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诺福韦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在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予以替诺福韦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73%(P <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TGF-β1、 IL-15、 IL-1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诺福韦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明显提升抗病毒效果,抑制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卫生工程学》2019,(3)
目的 对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与恩替卡韦+阿德福韦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 将本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0例纳入研究,按照患者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每组35例。研究A组接受恩替卡韦联合替诺福韦(ETV联合TDF)治疗,研究B组则接受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ETV联合ADV)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乙型肝炎病毒(HBV)的DNA水平。结果 研究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研究B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治疗9个月及治疗12个月时研究A组HBV DNA减少量明显超过研究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TV联合ADV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效果较好,提高了患者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肝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Medic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文献关于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的对照研究及队列研究,检索时间至2017年7月,由两名作者对检索数据进行提取与总结,运用Stata 1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纳入文献进行敏感性分析,运用Egger,s或Beggr,s检测其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此次网状Meta分析文献共22篇,对比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HBV-DNA有效性方面,按照口服抗病毒药物时间,可分为5个亚组,12周、24周、48周、72周、96周,其相对危险度RR与可信区间CI分别为:RR=1.14,CI(0.92~1.42),I~2=13.3%P=0.318;RR=1.05,CI(0.96~1.13)I~2=23.8%P=0.173;RR=1.04,CI(0.98~1.11)I~2=11.1%P=0.322;RR=1.16 CI(1.02~1.32)I~2=78.4%;RR=1.07 CI(1.01~1.13)I~2=62.3%P=0.01,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在治疗慢性乙肝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方面,将研究按随访时间分为12周、24周、48周,三个亚组相对危险度及可信区间分别为:RR=1.16,CI(0.92~1.46)P=0.022I~2=61.8%;RR=0.98,CI(0.89~1.07)P=0.121I~2=38.8%;RR=0.99,CI(0.95~1.03)P=0.880I~2=0。结论当随访时间在48周以内时,口服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有效性无明显差异,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到72周,口服替诺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有明显差异,前者在根除HBV-DNA有效性方面优于后者,而二者在谷丙转氨酶复常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9,(2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诊治的CHB患者80例,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48周,在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时定量检测患者血清HBsAg、HBV DNA变化。结果 8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0%;血清HBsAg和HBV DNA水平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时有效组低于无效组(P<0.05),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HBsAg水平有效组在治疗12周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P<0.05),无效组在治疗36周开始呈现下降趋势(P<0.05),血清HBV DNA水平两组均在治疗12周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治疗后血清HBsAg和HBV DNA水平之间呈现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下面积显示在治疗24周时血清HBsAg水平为3.87 lg IU/ml,对抗病毒治疗疗效的预测敏感度为83.19%、特异度为77.20%。结论治疗前血清HBsAg水平与CHB患者恩替卡韦分散片抗病毒治疗疗效无关,治疗过程中血清HBsAg水平与治疗疗效密切相关,治疗24周时血清HBsAg水平明显降低的患者后期治疗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给予恩替卡韦0.5 mg/d,对照组(32例)给予拉米夫定100 mg/d,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在治疗4、12、24和48周时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复常率、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低于检测值率及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4、12、24、48周时,治疗组患者血清HBV DNA低于检测值率分别为63.33%、76.67%、86.67%、93.33%,对照组分别为37.50%、50.00%、56.25%、65.63%,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LT复常率及血清HBeAg阴转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可迅速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更有效抑制HBV复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恩替卡韦,它是一种有效的、选择性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核苷类似物,又名博路定,它是由美国首次研发,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了证明此种药物药性与适用性,一些医学界研究学家进行了一些体外试验,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恩替卡韦这种药物比其他核苷类似物更具有疗效。通过对人体临床和动物模型研究,恩替卡韦有降低血清病毒DNA水平和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作用,而对于拉米夫定的突变病毒仍然有效,本论文是针对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的治疗进行了研究。医学界也时刻在关注着,监测着,想出最佳的好办法治疗及防范,进一步让患者早日脱离病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主要对恩替卡韦分散片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以2015年4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门诊和住院病例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乙型肝炎药物治疗和另添加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年,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治疗之前两组患者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偏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4周之后,观察组(77.5%)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显著(P0.05)。治疗48周之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7.5%,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比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每组36例,分别给予口服替比夫定600mg/d,或恩替卡韦0.5mg/d,持续治疗48w。观察两组治疗24、48w时血清HBV—DNA阴转率、生物化学指标、HBeAg血清转换率、乙肝病毒耐药。结果:治疗24w时,替比夫定组和恩替卡韦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77.8%和72.2%,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2.2%和66.7%,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19.4%和16.7%,治疗48w时两组ALT复常率分剐为83.3%和77.8%,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7.8%和72.2%,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27.8%和19.4%。治疗48w时替比夫定组出现2例YMDD变异。结论:治疗48w时,替比夫定组HBeAg血清转换率优于恩替卡韦组。两组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蒋文慧;李艳芬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4,(7):105-107
目的 分析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对乙肝患者的影响,探讨乙肝更好的用药方法。方法 选择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乙肝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表面抗原滴度、表面抗体滴度、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表面抗原滴度低于对照组,表面抗体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45,P<0.05)。两组治疗过程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PTA、AST、TBIL、ALT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IV、LV、PIIINP、HA指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对乙肝患者的影响存在差异,替诺福韦的治疗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提高抗体滴度,降低抗原滴度。 相似文献
12.
陈新秀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9)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8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2组病毒转阴率,对比治疗前后2组的肝功能,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研究组均优于常规组。治疗后,两组患者IFN-γ、IL-1β、TNF-α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恩替卡韦是目前较新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抗病毒药,其临床疗效已得到证明,但存在着病毒变异易耐药、停药后病情易反复等缺点,因此临床上常采用联合抗病毒治疗来稳定病情、提高疗效。我院应用恩替卡韦与苦参碱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5).结论 EⅣ单药治疗对无基因耐药的CHB核苷(酸)类似物初治患者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口服,观察疗程为48周;观察2组乙肝病毒DNA定量(HBV DNA)变化、肝功能的恢复及e抗原/e抗体血清转换的情况.结果 在治疗12周时,治疗组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VFA)、e抗原、HBV DNA平均值分别为54.06,67.52,39.63,35.45,62.08,24.34,06.43;对照组分别为76.86,95.67,89.02,31.56,42.89,32.24,21.12;2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治疗24周时,治疗组检测ALT,AST,TbiL,ALB,PTA,e抗原,HBV DNA平均值分别为50.06,65.02,38.97,36.45,65.08,4.67,2.40;对照组分别为70.86,80.52,67.02,33.06,45.76,30.78,10.12;2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5%和22.5%,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治疗48周时,治疗组检测ALT,AST,TbiL,ALB,PTA,e抗原,HBV DNA平均值分别为40.58,54.23,38.07,38.43,70.18,3.57,0;对照组分别为56.67,75.52,69.09,33.98,59.86,24.86,14.12;2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5%和32.5%,表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有效和安全的,可作为抢救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对33例乙型肝炎(乙肝)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恩替卡韦0.5 mg/d口服治疗33例乙肝患者,其中慢性携带者7例,慢性轻度患者12例,慢性中度患者14例.主要检测血清HBV DNA水平,与基线值相比的平均下降量,HBV DNA阴转率(<3log10拷贝/ml);并同时检测ALT、AST复常率.结果 三组患者HBV DNA水平随治疗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与基线相比的平均下降量也相应逐渐增加,三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携带者HBV DNA阴转率为57.1%,轻度患者为75.0%,中度患者为100.0%.其中,中度患者在治疗至12周、24周、36周时,HBV DNA阴转率显著高于携带者(P<0.05),仅在12周时HBV DNA阴转率高于轻度患者(P<0.01).中度患者48周时有5例达血清转换(35.7%),轻度患者在48周时有4例达血清转换(33.3%).轻度、中度患者分别在36周、24周时ALT/AST完全复常.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肝有较高疗效,安全,耐药风险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未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予以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口服每日1次,分别检测治疗0、4、12、24、48、72周时患者血清的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表面抗原(HBsAg)与e抗原(HBeAg)状态和肝功能情况,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药物的安全性。结果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至72周时HBV-DNA水平平均下降幅度达到3.60log10,HBV-DNA未检出率达到96.37%,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达到97.93%;HBeAg和HBsAg血清学转换率为7.81%和3.13%;治疗前基线ALT水平>5ULN组HBV-DNA阴转率和HBeAg转阴率明显高于ALT 25ULN组和ALT<2U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转换率与ALT<2UL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107 copies/ml组在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方面均高于HBV-DNA>1075ULN组和ALT<2UL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eAg转换率与ALT<2UL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V-DNA<107 copies/ml组在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及转换率方面均高于HBV-DNA>107108 copies/ml组和HBV-DNA>108 copies/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转阴率与HBV-DNA>108 copies/m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抑制病毒复制、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方面均有疗效,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研究,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服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加用苦参素口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DNA水平均与治疗前比较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LN、IV-C、PCⅢ水平治疗后均与治疗前比较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明显(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提高病毒血清标志物转阴率及改善肝纤维化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15)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体内免疫细胞水平特征,及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免疫细胞水平的变化,指导临床治疗实践。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10月医院就诊5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治疗,于治疗前和服药后3、6、9、12个月用ELISA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和IL-10水平,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HBeAg阳性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完全应答患者IFN-γ水平逐渐升高,IL-10水平逐渐降低;部分应答患者治疗9个月后IFN-γ/IL-10达最高水平为(0.66±0.17),仍低于对照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患者治疗后IL-10水平不断降低,IFN-γ/IL-10不断升高,治疗9个月时IFN-γ/IL-10da达到最高水平0.54±0.19,低于正常对照组,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患者血清IFN-γ降低,IL-10升高,且Th1/Th2比例失衡,这可能与HBV感染的慢性化相关;恩替卡韦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反应有一定程度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