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无症状感染艰难梭菌的毒力特征及危险因素,为艰难梭菌感染(CDI)性腹泻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的粪便标本。将其中的CDI患者分为CDI有腹泻组和CDI无腹泻组,将无腹泻症状且艰难梭菌培养阴性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将粪便标本进行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并进行艰难梭菌毒素检测,对临床资料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DI有腹泻组毒素蛋白阳性率高于CDI无腹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抑酸剂、2个月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住院时间>2周是艰难梭菌无症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艰难梭菌产毒素量是导致临床是否出现腹泻症状的重要因素;住院时间>2周、使用抑酸剂、2个月内使用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是艰难梭菌无症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是人类肠道中的正常菌群,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导致该菌过度生长。1978年起认识到艰难梭菌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有关。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全球范围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的发生率不断增高。近年来发现CDAD可出现爆发流行,其流行株出现基因变异,产生毒素的能力增加,患者病死率增高,引起医学界的重视。以下对CDAD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艰难梭菌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入院的13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IBD诊断,将患者分为克罗恩病组(CD)和溃疡性结肠炎组(UC),收集其入院48 h内粪便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谷氨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CDI)情况,探究该菌株分子特征和CDI危险因素。方法收集住院腹泻患者的67份粪便标本,并实施厌氧分离培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艰难梭菌毒素基因tcdA、tcdB,二元毒素基因cdtA、cdtB,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并研究患者临床数据。结果检出产毒艰难梭菌10株(14.9%),毒素A基因和毒素B基因均为阳性有8株(80.0%),2株毒素B基因阳性(20.0%)。检出5种ST型。对CDI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是艰难梭菌独立危险因素(OR=3.12,P=0.036)。结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患者中存在部分CDI情况,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与CDI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安徽地区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CDI)的临床特征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77例临床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 059例,测定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抗原及毒素。记录CDI患者临床资料,选取同期非CDI腹泻患者90例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CD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在877例患者中共检出艰难梭菌GDH抗原205例,阳性率为23.4%(205/877)。其中46例毒素检测阳性,CDI发生率为5.2%(46/877)。与对照组比较,CDI组年龄(69.3±14.1岁 vs 59.5±16.6岁)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3, P<0.05),且肺部感染、住院时间及30天内使用广谱抗生素因素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0,10.477,21.080,均P<0.05),而血红蛋白(102.1±29.8 g/L vs 113.3±25.7 g/L)及血清清蛋白(30.3±6.4 g/L vs 34.7±6.8 g/L)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5,-3.520,均P<0.05)。高龄和30天内使用广谱抗生素(OR=1.042,29.274,均P<0.05)是CD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住院腹泻患者进行艰难梭菌GDH抗原及毒素测定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对高龄和使用广谱抗生素的腹泻患者警惕CDI发生。  相似文献   

6.
艰难梭菌感染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常见原因,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住院史、抗生素使用等。其致病因子是艰难梭菌毒素A和B,确诊需要检测粪便中细胞毒素。艰难梭菌相关性疾病(CDAD)的传统治疗是轻度患者停用相关抗生素,对于中度以上及症状持续的患者,予口服甲硝唑或万古霉素,而获得美国FDA批准的只有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过程中患者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CDAD)与肠道微生态的关系,了解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特征,寻找有效防治措施,保护肠道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及感染的发生。对44例allo-HSCT后腹泻患者采用艰难梭菌毒素A&B检测试剂盒进行毒素检测,采用厌氧培养方法进行艰难梭菌的分离、鉴定。对患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微生态研究;采用光冈复合式法对目的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4例腹泻患者中共检测出12例艰难梭菌阳性,阳性率为27.27%;CDAD的发生与使用抗生素或化疗药物有关;CDAD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肠杆菌等细菌数量明显下降;对CDAD用万古霉素、甲硝唑等药物并配合给予益生菌治疗效果好,但有一定复发率(16.67%)。结论:allo-HSCT并发CDAD与肠道微生态的改变有关,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扶植肠道菌群,这样的治疗有利于改善病情和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5岁。2013年9月5日因“胰腺癌”收入我院肝胆外科,于9月12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程顺利。2013年9月16日—10月1日患者间歇发热,体温波动于36.8~37.8℃。9月16日体格检查,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切口愈合良好,发热原因待查。先予头孢甲肟(2 g,静脉滴注,2次/d)抗感染治疗;9月18日换用头孢曲松-他唑巴坦(2 g,静脉滴注,2次/d)抗炎治疗;9月21日,肺 CT 示“左肺上叶后段、两肺下叶出现散在炎症,两侧胸腔积液及胸膜增厚”,上腹 CT 示“少量腹水,局部包裹性积液形成”,腹腔引流为浑浊液体,改用比阿培南(0.3 g,静脉滴注,2次/d)。9月25日,胆汁培养为“屎肠球菌”,上腹 CT 示“腹水较前增多,肝内胆管积气”,增加比阿培南剂量(0.3 g,静脉滴注,3次/d),并联合盐酸去甲万古霉素(0.4 g,静脉滴注,2次/d)抗感染治疗,患者发热仍未见明显好转;10月1日再次更换抗生素为头孢曲松-他唑巴坦(2 g,静脉滴注,2次/d),10月5日患者病情平稳,无发热,体温36.8℃,即停用抗生素及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9.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寄生于肠道的革兰阳性梭状芽孢杆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升高。尤其是CD高产毒株(BI/NAP1/027/毒素Ⅲ型)的出现和流行,使得CD成为近年来医疗卫生相关的重要病原菌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关CDI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不断更新。本文对CDI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务工作者对CDI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艰难梭菌在住院患者肠道不同状态下的毒力特征,为艰难梭菌感染性腹泻(CDI)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9年2—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住院患者粪便样本432例,根据有无腹泻症状将所有患者分为腹泻组(198例)和无腹泻组(234例)。培养并分离艰难梭菌后,进行艰难梭菌毒素基因和毒素蛋白表达量检测、细胞毒性试验。比较2个组各项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 腹泻组和无腹泻组毒素基因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组毒素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无腹泻组(P<0.05);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2个组细胞均发生了病变效应,腹泻组细胞死亡数明显多于无腹泻组(P<0.05)。结论 产毒型与非产毒型艰难梭菌均可在住院患者体内定植而不引起腹泻;艰难梭菌产毒素量与毒性强弱是导致患者是否出现腹泻症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艰难梭菌为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可引起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导致一系列的肠道感染症状。CDA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提高,尤其是高产毒株在北美地区造成了医院内的暴发流行,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近年来,国外相继出现了耐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的艰难梭菌的报道,传统的治疗方法面临严重挑战,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应运而生。本文将对CDAD的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由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的发病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已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而引起AAC的主要病原菌是艰难梭菌(CD)[1],CD是一种条件致病菌,约占正常人肠道菌的3%,为革兰阳性厌氧杆菌,易产生耐药性.国内外很多学者做了相关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学研究,探索了一些效价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其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艰难梭菌(CD)是一种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1978年Bartlett等对CD产毒株与抗菌药物相关性肠炎的研究中首次确定CD是可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菌。CD与临床长期使用某些抗菌药物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有关,人们认为该细菌的主要感染人群为老年人,在儿童中罕见,而轮状病毒却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两种病原体常见的临床表现均为腹泻、呕吐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合并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住院的IBD患者,在入院后立即留取粪便采用艰难梭菌表面抗原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GDH)和PCR法检测艰难梭菌感染情况。分析纳入患者CDI的发生情况、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 228例IBD患者中,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100例,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128例,UC患者CDI阳性率25.0%,CD患者阳性率30.2%。UC患者中,CDI阳性组与阴性组在粪钙卫蛋白、C反应蛋白、白蛋白、肌酐、临床类型、入院前3个月内住院史和30d内糖皮质激素、美沙拉嗪、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史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CD患者中,CDI阳性组与阴性组在病程、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病变部位、乌司奴单抗、入院前3个月内住院史和30d内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15.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是由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典型的CDAD可表现为伪膜性肠炎(pseudomembrannous colitis,PMC)。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又称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是一种芽孢状革兰阳性厌氧杆菌,通过粪一口途径传播。正常肠道菌群有一定的抵御病原体的能力,称为定植抗力(colonization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腹泻患者粪便中的艰难梭菌A&B毒素(CDAB),了解某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7-12月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37份。首先筛查最常见的腹泻病原菌——沙门菌,再检测CDAB,然后再对CDAB阳性患者的流行病学信息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改良的方法进行厌氧培养。结果:排除7例检出沙门菌的标本,对剩余的130例粪便标本利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CDAB,共检出8例阳性,阳性率为6.15%。按科室分布分析,2例来自消化科,2例血液科,2例来自儿科门诊,1例来自肾内科,1例来自器官移植科。按年龄段分布分析,3例来自儿童,3例中青年,2例老年人。厌氧培养结果显示8例毒素阳性的标本中有6例培养出艰难梭菌,2例未检测到艰难梭菌。结论 :艰难梭菌感染易感人群正在发生变化,酶联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DAB素简单、快速,适合对腹泻患者进行艰难梭菌感染的筛查。  相似文献   

17.
孟宪涛  曹月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2):3338-3341
艰难梭菌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芽孢位于菌体次极端,可在体外存活数月以上[1].艰难梭菌可在人体肠道无症状定植,也可引发轻度至重度腹泻、伪膜性肠炎(PMC),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艰难梭菌通过产生肠毒素A(TcdA)和细胞毒素B(TcdB)这两种毒素致病,TcdA 和 TcdB 是导致上皮细胞坏死和炎症的主要原因[2].抗菌药物是艰难梭菌感染(CDI)的首选治疗手段,也是公认的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的危险因素,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芽孢萌发[3].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10日,中国CDC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称,引起加拿大疫情的真正元凶是艰难梭菌,是梭状芽胞杆菌中的一种。引发艰难梭菌感染的主要诱因为抗生素滥用。其中,25%的抗生素性腹泻是由艰难梭菌引发,即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短暂性、自限性腹泻和可致命的  相似文献   

19.
艰难梭菌(C d )是革兰阳性厌氧芽孢杆菌,能引起伪膜性肠炎等感染性疾病(CDI)。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NAP1/027克隆株在世界范围内传播,CDI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增加。在加拿大、美国和英国相继导致医院内及社区流行,已被公认为发达国家重要的医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1]。住院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可杀灭肠道内敏感细菌,破坏肠道微生态平衡,导致Cd过度生长并释放毒素,与CDI密切相关的毒素包括T cdA和T cdB。美国感染病协会2010年版的CDI诊断标准包括:(1)有腹泻症状,24 h内排未成形便大于或等于3次;(2)大多数患者近8周内使用过抗生素;(3)粪便中检出产毒型Cd或Cd毒素,或结肠镜检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伪膜性肠炎[2]。其中腹泻症状与抗生素使用为非特异指标;病理学检查为有创操作,不适于常规开展。因此,准确、快速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对CDI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CDI检测方法种类较多,它们各自有优势和局限性,本文对CDI实验室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滨州市中心医院住院腹泻患者艰难梭菌感染(CDI)情况,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感控措施。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5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住院的94例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GeneXpert法检测艰难梭菌(CD)DNA,分析其在不同临床条件下的发生情况。结果 94例患者中,CD阳性56例,阳性率59.6%,其中男性33例(58.9%),女性23例(41.1%);19~<60岁年龄段的有11例(19.6%),60~90岁年龄段的有45例(80.4%);住院时间<10 d的有20例(35.7%),≥10 d的有36例(64.3%);临床诊断为结核病的有40例(71.4%),非结核病的有16例(28.6%);使用抗生素的有56例(100.0%),未使用抗生素的有0例。CD阳性、CD阴性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阳性、CD阴性患者的临床诊断、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56例CD阳性患者中,027型阳性49例,027型阴性7例。027型阳性病例中,男性27例(55.1%),女性2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