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75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可行性及耐受性.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自理能力、并存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等进行综合耐受力评分,评价手术与生存状态的关系. 结果 70例患者中手术组46例,非手术组24例,手术耐受力综合评分手术组高于非手术组,分别为(76.1±12.2)分和(65.5±13.9)分,P<0.01.随访结果显示,手术组牛存期中位数明显高于非手术组(97个月与48个月,P<0.05),Kaplan Meier方法分析手术组的生存状态好于非手术组. 结论 75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手术耐受力的综合评定,对确定手术的可行性,充分评估手术风险有重要意义.只要手术耐受力综合评定提示患者能够耐受手术的可能性大,手术治疗应该是更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孙建军  卢华军 《山东医药》2011,51(45):106-107
为探讨65岁以上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我们对256例出现老年腹部手术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种类、原因及预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110例75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分析110例75岁以上老年人普外科腹部手术的临床资料。35例(31.8%)为恶性肿瘤,其中晚期肿瘤16例。81例(73.6%)术前同时并存各种慢性疾病或实验室检查异常。急症手术48例,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1%,主要与并存症未被控制有关。98例(89.1%)治愈或好转,12例(10.9%)死亡,死亡原因多与原发疾病有关,4例死于并存症所致的脏器功能衰竭。表明虽然75岁以上的老年人并存疾病较多,  相似文献   

4.
7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 75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63例 75岁以上老年 AMI进行临床分析 ,并与同期 161例 60~ 74岁和 176例 60岁以下 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75岁以上老年女性 AMI患者明显增多 ,无痛性 AMI多 ( 34.9% ) ,血流动力学受损的体征和并发症、泵衰竭引起的室上性心律失常和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死亡率均比其他两年龄组多见 ,而梗死范围、死亡原因三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75岁以上老年无痛性 AMI多见 ,病情严重程度高 ,并发症发生率高 ,死亡率高 ,而性别对 AMI的发生和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本院手术治疗的54例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老年患者所用的麻醉方案分组,其中27例全身麻醉的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患者纳入全麻组,另27例腰硬联合麻醉的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患者纳入联合组。结果 麻醉前联合组与全麻组心率、血压无差异,麻醉后10分钟、麻醉后30分钟、术毕时心率、血压优于全麻组(P<0.05);麻醉前联合组与全麻组肾上腺素、皮质醇无差异,术后6小时联合组肾上腺素、皮质醇显著低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术后24小时、36小时、48小时的MMSE评分高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术后低氧血症、低血压、恶心、感染等并发症低于全麻组(P<0.05);联合组麻醉满意度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安全性更高,可以稳定术中心率、血压,抑制应激反应,减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在老年股骨骨折手术患者中广泛借鉴。  相似文献   

6.
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附1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通过对117例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探讨其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手术指征及禁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患者的术前并存症、术前准备、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术后处理及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3天。107例获得随访,随访率91.5%,平均随访28个月。预后:良(疼痛消失,功能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77例,占72.0%;尚可(恢复部分生活自理能力)21例,占19.6%;差(仍有疼痛,不能下地活动,生活不能自理)9例,占8.4%。结论8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龄化人群的增长,老年肺癌患者的数量明显增多,外科手术逐步成为对老年(特别是75岁以上)肺癌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75岁及以上肺结核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43例75岁及以上肺结核患者(作为个体化治疗组,简称个疗组),在标准化方案和符合化疗机制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用药史、药物副作用、合并疾病等,选用敏感、有效、副作用少的联合用药;并根据≥75岁老人的特点督导用药、随诊复查、酌情调整治疗方案、以2002~2003年42例75岁及以上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个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因非结核疾病死广2例,治疗失败1例,治愈率93.02%,疗程5~12(8.21±2.13)月;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因非结核疾病死广5例,治疗失败2例,拒治3例,治愈率76.19%,疗程5~12(7.84±2.15)月。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疗组药物不良反应30.23%,对照组52.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75岁肺结核患者采用个体化治疗,治愈率提高,不良反应减少;但需制定个体化治疗的规则和程序,并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股骨骨折在成人骨折中约占10.81%〔13〕。由于老年人自身骨质情况,使得股骨骨折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多见,骨折多由摔伤、交通意外等造成。对于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及家属最担心的问题是骨折愈合及远期生活质量的问题。生活质量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进行评价。ADL是指人们为了独立生活而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同性的身体动作活动,是对患者综合能力、生活技能的评定〔4,5〕。本研究拟观察早期康复疗法对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年龄≥85岁高龄老年人起搏器治疗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首次安装永久起搏器,资料完整的老年患者142例,分为高龄组(≥85岁)69例和普通老年组(65~84岁)73例,比较2组术中起搏阈值、阻抗、感知、平均生存时间及5年生存率。结果高龄组与普通老年组在术中起搏阈值、阻抗、感知及平均生存时间、5年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患者中,房室全能型5年生存率为71%,心室按需型5年生存率为47%,房室全能型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心室按需型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要术前充分准备,术中谨慎操作,高龄老年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有房室全能型起搏器适应证的患者,仍应首选房室全能型起搏方式。  相似文献   

11.
7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75例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7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75例的外科治疗高章元,屠岳我院自1986年9月至1993年6月收治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70岁以上老年人大肠癌7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75例中,男48例,女27例;年龄70~87岁,平均78.5岁,其中80岁以...  相似文献   

12.
70岁以上老年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4例70岁以上老年患者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一般情况、并存疾病、围术期情况及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0d内早期死亡13例,病死率6.4%;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40例,发生率19.6%,明显高于同期非老年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4.7%(P〈0.0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转流时间是影响术后早期疗效的高危因素;急诊手术、并存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范围是影响手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70岁以上老年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较差。术前积极治疗并存的慢性疾病,术中尽量减少主动脉阻断时间和体外循环转流时间或许可以提高老年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年龄≥75岁老年糖尿病患者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入选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干四科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年龄≥75岁老年患者89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38)与非糖尿病组(n=51)。随访及记录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平均随访5年以上。两组患者起搏器植入后电极脱位、囊袋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过程中均未再发生黑朦、晕厥等临床表现,偶有患者有心悸心动过速表现,98.9%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严格控制血糖水平下可与非糖尿病患者一样接受植入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  相似文献   

14.
股骨骨折是骨科创伤常见的疾病之一,以老年人尤为多见,老年住院患者往往并存其他疾病,尤其以冠心病多见。由于骨折的严重创伤,对患有冠心病的老人产生应激性反应,易致冠心病发作。同时伴有冠心病可直接影响股骨骨折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骤致病情复杂、处置困难,手术危险性增大。冠心病患者进行手术,其危险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的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由于生理机能退化、免疫功能低下或业已存在的肺部、胸膜腔病变,肺部感染易形成肺脓疡,在此基础上并发包裹性或多房性脓胸并不少见。我们采用胸膜纤维板剥离加肺脓疡开窗引流术治疗急性肺脓疡包裹性脓胸,最大限度地保全了肺组织、减少了创伤,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日本人寿命的延长,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逐年增加,最近已占肺癌手术病例的1/4。由于此年龄组病人常伴随其他疾病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所以在治疗时应比其他年龄组更加注意。本文对本组治疗7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手术效果加以讨论。病例在国立癌中心医院1962~1979年12月,共切除肺癌1,010例,其中153例为70岁以上老年人,从年度来看,1974年以前肺癌切除613例,老年人占10%(65例);然自1975年以后的近五年中肺癌切除397例,老年人增至22%(88例);1979年切除96例,而25例为老年人,占26%。如将这些病例  相似文献   

17.
70岁以上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疾病过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96岁488例AMI住院患者按年龄分组,从发病特点、诱发因素、临床过程及疾病转归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随年龄增长,≥70岁组女性患者的比率明显增高;≥70岁组发病与慢性心肌缺血史、高血压、糖尿病明显有关,起病时多无典型胸痛,仅表现为呼吸困难、胃肠道反应、意识障碍等症状,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19~59岁及60~69岁两组。结论年龄因素是决定老年AMI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70岁老年人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5例70岁经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按Hunt-Hess分级,Ⅱ级15例,Ⅲ级17例,Ⅳ级及以上13例。经数字减影造影(DSA)发现动脉瘤48个。依据动脉瘤的不同结构和不同位置,采取单纯弹簧圈栓塞、支架结合栓塞与球囊辅助栓塞;术后予"3H"、"尼莫地平"预防血管痉挛治疗,同时治疗基础疾病。结果成功栓塞44个动脉瘤,栓塞成功率为91.67%。术后评分优良37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1例,死亡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可以有效治疗70岁患者破裂颅内动脉瘤,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80岁以上老年人肺癌的手术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人早期周围型肺癌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方法全组46例,年龄80~88岁。均为非小细胞肺癌,Ⅰa期16例,Ⅰb期22例,Ⅱa期8例,分别行肺叶、肺段切除及肺楔形切除术。结果手术切除率100%,并发症发生率23.9%,死亡率为0。Ⅰa期Ⅰb期Ⅱa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5%、58.5%、41.5%。结论对有心肺功能损害的老年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肺叶、肺段及肺楔形切除术是可行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较好,对有手术条件的病人应努力争取手术。  相似文献   

20.
80岁以上老年人食管癌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食管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我们回顾性分析1989年2月至2001年2月在我科行放射治疗的80岁以上老年食管癌患者28例,分析其放射耐受性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