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BRIGHT研究中年龄≥65岁的老年AMI行急诊PCI患者659例,其中比伐芦定组205例,肝素组228例,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226例。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不良临床事件(net adverse clinical events,NACE),包括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和全部出血事件。次要终点为术后12个月的NACE事件及术后30 d和12个月的全部出血事件。安全性终点为术后30 d或12个月的支架内血栓。结果 (1)比伐芦定组术后30 d内NACE[25例(12.2%)比45例(19.9%),P=0.030]及全部出血事件[14例(6.8%)比34例(15.0%),P=0.007]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与肝素组相比有降低趋势[NACE:25例(12.2%)比43例(18.9%),P=0.057;全部出血事件:14例(6.8%)比25例(11.0%),P=0.1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术后30 d内MACCE和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比伐芦定组术后12个月NACE[32例(15.6%)比57例(25.2%),P=0.014]及全部出血事件[16例(7.8%)比39例(17.3%),P=0.003]发生率显著低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组;与肝素组相比有降低趋势[NACE:32例(15.6%)比48例(21.1%),P=0.145;全部出血事件:16例(7.8%)比29例(12.7%),P=0.09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间术后12个月MACCE和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急诊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安全有效,与肝素或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相比,可降低术后30 d及12个月的NACE和出血事件风险,且不增加MACCE和支架内血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09至2014-01期间因急性STEMI就诊于我院并行急诊PCI术的患者159例,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比伐芦定随机分为两组:比伐芦定组及肝素组。术中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GPI)即替罗非班的应用由术者评估患者病情特点决定是否合并应用。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冠脉影像特点等一系列基线资料,并对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30 d内的出血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进行随访统计,分析比较其中差异。结果:在最终完成研究的153例样本中,比伐芦定组(n=72)与肝素组(n=81)比较,围手术期出血事件发生率6.5%比11.0%、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0%比1.2%以及术后30 d内的出血事件发生率9.7%比13.5%、MACE发生率1.4%比7.4%均有所下降,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比伐芦定应用于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是安全有效的,且其具有降低出血及MACE发生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及其独立预测因素。方法:连续入选天津市胸科医院2016-05-2017-10期间PCI术中应用比伐芦定的冠心病患者706例,应用普通肝素患者710例。随访30 d,统计出血事件。根据出血与否将比伐芦定组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无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30 d内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相似(2.3%∶3.4%,P>0.05),但比伐芦定组患者CRUSADE评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贫血、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心肌梗死病史、PCI病史、消化道出血病史比例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8.954,95%CI:1.885~42.528,P=0.006)、贫血(OR:4.746,95%CI:1.407~16.000,P=0.012)是比伐芦定组患者30 d内出血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抗凝治疗30 d内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在经股动脉途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北京安贞医院行经股动脉途径PCI的冠心病患者63例,根据术中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分为2组:比伐芦定组(n=30)和普通肝素组(n=33)。观察指标为PCI围术期出血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比伐芦定组和普通肝素组的30 d MACE发生率比较(6.7%vs.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事件发生率均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经股动脉途径行PCI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1日至2019年4月3日在北京阜外医院住院并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高龄患者136例。根据术中使用抗凝药物情况将患者分为比伐芦定组和普通肝素组,两组患者各68例。观察比较两组围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和总的出血及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比伐芦定组对比肝素组,其MACEs总计为18例vs15例(26.5%vs 2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总的出血和并发症总计为5例vs11例(7.4%vs 16.2%),提示总的出血和并发症在比伐芦定组有下降趋势,但未达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11)。其中严重出血(BARC 3-5型)和并发症事件为1例vs 6例(1.5%vs 8.8%),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高龄的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比伐芦定,相比肝素可明显减少严重出血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且不增加MACE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比伐芦定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靶血管开通后再灌注血流恢复情况。方法入选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5例,依据直接PCI术中用药分为比伐芦定组122例和普通肝素组123例。主要观察指标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TIMI血栓分级(TIMI thrombus grade)、直接PCI靶血管开通后即刻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血流、校正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及住院期间、出院后30 d、随访1年的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美国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出血标准(BARC)出血事件。结果与普通肝素组患者相比,比伐芦定组患者入院平均心率较快[(79.28±15.75)次/min比(75.38±12.75)次/min,P=0.034]。而其他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介入治疗资料等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靶血管开通后,无论应用TIMI血流评价系统还是CTFC评价系统,比伐芦定组对于控制直接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发生的效果均不劣于普通肝素组(P0.05)。患者住院期间资料分析显示,比伐芦定组在不增加血小板数目降低风险的基础上能够获得较高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值(P0.001)。随访30 d及1年结果显示两组MACE、NACE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比伐芦定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且不增加直接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对比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和肝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间接受PCI的冠心病患者13 097例,按PCI围术期抗凝治疗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和肝素组。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临床不良事件(NACE)发生率,NACE定义为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紧急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uTLR)和全部出血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30 d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定义为由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卒中和uTLR组成的复合事件。其他观察指标还包括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依据人口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计算倾向性评分,以1∶2的比例匹配两组患者。匹配前、后均比较两组的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最终纳入13 097例患者,年龄(61±10)岁,其中女性3 421例(26.1%)。比伐芦定组2 734例,肝素组10 363例;倾向评分匹配后比伐芦定组2 734例,肝素组5 468例。匹配前与肝素组比较,比伐芦定组中患者的年龄偏大,CRUSADE出血风险评分更高,合并高血压和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更高(P均<0....  相似文献   

8.
刘畅  谢恩睿  段一璇  倪雅娟  李青  高登峰  邓捷 《心脏杂志》2022,34(4):413-416+421
目的 探索比伐芦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接受PCI治疗且术前应用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作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309例,根据围术期应用的抗凝方案分为比伐芦定组和肝素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GPI)组(肝素GPI组),分别收集到58例和251例。进行1:1比例的倾向性评分匹配(两组均n=50),通过门诊及电话随访统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主要终点为术后30 d净不良临床事件(NACE)发生率,定义为包括符合美国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出血标准(BARC)的全部出血和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即包括各种原因引起死亡、紧急的靶罪犯血管需行再次血运重建(uTVR)、心肌梗死、卒中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术后30 d和6月内的MACCE事件及全部出血,以及术后6月内的NACE。结果 两组术后30 d的NACE事件、MACCE事件、全部出血事件以及术后6月发生的NACE事件、MACCE事件及全部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0 d发生符合BARC(3~5)...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伐芦定联合替格瑞洛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急诊行PCI治疗的STEMI患者134例被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接受普通肝素和替罗非班)和观察组(接受替格瑞洛和比伐芦定),两组均在造影前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接受相应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术后72h内出血情况和术后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CI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3级比例(65.7%比82.1%)显著升高,术后72h内出血发生率(22.4%比9.0%)和术后30d内MACE发生率(23.9%比10.5%)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比伐芦定联合替格瑞洛可以显著改善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且出血事件和主要不良心血管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用于高血栓负荷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脏监护病房接受急诊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中,选取血栓积分评分≥2分且经血栓抽吸后血栓积分2分的89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比伐卢定+替罗非班组43例,普通肝素+替罗非班组46例。比较两组PCI治疗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术后2 h ST段回落≥50%的患者比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in adverse cardiaovascular events,MACE)、出血事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率。结果住院期间两组MACE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伐卢定+替罗非班组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明显减少(P0.05)。两组PCI治疗后TIMI分级、术后2 h ST段回落≥50%的患者比例、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治疗中,比伐卢定+替罗非班与普通肝素+替罗非班在改善患者心肌灌注以及住院期间MACE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的效果相似,但比伐卢定可显著减少住院期间的血小板减少症,且不增加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应用比伐芦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5月24日至2019年3月12日在北京阜外医院住院并行CTO-PCI患者78例。根据术中使用抗凝药物情况将患者分为比伐芦定组(39例)和普通肝素组(39例)。观察比较两组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总出血及并发症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围术期心肌损伤发生率(2.6%比5.1%,P=0.556)、围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15.4%比10.3%,P=0.4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全因死亡、心脏死亡、计划外的血运重建、缺血事件上均未见不良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伐芦定组与普通肝素组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分型(BARC)1型出血事件发生率(12.8%比10.3%,P=0.723)、BARC 2型出血事件发生率(2.6%比0,P>0.99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BARC 3~5型严重出血事件。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穿孔发生率(0比2.6%,P>0.99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应用肝素抗凝治疗比较,比伐芦定在CTO-PCI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在出血高风险患者中应用能否获益仍需较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韩兆帅  文明洪 《心脏杂志》2017,29(6):672-675
目的 探讨比伐芦定对女性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将71例女性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n=39)和比伐芦定组(n=32)。分别于PCI术前、用药后5 min、术后即刻、停药后0.5、1和2 h测定激活凝血时间(ACT)。用药前、用药结束后6、24和72 h分别测定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24 h测定血小板计数(PLT)。30 d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术后出血并发症以及支架血栓事件。结果 比伐芦定用药后5 min、术后即刻ACT值显著大于肝素组(P<0.01);停药后30 min和术前,两组患者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停药后1 h、2 h ACT比伐芦定组小于普通肝素组(P<0.01)。两组术后凝血4项及PLT,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随访30 d,MACCE及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0 d出血总发生率及美国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 Ⅱ-Ⅴ型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对女性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抗凝治疗中起效更快,半衰期短,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诊介入术前提前应用比伐芦定与常规用药相比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接受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分为提前比伐芦定组(治疗组,49例)和常规比伐芦定组(对照组,54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治疗组在患者及家属同意行急诊PCI时即给予比伐芦定治疗,首先静脉给予比伐芦定负荷量(0.75 mg/kg),然后以1.75 mg·kg-1·h-1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4 h。对照组在急诊PCI进入导管室穿刺时给予比伐芦定,给药方案同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造影时罪犯血管血流TIMI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计数,出血发生率,术后及随访6个月时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支架血栓、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所见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0级血流比例低于对照组(44.9%∶74.1%,P<0.05),术后血流帧数优于对照组[(31.4±8.9)帧∶(43.6±9.2)帧,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CI术后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替代术后肝素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AMI、冠状动脉造影示复杂病变及伴发糖尿病行PCI者共64例,分为术后肝素化组(34例)和盐酸替罗非班组(30例),分别给予术后肝素化(肝素600~800U/h,持续18h)及盐酸替罗非班(术后即刻静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1,继以0.15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维持36h后停用),使用替罗非班期间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减半。结果: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1个月,2组患者均无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无新近心肌梗死及再次急诊PCI,盐酸替罗非班组严重出血并发症明显低于肝素组。结论:盐酸替罗非班用于AMI急诊PCI、复杂冠状动脉病变PCI后预防急性及亚急性血栓形成的疗效与术后肝素化接近,严重出血并发症低于肝素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确诊的STEMI并拟行急诊PCI的病人111例,男70例,女41例,年龄28岁~86岁,随机分为两组,比伐卢定组42例,肝素组69例。比伐卢定组病人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 mg口服。肝素组病人给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 mg口服。两组术中分别使用常规剂量比伐卢定或肝素作为抗凝剂,两组病人术中均常规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后继续以替罗非班0.75μg/(kg·min)持续泵入36 h;术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每日100 mg及伊诺肝素100 U/kg,每日两次皮下注射,共7 d。肝素组加用氯吡格雷每日75 mg,比伐卢定组加用替格瑞洛90 mg,每日两次。观察两组术后冠脉罪犯血管血流等级及治疗30 d内的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冠脉罪犯血管血流TIMI3级血流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风险增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比伐卢定联合替罗非班和替格瑞洛应用于急诊PCI疗效优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及氯吡格雷,且有相似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风险等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应用比伐卢定与肝素+替罗非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17-05收治的206例急诊PCI患者病历资料,据入院STEMI TIMI危险评分分为低中危组(117例)和高危组(89例),每组又据抗凝方案分为比伐卢定亚组和肝素+替罗非班亚组,比较不同风险等级相同抗凝方案、同风险等级内不同抗凝方案术后血流灌注、超声心动图改变、临床安全性。结果:不同风险等级患者相同抗凝方案亚组间患者支架成功植入率(比伐卢定:96.2%∶97.6%;肝素+替罗非班:96.9%∶95.7%)、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TIMI 3级血流获得率(比伐卢定:82.0%∶78.0%;肝素+替罗非班:79.4%∶77.3%)、术后MBG 3级获得率(比伐卢定:74.0%∶70.7%;肝素+替罗非班:73.0%∶6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风险等级不同抗凝方案亚组间支架成功植入率、术后IRA TIMI 3级血流获得率及MBG 3级获得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风险等级相同抗凝方案亚组术后48h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射血率(PER)、A峰E峰流速比(E/A)变化幅度绝对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风险等级不同抗凝方案亚组术后LVEF、PER、E/A变化幅度绝对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中肝素+替罗非班亚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低中危组(20.5%∶4.9%,P0.05),不同风险等级同种抗凝方案亚组术中无复流、术后血小板减少症、支架内狭窄、再发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危组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均低于高危组(比伐卢定:2.0%∶9.8%;肝素+替罗非:3.2%∶13.6%;P0.05);高危组应用比伐卢定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略低于肝素+替罗非班(9.8%∶13.6%,P0.05)。结论:低中危风险STEMI患者急诊PCI应用比伐卢定或肝素+替罗非班住院期间出血、MACE发生率低于高风险患者;低中危风险患者两种方案疗效与安全性相当,高危风险患者应用比伐卢定较肝素+替罗非班能降低出血事件及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介入治疗中抗凝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随机将入选的ACS患者分为比伐芦定组(104例)和肝素组(102例),PCI术中分别采用比伐芦定和普通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并根据术中冠脉病变情况决定是否联用血小板糖蛋白IIb/IIIa拮抗剂(glycoprotein IIb/IIIa inhibitor, GPI)。比较两组间一般情况及PCI相关资料,并对两组30天内的出血、支架血栓事件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两组间支架血栓事件及MACE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比伐芦定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轻度出血发生率减少更为显著,严重出血方面两组间无统计学性差异(1.9% vs2.9%,P>0.05),但比伐芦定组有较低的严重出血风险趋势。 结论:比伐芦定在高出血风险的ACS患者的PCI治疗中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并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联合依诺肝素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高危出血风险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于北京燕化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CS并行PCI治疗的患者,按照CRUSADE出血风险分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PCI术中给予比伐卢定,对照组在术前给予依诺肝素+术中给予替罗非班,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冠状动脉犯罪血管TIMI血流分级及PCI术后30 d内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在性别、糖尿病史、外周血管病史、心力衰竭发病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犯罪血管TIMI血流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30 d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30 d内出血发生率比较,试验组有1例(2.12%)出血事件,对照组有6例(10.34%)出血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卢定和替罗非班联合依诺肝素在预防ACS患者PCI术后30 d内心脏不良事件方面疗效相当,但比伐卢定可明显降低ACS中高危患者PCI术后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初步评价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尿激酶溶栓治疗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应用比伐芦定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3年8月于尿激酶溶栓后3~24 h内行急诊PCI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比伐芦定16例患者的资料(比伐芦定组),按1∶2匹配选取既往急诊PCI治疗过程中常规应用普通肝素的此类患者资料,按性别、年龄、病变血管相匹配纳入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普通肝素组),分析术后30 d内的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以及严重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30 d内普通肝素组1例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及1例严重出血并发症,两组间主要终点事件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行急诊PCI过程中应用比伐芦定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灌注情况及短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早期替罗非班组(60例),诊断明确后立即经静脉给予替罗非班负荷剂量10μg/kg继以0.15μg.kg-1.min-1维持泵入48h;常规治疗组(53例),于冠脉造影开始时给予替罗非班,用药方法及剂量同早期替罗非班组。比较PCI术前、术后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情况,PCI术后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ST段回落情况,术后心功能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早期替罗非班组术前TIMI血流2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3.3%比1.9%,P=0.037),术后即刻两组TIMI血流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188);术后早期替罗非班组TMPG 3级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88.3%比73.6%,P=0.034),术后2h心电图ST段回落>50%比例早期替罗非班组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8.3%比60.4%,P=0.038),术后7d两组LVEF水平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TIMI血流和术后心肌灌注,并不增加住院期间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