参碱与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4—01/2006—01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例,诊断标准参照2000—09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合并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等重叠感染者未列入。分为苦参碱组和甘利欣组,每组各54例。苦参碱组男40例,女14例,年龄25~39(平均32)岁,病程2~12(平均7)a;ALT60~400(平均180)U/L,肝功能失代偿10例,HBV—DNA超过5×10^3copy/L30例(平均值10^6)。甘利欣组男38例,女16例,年龄24~40(平均33)岁,病程2~14(平均8)a;ALT56~410(平均190)U/L,肝功能失代偿9例,HBV—DNA超过5×10^3copy/L28例(平均10^6)。两组年龄、性别、病程、肝功能HBV—DNA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血液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和sOX40L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和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检测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确诊冠心病患者67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21例(非冠心病组)。分别组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再分别根据临床类型、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进行分组。所有患者在造影前均测定sPLA2和sOX40L水平、血脂等指标。结果冠心病患者sPLA2(67.80±16.82)kU/L和sOX40L(226.35±69.06)ng/L显著高于对照组sPLA2(54.78±11.75)kU/L和sOX40L(155.97±52.48)ng/L(均P〈0.0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患者sPLA2(69.70±16.02)kU/L和sOX40L(275.63±89.06)ng/L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sPLA2(61.59±11.64)kU/L,sOX40L(162.34±34.46)ng/L(均P〈0.01);sPLA2与sOX40L呈正相关(r=0.632,P〈0.05)。sPLA2和sOX40L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结论sPLA2和sOX40L水平能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院2001-02~2004—09治疗的糖尿病足高危因素及护理56例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糖尿病足患者56例,男29例,女27例。年龄45~81(平均62.6)岁;平均糖尿病病史为9.2a(4个月~24a)。糖尿病足的诊断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本组患者为糖尿病足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无合并糖尿病足的糖尿病患者31例为对照组,男12例,女19例,年龄40~79(平均57.1)岁。平均糖尿病病史为6.4a(2个月~23a)。两组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患者,在入院前均在门诊接受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两组的口服药物用药背景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3/06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验室完成。实验所用脐带于无菌条件下取自本院产房健康新生儿,产妇知情同意,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伦理学标准。辛伐他汀原粉由杭州默沙东制药公司提供。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在第4代有70%细胞汇合的情况下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快速分离后加入含10μmol/L硫酸铜的磷酸盐缓冲液氧化修饰24h,在准备后15d内用于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0/CD40L在细胞上的表达,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测NF-κBP65 mRNA,同时行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检测细胞NF-κBP65的表达。观察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CD40/CD40L分子和NF-κB P65 mRNA的影响实验中,共分5组:①空白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②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③低浓度辛伐他汀组,先予1μmol/L辛伐他汀干预1h,再予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④高浓度辛伐他汀组,先予10μmol/L辛伐他汀干预1h,再予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⑤单纯辛伐他汀组,10μmol/L辛伐他汀干预25h。免疫化学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P65分子表达的实验中,共分3组:①空白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②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③辛伐他汀组,10μmol/L辛伐他汀干预1h,再予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结果: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后CD40/CD40L的表达情况:20-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同培养24h后,CD40/CD40L的表达以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增加。②辛伐他汀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表达的影响:预先给予辛伐他汀(1μmol/L和10μmol/L)干预1h明显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所致的CD40/CD40L表达,与单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10μmol/L的高浓度辛伐他汀较1μmol/L的低浓度辛伐他汀作用更明显(P〈0.05);而单纯给予10μLmol/L的辛伐他汀干预不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的表达。③辛伐他汀对NF-v:BP65 mRNA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的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加入80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培养24h后NF-κB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0.53&;#177;0.06,0.08&;#177;0.01,P〈0.01)。而预先给予1μmol/L辛伐他汀孵育lh显著降低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升高的NF-κB P65 mRNA,明显低于单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0.31&;#177;0.04,0.53&;#177;0.06,P〈0.01)。高浓度组(10μmol/L)作用更显著,显著低于单纯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组(0.14&;#177;0.04,0.53&;#177;0.06,P〈0.01),而单纯给予辛伐他汀(10μmol/L)不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NF-κB P65 mRNA的表达。结论: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CD40/CD40L,而辛伐他汀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减轻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D40/CD40L的表达,可能与其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NF—κBP65的表达有关。提示辛伐他汀可通过抑制高脂血症患者炎症信号通路而到达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L(sCD40L)、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水平与冠心病患者血管再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5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9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1年,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冠状动脉血管再狭窄9例,无血管狭窄87例。比较血管再狭窄组、无血管再狭窄组血清指标[sICAM-1、sCD40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差异,分析血清指标与冠心病患者血管再狭窄相关性。结果:与无血管再狭窄组相比,血管再狭窄组sCD40L、sICAM-1、LDL-C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HDL-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sCD40L、LDL-C与冠心病患者血管再狭窄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sICAM-1、sCD40L、LDL-C水平可能与冠心病患者血管再狭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1998—09~2005—09收治的心力衰竭所致淤血性肝损害护理体会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肝功能损害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45~91岁,平均(68.5±9.1)岁;基础疾病:扩张型心肌病15例,高血压心脏病10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按心功能(NYHA):心衰Ⅱ级18例,心衰Ⅲ级22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我们2005—06/2007—08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82例耐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4例,男140例,女24例,年龄16~63(平均35.8)岁。均符合2000年两安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均为拉米夫定耐药(服用拉米夫定〉6个月.每月检测HBsAg阳性,HBeAg阳性,HBV—DNA≥10^5拷贝/ml,血清胆红素≥65μmol/L.并有不同程度的ALT、AST升高和消化道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2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9.
我院2000—06/2001—12用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患者118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我院内干科病房住院患者,观察条件:(1)总胆固醇(TC)≥6.50mmol/L、甘油三酯(TG)≥1.86mmol/L、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DL—C)≤2.00mmol/L。  相似文献   

10.
银屑病11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4—09/2008—09在我科住院117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均符合银屑病临床诊疗标准。其中男93例,女24例,男女比5:1.2;年龄9~74(平均45.06)岁;病程2个月~15.6a,平均3.81a。寻常型99例,占84.6%;脓疱型1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血浆P选择素(CD62P)浓度及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浓度,了解氯吡格雷抵抗在冠心病患者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探讨氯吡格雷抵抗的干预策略。方法130例受选对象在服用氯吡格雷75mg/d前、服药5天后,测定血小板聚集(platelet aggregation)、CD62P浓度及sCD40L的浓度。根据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程度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氯吡格雷剂量加倍(150mg/d)和维持原有剂量两组,5天后重复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血浆CD62P浓度及sCD40L浓度。结果服用氯吡格雷5天后测得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分别为16.2%(ADP10μmol/L)和14.6%(ADP20μmol/L)。对氯吡格雷抵抗患者剂量加倍干预5天后测得剂量加倍组的血小板聚集为(8.1±3.1)Ω,较服氯前(10.9±3.6)Ω有所降低(P〈0.05);维持剂量组的血小板聚集为(7.4±5.7)Ω,较服氟前(9.9±5.1)Ω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剂量加倍组中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由10例降低为3例(30.0%),维持原剂量组中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由9例降低为5例(55.6%)。结论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03~2006—04我科对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应用洛伐他汀作为治疗组与常规组进行观察,发现洛伐他汀疗效较好,现总结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患者40例(任一冠状动脉主支狭窄≥40%)。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43~79(平均61)岁。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2(平均58)岁。排除标准:(1)严重心律失常及心脏明显扩大;(2)严重后遗症的脑卒中;  相似文献   

13.
我院采用抗生素+康复新液口服+纤支镜冲洗等多种措施综合治疗急性肺脓肿,并取得了明显疗效,现将其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2—01/2007—06我院诊断为急性肺脓肿的住院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4~72(平均47.6)岁。临床症状有畏寒、发热、咳嗽、咯大量脓痰,全部病例均经胸部X线、胸部CT、血、痰检查并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空洞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两组,综合治疗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48.2岁;常规治疗组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平均46.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度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口服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科2003—06/2007—09应用卡培他滨(希罗达)治疗37例,2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征,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均经病理学确诊为转移性结肠癌、直肠癌、乳腺癌、食管癌。年龄42~70岁,平均(48.61±6.47)岁,其中男26例,女9例。结肠癌12例,直肠癌13例,食管癌3例,乳腺癌9例。患者化疗前均无外周感觉神经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前年青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3—01/2007—01疑诊为冠心病而住院的绝经前女性患者8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冠心病组40例,平均年龄(42.6±5.8)岁;对照组46例,平均年龄(43.8±4.6)岁。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分别为67.5%vs13.0%、50.0%vs8.7%、55.0%vs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脂蛋白a[Lp(a)],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如冠心病家族史、吸烟无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Lp(a)在单支病变及多支病变两个亚组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典型心绞痛多见(30/40例,75.0%vs4/46例,8.7%)(P〈0.05),特异性心电图变化均高于对照组(34/40例,85.0%vs15/46例,32.6%)(P〈0.05)。ST—T改变多见于冠心病组(26/34例76.5%vs3/15例20%)(P〈0.05),单独T波改变多见于对照组(8/34例,23.5%vs12/15例,80%)(P〈0.05)。冠脉病变以单支局限性狭窄多见,占80%,前降支最易受累。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重要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绝经前女性典型心绞痛伴ST—T改变应高度怀疑冠心病。冠脉病变以单支局限性病变多见,前降支最易受累。单独T波改变不能反映冠脉有无狭窄。  相似文献   

16.
吸烟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吸烟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为冠心病患者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4组:①冠心病吸烟组74例;②冠心痛不吸烟组46例;③健康吸烟组42例;④健康不吸烟组26例。又根据吸烟指数将所有入选的吸烟者分成3组:重度吸烟组40例、中度吸烟组44例和轻度吸烟组3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血浆HCY水平在冠心病吸烟组、冠心病不吸烟组、健康吸烟组、健康不吸烟组中依次降低(15.79±4.18)μmol/L、(12.12±2.43)μmol/L、(10.85±3.78)μmol/L、(7.26±3.15)μmol/L(P〈0.01),在健康不吸烟组、轻度吸烟组、中度吸烟组、重度吸烟组血浆HCY水平依次增高(7.26±3.15)μmol/L、(9.58±4.06)μmol/L、(13.32±3.26)μmol/L、(15.43±3.18)μmol/L(P〈0.01)。结论吸烟使冠心病患者和健康者血浆HCY水平升高,HCY水平随吸烟指数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7.
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前后血浆TF、vWF及CD40、CD40L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衰患者血液透析前后的血浆组织因子(TF)、vWF及白细胞分化抗原(CD40)和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CD40L)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检测了30例肾衰患者一次血液透析前后及30例健康人的血浆TF.vWF、CD40、CD40L。结果透析前后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透析前和透析后组TF、vWF、CD40、CD40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妒均〈0.01)。透析后组TF、vWF高于透析前组,CD40、CD40L低于透析前组,但均无统计学意义护均〉0.05)。透析前组TF与CD40L呈正相关,R=0、75241,JP〈0.05。结论(1)TF、vWF显著增高提示肾衰患者存在明显血管内皮损害和血液高凝危险因素,监测其血浆水平,对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2)肾衰患者血浆CD40、CD40L增高加重肾脏炎性反应和血管内皮损伤,促进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3)一次血液透析对TF、vWF、CD40、CD40L元显著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CD40L在PCI术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男女不限,平均年龄56±9岁,无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禁忌症,接受规范的抗心绞痛治疗,术前给予氯吡格雷75mg/d,行冠脉内介入治疗(PCI),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PCI术前及术后6小时活化血小板CD40L的表达率。结果30例患者PCI术前血小板CD40L的表达率水平为3.73±2.15,术后6小时为2.46±0.90,术后6小时血小板CD40L的表达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早期血小板膜CD40L有显著影响,可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2001—06~2004—05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非根治性手术后分别采用口服米非司酮(A组)及皮下注射曲普瑞林(B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患者年龄26~42(平均33)岁,A组58例,B组40例(20例有生育要求),C组(未用药组)36例(10例有生育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3—06~2006—06应用氟马西尼救治苯二氮革类(BZD)中毒昏迷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患者46例,均有程度不等意识障碍。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3例。常规治疗组(A组)男8例,女15例,年龄16~78岁,平均30.5岁。氟马西尼组(B组)男7例,女16例,年龄15~81(平均30.1)岁。中毒药物主要为艾司唑仑(A组1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