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主要来源于《黄帝内经》,即运用五味对五脏进行补泻调节治疗。宋代陈无择所撰之《三因司天方》是一篇根据《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而著的临床专著,它解决了《黄帝内经》只有运气理论而无方剂的问题。文章运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对《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的组方规律进行分析,发现五脏苦欲补泻理论在《三因司天方》中确实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结出《三因司天方》中运气方应用五脏苦欲补泻理论的组方规律,将五运六气、五脏虚实、五脏苦欲补泻和五味等理论结合了起来,这为今后构架五运六气的运气方组方原则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五脏苦欲补泻理论是五行归属思维下运用五行生克理论,依五脏生理特性之欲、病理状态之苦,假借药物之味调节人体脏气平和而衍生的用药理论及组方配伍原则,体现了中医的“天人合一”整体观。《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黄帝内经》中的五脏苦欲补泻理论体例相近,或因《黄帝内经》于流传过程中失其原貌而致二书内容及内涵上有着明显差异,使得学界对此众说纷揉。故文章基于“天人合一”整体观,从“五行-五味-五脏”之间的关系对五脏所欲的补、泻之味以及五脏所苦的急食之味进行考辨,以期溯本清源、阐明五脏苦欲补泻之理及规律。  相似文献   

3.
从《黄帝内经》关于肠澼病因病机以及预后判断的论述中探讨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认为肠澼的病因病机总为阴阳失和,邪气中阴。五脏病皆可致肠澼发生,因五脏脏气受损,而致中气消亡,其里内伤,久病则湿热蒸腐败坏血络而生肠澼之证。关于肠澼的预后可根据身体发热与否及脉象来判断。  相似文献   

4.
眩晕是中医临床的常见疑难疾病之一,在《黄帝内经》中已有其病因病机的相关记载.眩晕的发生与五脏相关,本文基于《黄帝内经》,通过总结其有关五脏致眩的病因病机,结合现代医家治疗眩晕的思路和方法 ,从五脏角度出发,分析眩晕的发生发展.重视五脏对眩晕发病的影响,提高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医脉诊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诸多脉法中四时五脏脉法地位尤为突出。《黄帝内经》《难经》《脉经》《千金要方》等经典均对四时五脏脉法格外重视,论述翔实。我们探索四时五脏脉法的理论渊源及其传承演变,得出以下结果:四时五脏思想在《黄帝内经》时期已经成熟完备;《黄帝内经》中论述以四时脉为常脉,五脏脉为病脉;《难经》中论述将《黄帝内经》中的四时五脏脉法与胃气脉法结合;《脉经》中论述为《黄帝内经》四时五脏脉法尚不成熟的早期雏形;《千金翼方》中论述以四时五季脉为常脉非其时而出现的即为病脉。四时五脏脉法开启了中医通过四时常脉与五脏病脉生克关系以判断疾病的先河,并为后世“独取寸口”脉法体系以及《难经》“五邪相干”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考察从《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到《黄帝内经太素》五神脏理论的演变过程。选取"六朝形神之争"为视角,认为其争论的焦点在于神是否是气,而目的是论证神灭还是神不灭。持神灭论者从认为神是气逐渐演变为神以气为物质基础;持神不灭论者则认为神不是气演变而来,亦无需以气为物质基础。受此影响,《黄帝内经太素》藏象理论的核心由《黄帝内经》时期的五脏藏神理论转变为五神脏理论。五脏藏精气的目的是为了舍五神,五精气变为了神的物质基础,而非《黄帝内经》中的神即精气。这段时期医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演变趋势相一致,都是在来自异域思想的佛教的冲击下完成,明确这一过程为中医理论演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五脏阳以竭”理论对肾小球病辨治探讨颜永潮指导葛琳仪,叶德铭(浙江兰溪中医院,浙江中医学院)关键词《内经》理论/辨证论治探讨,肾小球病“五脏阳以竭”该语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该经文讨论了因阳气阻遏,津液运化失常而致肾小球病(中医水肿病,以...  相似文献   

8.
李健伟  李春艳  王诗源 《新中医》2024,56(10):63-67
明确《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传承关系,分析《黄帝内经》眩晕论治思想对张仲景的影 响,梳理总结《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论述眩证的内容,从外邪致眩、痰饮致眩、因虚致眩等方面,探讨 张仲景眩证论治规律,以期为临床辨治眩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五脏应时是《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的重要内容,而五脏应时涉及到几种不同的历法方式,除将一年十二个月进行四分法、五分法的历法与五脏进行结合的方式之外,笔者认为目前新发现的古十月历在《黄帝内经》中有明确呈现,这种古十月历不仅可以解释《黄帝内经》按照十二月的历法不能完善解释的经文,而且认为是五行理论源自五时观念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治神思想起源于《黄帝内经》,其中五脏藏神理论是《黄帝内经》情志理论的核心,基于该理论辨治情志疾病对于中医临床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简述对《黄帝内经》中"五脏藏神"思想的认识,并阐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章程鹏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23-2224
《黄帝内经》提出了五脏藏神理论,从五脏整体角度阐发了脏腑与神志的关系。五脏功能失常,神失所主就会出现失眠。张仲景论治失眠是对五脏藏神理论的具体应用,无论在病因、病机和治疗方药上都极大拓展了该理论,并为临床诊治失眠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中风浅议     
中风是指猝然昏倒,不省人事,苏醒后留有半身不遂后遗症;或不经晕厥,由浅而深,以致肢体不用,贻为后遗之患。本病近年发病逐渐增多,影响健康及生产。对本病的防治,中西医学都很注意,作者不揣浅陋,仅就所学,就正于广大医界同志。一、关于“中风”病病名的问题《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同书《风论》中又云:“……风者,善行而数变……”以及“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中的“五脏一体观”是整体观的核心理论,包含有五脏循环一体与五脏功能一体。中风病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中风病局限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广义中风病包含风首邪气乘正虚中于人体发生层级传变所致外感、内伤的多种疾病。广义中风病病因病机研究从“五脏一体观”与疾病发展过程的整体开展,认识到内外合因是疾病产生的根源,风首邪气侵入具备皮络经腑脏层次的人体,在正邪盛衰动态变化中形成一系列证与病的漫长演变。  相似文献   

14.
肾与脑相关的理论基础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得以发挥,尤其本课题组近年来逐渐明确"肾脑相济"相关理论,它在人体通过经络结构、生理功能与阴阳五行方面与五脏之间相互联系.而其中肾与脾、心与脑之间的互根互用,在治疗因脾胃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血脉病中有更高更广泛的指导意义.文章旨在以"肾脑相济"理论为出发点,梳理历...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属中医情志病范畴。《黄帝内经》指出,情志与五脏气血密切相关,脏腑气血是情志变化的物质基础。结合《黄帝内经》原文及当前对抑郁症发病的认识,认为抑郁症的发病是由于气血亏虚,气机逆乱,损伤脏气,影响五脏功能的正常发挥所致,而反复刺激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内风"在《黄帝内经》中有病因和病机的双重含义,而"肝风"不具有病机的含义。《黄帝内经》以降",内风学说"逐渐盛行",内风"特指病机含义。"肝风"分为病和证两部分,前者指肝受邪的外感疾患,后者从属于"内风"。本文从病因病机、概念、现代研究三方面,比较二者的异同,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完善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硬皮病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黄帝内经》中对痹证定义、分类、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的阐述,为痹证类疾病的诊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论证硬皮病所属的痹证范畴可囊括《黄帝内经》中各类五体痹、五脏痹等,以《黄帝内经》痹证理论为指导,结合硬皮病的临床表现和现代病理机制,从邪、虚、瘀和疾病传变等角度,探讨硬皮病的中医病机与治疗。  相似文献   

18.
《素问·风论》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各人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人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浓泄。外在胜理,则为泄风”。因风邪侵犯部位、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征候不同,放风病又有不同的病名,治疗亦异。由于《内经》将风病提纲挈领地罗列出来,既未详述证侯,更末谈及治法和用药,致后学者费解,现将笔者结合临床体会述一隅之见,供同道参考。一、脑风与首风证治脑风与首风发病部位均在头部,但病有新久,…  相似文献   

19.
张冀豫  梁尚华 《光明中医》2022,(19):3507-3509
中医对黄疸病的认识最早见于《黄帝内经》,随着后世对黄疸病的认识发展,逐渐将黄疸按阴阳、性质、病因等进行划分,如阳黄、阴黄、急黄、萎黄等。但就因湿热病因病机导致的黄疸而言,历代医家对此的认识也有不同的阐释和理论发展,此文就医家因湿热致疸病因、病机、治疗的认识加以汇总,为探讨黄疸的病因病机进一步丰富理论。  相似文献   

20.
五脏病变皆可致咳的理论,《黄帝内经》早有阐述,后世名家也多有发挥,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深远意义。连建伟教授治疗咳嗽尤其是久咳,多从调理五脏气机着手,以逍遥散治疗肝咳或以复脉汤治疗心咳等,皆自本源入手而疗效明显。文章择其调五脏治咳嗽验案进行分析,有助于古代医理实用性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