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勇  邢万红 《光明中医》2008,23(8):1177-1179
目的:观察金薯叶止血合剂联合白细胞介素.11(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11,rhIL-11)对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恶性肿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白细胞介素.11联合金薯叶止血合剂治疗,对照组单用白细胞介素-11,观察两组患者Ⅲ°、Ⅳ°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治疗期内血小板增加的程度和输注血小板的数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Ⅲ°、Ⅳ°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分别为4.7天和6.2天,治疗组血小板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输注血小板的数量少于对照组。结论:金薯叶止血合剂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缩短患者Ⅲ°、Ⅳ°血小板减少的持续时间,增加外周血小板数值,减少患者输注血小板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实体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化疗治疗恶性实体肿瘤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对照组使用临床常规疗法,观察治疗效果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是一种治疗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深入研究以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4.
中医辨证论治及综合调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不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可减轻西药毒副作用、维持疗效,不少患者经过中药治疗甚至可以得到长期缓解或痊愈。但在其治疗研究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中医治疗以辩证为主,大多局限在临床研究观察方面,缺乏统一的临床疗效标准,主观性较强,具体用药及有效成分的相关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较少。今后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统一疾病的辨证分型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通过规范和合理化的临床试验设计,对中医药甚至单味药进行合理的临床实验研究,探讨其调节免疫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陈先泽  陈越 《中医杂志》2002,43(11):813-813
桑(柿)寄生味苦甘、性平,柿者味涩,具补肝肾,除风湿,强筋骨,益血安胎之功。笔者临床用柿寄生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显著。如治李某,女,11岁。患者4年前因皮肤紫癜、鼻孔、牙龈出血而住某医院治疗而愈。今年初皮肤紫癜又发,两足尤多见,经治疗消退。现已过半年皮肤紫癜又  相似文献   

6.
张赓莉 《陕西中医》2000,21(11):483-483
应用滋阴凉血止血法和温阳补肾法辩证治疗血小板减少症34例,总有效率85.3%。提示中医辩证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在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化疗结束后,采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骨髓巨核细胞数以及血小板输注量。结果: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最低值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达到100×109/L的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输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骨髓巨核细胞数量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缩短血小板恢复时间,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防治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首次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分别于第2、3周期化疗开始前及化疗结束后,给予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预防性治疗,观察第2、3周期化疗后血小板计数减少情况。结果:与第1周期化疗后比较,第2、3周期化疗后血小板计数最低平均值明显升高;恢复后血小板计数最高平均值明显升高;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促血小板生成素防治首次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血小板破坏过多的临床综合征,以出血及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出血性疾病,部分患者可出现颅内出血以及消化道出血等危重情况进而影响患者生命。ITP患者因出血风险增大、疾病转归的不可预测性、对疾病的恐惧感、需长时间治疗、社会活动减少、影响工作等各种因素导致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甚至低于癌症患者。ITP目前尚无法根治,西医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治疗药物,但随着激素的撤减许多患者出现激素依赖,易复发,治疗效果差,严重增加患者负担。近年来,单味中药及提取物在治疗ITP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近5年来常见单味中药及提取物防治ITP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指导临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临床研究、实验研究等方面,总结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瘀紫、鼻衄、内脏出血等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ITP动物模型是深入研究ITP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的主要手段,在ITP的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制备与临床接近的动物模型是ITP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目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的研究方法众多,主要有免疫造模、自发免疫模型、转基因造模以及其他造模方法。免疫造模是最常用的方法,实验用动物主要是小鼠,常用的注射途径是腹腔注射,常用的免疫原有抗血小板血清、单克隆/多克隆抗体、血小板等,自发模型与转基因模型比较少用。此外也有结合中医理论开展病证结合模型的研究,主要有ITP热盛证模型,ITP肾阴虚证模型,ITP气不摄血证模型等,为该病的证候研究提供了基础。本文对近些年来ITP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希望对该疾病的动物模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西医治疗ITP多运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促血小板生成药物、输注机采血小板及脾切除等,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存在不良反应大、易复发、远期疗效差等弊端。既往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TP具有增效减毒、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势。此文将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等方面论述近年来中药治疗ITP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巨核细胞不增多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近期疗效.方法:选取巨核细胞不增多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6例,分别给予单用甲强龙、白介素11(IL-11)、血小板生成素(TPO)以及IL-11联用TPO方案治疗.结果:甲强龙组有效率16.7%,IL-11组37.5%,TPO组33.3%,联用组66.7%,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各组血小板升高更迅速,计数更高.结论:IL-11与TPO治疗巨核细胞不增多的ITP疗效优于甲强龙,联合应用疗效更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产妇的护理。方法:对我院住院的3例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血小板减少症产妇的治疗和护理体会。结果: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产妇,加强生命体征监测,防止出血及感染,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1 病案报告 患者,女,58岁,退休工人.因体检发现血小板减少半年,乏力1周,于2009年3月09日入院.患者于2008年10月体检时发现血小板计数18×109/L,当时无皮肤瘀斑、瘀点,无牙龈出血,无鼻出血,无黑便,无肉眼血尿.  相似文献   

16.
17.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较为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鉴于ITP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晰,因此探讨人类ITP发病相近或相似的动物模型有助于对ITP发病机制的认识与治疗效果的评估。系统回顾ITP模型的发展过程,对不同时期ITP的主动诱导、被动诱导(包括:抗血小板和单、多克隆抗体诱导、过继转移)以及基因工程病理模型在ITP研究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分析,为ITP的发病机制与药理学研究等提供研究的方法和工具。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rIT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例rIT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西药(强的松、长春地辛)和中西医结合(强的松、益气养血活血方)进行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对比分析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rITP的总有效率和完全反应率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P < 0.05)。患者血小板的指标中,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升高水平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下降水平均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血小板抗体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升高水平明显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升高水平明显大于单纯西医治疗组(P < 0.05),颗粒巨核细胞与裸核巨核细胞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结论: 中西医结合(强的松、益气养血活血方)对rITP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从病因病机、分型论治、分期治疗、专方治疗等方面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参考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20.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少于 4 .0×10 9/ L,粒细胞总数绝对值低于 1.8× 10 9/ L。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 ,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其中尤以放、化疗及经常接触化学物品、药品及放射线等因素为常见。目前西医多以碳酸锂、利血生、鲨肝醇、肌苷、维生素 B4等升白药治疗 ,但疗效不够理想。中医药对本病研究颇多 ,已有许多医家从临床实验等角度进行了报道 ,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 ,现对近几年来的研究综述如下。1 辨证论治白细胞减少症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中医“虚劳”、“气血虚”等虚证范畴 ,由于各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