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云南省沧源县地震后疟疾传播风险和流行潜势。方法根据2005-2015年4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网报系统)的疟疾疫情数据和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使用"疟疾防治工作调查表"上报的疟疾疫情数据(年报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云南省沧源县近10年来疟疾疫情和震后流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网报系统数据显示,2005-2015年4月云南省沧源县共报告疟疾病例799例,间日疟652例,恶性疟127例,未分型20例。其中,2006年报告病例数最多(326例),地震后班老乡报告1例本地恶性疟病例。疟疾病例主要分布在芒卡镇(320例,40.1%)、班老乡(191例,23.9%)、班洪乡(98例,12.3%)和勐懂镇(92例,11.5%)等4个乡(镇)。年报系统数据显示,沧源县2005-2015年4月共报告本地病例519例,占总病例的58.4%;输入性病例370例,占41.6%。除2006年本地病例报告所占比例低于15%,其余年份本地病例均高于65%以上。风险评估数据显示,沧源县西部乡镇疟疾传播风险指数较高,其中芒卡镇和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的疟疾传播风险指数最高。结论云南省沧源县由于地震后自然、社会、生物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以及仍然存在传疟媒介,该地存在疟疾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江西省由输入性疟疾病例引起本地继发传播的潜在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推动全省实现消除疟疾目标,调整监测重点地区和风险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建立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收集江西省2012-2015年100个县(市、区)疟疾疫情、传疟媒介和防控能力等数据资料,分别计算各县(市、区)疟疾传播潜能指数(TPI)、消除疟疾防控能力指数(ICI)和疟疾传播风险指数(MRI),并绘制江西省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潜在风险地图。结果全省疟疾传播风险指数前10位的县(市、区)分别为临川区(2.131)、信州区(1.609)、九江县(1.404)、章贡区(1.365)、丰城市(1.225)、青山湖区(1.184)、于都县(1.171)、定南县(1.018)、浔阳区(1.015)和珠山区(1.006)。风险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地级市所在辖区以及流动人口较多的县(市、区)。结论江西省存在因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风险,且流动人口越多、防控能力越薄弱的地区,其风险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云南省沧源县开展疟疾再传播影响因素,为沧源县疟疾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及消除疟疾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沧源县重点地区居民的末梢血滤纸血膜标本,应用巢式PCR(nested-PCR)法进行传染源的筛查检测;参考《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采用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人诱双层叠帐捕蚊法开展媒介调查,分析当地疟疾主要传播媒介种群、密度及其分布规律。结果共筛查检测滤纸血膜标本2 077人份,结果均为阴性;共捕获蚊虫3 152只,分属按蚊属、库蚊属和阿蚊属,总蚊虫密度为32.83只/(灯·夜),其中中华按蚊密度为7.80只/(灯·夜)。传疟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占捕蚊总数的23.8%(749/3 152)。5-10月各月均捕获到中华按蚊,其中7月为中华按蚊密度高峰期,占35.0%(262/749)。人诱双层叠帐捕蚊法未捕获到按蚊。结论沧源县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传疟媒介持续存在,仍有输入疟疾病例引起再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云南省沧源县开展疟疾再传播影响因素,为沧源县疟疾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及消除疟疾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沧源县重点地区居民的末梢血滤纸血膜标本,应用巢式PCR(nested-PCR)法进行传染源的筛查检测;参考《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采用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人诱双层叠帐捕蚊法开展媒介调查,分析当地疟疾主要传播媒介种群、密度及其分布规律。结果共筛查检测滤纸血膜标本2 077人份,结果均为阴性;共捕获蚊虫3 152只,分属按蚊属、库蚊属和阿蚊属,总蚊虫密度为32.83只/(灯·夜),其中中华按蚊密度为7.80只/(灯·夜)。传疟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占捕蚊总数的23.8%(749/3 152)。5-10月各月均捕获到中华按蚊,其中7月为中华按蚊密度高峰期,占35.0%(262/749)。人诱双层叠帐捕蚊法未捕获到按蚊。结论沧源县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传疟媒介持续存在,仍有输入疟疾病例引起再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缅边境地区盈江县疟疾疫点处置情况并分析该县疟疾流行态势,为云南省边境地区消除疟疾提供防治对策与与措施依据。方法2015年6-7月在云南省盈江县那邦镇和铜壁关乡选择有疟疾本地感染病例或输入性病例的4个自然村(那邦镇景颇寨、傈僳寨和街马村,铜壁关南开山)进行调查。采集调查对象外周血,用疟疾快速诊断卡(RDT)进行检测,采用巢式PCR(nested-PCR)进行复核。采用诱蚊灯通宵诱蚊法对那邦镇患者较集中的景颇寨、傈僳寨和街马村,以及缅甸拉咱市勐相样进行捕蚊;同时用通宵人诱法在有本地感染病例的那邦镇景颇寨和傈僳寨进行捕蚊,对所捕获的部分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用巢式PCR检测其疟原虫子孢子感染情况。结果在盈江县那邦镇和铜壁关乡以11例疟疾病例为线索共采集194人血样,现场RDT检测均为疟原虫阴性,但巢式PCR检测2份为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阳性,均来自以本地感染病例为线索的景颇寨和傈僳寨调查点。共捕获蚊虫2 374只,分属按蚊属、库蚊属、伊蚊属和阿蚊属的22个种。库蚊属为当地优势属;其次是按蚊属,占11.33%(269/2 374)。微小按蚊是按蚊属的优势种群,占该属的49.07%(132/269),其次是中华按蚊4.09%(11/269)、多斑按蚊2.23%(6/269)和吉甫按蚊0.74%(2/269)等。景颇寨和傈僳寨户内蚊虫平均叮人率分别为5.78只/(人·h)和3.20只/(人·h),傈僳寨户外蚊虫平均叮人率为2.30只/(人·h)。巢式PCR检测微小按蚊14只,均为疟原虫子孢子阴性。结论云南省盈江县边境地区存在疟原虫无症状带虫者;存在主要传播媒介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吉甫按蚊和多斑按蚊,且微小按蚊为按蚊属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云南省沧源县班老乡人群疟疾相关知识知晓率、蚊帐使用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8月,以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班老乡19个居民点作为调查点,选择年龄≥10周岁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居民个人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蚊帐使用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调查对象调查前晚蚊帐使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发出320份问卷,收回32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316份,有效问卷率为98.75%。316名调查对象中,男性152人,女性164人;中国籍调查对象250人,外籍调查对象66人。中国籍居民疟疾临床症状知晓率(71.60%)高于外籍居民(50.00%)(χ2=11.03,P<0.01)。调查前夜,睡在蚊帐里的中国籍和外籍居民比例分别为46.00%和69.70%(χ2=11.73,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民族、住房类型为调查对象调查前晚使用蚊帐的影响因素。结论 云南省沧源县班老乡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蚊帐覆盖率和使用率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福建省疟疾消除后基层监测响应系统现况,为制定疟疾消除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对福建省85个县(市、区)级疾控机构开展基层疟疾防治能力的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疟疾防治经费、技术人员数量、药品储备、检测仪器、定点医院、病例监测、媒介监测、培训等,结合消除疟疾后2016—2020年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按照输入再传播风险等级,分析福建省消除疟疾后基层监测响应系统现况。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根据方差齐性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福建省2016—2020年共血检92 280人份,阳性505例(0.55%),均为输入性病例。就诊的505例疟疾病例中,初诊在基层(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和疾控中心)就诊的占23.37%(118/505),基层初诊确诊占比27.97%(33/118)。94.12%(80/85)的基层疾控机构3年内(2018—2020年)有疟疾防治经费,平均为0.97万/(年·县),间日疟再传播风险县的疾控机构年平均经费(1.35万元)高于潜在间日疟再传播风险县(0.88万元)(t=2.16...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省盈江县边境地区按蚊孳生地幼蚊种类构成。方法选择盈江县那邦镇卡牙河和平原镇户缺坝为调查点开展按蚊孳生地调查。于2016年6-10月在每个调查点选择缓流、积水、水潭、小型沼泽、水田等孳生地每月开展1次幼蚊构成调查。记录各孳生地水体p H值和面积值,以及Ⅰ龄、Ⅱ龄、Ⅲ龄、Ⅳ龄幼蚊以及蛹的数量。Ⅲ龄后期和Ⅳ龄幼蚊通过形态学鉴定蚊种,蛹饲养至羽化后进行形态学鉴定。采用密度(density,Ds)、种类丰富性指数(species richness index,N)、Simpson多样性指数(Simpson diversity index,D)、Shannon多样性指数(Shannon diversity index,H)、Berger-Parker优势指数(Berger-Parker dominance index,d)、Shannon均衡性指数(Shannon evenness index,E)等6个指标分析按蚊幼蚊种类构成,采用Morisita-Horn相似性指数(Morisita-Horn similarity index,C)分析两乡(镇)幼蚊种类构成相似性。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那邦镇共采集幼蚊标本313份(按蚊268份、库蚊45份),平原镇共采集幼蚊标本81份(按蚊55份、库蚊26份)。那邦镇的主要按蚊幼蚊为中华按蚊(183只,占68.28%)、带足按蚊(33只,占12.31%)和微小按蚊(25只,占9.33%);平原镇则为中华按蚊(27只,占49.09%)、带足按蚊(24只,占43.64%)和迷走按蚊(2只,占3.64%)。盈江县按蚊幼蚊Ds为0.33只/勺,D、H、d、E分别为0.54、1.16、0.65、0.50。那邦镇N、H和d值较大,E接近0.5,但D略低。两乡(镇)C为0.82(接近1)。那邦镇各月份的Ds、N和H均高于平原镇。积水中的按蚊幼蚊种类丰富,N较大,d较小;D和H均最高;E最接近0.5。那邦镇大型水体(面积100 m2)种类更为丰富,多样性D和H均较高,d略低,E更接近0.5。偏酸性水体(p H值7)的媒介构成较为复杂。结论云南边境地区面积较大、偏酸性的积水中按蚊种类多、结构复杂,乡镇间媒介种类构成的相似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疟疾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目前云南省疟疾漏报的实际情况。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疟史进行问卷调查。高、中、低乡 (镇 )中各随机抽 1个乡 (镇 ) ,在抽到的乡 (镇 )内 ,按同样的方法从高、低度流行区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 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 ,调查对象为行政村内所有居民 (含外来人口 )。 结果 在 4个县 (市 )共调查 3 0 5 80人 ,初步查明居民中疟疾病例漏报率为 88.8% (95 %CI 87.7%~ 89.3 % ) ,其中个别行政村几乎 10 0 %漏报 ,低疟区漏报最严重达 96.4% ,医疗机构的疟疾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5倍 ,漏报率为 80 .2 % ,而私立医院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70 .8倍 ,漏报率达 98.6%。 结论 云南省疟疾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疟疾漏报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调查目前云南省疟疾漏报的实际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疟史进行问卷调查。高、中、低乡(镇)中各随机抽1个乡(镇),在抽到的乡(镇)内,按同样的方法从高、低度流行区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调查对象为行政村内所有居民(含外来人口)。结果在4个县(市)共调查30580人,初步查明居民中疟疾病例漏报率为88.8%(95%CI87.7%~89.3%),其中个别行政村几乎100%漏报,低疟区漏报最严重达96.4%,医疗机构的疟疾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5倍,漏报率为80.2%,而私立医院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70.8倍,漏报率达98.6%。结论云南省疟疾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3种不同检测方法对疟疾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能力,并了解中缅边境地区的疟疾无症状感染水平。方法2014年7月在中缅边境地区云南省盈江县选择那邦镇、支那乡和缅甸拉咱安置点等3个调查点,采集调查对象血样,制作厚薄血膜和滤纸血标本,分别采用显微镜观察、荧光定量PCR和超敏PCR检测疟原虫感染情况。结果共采集387份血样,显微镜观察检出6例无症状感染者(间日疟5例、恶性疟1例),感染检出率为1.6%;荧光定量PCR检出13例无症状感染者(间日疟12例、恶性疟1例),感染检出率为3.4%;超敏PCR检出38例无症状感染者(间日疟29例、恶性疟9例),感染检出率为9.8%。以显微镜观察为疟原虫感染诊断的金标准,荧光定量PCR检测无症状感染者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8.2%;超敏PCR检测无症状感染者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91.6%。超敏PCR结果显示,那邦镇的无症状感染检出率最高,为17.1%(22/129),其次为缅甸拉咱难民安置点,为10.0%(11/110),支那乡最低,为3.4%(5/148),3个调查点的感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虫种以间日疟原虫为主,占76.3%,恶性疟原虫占23.7%;女性无症状感染检出率为10.7%(23/215),高于男性的8.7%(15/17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以15~29岁的无症状感染检出率最高,为17.5%(10/57),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PCR对疟疾无症状感染者的检出率高于荧光定量PCR和显微镜观察。中缅边境地区人群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疟疾无症状感染者。  相似文献   

12.
使用《疟疾防治工作调查表》(全国疾病控制调查制度2013年版"卫统32表",简称为"年报")收集2015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地区、香港和澳门)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2015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64个县(市、区)共报告疟疾病例3 288例,较2014年(3 078例)增加6.8%,发病率0.024 0/万;病例主要报自云南(606例,占18.4%)、江苏(405例,占12.3%)、四川(290例,占8.8%)、广西(236例,占7.2%)、山东(212例,占6.4%)等5个省(自治区)。报告本地感染病例40例(占1.2%,40/3 288),主要分布在云南(6个县)、西藏(1个县)、海南(1个市)和辽宁(1个市)等4省(自治区)共9个县(市、区),其中1例感染来源不明;其中报告的1例本地感染恶性疟病例分布在云南省沧源县;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本地感染发病率超过1/万。报告境外输入性病例3 248例(占98.8%,3 248/3 288),分布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验室确诊病例3 265例(占99.3%,3 265/3 288),其中间日疟878例(占26.9%),恶性疟1 992例(占61.0%),三日疟76例(占2.3%),卵形疟272例(占8.3%),混合感染47例(占1.4%)。全国1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重症病例163例(占5.0%,163/3 288),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死亡病例20例。全国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简称为"网报")报告疟疾病例3 116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39例。我国消除疟疾进展顺利,但云南边境地区和西藏墨脱县仍是消除疟疾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仍需关注和加强疟疾传播阻断地区的再传播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9年8~10月,在沧源县班老乡进行了溴氰菊酯浸泡蚊帐防治微小按蚊和中华按蚊的现场观察,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实验区概况沧源县班老乡有6个行政村,选取上班老行政村的1~4社为浸帐区,人口816人;5~8社为对照区,人口663人。两区居民绝大多数为佤族,经济、文化落后,多居住在人上牛下、以竹笆为墙的草屋内,多数人无使用蚊帐的习惯,人均帐为1.8人一顶,并有夜间露宿的习惯。该村以山地为主,水田较少。溪河水少,水质清凉,为按蚊的主要孳生场所。1988年该乡发生疟疾暴发,全乡疟疾病人数741人,为近年来发病最高年。(二)杀虫剂及浸帐方法实验所用敌杀死为法国罗素·优克福公司生产。以15mg/m~2(有效成分)预先计算好每顶蚊帐的吸水量和敌杀死用量,将蚊帐浸泡后晾干使用。浸帐使用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使用《疟疾防治工作调查表》(全国疾病控制调查制度2013年版"卫统32表")收集2014年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未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的疟疾疫情数据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除内蒙古自治区无病例报告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680县(市、区)共报告疟疾病例3 078例,较2013年(4 128例)下降25.4%,发病率为0.022 6/万;病例数位居前5位的是云南(17.3%,533/3 078)、江苏(11.5%,355/3 078)、四川(8.6%,266/3 078)、河南(7.0%,216/3 078)、浙江(7.0%,215/3 078)等5个省(自治区)。本地感染病例56例(占1.8%,56/3 078),主要分布在云南边境(9个县)和西藏(1个县);6例本地感染的恶性疟仅分布在云南省的盈江县(4例)和沧源县(2例);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和云南省盈江县本地感染疟疾发病率超过1/万。境外输入病例3 021例(占98.1%,3 021/3 078),分布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广东省报告1例长潜伏期三日疟病例。确诊病例3 057例(占99.3%,3 057/3 078),其中间日疟846例(占27.7%,846/3 057),恶性疟1 882例(占61.6%,1 882/3 057),三日疟53例(占1.7%,53/3 057),卵形疟231例(占7.6%,231/3 057),混合感染44例(占1.4%,44/3 057),诺氏疟1例。全国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重症病例170例(占5.5%,170/3 078),1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报告疟疾死亡病例25例(0.8%,25/3 078)。2014年全国消除疟疾工作成果显著,云南边境和西藏墨脱仍是我国消除疟疾的重点地区,境外输入病例的管理与重症病例救治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疟史对健康人和发热病人原虫血症的作用. 方法1989年5月和10月在中国云南省沧源县班老乡作了两次横断面调查.专业人员在对健康人采血、涂片、镜检的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疟史、性别、居住地海拔及村名5个方面.在4月和10月期间收集发热病人的情况,用EPI INFO 6.0和STATA 5.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疟史和年龄是无症状带虫者[MLH比值比为3.98(95%可信限为2.48~6.40),年龄21~40的比值比为0.19(95%可信限为0.09~0.39),年龄≥40的比值比为0.38(95%可信限为0.16~0.90)]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混杂因素,冲淡了疟史的作用;而疟史是原虫血症发热病人的保护因素[比值比为0.37(95%可信限为0.21~0.65)].结论有疟史者很有可能是无症状的带虫者,是传播疟疾的传染源,应在早期阶段就对其重新治疗.疟史对健康人再次感染疟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盈江县属亚热带气候 ,气候炎热 ,雨量充沛 ,平均气温 2 0°C,年降雨量1810 .8mm。全县有 19个乡 (镇 )和农场 ,10 2个行政村 (办事处 ) ,1180个合作社 (含农场 4个分场 ,2 8个队 ) ,共有5 3 6 42户 ,2 5 3 70 5人。有汉、傣、景颇 ,傈僳等 2 0多种民族。全县有 9个乡(镇 )与缅甸接壤 ,国境线长达 2 14.6km。有口岸 13个 ,出入境公路 4条 ,小路不计其数。为了解当前盈江县的疟疾流行情况 ,对 1996 - 1998年盈江县8个重点乡镇的发热病人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内容和方法以被动病例侦查为主 ,在 8个重点乡镇中对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云南边境地区2009年出境回归人员疟疾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和定量相结合方法对边境3个县的出境回归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 729人,其中324人(8.69%)患过疟疾;规范治疗的病人282例(87.03%),其中在境外缅甸治疗的病人14例(4.32%),国内卫生院治疗的179例(55.25%),国内个体诊所治疗的49例(15.12%),自购药或用民间偏方治疗的82例(25.3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民族、出境次数、境外停留时间、务工类型与疟疾感染密切相关(P<0.05)。结论云南边境地区出境人群疟疾发病较为严重,建议对出境人员加强疟防知识健康教育,提高疟防意识。  相似文献   

18.
清流县位于福建省西部,辖15个乡(镇),人口14.4万,居民大多居住在海拔200~600m之间。清流县为疟疾流行区,20世纪50、60年代间日疟、恶性疟混合流行(以间日疟为主),主要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嗜人按蚊和微小按蚊;70年代后仅有间日疟流行,传疟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建国后曾发生3次暴发流行,经长期积级防治,于1988年达到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防止疟疾发病率回升,巩固灭疟成果,从1989年起开展了疟疾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疟疾年发病率控制在1以下,流行病学特点及灭疟后期管理的监测方法和结果。实践证明建立县、乡(镇)、村三级管理监测体系,实行分级管理,完善乡(镇)卫生院为主的定人、定时、定质量、定任务、定报酬,统一考核“五定一考”岗位责任制;开展病例侦查,病原点的处理,强化现症病人和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建立各级卫生人员对疟疾工作考勤制和评比条例,以及资料登记,统计制度,是巩固和发展灭疟成果的有效方法。疟疾发病率1957、1961、1971、1981年依次为350.5、2379.86、2039.49、81.56,1985  相似文献   

20.
环江县位于广西北部,境内多为山区或丘陵区,全县32万人口,传疟媒介以雷氏按蚊嗜人亚种为主,原为疟疾严重流行区。1980年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了疟疾镜检站,每年1—12月,全面开展发热病人血检侦查疟疾病例和监测疫情动态。现将我县1980—1989年发热病人血检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