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时24小时动态血压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振环 《临床荟萃》1997,12(1):9-10
通过观察,有无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一昼夜血压变化的特点,为治疗提供治疗依据,52例高血压患者不同程度心,脑,肾损害为观察组;33例有高血压而无甘官损害,作为对照,用BIOX-100型血压监测测试24小时血压动态,结果发现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组其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消失,且24小时内血压波动幅度较大,而无靶器官损害则否,鉴于高血压继发靶器官损害时夜间血压偏高,峰谷波动较大,故在降压过程中应结合个体的地动态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评估初诊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早期正规降压治疗后能否改善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以及靶器官损伤。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安徽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或体检中心初步确诊未经降压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降压治疗,按3个月内血压能否降至<130/80 mmHg将研究对象分为达标组(87例)和未达标组(13例)。分析入组前以及1年后两组患者的一般生化检查、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BP、DBP均可控制达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 SSD、dSSD、nSSD均改善,且达标组优于未达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24 h DSD、dDSD、n D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达标组杓型血压占比明显高于治疗前及未达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aPWV、LVMI、尿微量白蛋白均改善,且达标组优于未达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标组靶器官损伤改善率高于未达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1年的降压治疗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血压昼夜节律以及靶器官损伤可被改善,早期降压,早期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腹型肥胖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4月核工业416医院收治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159例,根据患者腹围分组,腹围正常者(男性90 cm,女性85 cm)7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38例,女34例;合并腹围增高者(男性≥90 cm,女性≥85 cm)8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45例,女42例。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观察患者血压变异性(BPV)的特点。结果观察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日间平均收缩压变异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夜间平均舒张压变异系数均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男性患者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型肥胖时,高血压患者BPV增高,且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明显。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疾病之一,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为此,我科于2003年10~11月对高血压专项疗养员进行了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旨在了解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情况,稳定的降低血压,减少高血压对靶器官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6.
老年脑卒中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的特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高血压患24h动态血压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美国产太空实验室90207型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78例老年脑卒中高血压患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78例患24h平均压,平均脉压及血压负荷值等参数均明显高于正常值。结论 24h动态血压监测能更准确反映患的血压水平,准确预测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及6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正常的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及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CI发生情况分为无脑梗死组(n=41)与脑梗死组(n=19).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患者24 h...  相似文献   

10.
我国已面临社会老龄化,老年高血压患者将会越来越多。传统测量血压方法对部分患者所监测的血压波动大,给临床诊断及治疗带来许多困难。我们采用动态测量血压可顺利解决以上问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对继发性高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的特征,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纳入研究组,并将同时期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均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两组血压监测结果以及日间、夜间压力负荷值、夜间血压下降情况.结果 研究组24h平均收缩...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高血压病并靶器官的动态血压变化规律和特点,本文对119例高血压病患者(其中无靶器官损害者51便,并靶器官损害者68例)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结果显示:无靶器官损伤者血压波曲线与正常人相似,基本呈“构型者”。心脑器官损害者nSBP、nDBP有nSBP/dSBP、nDBP/dDBP较无靶器官损害者明显增高,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差异。肾脏损害者24hSBP、24hDBP、dSBP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是人类常见疾病,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为此。我科于2001~2005年开展了8批高血压专项疗养,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据血压情况调查降压药物,恢复血压的昼夜节律,稳定控制血压。我们通过疗养前后对高血压疗养员进行24h动态血压(ABPM)监测对比发现血压有明显降低,从而延缓了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阴阳两虚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特点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动态血压、颈、锁骨下、股、月国动脉、心超、血生化等检查资料,分为阴阳两虚和正常组,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阴阳两虚组较正常组白天和夜间血压均升高,其中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脉压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以夜间血压升高为明显,"勺型"消失;动态血压中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脉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呈正相关,以白天和夜间的平均收缩压相关性更为显著.结论提示控制升高的收缩压,可以降低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时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功能及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l 74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回顾性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动态血压的关系及对靶器官功能的影响.结果777例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患者动态血压各项指标及靶器官功能损害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是靶器官损害的一个重要和独立因素,且与收缩压的升高更为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方法选取60例住院患者,按诊断标准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和单纯高血压组,对所有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24h平均脉压、白天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 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脉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建议尽早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降压和降血糖,纠正异常的昼夜血压节律,对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防止靶器官的损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监测了老年高血压162例和老年非高血压267例24h动态血压。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组的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呈双峰双谷型,血压波动范围大;老年非高血压组的动态血压波动规律与其相似,但血压波动范围较小,两组昼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这对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应用降压药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监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24 h动态血压,分析相关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将试验对象分为三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86例;单纯性高血压组,127例;正常对照组,83例.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动态血压及相关参数,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单纯性高血压患者高(P<0.05),其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增加(P<0.05),晨峰出现频率升高(P<0.05);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昼、夜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及24小时血压负荷值均比血压正常组高(P<0.05).结论 监测和控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的动态血压,是减少并发症危险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和血尿酸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因首次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385例,并完善动态血压监测。根据三分位方法将纳入患者分为低血尿酸组(≤305 mmol/L)128例,中血尿酸组(305~386 mmol/L)130例,高血尿酸组(>386 mmol/L)127例。基于多变量回归分析新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水平与收缩压变异系数以及舒张压变异系数的关系。结果 与低血尿酸组比较,中、高尿酸组患者的白天收缩压血压负荷、白天收缩压平均值、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和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更高(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中高血尿酸分组是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及中、高血尿酸分组是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独立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在新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尿酸是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及24 h舒张压变异系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老年高血压并脑血管病患者动态血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