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的手术方法及早期疗效。方法对21例成人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22髋)行生物型THA。髋关节脱位按Crowe分型:Ⅰ型15髋,Ⅱ型和Ⅲ型共6髋,Ⅳ型1髋。髋臼重建方式中采用真臼加深内移15髋,结构性植骨4髋,旋转中心上移3髋。1髋CroweⅣ型行转子下短缩截骨。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无假体周围感染、假体不稳及松动。X线片显示结构性植骨无塌陷,转子下截骨部位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前30~53(38.6±5.6)分,术后76~94(84.2±6.8)分。结论 THA治疗成人DDH早期疗效满意,与普通THA相比,DDH的THA技术要求高,操作较复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提高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髋臼发育不良Crowe分类选择不同髋臼假体置入重建方法,Ⅰ型16髋,Ⅱ型29髋,Ⅲ型11髋,Ⅳ型4髋,37例42髋CroweⅠ-Ⅱ型采取真臼重建,其中2例2髋采取真臼小号假体重建,12例16髋CroweⅢ型采取真臼重建加植骨造盖,2例2髋采取假臼重建,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以恢复髋关节功能。[结果]随访2年到8年,平均时间5.5年,Har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5.4分增加至88分,优良率93.7%。所有病例均无假体松动及下沉,无一例感染及脱位,所有植骨块均获得愈合。[结论]重建髋臼假体的稳定性,软组织平衡调节,肢体长短对称调节,术后积极康复训练,是该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对31例42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双侧11例,单侧20例。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经过3个月~4年的随访,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4.65分增加到术后89.26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术中应充分考虑髋臼发育不良的原发及继发病理改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植骨髋臼成形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髋关节发育不良成人患者的植骨髋臼成形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方法和疗效。方法 :自 1993年~ 2 0 0 4年 6月 ,对 66例 (81髋 )髋关节发育不良 ,根据影像解剖学的特点 ,将其分为 4型 ,采用自体植骨于髋臼缘 10~ 3点钟位 ,改变髋臼朝向 ,并加深髋臼或植骨下移重建臼顶和后柱后壁等 6项要点 ,正确安置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假体抑生物型假体。结果 :对 66例 81髋的髋关节发育不良病人术后经平均 5年 2个月随访 ,植入骨均愈合 ,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 ,优 (>90 ) 42例 5 3髋 ,良 (80~ 89) 17例 2 2髋 ,尚可 (70~ 79) 7例 7髋 ,无失败 (<70 )者 ,优良率为 89 4%。术后有 9例并发症 ,且均已治愈或改善。结论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须进一步认识解剖和临床特点 ,自体骨植入重建髋臼顶和后柱后壁 ,使旋转中心下移和内移 ,是使人工全髋关节成功置换和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人工全髋置换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方法。方法 2002年5月至2009年1月,对17例21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其中男4例,女13例,年龄40~72岁。双髋4例,单髋13例。髋关节脱位按C row e分期,Ⅰ期4髋,Ⅱ期9髋,Ⅲ期7髋,Ⅳ期1髋。结果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3.2年。采用H arris髋关节评分法进行评分,平均83.4分。结论人工全髋置换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但手术较常规置换复杂,宜严格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7.
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DDH)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DDH的一种理想方法,自2007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收治38例(40髋)DDH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8例(40髋),男4例(4髋),女34例(36髋);年龄25~70岁,平均46.5岁.按照Crowe分型:Ⅰ型6例(6髋),Ⅱ型12例(13髋),Ⅲ型14例(14髋),Ⅳ型6例(7髋).术前Harris评分27~50分,平均41.2分.本组均采用非骨水泥假体(美国Biomet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8.
全髋关节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新方法,方法:应用全髋关节成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30例患者33髋。结果:随访25例28髋,平均随 访5.3年,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3髋,良9髋,可4髋,差2髋,结论:术前准确测定髋臼骨质分布、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术中正确重建髋臼,术后积极康复训练,患者大都可以取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中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技巧及经验,了解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7年6月,对27例(27髋)成人髋臼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术。男性8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0.6岁(21~69岁)。所有患者均行单侧全髋置换。[结果]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2~6年,平均48个月;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39.2±3.6)分恢复到术后4年的(82.4±4.1)分(优4例、良17例、可6例),与术前比较Harris评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截止目前无1例翻修,术后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生活自理且恢复日常工作。[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难度较大,并发症较多。术前细致周密的治疗方案,充分考虑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原发及继发性病理改变,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术中特别需要考虑两侧肢体的长度、外展肌的平衡、软组织的松解,处理好髋臼骨缺损、髋臼及股骨近段的畸形、选择好合适的假体,是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谭伦  郭勇 《临床骨科杂志》2005,8(6):523-524
目的探讨髋臼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行人工全髋置换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16髋)因髋臼发育不良所引起的严重骨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随访时间4~68个月,采用Mereled’Aubigne评分标准:优5例,良4例,中1例。结论髋臼发育不良型骨性关节炎行人工全髋置换术可获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髋臼加深全髋置换治疗成人先天髋臼发育不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索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伴髋关节半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12例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伴髋关节半脱位患者采用髋臼加深髋关节置换的方法治疗。结果:经1-8年随访,段体稳定,髋关节疼痛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髋臼加深全髋关节置换是成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伴髋关节半脱位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在髋臼发育不良的病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人工髋臼安放的方法。方法:对15例22个因髋臼发育不良导致骨关节炎的病例,在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根据髋臼发育不良的程度,采用了髋臼外上缘植骨,加深髋臼及髋臼轻度内陷等三种方法。术后3、6、9、12个月及以后每半年以同等条件投照双侧髋关节正位X线片,观察人工髋臼安放的角度及人工髋臼与髋臼骨床愈合的情况。平均随访24个月。结果:随访时发现加深髋臼及髋臼轻度内陷的病例,人工髋臼与髋臼骨床接触良好,角度满意,关节功能恢复优良。而髋臼外上缘植骨的病例,术后2年时植骨块与人工髋臼之间出现了透亮带。结论:髋臼发育不良导致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病例在施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应根据髋臼骨床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安放人工髋臼。特别是在髋臼较浅,而髋臼骨床底部骨质较多的情况下,应采用向内切磨髋臼:加深髋臼后安放人工髋臼。本组病例大部分采取此方法,收到了十分满意的临床效果。但手术中应注意不宜切磨髋臼过深,影响到髋臼内壁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时不同方式髋臼重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36例(44髋)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进行了全髋关节置换。年龄42~65岁,平均48岁。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9.9分,双下肢长度差异平均为1.8 cm,髋关节平均活动度:屈曲59.6°,外展21.6°,内收13.9°,外旋10°,内旋8.2°。术中臼杯均安装于真臼处,髋臼内移14髋,髋臼内陷成形术18髋,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12髋。髋臼侧均选用非骨水泥型假体。疗效评价:根据Harris评分分为优、良、可、差四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9.2年,平均5.1年。平均Harris评分由术前的49.9分恢复到术后的90.1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t=28.807),其中评定为优23髋、良17髋、可4髋,术后优良率达90.9%。术后髋关节平均活动度:屈曲105°,外展35°,内收15.8°,外旋45°,内旋15°。本组病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并发症发生。X线检查示假体无松动移位,无翻修病例。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采用恰当的髋臼重建结合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可获得满意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的髋臼重建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时臼杯假体安放的方法及其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8例(56髋)髋臼发育不良行全髋置换时,部分应用髋臼内陷成形术向内或内下方加深髋臼并选择小型臼杯假体。通过Ranawat三角测量术前及术后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中心的水平和垂直距离,应用Mark髋臼四分法判断臼杯假体的实际位置。行Harris临床评分及X线检查做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Ranawat三角测量,术前股骨头中心距理想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平均为18.2 mm,术后为1.52 mm;术前垂直距离平均为10.26 mm,术后为5.68 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rk髋臼四分区中,臼杯假体位于内侧区者为46髋,其中内下区34髋。术前Harris评分为32.5~60.3分,术后为76.6~96.5分。无假体松动和移位,无翻修病例。结论在髋臼发育不良行全髋置换的髋臼重建中,应强调向内方或内下方加深髋臼,接近于真臼安放臼杯假体,以尽量恢复髋关节理想旋转中心;选择小型臼杯假体以获得髋臼宿主骨的良好覆盖,减少髋臼植骨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正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常见病,不同国家、种族发病情况不同,Kumar等[1]报道,丹麦的发病率为5.4%~12.8%,韩国为1.8%,土耳其为2.4%,新加坡为7.3%。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和宫内环境因素,危险因素包括女性、第一胎、家族遗传病史、臀位分娩、羊水过少、斜颈、下肢畸形等。许多国家对新生儿进行筛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行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 PAO)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的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泉州市正骨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行PAO治疗的21例成人DDH,其中男1例(1髋),女20例(20髋);左髋12例,右髋9例;年龄18~44岁,平均(32.15±10.81)岁;改良T9nnis骨关节炎分期0期5例(5髋),Ⅰ期14例(14髋),Ⅱ期2例(2髋)。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通过X线片记录所有患者外侧中心边缘(lateral center edge, LCE)角、臼顶倾斜角(T9nnis角)、股骨头超出指数(extrusion index, EI)及前方中心边缘(anterior center edge, ACE)。结果 患者术中出血量(779.52±29.60)mL,手术时间(115.95±4.44...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中髋臼高位放置治疗CroweⅡ型、Ⅲ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s, D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行THA治疗的21例(28髋) CroweⅡ型和Ⅲ型DDH患者(高位放置组),以同期19例(26髋)接受THA治疗的CroweⅠ型DDH患者为对照(解剖位放置组)。采用Trendelenburg征和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临床效果,拍摄双髋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髋关节旋转中心距泪滴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下肢长度差异。[结果]高位放置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解剖位放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时,CroweⅠ型、CroweⅡ型和CroweⅢ型DDH患者Harri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步态良好,无跛行发生,Trendelanburg征均为阴性。所有患者X线片均未见放射性透亮线和假体下沉,高位放置组和解剖位放置组双下肢长度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oweⅡ型和Ⅲ型患者髋关节旋转中心距泪滴的垂直距离均高于CroweⅠ型患者(P<0.05),而组间水平距离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术中髋臼高位放置治疗CroweⅡ型、Ⅲ型DDH的效果较好,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并进行长期随访,以证实本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的疗效、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5~6月,对12例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13个髋关节进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30~59岁,平均47岁,所有患者均为半脱位型。髋臼侧采用真臼位置重建,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头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10 m in,术中失血平均387 m l,术后引流量平均200 m l,肢体延长平均9 mm(术前短缩平均14 mm)。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股骨颈骨折、脱位、松动、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全部随访12~13个月,临床效果满意,平均髋关节活动度屈曲由106.7°增加到120°,外展由25.8°增加到46.4°,外旋由20.8°增加到45°,内旋由3.3°增加到28.6°,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2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96分。X线片显示关节假体位置正常,人工髋臼平均外展角为39°,股骨头中心柄与股骨干夹角平均141°,髋关节旋转中心位置平均下移9 mm,内移11.5 mm。宿主骨对臼杯的平均覆盖率为89.5%,宿主骨与假体之间未见透亮线。[结论]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半脱位型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应用前景,其远期疗效及其他类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内陷症的方法及早期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2月,收治髋臼内陷症16例16髋。男6例,女10例;年龄39~72岁,平均56.5岁。病程1年6个月~35年,中位病程6.4年。左髋7例,右髋9例。原发性3例,继发性13例。髋关节Harris评分为(49.5±5.5)分。髋臼内陷按Dunlop等的诊断标准分度:轻度3例,中度9例,重度4例。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髋臼重建时采用植骨及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恢复患髋股骨偏心距及髋臼旋转中心。结果术后16例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2个月,平均37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0.5±4.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78,P=0.000)。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下沉,植骨与髋臼融合,无髋臼再次内陷。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内陷时,采用植骨及非骨水泥型髋臼假体恢复患髋股骨偏心距及髋臼旋转中心,可获满意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