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引起脑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共计125例。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χ2=5.77)、脑卒中类型(χ2=18.90)、脑卒中严重程度(χ2=11.39)、神经功能缺损程度(χ2=9.45)和肠内营养情况(χ2=8.75)5个因素的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36)、脑卒中类型(β=0.45)、脑卒中严重程度(β=0.61)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β=0.70)是引起脑卒中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高龄、出血性脑卒中、重度脑卒中和GCS评分为3~8分的脑卒中患者,因其出现应激性溃疡并发症的危险性较大,应进行针对性的重点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危重症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为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合理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2013-12入住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是否发生应激性溃疡将患者分为两组,以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颅脑损伤、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肠内营养、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创伤、饮酒史、消化道溃疡病史为变量,分析上述变量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颅脑损伤、肝功能衰竭和创伤方面存在差异(P〈0.05),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和颅脑损伤是危重症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当危重症患者并发存在机械通气、凝血功能障碍、低血压和颅脑损伤时应加强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影响急性脑血管病(急性脑卒中)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及治疗情况对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急性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发病率为5.60%,且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死亡率高于无合并应激性溃疡患者(P<0.05)。60岁以上发生率高于60岁以下,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患者发生率均高于无上述病史者,脑出血发生率高于脑梗阻,GCS评分3~10分发生率高于10~15分,有预防性抗凝治疗发生率高于无预防性抗凝治疗,有H2R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发生率高于无H2R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P<0.05);性别、家族史对该病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年龄60岁以上、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疾病类型为脑出血、GCS评分3~10分、长期预防性抗凝治疗、H2R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等因素均可提高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临床工作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外科ICU患者脓毒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学ICU 2006-01~2006-12期间4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男性(同女性相比,RR:2.894)、有机械通气史(同无机械通气相比,RR:65.003)、入ICU时高SOFA评分(同SOFA评分<2分相比,RR:1.574)及胸腹部外科手术术后(同非胸腹部外科手术相比,RR:5.847~8.630)患者易发生脓毒症.确诊时APACHEⅡ评分≥20分的脓毒症患者预后差(同APACHEⅡ评分<20分患者相比,死亡率分别为75%和0).结论 男性、有机械通气史,入ICU时高SOFA评分及胸腹部外科手术是脓毒症的危险因素,而确诊脓毒症时APACHE Ⅱ评分是脓毒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患者早期预警及预后的风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7年2月到2020年12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1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胰腺损伤将21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胰腺损伤组(52例)和无胰腺损伤组(158例),根据胰腺损伤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34例)和死亡组(18例)。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基础疾病、入院24 h内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分别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早期预警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结果胰腺损伤组与无胰腺损伤组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淀粉酶、脂肪酶、肌酐、血小板计数、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心肌肌钙蛋白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胰腺损伤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年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钙素原[比值比(OR)= 1.007,95%置信区间(CI)(0.970,1.005),P = 0.039]和hs-CRP[OR = 1.008,95%CI(0.990,1.027),P = 0.040]是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Ⅱ评分[相对危险度(RR)= 1.207,95%CI(1.054,1.384),P = 0.007]是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结论入院24 h内降钙素原和hs-CRP是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的早期预警风险因素,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合并胰腺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及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5例脓毒症患者根据血小板是否减少分成病例组(45例,血小板减少组)和对照组(50例,血小板未减少)。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各实验室指标、28 d病死率及感染控制率,同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死亡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绘制两组患者的生存曲线。结果病例组患者中血液透析、肝素抗凝、解热镇痛药的使用,血培养阳性及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较对照组均明显偏高(P均〈0.05),血小板最低值、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较,病例组患者病死率升高,感染控制率偏低(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减少〈3×10^9/L、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7 d、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28 d累计生存率为44.4%,对照组为64.0%。 结论血小板减少〈3×10^9/L、血小板减少持续时间〉7 d、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是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脓毒症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预示患者病情危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SU)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4年3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急救医学科抢救室收治118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是否合并SU将患者分为两组。采集两组患者入院8h内的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基底节区、丘脑、脑干、脑叶、脑室、蛛网膜下腔、小脑)、意识障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收缩压(SBP)、高血压病史、脑出血病史9项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其检验效能。结果1185例脑出血患者入选本研究,293例发生SU,占24.7%;892例未发生SU,占75.3%。单因素分析显示,脑出血并发SU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出血量、出血部位、意识障碍、APACHEⅡ评分、SBP。在出血部位中,脑室、丘脑、脑干出血并发SU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5.3%(43/95)、39.1%(63/161)、36.9%(48/130),显著高于脑叶〔26.2%(33/126)〕、小脑〔18.8%(15/80)〕、基底节区〔16.1%(78/485)〕、蛛网膜下腔〔12.0%(13/1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量〔优势比(OR)=3.305,P=0.001,95%可信区间(95%CI)为2.213~48.634〕、出血部位(OR=1.762,P=0.008,95%CI为0.123~2.743)、SBP(OR=1.223,P=0.034,95%CI为0.245~2.812)是脑出血并发SU的独立危险因素。出血量、SB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6、0.597,提示出血量有中等的诊断价值,SBP的诊断价值较低。结论出血量大,出血部位在脑室、丘脑或脑干,SBP高的脑出血患者并发SU的风险较大,应尽早降低血压并及时给予SU的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脓毒症患者发生高钠血症的危险因素,及合并高钠血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通过使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明确脓毒症患者10个危险因素与合并高钠血症的关系,包括年龄、性别、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APACHEⅡ评分)、C反应蛋白( CRP)水平等;同时,比较高钠血症组与非高钠血症组28 d死亡率、住院时间等预后指标。结果 APACHEⅡ评分是脓毒症患者发生高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OR 1.15;95%C I 1.022-1.294);高钠血症的脓毒症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 APACHEⅡ评分是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高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与未发生高钠血症的患者比较,合并高钠血症的患者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512-2513
纳入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266例,其中并发应激性溃疡患者28例作为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其余作为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收集此28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同时对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及观察,分析防治方案。结果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患者发病率为10.5%,分析发生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并通过应用抗酸剂、吸氧、止痛等综合性预防,积极液体复苏,积极防治感染和创面处理,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组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比例高于烧伤未导致应激性溃疡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大面积烧伤、休克;对高危患者应当密切观察病情,规范化管理运用于预防烧伤导致应激性溃疡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影响ICU获得性败血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改善败血症患者的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ICU获得性败血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影响ICU获得性败血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电解质紊乱、合并真菌感染、外科手术后及肠外营养方式。结论 IUC获得性败血症发生率极高,且影响因素较多,患者多预后不良。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影响因素采取合理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472例机械通气患者根据是否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谵妄发生的高危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90 d生存率。结果472例入选患者中有306例发生谵妄,谵妄发生率为64.83%。高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高龄及咪达唑仑针镇静是谵妄的危险因素,程序性镇静是谵妄的保护因素。谵妄组90 d生存率为62.75%,非谵妄组为86.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5.27,P<0.05)。高反应性谵妄组90 d生存率为77.50%,低反应性和混合性谵妄组生存率为57.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χ2=8.70,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存在较高的谵妄发生率,高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延长、高龄及咪达唑仑镇静是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谵妄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脓毒症患者非特异性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2年10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非特异性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 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小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1、3、5、7 d后的血清 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 TNF-α、IL-6、CRP等炎性因子的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于文霞  秦振新 《临床荟萃》2010,25(14):1231-123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35例TIA患者以住院14天为观察终点,14天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患者为进展组(n=76),未进展为脑梗死者为未进展组(n=159).分析两组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影响因素为高胆固醇血症史(46.1%vs28.3%,P<0.01)、糖尿病史(51.3%vs 31.4%,P<0.01)、脑血管病家族史(68.4%vs 49.1%,P<0.01)、空腹血糖升高(55.3%vs 9.4%,P<0.01)、空腹胆固醇升高(59.2%vs 34.6%,P<0.01)、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73.7%vs 56.0%,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血管病家族史(OR=1.615,P<0.01)、糖尿病史(OR=1.761,P<0.01)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 脑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史是TIA患者短期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TIA后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5.
111例烧伤脓毒症的发生特点及转归   总被引:33,自引:10,他引:33  
目的:探讨烧伤脓毒症的发生特点及转归。方法:1993年1月 ̄1998年10月共收治烧伤患者1641例,对其中发生烧伤脓毒症的111例进行分析,且对脓毒症患者并发多系统脏器功能(MSOF)存活和死亡患者测定了血浆蛋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内毒素(LPS)。结果:随烧伤面积增加,脓毒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主要原因有:①创面感染(83例,74.8%),致创面感染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与内毒素(ET)检测在危重症患者脓毒症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0月该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疑似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有104例纳入此项研究。其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1例(SIRS组),脓毒症30例(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24例(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19例(脓毒症休克组)。以脓毒症患者出院作为观察预后,共存活57例(存活组),死亡16例(死亡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PCT、ET水平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指标的效能。结果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PCT水平、APACHE-Ⅱ评分、ET水平均明显高于SIRS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水平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随着感染程度的严重而升高(P0.05),ROC曲线显示PCT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82.2%,特异性为87.5%。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在死亡组水平更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T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PCT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要显著高于APACHE-Ⅱ评分的0.76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APACHE-Ⅱ评分和ET,PCT检测更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和治疗脓毒症患者。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患者氧利用率的变化与预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氧利用率(O2UC)的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60例危重病患者分为脓毒症组30例和非脓毒症组30例;另设30例正常人作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患者于急诊入院时及住院后1、2、3、5、7和10 d晨8时抽取股动脉和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血2 m l,查血气并计算O2UC。正常对照组仅查动、静脉血气1次,并计算O2UC(为动静脉血氧饱和度差/动脉血氧饱和度)。结果:患者急诊入院时和住院后1 d,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O2U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当O2UC持续高于55%达12~24 h,患者预后极差,易于短期内死亡。从住院后2 d起,脓毒症组和非脓毒症组O2UC均很快下降,并低于正常对照组,且脓毒症组较非脓毒症组下降更加明显(P均<0.05)。非脓毒症组于住院后5 d起O2UC逐渐回升,并恢复至正常。而脓毒症组患者于住院后2 d起O2UC始终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当O2UC持续低于21%时,提示合并症较多,预后不佳。结论:脓毒症患者常存在较低的O2UC,且病情严重、预后差。O2UC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判断组织缺氧、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45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早期脓毒症A组(n=17例)、严重脓毒症B组(n=15例)、脓毒症休克C组(n=13)。各组患者均采取相应规范化治疗措施,入院明确诊断后24 h内进行血常规检测;检测血清中PCT、CRP水平;进行血培养;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患者急性生理学、慢性健康状况进行评分。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CRP、WBC水平,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血清PCT水平的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指标;对比血清PCT水平与血培养检测结果。结果 B组、C组血清PCT、CRP、WBC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血清PCT、CRP、WBC水平、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患者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67,P0.05)。随着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增加,患者死亡率呈升高趋势,抗感染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所增加。随着血清PCT水平升高,脓毒症患者血培养阳性率呈升高趋势。结论血清PCT水平持续升高提示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其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前肾上腺髓质素作为脓毒症危险分层新标志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前肾上腺髓质素(pro-ADM)在脓毒症预测和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将51例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危重病患者按国际脓毒症标准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25例)、脓毒症组(12例)、严重脓毒症组(9例)、脓毒性休克组(5例)4组.取静脉血,采用新型夹心免疫荧光测量法检测pro-ADM浓度,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 I)评分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相比较.结果 ①SIRS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血浆pro-ADM浓度逐渐升高,分别为0.34、2.23、4.57和8.21 μg/L,其中以脓毒性休克组pro-ADM浓度最高(P均<0.05);②在所有脓毒症患者中,与其他标志物相比,死亡患者的pro-ADM浓度比存活患者明显升高(2.01 μg/L比9.75 μg/L,P<0.05),APACHE I评分也明显升高(23.44分比38.21分,P<0.05);③在脓毒症存活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中,pro-ADM、PCT、APACHE I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81和0.81)较CRP和IL-6(分别为0.53和0.71)明显增多.结论 pro-ADM浓度测定在脓毒症的预测和危险分层中是一个新的有用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