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总结和探究范炳华教授“蛙式扳法”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范炳华教授临床治疗下腰痛的理论及方法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 范炳华教授对诊疗脊柱及骨关节相关疾病提出 “症因相关”、“有错必纠”和“骨正筋自柔”理论,基于此理论首创了“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技术”,这项技术在临床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范炳华教授治疗下腰痛的理论有较大创新,其临证思路清晰,尤其是“症因相关”等学术思想对临床诊疗思维的建立与应用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加之“蛙式四步扳法”治疗下腰痛操作步骤清晰、手法掌握易懂医学,且临床效果显著,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范炳华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五批、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推拿教学、临床、科研50载。坚持中医为本,西医为用,擅长将中医理论与解剖学、影像学和生物力学相结合,诊断主张"求本溯源",治疗遵循"治因为先,有错必纠"的理念[1]。以症因相关的辨证思想,深入挖掘出病因之源,对下腰痛的诊治,归纳为腰椎、骶髂关节、尾椎不同源性[2-3]。并予以精准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本文简介尾椎源性下腰痛医案病例二则。1医案简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范炳华教授诊治骶髂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范炳华教授临证和对验案的学习,总结范炳华教授临床诊治骶髂关节紊乱症的临证经验,并附典型验案,从中体会范炳华教授临证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的细节和方法。[结果]范炳华教授基于"症因相关"理论,奉行"有症必有因,症因要相关,治因为先"的学术思想,临证注重从临床症状出发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通过运用专科检查方法探寻与症状具有相关性的内在病因,辨证性排除相似病症,并针对病因作出精准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范炳华教授"临证三原则"学术思想对临床诊疗骶髂关节紊乱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临床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二个典型病例的分析,反映范炳华教授“症因相关,治因为先”的诊治思维在推拿临床的应用,揭示尾椎源性下腰痛的诊断思维,创新治疗方法。体现了范师在脊椎疾病的推拿诊治中独特的见解,展示了俯伏位肛指复位法的具体运用方法,值得临床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范炳华教授临证时,善于将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以及生物力学相结合,对产后或损伤所致骶髂关节错缝详细辨别发病的病因病机,并首创“蛙式四步扳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症技术,为生产、外伤等因素引起的骶髂关节错缝患者解除病痛,效果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6.
孙希武 《河北医学》2013,19(10):1549-1551
目的:观察骶髂关节阻滞对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等。方法:选取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病例60例进行骶髂关节阻滞,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Roland-Morris评分与JOA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疼痛缓解(VAS计分: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Roland-Morris评分:P〈0.01),腰部功能改善(LOA评分:P〈0.01)。结论:骶髂关节阻滞能够明显缓解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疼痛,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腰部功能,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过去许多骨科医师认为骶髂关节系软骨结合,且有坚强的骨间韧带,不承认有错位发生的可能,因而在西医骨科专著上很少有骶髂关节损伤的记载。而骶髂关节损伤错位,其临床表现又常与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相混淆,X 光检查又不能发现解剖结构异常,因此,过去对有关骶髂关节损伤错位报道极少。近年来各地均有成批病例报道,通过我们自己临床所  相似文献   

8.
骶髂关节炎是以骶髂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表现,临床上常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及僵硬,疼痛常放射至腹股沟、会阴部甚至大腿内侧,行走、坐卧均可诱发及加重,以夜间或晨起较重,活动后多可减轻.  相似文献   

9.
骶髂关节症候群是常见的一种下腰痛,本文通过对24例病人的治疗体会。结合复习文献,提出该症候群的发病机理,疾病范围,介绍了临床表现类型及几种主要检查方法,着重强调了骶髂关节痛伴有下肢牵涉性疼痛的重要临床意义。文章叙述了放射线检查的作用,简介了常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男性老年骨盆4例,尸解后漂白的朝鲜族中年女性骨盆1例,对骶髂关节融合进行形态观察和 X 线片分析。男性老年骨盆4例中3例左骶髂关节后缘下部呈桥状愈合,骶髂二骨的耳状面上后缘轻度骨质增生;另1例右骶髂关节中下部后缘呈桥状或豆状愈合,骨质增生。上述4例均部分愈合,这与老年性骨关节退行性改变有关。尸解后漂白的朝鲜族中年女性骨盆左骶髂关节完全融合,肉眼观察融合处前面,上缘、下缘骨质光滑如正常骨质,融合处与邻近骶、髂二骨质纹理相一致。在后方髂嵴后部与骶骨外侧部之间(相当于耳状面后缘处)有一条沟,沟底骶髂二骨完全融合,沟中部和下部各有一个滋养孔。X 线片观察左骶髂关节融合处均有整齐的骨小梁排列,与邻近骶、髂二骨的骨小梁方向一致,无不规则的弓形透亮区。骨盆入口向左歪斜的横椭圆形,第一斜径107.0mm,第二斜径115.3mm,左坐骨大切迹66°,右坐骨大切迹85°。骶髂关节完全融合可能与胚胎发生和骨化过程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1.
骶髂关节紊乱,由于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常被误诊而影响及时治疗。我院从1993~1996年,门诊和病房共收治骶髂关节紊乱患者69例,其中在他院误诊17例。检查诊断后。均采用手法复位,配合局部注射,住院患者加做理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石颍张福江  王保存 《中原医刊》2005,32(22):F0004-F0004
骶髂关节结核作为全身结核感染的局部表现,近年来又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科自2004年以来收治2例,均经手术证实,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范炳华教授诊治下腰痛的学术经验。[方法]通过跟随范炳华教授临床实践,复习验案,总结范炳华教授诊治下腰痛的临证经验,并附典型病例以佐证范炳华教授诊治下腰痛的思维和方法。[结果]范炳华教授基于“症因相关”理论,主张“有症必有因,症因要相关,治因应为先”的学术思想,临证注重以临床症状为起点,结合病史,运用专科检查方法,探寻下腰痛的内在病因之源,并将其归纳为三源,胸腰椎源性下腰痛治则为定点纠偏,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则行理筋整复,尾椎源性下腰痛则施捋顺解痉,分门别类进行相应精准治疗,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范炳华教授“追本溯源”学术思想对临床诊疗下腰痛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临床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骶髂关节化脓性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7例骶髂关节化脓性感染病例,发现两种临床类型的存在(急性5例,慢性2例),其临床表现隐匿多样,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髋关节疾病、臀肌及骨盆疾病、下腹部疾病相混淆,作者认为骶髂关节化脓性感染虽然少见,但并非罕见,由于其较少地表现为单纯的局部症状和体征加之认识不足,临床上常常出现误诊或延迟诊断,同位素扫描及关节穿刺检查被证明是早期诊断该疾病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采用美式骶髂关节矫正技术治疗该类患者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本院推拿科门诊骶髂关节紊乱症患者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17~61岁,病程1周~6年;骶髂关节向前错位12例,骶髂关节向后错位24例。临床表现:慢性损伤患者自觉下腰部、臀部隐痛乏力而下肢远端症状不明显,表现为酸胀、疼痛、畏寒等感觉,部  相似文献   

16.
骶髂关节封闭加牵引治疗骶髂关节滑膜嵌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骶髂关节封闭加牵引治疗骶髂关节滑膜嵌顿沈阳铁路局总医院骨科(110032)田江宜在腰腿痛的病例中,有一部分下腰及的骼关节疼痛的病人,被诊断为骰骼关节滑膜嵌顿。我院自1989年至1994年间在腰腿痛的病例中有明确诊断和完整治疗的能骼关节滑膜嵌顿病人34...  相似文献   

17.
采取手法复位后中药外敷治疗小儿能骼关节松动症,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SO例,男20例,女60例。年龄3~9岁,其中6—8岁占50例。诊断标准:患儿多无明被外伤史,跑跳后突然出现患肢破行,患侧下肢向外撇走路.患侧膝痛,但膝关节活动正常,双下肢等长。2治疗方法2.1手法复位。①患儿俯卧位,双手叠按手能尾部.突然向下用力,力量应适度,大多数患儿可闻及清脆弹响声。②患儿仰卧位,双手分别置于两侧器前上棘处,突然向两侧施力也可闻及弹响。③患儿侧卧复位法,患儿侧卧,双手挤压骨盆.闻及弹响即可。2.2中药外敷:防…  相似文献   

18.
<正>1病历资料病例1:患者田某,女,1周前骑自行车不慎摔倒,左侧腰骶部及臀部痠痛难忍,去医院拍片排除骨折,理疗口服止痛药并卧床休息,开始2 d症状有所缓解,近2 d症状加重以致彻夜难眠,左下肢疼痛不能着地,拄拐步入门诊,当时患者很难俯卧位,嘱患者侧卧,先取患侧阳陵泉和承山,用平补平泻法行针1 min,留针10 min后,自述腰痛有所缓解,再在腰部和臀部取穴按照上述操作留针20 min,取针后嘱患者俯卧位,此时比较两腿长短,左腿长于右腿约15mm,再理筋松解腰骶部及臀部肌肉,嘱患者右侧卧,循前错位复位操作方法,瞬间复位,复位后患者自述有股热流从腰部流向下肢,让患者俯卧并在患侧腰骶部拔火罐后留罐8 min,取罐后患者自述腰骶部发热轻松很多,嘱患者侧身下床,活动自如无其他不适感。  相似文献   

19.
骶髂关节固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盆环的稳定主要依赖于后部骶髂关节处软组织的完整[1]。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是一种严重创伤,多伴有骨盆其他部位骨折和髋臼骨折,如复位固定不佳,会出现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骶髂关节的固定方法较多,但仍未找到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美式骶髂关节矫正术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推拿放松腰骶部和美式骶髂关节矫正术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隔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在治疗的36例骶髂关节紊乱症的患者中,痊愈23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4%。结论:美式骶髂关节矫正术治疗骶髂关节紊乱症具有定位准确,操作简单,见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