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病原菌与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收的13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水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其中感染组65例患者,未感染组70例患者。检查两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EXT)、白细胞(WBC)、多型核白细胞(PMN)及NEU%,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及腹水指标的表达情况,依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对血清PCT、EXT检测结果在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PCT、EXT、WBC、PMN及NEU%分别为(3.78±2.21)ng/ml、(11.44±5.32)pg/ml、(3.92±2.01)×10~9L、(2.65±1.78)×10~9L、(90.45±2.88)%高于未感染组(P<0.001)。65例感染患者腹水中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占60.2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株占39.76%,以粪肠球菌为主。65例患者中单菌感染48例,复合菌感染17例,其中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复合感染11例,两种革兰阴性菌感染和两种革兰阳性菌感染分别为3例。在诊断腹水感染时,阳性标准为PCT≥0.5 ng/ml,EXT≥10 pg/ml。PCT和EXT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3.85%、80.00%,检测特异性分别为88.13%、92.91%。结论肝硬化腹水合并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肝硬化腹水合并细菌感染导致PCT、EXT、WBC、PMN以及NEU%均升高,且PCT、EX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可作为诊断鉴别腹水感染快速而准确的辅助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8(IL-8)诊断肝硬化腹水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为肝硬化腹水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腹水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与无感染组68例,入院后穿刺抽取腹水进行细菌培养,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PCT、SAA、IL-8。结果 100例患者腹水培养阳性32例,感染率32.00%,32例共培养出病原菌3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3株占65.71%,革兰阴性菌12株占34.29%。感染组患者血清PCT、SAA、IL-8分别为(5.22±1.25)ng/ml、(35.51±8.12)mg/L、(18.49±3.40)pg/ml显著高于无感染组(0.17±0.18)ng/ml、(4.19±0.27)mg/L、(10.20±2.34)pg/ml(P<0.05);以腹水细菌培养阳性为金标准,血清PCT、SAA、IL-8用于诊断腹水感染的灵敏度分别为96.88%、93.75%、87.50%,特异度分别为88.24%、79.41%、82.35%,曲线下面积为0.924、0.912、0.903,准确率为91.00%、84.00%、84.00%。结论血清PCT、SAA、IL-8在肝硬化患者腹水感染时会出现升高,用于腹水感染的辅助诊断有较高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对临床无明显腹水感染症状的患者如存在血清PCT、SAA、IL-8的升高,建议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感染可能性评分(infection probability score,IPS)对于行输尿管软镜术后患者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筛查预测效果。方法研究纳入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输尿管软镜术治疗的196例患者,以炎症反应作为诊断标准,遵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108例与试验组88例,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细菌培养分析,并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以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对IPS评分在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预筛查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中88例患者共培养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2株占80.39%、革兰阳性菌20株占19.61%,革兰阴性菌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血清指标检测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PCT、CRP以及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IP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患者CRP及WBC水平均有所升高,应用IPS评分可有效鉴别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对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在临床预测筛查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以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共106例为观察对象,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患者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腹部压痛或反跳痛;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腹水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细胞数(PMN)升高;细菌培养共分离出细菌109株25种,革兰阴性菌87株,革兰阳性菌17株,真菌5株。结论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合并SBP应尽早行腹水培养,且需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多项辅助检查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SBP感染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肠道内正常菌群,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单一菌种多见;SBP患者预后差,耐药率升高可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病原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124例肝硬化腹水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同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主要表现包括发热、腹胀、腹痛;124例患者中共有81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阳性率为65.32%,共检出病原菌88株,其中革兰阳性55株占62.50%,革兰阴性菌31株占35.23%,真菌2株占2.27%;对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是否合并有消化道出血、血常规WBC水平、腹水常规WBC水平、白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经单因素分析,血清白蛋白、腹水WBC、腹水白蛋白以及伴有消化道出血与SBP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P<0.05);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消化道出血和腹水蛋白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并发SB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主要为革兰阳性菌感染导致,其中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较为多见,患者腹水蛋白≤10g/L和消化道出血是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严重肝病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为临床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7年来212例严重肝病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12例肝病患者中有180例(85%)有腹胀,164例(77%)有腹部压痛或反跳痛;146例(69%)有发热,104例(49%)有自觉腹痛,88例(42%)有腹泻.108例(51%)腹水白细胞≥0.5×109/L;74例(35%)腹水白细胞≥0.3×109/L;PMN(腹水多形核白细胞)≥0.5者122例(58%),PMN≥0.25者90例(42%).32例(15%)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共分离细菌16株,6种细菌,革兰阴性菌占88%,革兰阳性菌占12%. 结论 肝病患者并发SBP者临床表现多样,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喹诺酮抗生素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病原菌分布特点。方法以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共106例为观察对象,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以及治疗和转归。结果患者症状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腹部压痛或反跳痛;血常规自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腹水白细胞总数及多核细胞数(PMN)升高;细菌培养共分离出细菌109株25种,革兰阴性菌87株,革兰阳性菌17株,真菌5株。结论判断肝硬化患者有无合并SBP应尽早行腹水培养,且需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多项辅助检查指标等进行综合分析;SBP感染的病原菌绝大多数为肠道内正常菌群,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单一菌种多见;SBP患者预后差,耐药率升高可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6月271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相关信息,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比较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在革兰阳性或阴性菌感染区分及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细菌培养阳性148例(54.6%),共分离到致病菌191株,单一感染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分别有73例和55例。以2.0μg/L为界限PCT检测革兰阳性和阴性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PCT≥10.0μg/L时,革兰阴性菌感染可能性更大。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PCT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RP与WBC检测,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CRP与WBC检测。结论血清PCT作为区分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感染指标有一定价值,采用PCT诊断儿童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较传统的CRP和WBC更快速和准确,PCT检测为区分上呼吸道感染性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内毒素(ETX)水平对肝硬化患者腹水感染的诊断效果,为肝硬化患者腹水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于医院治疗的134例肝硬化伴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腹水细菌培养结果,分为腹水感染组61例及非腹水感染组73例,采用ELISA方法和偶氮显色基质法检测两组患者的PCT及ETX水平;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61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的肝硬化腹水患者,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腹水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及ETX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腹水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确定PCT及ETX的诊断阈值分别为0.5ng/ml、10pg/ml;PCT及ETX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为93.44%、81.97%,特异度分别为为84.93%、90.91%;PCT及LPS在诊断腹水感染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3、0.901。结论血清PCT和ETX水平对腹水感染的诊断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诊断腹水感染快速而准确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感染病原菌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对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细菌感染型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ionitis SBP)感染的病原菌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消化道出血、糖尿病等合并症、相关临床表现、血清白蛋白、腹水总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归纳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细菌结果检出阳性的患者共49例,阳性率为40.83%,而120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以腹胀和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49例病原菌检测患者的标本中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感染51株占61.45%,革兰阴性菌29株占34.94%,真菌3株占3.61%;消化道出血、腹水白细胞、腹水白蛋白及合并糖尿病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SBP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肝硬化腹水合并SBP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临床需高度重视高危患者,依据导致其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病原菌特点对其进行及早的干预和针对性的治疗,以保证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对肝硬化患者继发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1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6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分为感染组23例和非感染组45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降钙素原及其相关炎症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hs-CRP、WBC以及N%水平均较非感染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不同感染类型患者的PCT、hs-CRP、WBC以及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T和N%对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3株,以革兰阴性菌15株为主,占65.22%。结论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早期血液检测可表现出明显的PCT水平升高,而PCT联合N%可作为判断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的血液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腹水感染的优势菌分布及其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断和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以我院2004年3月至2009年3月诊断为肝硬化合并SBP腹水细菌培养结果阳性的84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86株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结果 腹水中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占48.8%;其次是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阴性杆菌对第三代头胞菌素耐药性较低,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零.结论 对SBP应加强病原菌的检测和药敏试验,并依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刘慧涛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42-4243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腹水病原菌的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腹水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结果]92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97株,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73株(75.3%),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48株(49.5%),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20株(20.6%);革兰阳性球菌24株(24.7%),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高,17株(17.5%)。药敏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高度敏感,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结论]对肝硬化腹水合并SBP患者,应根据腹水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从而避免或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达到有效抗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981年1月至1985年10月,本市三家医院共收治晚期肝硬化560例,其中并发原发性腹膜炎52例,占同期肝硬化患者的9.2%。52例中,腹水经细菌培养阳性或涂片细菌阳性者共16例(30.7%)。诊断依据:肝硬化患者有轻重不等的腹膜炎表现,能除外胰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或癌性腹膜炎等,且无腹腔原发感染灶可寻;二、腹水细胞数≥500,PMN≥50%或绝对值≥250;三、腹水细菌培养阳性或腹水涂片细菌阳性。临床资料:一、年龄自22~82岁;男36例,女16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研究数据。方法对14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腹水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治疗后评价治疗效果;采用SPSS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腹水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6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14株占70.81%,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株占20.49%,以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为主,真菌14株占8.7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为0,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治疗后,显效41例、好转51例、无效5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2.59%。结论自发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不明显,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对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治疗,应进行腹水标本的采集和病原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有利于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变化与感染的关系,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感染风险的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新乡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12例,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与否分为感染组28例和非感染组84例,并选择同期收治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血清PCT、PGE2、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分析PCT和PGE2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各组患者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5,P0.05),感染组患者血清PCT、PGE2、CRP均显著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患者,非感染组患者血清PGE2、CRP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不同病原菌感染者PGE2、CRP和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革兰阴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均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和真菌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感染患者血清PCT显著高于真菌感染患者(均P0.05)。PCT和PGE2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95%CI:0.58~0.84)、0.81(95%CI:0.72~0.89),当患者血清PCT为2.4 ng/ml时,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6%和73.5%,当患者血清PGE2为2 585 pg/ml时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和75.6%。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PCT和PGE2水平异常升高,其水平与感染存在一定关系,PCT和PGE2检测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感染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3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代偿组51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感染组109例和肝硬化腹水非感染组72例)和58名正常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组)的WBC、NL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的测定结果,观察腹水感染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的变化,并以诊断性试验评价方法和ROC曲线比较NLR与其余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间NLR、HS-CRP、PCT和WB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31,11.21,17.22和6.88,P均<0.05),其中肝硬化腹水感染组均显著高于代偿组和非感染组(q=4.11~11.85,P<0.01)。NLR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与HS-CRP和PCT接近;NLR对肝硬化腹水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95%CI (0.893~0.975)],PCT、HS-CRP和WBC分别为0.891、0.855和0.684。 NLR诊断界值为2.38,此时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3.57%和73.41%。治疗3 d和7 d后,细菌培养阴性者NLR平均水平均低于临界值,范围为(1.97~2.37)和(1.89~2.35),PCT、HS-CRP和WBC平均水平高于各自临界值。结论 NLR或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腹水感染早期诊断和抗感染疗效观察敏感而实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血清降钙素原(PCT)变化与预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ICU感染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医院同期健康体检者73例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液/痰液标本分离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其中革兰阳性菌药敏试验采用GN201法,革兰阴性菌药敏试验采用GP法,以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同时采集入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血清PCT含量,比较两组血清PCT水平变化及死亡组和存活组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 ICU感染患者98例检出病原菌10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株占57.01%,革兰阳性菌38株占35.51%,真菌8株占7.48%;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观察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患者血清PCT水平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血清PCT水平明显上升,且其水平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故而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腹水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应用美国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 127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87株(68.5%),其中大肠埃希菌最高,56株(44.1%);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抗菌活性最好,对氨苄西林高度耐药;而革兰阳性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结论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腹水细菌培养主要为大肠埃希菌,临床应根据腹水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SBP)细菌种类以及临床特点 ,减少漏诊 ,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对 4 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S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5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 2 4例腹水细菌培养阳性 (5 3 3% ) ,共分离细菌 2 5株 ,包括 8种细菌 ,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 ,占 4 8% ;38例 (84 4 % )患者腹水多形核白细胞 (PMN)比值≥ 0 5 0。结论 重型病毒性肝炎并发SBP临床表现大多数不典型 ,腹水PMN比值是诊断SBP的可靠指标 ;病原菌以大肠杆菌为主 ,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第三代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