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肝癌集束射频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15 2例 2 12个肝癌集束射频治疗术前 1周和术后 1个月肿瘤内部和外周血流变化。结果 治疗前 15 2例 2 12个肝癌肿块中 187个可探及血流信号 ,以动静脉混合供血为主 ;治疗后有血流的 187个肿瘤中 13 3个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40个血流减少 ,14个无变化 ;但有 5 1.2 %的肿瘤周边血流无变化。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肝癌射频治疗前后血流的变化可以评价其治疗效果 ,为再次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 对 9例肝癌行B超引导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6例肝癌在术中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联合肝部分切除。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甲胎蛋白、肿瘤血供等变化。 结果 术前 11例AFP升高者中 8例降低 1/ 2以上 ,螺旋CT及彩色超声显示肿瘤内无血供 ,6例术中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卫星病灶 17个 ,治疗术后病理活检发现癌细胞均坏死。 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有较确切的近期效果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在术中的应用提高了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对1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天~6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前列腺体积、腺体回声、血供及各血流参数变化情况。结果经直肠彩色多普勒显示术前前列腺体积明显增大,前列腺内血流速度加快,血流信号丰富。术后7天~6个月观测腺体体积较术前缩小,血供减少,血流参数各项监测值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价动脉栓塞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经皮肝穿射频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价值及适应证。方法 在 B超、CT、腹腔镜等引导下 ,使用RF2 0 0 0射频仪 ,对 38例肝癌患者共 4 6个结节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AFP、瘤体血供及大小的变化。结果 术后 7d肝功能恢复正常 ,6 9.2 %的 AFP阳性病例术后 7d即出现 AFP下降 ,其中 4 2 .3%术后 30 d降至正常范围 (P<0 .0 5 )。彩色 B超及 CT复查显示 ,瘤体直径 <5 cm者 ,其术后 1~ 6月内瘤体血供消失 ,体积缩小甚至消失。瘤体直径≥ 5cm者 ,术后 1~ 6月内部分病例瘤体血供减少、体积缩小。结论 经皮肝穿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疗效确切、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5.
肝癌门静脉癌栓的经皮激光消融治疗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Lu ZH  Shen F  Yuan GX  Shi LH  Zhong M  Yang JH  Guo J  Wu MC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9):566-569
目的 介绍肝癌门静脉癌栓激光消融治疗的方法,并探讨这一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对24例肝癌门静脉癌栓患者30支门静脉癌栓进行经皮肝穿刺激光消融治疗,观察术后患者癌栓支门静脉多普勒彩色血流图谱的变化及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腹水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30支门静脉癌栓支均无血流信号,术后1d有28支门静脉再次观察到彩色血流信号;术后7d30支门静脉癌栓支均观察到了多普勒彩色血流信号;术后30d有12支可观察到连续但不稳定的彩色血流信号,16支可观察到连续且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术后90d有18支可观察到连续且稳定的再通血流信号。临床症状、肝功能和腹水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肝癌门静脉癌栓的激光消融治疗有望成为一种疗效可靠、技术安全的门静脉癌栓治疗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评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复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临床预后的价值。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95例复发性肝癌患者均行TACE治疗并随访1年,根据患者1年生存、复发、转移情况,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TACE术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关参数差异,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预测复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近期预后的价值。结果显示,95例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37例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58例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两组患者术后2周肿瘤内部、肿瘤周边血供分级均较术前下降,预后良好组术后2周肿瘤内部、肿瘤周边血供分级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周肝动脉VPs均较术前下降,门静脉TAV均较术前上升;预后良好组术前、术后2周肝动脉VPs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其门静脉TAV均高于预后不良组(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肿瘤最大径≥5 cm,以及术前、术后2周肿瘤内部、周边血供Ⅱ~Ⅲ级,术前、术后2周肝动脉VPs分别>130 cm/s、100 cm/s,术前、术后2周门静脉TAV分别<14 cm/s、<16 cm/s,均为影响复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果表明,复发性肝癌患者术前肿瘤最大径、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肝动脉VPs、门静脉TAV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能够评估患者TACE术后近期预后,可据此调整治疗方案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法(CDFI)在肝癌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的应用价值,以便更好地指导肝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62例经病理组织学诊断明确为肝癌患者资料,经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后,适用该仪器在相同条件下,沿相同切面方向做对比观察分析。62例患者的73个结节,其中的53例的62个结节,行超声引导下放射性同位素钇90放疗,部分患者配合无水酒精治疗。9例11个病灶仅行超声引导下无水酒精治疗。将治疗前后两组数据录入到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血供变化、血流分布等均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62例肝癌患者的73个肿块,经治疗86.30%的肿块明显缩小。治疗前62例患者中80.65%结节显示肿块内有血流,9例肝转移癌中44.44%有瘤内血流;治疗后0级64.52%明显高于治疗前0级2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6,P0.05),而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20(32.26%)例、21(33.87%)例、16(25.81%),多于治疗后的15(24.19%)例、9(14.52%)例、9(14.52%)例,其中Ⅱ级血流分级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观察到药物多分布于血管周围,经无水酒精治疗后,2~3周内血流明显减少,放射性同位素钇90治疗后1个月血流明显减少,治疗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回声增强,与血流的较少或消失及肿块缩小或消失相一致。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中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化可以观察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作为超声能引导肝癌的介入性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经皮肝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附3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35 例肝癌41 次射频治疗,通过对手术前后肿瘤的大小、病人的自觉症状和AFP 值改变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35 例于治疗后10 天、5 例于治疗后30 天进行彩色B超及CT 复查结果:10 天后71.4 % 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30 % 以上,30 天后全部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40 % 以上,与术前相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80 % 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其AFP 值下降者占50 % ,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为17.6 % 。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中晚期肝癌近期效果确切而满意  相似文献   

9.
经皮肝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价值及其适应证。方法:在B超引导下,使用RF2000射频仪对23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共39个转移结节)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清CEA、瘤体血供及大小的变化。结果:术后7d肝功能恢复至正常,78.3%患者血清CEA术后30d内降至正常范围(P<0.05)。彩色B超及CT复查显示:瘤体直径<5cm者,于术后1-6个月内其瘤体血供消失、体积缩小甚至消失。瘤体直径≥5cm者,于术后1-6个月内瘤体血供消失、体积缩小。结论:经皮肝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疗效确切、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穿刺性血管损伤的声像图特征。方法26例周围血管穿刺后出现局部肿块、血管杂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的形态、回声、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观察肿块内、破口处、肢体动脉和静脉内的血流信号。结果3例单纯性血肿,彩色血流成像肿块内无血流信号;19例假性动脉瘤,肿块内有低速的动脉血流信号,动脉与肿块的破口处有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和收缩期高速湍流血流频谱;4例动静脉瘘,在瘘口处可见有一股五彩镶嵌的彩色血流信号和连续性高速分流频谱。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为穿刺性血管损伤提供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B��������Ƥ�δ���Ƶ���Ƹ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评估集束电极射频(radiofrequency,RF)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适应征。方法 复习连续的250例肝癌病人经多弹头射频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内血供状况、肿瘤大小、AFP值变化及病人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AFP值术后1周内下降者占50%,病人自觉症状明显改善。瘤体直径〈5cm的肝癌,其术后1~6个月大部分瘤体血供消失,瘤体缩小,甚至消失。个别瘤体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SA在肝癌血供的半定量及定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原发性肝癌的64个肿瘤在经动脉导管栓塞化疗术前3d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对每一个肿瘤的动脉血流进行分级,CDFI按国内分级标准分为四级:0,Ⅰ,Ⅱ,Ⅲ。同时测量肝固有动脉、门静脉血流参数。在患者进行TACE过程中行肝动脉数字减影造影(DSA),将肿瘤内部血流分为三级:1,2,3。并对其中30例患者于TACE术后7d内进行CDFI复查,观测上述指标变化。分析CDFI与DSA肿瘤血流分级的相关性,以及TACE治疗后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 CDFI显示64个肿瘤,0级血供6个,Ⅰ级血供3个,Ⅱ级血供18个,Ⅲ级血供37个;DSA显示64个肿瘤中,乏血供者4个,中等血供者13个,富血供者47个。CDFI 四级分级方法与DSA分级方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s=0.644,P<0.01),其中CDFI血供分级的0级与DSA血供分级的1级相对应;Ⅰ,Ⅱ级与2级相对应;Ⅲ级与3级相对应。(2)TACE术后肿瘤血流分级大部分较术前减少,肝动脉内径稍变窄,肝动脉血流量减少,而门静脉血流量反应性增加。结论:CDFI博动性血流四级分级方法与DSA分级方法相关性好, CDFI血供分级的0级,Ⅰ和Ⅱ级,Ⅲ级分别与DSA血供分级的1,2,3级相对应,可以反映原发性肝癌肿瘤内动脉血流的丰富程度,CDFI可以间接反映原发性肝癌TACE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或继发性肠套叠的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确诊的50例原发性或继发性肠套叠患儿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本组患儿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资料,分析超声诊断准确率、肠套叠典型超声声像表现及超声检查中肠壁血运情况中的表现。结果本组50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的准确率为100.00%。合并肠息肉者2例、合并肠憩室2例、合并肠重复1例、合并淋巴瘤1例;最终复位成功41例,诊断为肠坏死3例。本组患儿可见典型"同心圆"征或"假肾"征,45例患儿病灶位于腹部右侧。肠管壁血流信号无显著变化者12例、血流信号表现增多者34例;经高频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量图显示存在明显血流信号,其中绝大多数表现"棒状"、"条状"等信号,有3例在两种方式中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未能检测出频谱。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对于原发性或继发性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CDFI)在移植肝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13例肝动脉狭窄,1例门静脉狭窄,2例肝静脉狭窄。于支架植入术前、后行CDFI检查并每隔3~4个月随访复查,取多普勒参数肝内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和加速度、门静脉吻合口管径及其两端血流速度比值、肝静脉狭窄处管径及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肝下段血流频谱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动脉狭窄者支架植入术后RI升高,SAT缩短,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门静脉和肝静脉狭窄者支架植入术后狭窄段管径增宽,植入的支架呈并行相间的线样强回声,门静脉吻合口两端血流速度梯度下降,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肝下段血流频谱由术前的平坦波恢复为两相或三相波。结论CDFI检查是评价移植肝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疗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门静脉供血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4月至2005年8月实施肝移植504例,肝移植术后7d内,每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检测门静脉血流1次,无异常发现者改为每周1次,1个月后改为每月1次,半年后改为每3个月1次。对于CDFI有异常发现者,予严密监视,并行CT门静脉成像证实。对诊断明确的门静脉狭窄患者早期进行介入治疗。结果504例肝移植中,共发生门静脉供血障碍性并发症12例(2.38%),其中单纯吻合口狭窄9例(1.78%)、吻合口狭窄并局部血栓形成2例(0.40%)、门静脉系统广泛血栓形成1例(0.20%),均经积极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肝移植术后采用CDFI技术的跟踪检查对于早期发现门静脉供血障碍性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CT血管成像具有确诊价值。门静脉狭窄的早期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广泛血栓形成者应尽早行2次肝移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经皮肤穿刺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附35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总结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35例肝癌41次射频治疗,通过对手术前后肿瘤的大小,病人的自觉症状和AFP值改变进行对比观察。结果35例于治疗后10天、5例于治疗后30天进行彩色B超及CT复查结果;10天后71.4%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30%以上,30天后全部病人肿瘤体积缩小在40%以上,与术前相比全部瘤体内血供消失。80%病人自觉症状改善,其AFP值下降占50%,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探讨膀胱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与肿块大小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膀胱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块大小、形态、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特点及病理诊断、分级结果。结果:46例膀胱癌患者中,Ⅰ级血流12例(26%),Ⅱ级血流14例(30%),Ⅲ级血流20例(44%);影响血流程度的因素有肿块大小、肿块分化程度。结论:膀胱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相关因素有肿块大小、肿块分化程度。肿块越大,血流越丰富;肿块分化越差,血流越丰富。  相似文献   

18.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转移性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8例患者共35个病灶经皮肝穿刺插入可伸缩的多电极射频针进行原位凝固灭活治疗,肿瘤最大直径11.2cm,最小直径1.5cm。结果观察治疗后的复发和生存情况。治疗后3个月开始随访,随访最长时间为32个月。增强CT提示无强化率91.6%。彩色多普勒提示肿瘤内血流信号消失率82%。治疗后活检提示肿瘤完全坏死率89%.44%的患者癌胚抗原明显降低.一年生存率78%。复发率1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望成为转移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05例肝癌病人,术前利用超声进行评估并据此制定治疗方案,经皮及术中射频治疗均采用超声作为引导方式,术后1周及1月进行超声复查。结果术前超声检查对治疗方案的制定起重要作用。超声也是最常用的射频引导手段。经皮和术中超声引导下射频各有所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射频治疗后瘤体二维超声表现多样,部分瘤体坏死液化。能量多普勒提示肝癌的血流信号较术前减少。结论将超声技术紧密结合临床,对射频治疗肝癌病人进行全程干预,有助于冷循环射频成为更安全、更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射频治疗肝癌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粘附法检测 10 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RFA)治疗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行 RFA后 RBC- C3b R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而 RBC- I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 .0 1)。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增加红细胞免疫功能 ,提高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