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急诊胸腹创伤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14例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研究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和对照组(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资料,同时分析导致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年龄大、损伤后失血量多、合并低蛋白血症、未使用抗菌药物、开放性损伤以及合并糖尿病,均是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年龄大、损伤后失血量多、合并低蛋白血症、未使用抗菌药物、开放性损伤以及合并糖尿病,均是急诊胸腹创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骨折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528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导致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 1528例患者中发生感染54例,感染率为3.5%;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21例,其中术中未能及时追加抗菌药物9例,用药时间不合理7例以及抗菌药物选择不当5例;切口感染与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有无其他部位感染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手术切口的类型、手术时间、损伤部位、损伤类型、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有无其他部位是导致创伤性骨折患者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术后切口情况并做好营养支持等可作为预防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2013-2017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285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宫颈癌术后切口感染独立危险因素及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血清PCT、CRP和IL-6水平变化。结果 285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37例,发生率为12.9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手术时间≥3 h、尿管留置时间≥14 d、引流管放置时间≥7 d、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均多于未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手术时间≥3 h、尿管留置时间≥14 d、引流管放置时间≥7 d、合并糖尿病和住院时间为影响宫颈癌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组血清PCT、CRP和IL-6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中,尿管留置时间≥14 d、引流管放置时间≥7 d、合并糖尿病和住院时间为其独立危险因素,且感染患者血清PCT、CRP和IL-6水平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接受肝包虫病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681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9例,感染率为8.66%,其中切口感染23例,腹腔感染28例,切口+腹腔感染6例,膈下感染2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6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49%,革兰阳性菌占34.92%。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分别占17.46%、9.53%和7.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有肝包虫病手术史、术后胆漏、引流管留置时间≥15 d、手术时间≥250 min是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肝包虫病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较多,围手术期及术后积极控制血糖、尽可能避免肝包虫病复发从而减少肝包虫病手术史,积极预防术后胆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减少引流管留置时间等在预防肝包虫病手术部位感染中可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方法 对2008年5月-2011年8月收治的59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其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113例及非感染组479例,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影响感染组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制定预防对策.结果 5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113例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19.1%;一般资料分析中,其体重指数(BMI)、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23、存在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50 min及抗菌药物使用>3 d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23、存在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150min及抗菌药物使用>3 d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行术前营养支持、稳定血糖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实施围术期保暖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老年患者膀胱癌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及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于2011年7月-2016年7月医院收治的297例中老年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并将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送检,观察送检标本中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对可能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 297例患者中,发生术后感染51例,感染率为17.17%;51例送检标本中,46例检测出病原菌,检出率为90.20%,共分离出病原菌47株,其中感染革兰阴性菌最多,32株占68.08%、革兰阳性菌10株占21.28%、真菌5株占10.64%;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与年龄、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史、术前感染史、手术方式、手术进行时间以及术后使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P<0.05),与患者性别、是否合并高血压以及住院时间长短无明显关系;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有侵入性操作史、有术前感染史、开腹手术、手术时间较长以及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是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变形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菌;年龄较大、合并糖尿病、有侵入性操作史、有术前感染史、开腹手术、手术时间较长以及术后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胆道镜不同探查入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观察两组手术成功率、中转开腹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术后1d及术后3d时血常规。ELISA法检测患者术后1d及3d时血中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术后感染的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155.2±16.3)min、(31.5±3.0)d、(2.6±0.3)d,均短于对照组的(205.4±22.1)min、(62.3±5.7)d、(3.3±0.4)d(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为(22635.3±2365.4)元,少于对照组的(33567.7±3102.8)元(P0.05);研究组术后1d及3d时,血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手术时间均为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安全有效,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改善患者术后感染状态,值得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手足骨科2010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94例的年龄、性别、糖尿病、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术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等临床资料,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S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SS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994例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31例,感染率3.12%,检出病原菌27株,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占70.3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合并糖尿病、血清白蛋白含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髋关节手术史、贫血、长期类固醇激素使用史、吸烟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SSI与多种因素相关,为降低感染发生率必须从多方面、多阶段综合预防。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剖胸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某三甲医院心胸外科出院病历,对手术部位感染病例进行登记核实。结果手术部位感染91例,感染发生率为5.19%,表浅切口感染占62.64%,深部切口感染占30.77%,器官腔隙感染占6.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入院(P=0.02)、手术持续时间(P=0.00)、术后引流管留置个数(P=0.044)、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P=0.018)、术后预防用药种类(P=0.012)是手术部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与手术部位感染呈正相关。结论加强无菌技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尽早拔除引流管,合理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模型评价。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南京市江宁医院普外科和江苏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收治的10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切口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26例)和未感染组(7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10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6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引流管放置时间是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0.721+合并糖尿病×1.416+引流管放置时间×1.523;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28,95%CI为0.860~0.969,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80.77%。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引流管放置时间,据此构建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具有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患者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期能为预防及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412例胃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率9.47%,感染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1.28±5.83)d,未发生感染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5.92±5.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吸烟、低蛋白、TNM分期、手术方式、缝合切口人员工作年限、术中使用电刀、术前使用抗菌药物是与胃癌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体质量指数≥24kg/m2、缝合切口人员工作年限<10年、术中使用电刀是引起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引起切口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7  
目的 了解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对策.方法 调查2004年6月-2005年12月,无菌手术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的41例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40例对照组比较,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性别、麻醉方式等无相关性,与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有关.结论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糖尿病史等,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无关,因此,提倡无菌手术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可考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85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切口感染率,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患者切口感染率的差异,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85例骨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28例,感染率为15.14%;肥胖、糖尿病史、手术部位位于腰腹以下及下肢、术前合并感染、术前未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150min、有气管插管和转入ICU的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将患者术后是否出现切口感染作为因变量,以患者的肥胖、糖尿病史、手术部位、术前合并感染、术前应用抗菌药物、手术时间、有气管插管、转入ICU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感染、手术部位位于腰腹以下及下肢、手术时间≥150min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其OR值分别为5.39、6.06、2.79。结论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较高,术前是否合并感染、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时间是影响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可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防控SSI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7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手术患者进行前瞻性SSI目标性监测,监测术后SSI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清洁切口开颅手术SSI的影响因素。结果神经外科1 154例清洁切口开颅手术患者,发生SSI 105例,发病率为9.10%,其中,表浅手术切口感染11例,器官腔隙感染94例,无深部手术切口感染。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再次手术、放置引流时间≥4 d、手术时间≥4 h、急诊手术是该院清洁切口开颅手术S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放置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不超过72 h)是清洁切口开颅手术SSI的保护性因素。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手术发生SSI的患者中,87.62%(92/105)发生于术后2周内。结论为减少神经外科清洁切口开颅手术SSI的发生,应避免术后再次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加强急诊手术的管理,必要时需术后放置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但应尽早拔除引流管。  相似文献   

15.
金晗  陈剑  徐杨 《中国妇幼保健》2024,(6):1088-1091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影响因素,构建术后感染发生的风险模型,为宫颈癌患者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浙江金华广福肿瘤医院接受宫颈癌手术治疗的10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32例)和非感染组(7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并进行随访观察。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术后感染发生的风险模型,并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 宫颈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30.1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合并糖尿病、术前阴道炎、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与术后切口感染有显著相关性(t/χ2=6.23、5.67、9.82、13.64、8.36、4.12、14.27、6.51、6.32;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BMI≥25 kg/m2、合并糖尿病、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9年6月在重庆两江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2 431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感染病原菌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 431例四肢骨折患者以男性(60.14%)、年龄<60岁(68.08%)、交通事故伤(47.47%)为主,骨折类型以闭合型骨折(62.94%)为主,骨折部位以胫腓骨(40.56%)最为常见;共有70例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88%,其中,胫腓骨和股骨部位的感染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36%和4.20%;感染患者共分离出7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42株占比57.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开放性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6 h、手术时间≥180 min及引流管放置时间≥6 d为引起四肢骨折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四肢骨折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发生在下肢,且其发生与多因素有关,术前进行基础疾病治疗、尽早彻底清创、缩短手术及引流管放置时间等在预防术后切口感染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安吉县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380例,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5例,共培养出23株病原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2h及抗菌药物应用≥7d是影响腹腔镜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广泛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加强感染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以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后对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1109例行脊柱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干预措施;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该院1273例行脊柱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干预措施,观察患者干预措施执行效果、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脊柱手术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为术前皮肤清洁、使用内固定材料或明胶海绵、引流置管;试验组术前洗必泰擦浴执行率、接台手术术间自净时间不少于30 min执行率、引流置管24h内拔管执行率均有所提高,术中倒刺线、明胶海绵使用率、预防给药不合理率有所下降(P0.05);试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0.79%(10/1273)低于对照组的2.07%(23/11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1,P=0.007),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13.01±8.57)d短于对照组的(14.87±10.45)d,住院费用(2.37±1.27)万元少于对照组的(2.94±1.64)万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4,9.706,P0.001)。结论针对脊柱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采取精准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同时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眼科患者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创口愈合的影响,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80例接受眼科手术患者,随机抽取40例作为试验组(抗感染组),其余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非抗感染组),用相同手术方法进行眼科手术,缝合切口后,试验组患者给予氨苄西林进行抗感染治疗,而对照组则不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对比两组患者3~8d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3d愈合共14例,3~8d愈合共21例,>8d愈合共5例;而对照组患者<3d愈合共5例,3~8d愈合共13例,>8d愈合共22例,试验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2.5%,平均愈合时间为(3.8±0.4)d;对照组有效率为45.0%,平均愈合时间为(7.2±0.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均出现疼痛、红肿等感染症状,但相比于未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的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感染症状明显减轻。结论眼科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对于创口愈合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脓性阑尾炎术后留置引流管对预防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化脓性阑尾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术后不放置引流管组(对照组)和术后放置引流管组(观察组)各23例,对比两组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切口红肿发生率为34.78%,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0.43%,观察组切口红肿发生率为13.04%,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70%。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为(11.54±4.64)d,而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7.19±2.45)d,两组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留置引流管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效果显著,且可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