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正癌症疼痛是一个普遍的世界性问题,肿瘤侵犯机体组织、器官等可导致严重的疼痛,包括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及肿瘤治愈后期也可引起疼痛。中医学认为,癌痛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癌毒内郁、痰瘀互结、经络壅塞,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解毒祛瘀、化痰通络是其基本治疗大法,消癌解毒是其治疗癌性疼痛的关键[1]。  相似文献   

2.
癌性疼痛的中医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认为癌性疼痛的病因主要包括六淫邪毒、七情内伤、饮食失调、正气亏虚;而癌毒内郁、痰瘀互结、经络壅塞是癌性疼痛的基本病机,癌毒内郁是病机之关键,痰瘀是主要病理因素,二者因果为患,正气亏虚是癌痛发生的重要内在因素,病位涉及相关脏腑经络,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标实为主;解毒祛瘀、化痰通络是其基本治疗大法,消癌解毒是治疗关键,化痰祛瘀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3.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是糖尿病难治的并发症之一,缓解患者疼痛是治疗的难点,该病中医病名为“消渴病痛痹”,针对其阴阳气血亏虚,痰瘀痹阻脉络的本虚标实之病机特点,以“温润通”立法,即“温经散寒,濡润导阳,通络止痛”,按照病变进程分期辨治,早期治以温经养血,化痰通络为主,中期治以散寒止痛,温经通络为主,后期治以濡润益气,导阳通络为主,其中通法贯穿治疗始终。对于顽固性疼痛,可酌情选用川乌头、草乌头等辛温之品以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久病入络者可加虫类药物,以化瘀通络,涤痰剔络。临证应辨病辨证相结合,以达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6,47(8):633-633
答: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其病因病机可概括为“不通”、“不荣”两方面,表现为“虚”、“实”两种证候群。其本质是正气虚衰,不能荣养脏腑经脉,或病理产物积聚,以致“不荣则痛”、“不通则痛”。临床表现虚实相兼,一般而言,肿瘤早期、中期以实痛为主;晚期以虚痛为主,或虚实并见。癌痛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其发病过程中,既存在病理性改变,又兼心理因素。因此,临床应注重辨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癌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由肿瘤本身导致癌痛,也可因肿瘤压迫周围组织、神经等产生疼痛,或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癌痛按时间可以分为急性痛和慢性痛,按病理学特征可分为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或二者混合。长期癌痛直接影响肿瘤患者的生理与心理状态,严重降低患者生存期生活质量,甚至瓦解治疗信心和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缩短生存周期。目前,西医控制癌痛以WHO三阶段止痛方案、抗肿瘤治疗、非药物疗法等为主,其中以WHO三阶梯止痛方案为基本策略,具有普遍性、有效性、经济性等特点,但止痛药物在治疗同时不可忽略期不良反应及非阿片类药物的“封顶作用”,制约了三阶梯止痛法的应用效果。祖国医学认为“本虚标实”“正虚邪实”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病机,症状有以实痛为主,也有以虚痛为主,常采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驱邪并举的方式,既重视由癌毒,又兼顾正虚,常以中药汤剂、膏剂、针刺、艾灸、穴位埋线等联合WHO三阶梯止痛方案联合应用,体现中医整体观念、个体化治疗的优势,鼓励多学科合作,可有效减少西药不良反应,延缓阶梯用药上升进程,减少突破痛发生几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以接近控制癌痛的最佳效果和最小代价,中医抗癌止痛思路可作为三阶梯止痛法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6.
癌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庞德湘教授多年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的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将癌痛分为寒、热、虚、实、抑郁痛五种类型;重视对癌痛的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从心、肝论治抑郁痛;善用虫类药.  相似文献   

7.
癌性疼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认为癌性疼痛主要病机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诸痛属心,治宜益气养血、宁心安神、通络止痛,临床采用自拟扶正通络汤治疗,能够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癌性疼痛的中医辨证分型,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癌痛患者分为气机郁滞证、瘀血阻滞证、痰湿凝聚型、毒热蕴结证、气血亏虚证、正虚瘀结型及其他证型,分析各辨证分型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癌痛的最常见的证候类型和该证相关症状频数规律及各证型的疼痛轻重程度趋势。结果60例癌痛患者出现正虚瘀结型为58.3%(35/60),气血亏虚证为20%(12/60)。结论癌痛患者中医证型以正虚瘀结型为主,气血亏虚证其次。瘀血阻滞型的肿瘤患者疼痛程度较重,气血亏虚型患者疼痛较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米雪  亓润智  花宝金 《吉林中医药》2020,40(8):1017-1020
癌性疼痛是指恶性肿瘤、肿瘤相关性病变及抗癌治疗所致的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中医药在整体观与辨证论治等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治疗癌性疼痛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中医认为癌性疼痛病机主要为正虚"不荣"为本,邪实"不通"为标,虚实夹杂,"不荣则痛"与"不通则痛"兼夹出现。花宝金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花教授以扶正培本为基本治则、兼以祛邪解毒,调理气机升降、调畅情志等法治疗癌性疼痛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疼痛是肿瘤最常见的相关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中医在治疗癌痛方面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独特优势,癌痛的基本病机主要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类,为本虚标实,癌痛的发生是标实的具体表现。癌痛后期往往虚实夹杂,其中多以阳虚寒凝为表现,阳虚为本,寒凝为标。临床以大建中汤加减,治疗由于阳虚阴盛所致虚寒性癌性疼痛,多有验效。  相似文献   

11.
刘秀华 《新中医》2005,37(12):13-14
郭子光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所致,多层次受累,多属性表现。临床表现有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治疗以辨证论治为指导,详辨邪正虚实,细察阴阳消长,强调络道瘀滞,从三方面着手治疗。  相似文献   

12.
刘松江教授认为肺癌的病机不外"痰、瘀、毒、虚",而正虚为其病理基础,为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其病位主要在肺,但由于五行生克制化关系及疾病的发展又兼及他脏,流注周身,最终五脏均可受累,使病情迁延或加重。肺癌患者早期正气不虚,邪气尚浅,病性以标实为主;中期邪气日盛而正气渐虚,病性虚实夹杂;后期正气大虚,病性以本虚为主。正虚邪实是肺癌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和必然结果,并贯穿病程的始终。治疗强调扶正与祛邪并举。  相似文献   

13.
龚勤  彭玉  陈竹  冷丽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47-1048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在邪多,而在正虚",脾失健运致肺气不足而致病者较多见。其辨证施治的特点主要在于明察邪与正的消长变化,急性感染期以邪实为主,治则以祛邪为法,迁延期则为正虚邪恋,宜扶正固表,调和营卫,补脾益肺,清除余邪。  相似文献   

14.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之一,其严重地摧残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影响着生命质量。中医药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止痛药物的用量及减少不良反应,能够明显改善生命质量。花宝金教授指出正气不足为癌痛发作的内因,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虚损,病邪乘虚而入,经脉不荣可发为疼痛。此外各种因素导致的气滞为癌痛发生的诱发因素,可导致形成血瘀、痰湿、热毒等积滞搏结发为癌肿,闭阻脉络,瘀塞不通,而致疼痛。病程日久所形成的癌毒为夙根,是癌痛反复发作的根本原因。“调气解毒法”是花宝金教授治疗癌性疼痛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辨癌毒,从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论述调气解毒法在癌性疼痛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刘伟胜教授治疗癌性疼痛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卫军 《新中医》2002,34(2):12-13
刘伟胜教授在癌性疼痛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癌性疼痛分为实痛、虚痛、寒痛、热痛,认为其病机不外乎“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气阳不足,不荣则痛”;治疗上则从气滞血瘀、痰湿互结、痰热内蕴、脾肾阳虚4型论治,并详细介绍了刘教授治疗癌性疼痛的处方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48-150
骨转移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患者较为常见的病变。徐振晔教授通过辨别邪正虚实,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以及综合性疗法治疗骨转移疗效显著。同时,对于临床不同恶性肿瘤骨转移疼痛的治疗,徐教授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中药研究,根据多年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出了治疗骨转移的经验方——骨痛灵方。附病案1则。  相似文献   

17.
介绍杨金坤教授运用温阳化痰法治疗胃癌经验。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脏腑失调、脾阳不足、肾阳不足,治疗宜扶正祛邪、顾护阳气,并列举相应的单味药及复方。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8.
胃肠恶性肿瘤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中医学具有以人为本、整体调节的特点在我国胃肠肿瘤的防治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当代中医形成了以健脾为核心的防治理念,但各医家对脾虚内涵的理解尚不统一,应用方药差异较大,制约中医药研究质量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本团队多年来从脾虚论治结直肠癌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并与国内多家单位一起,围绕脾虚在胃肠肿瘤领域开展循证研究工作。现结合文献和团队多年来的实践,提出瘤之成因与治疗造就胃肠恶性肿瘤病机以脾虚为主,遵循以脾虚为本、邪实自内外而生、蕴化癌毒、病久及肾的病机演变规律,正虚、邪实、癌毒是中医认识其病机的3个层面,同时兼有胃癌易于阳化、肠癌易于寒化的特点。最后从证治规律、临床试验、生物机制3个方面列举当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实践作为验证。对胃肠肿瘤脾虚理论的探索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旨在促进中医肿瘤防治理论的创新,为更高质量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癌痛病因为六淫邪毒、七情内伤、饮食失调、正气亏虚等,邪气可直接或间接影响机体脏腑功能,引起阴阳、气机升降失调,导致气滞、血瘀、痰凝,邪毒壅塞,瘀阻脉络,闭塞凝聚,结块作痛,因邪实所致疼痛乃“实痛”,即“不通则痛”。肿瘤日久,邪气客居较深,正气亏虚,脏腑功能进一步下降,气血不足,阴精亏损,血行迟缓,脏腑经络失养出现疼痛系“虚痛”,即“不荣则痛”。采用内治法(专方专药、中西医结合),外治法(涂擦、穴位.敷贴.注射一药物离子透入.艾灸.针刺),针对患者情况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临盘床疗效回归实验室止痛机制研究不多,对进一步探讨中药药理带来困难;未来应规范化设计,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临床研究,提高生活质量,进行综合、全面的治疗,使癌痛得到迅速、完全、长期的缓解。  相似文献   

20.
吴良村治疗胃癌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村教授认为正虚邪积为胃癌的根本病机,辨证首责之于脾胃,按人体正气盛衰将胃积分为脾胃气虚、胃热瘀毒、气阴两虚三型,治疗按此三阶段扶正祛邪,用药特点以益气养阴为本,甘凉平补,意在细水长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