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i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amyloid A,SAA)检测在局部和全身细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局部细菌感染者150例、全身细菌感染者120例及非感染者82例,检测受检者的血清PCT、hs—CRP、SAA、WBC、Neu%(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rate,ESR)水平,分析各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e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三组间PCT、hs—CRP、SAA、WBC、Neu%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ESR、体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局部细菌感染组与全身细菌感染组的PCT、hs—CRP、SAA、WBC、Neu%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身细菌感染组的PCT、hs—CRP、WBC、Neu%水平均高于局部细菌感染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s—CRP、PCT、SAA、WBC和Neu%用于诊断局部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668、0.679、0.658、0.796、0.734。hs—CRP、PCT、SAA、WBC和Neu%用于诊断全身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5、0.939、0.788、0.745和0.856。hs—CRP、PCT、SAA、WBC和Neu%用于鉴别局部感染与全身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722、0.884、0.611、0.595、0.621,当cutoff值设为2.72ng/mL时,PCT用于鉴别诊断局部细菌感染与全身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1.7%,特异性为85.9%。结论对于细菌感染PCT是一个较好的诊断指标,且能有效地鉴别局部和全身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患儿全血中CRP、WBC及其分类对儿童早期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检测患儿801例和体检儿童50例的CRP、wBC水平并对其分类。结果细菌感染组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3例CRP〉5.0mg/L患儿抗生素治疗后,CRP下降明显,治疗前、后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W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的检测有助于患儿呼吸道感染疾病早期的鉴别诊断,可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判断其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重度脑外伤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44例重度脑外伤患者分成非细菌感染组(A组)和细菌感染组(B组),检测入院后d1、d3、d5、d7血清PCT水平,比较两组d1最高体温、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PCT水平。【结果】B组各时段血清PCT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d1最高体温、WBC计数、CR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PCT≥1ng/mL为界值,PCT判定细菌性感染的敏感度为83.3%(20/24),特异度为85.0%(17/20)。【结论】血清PCT水平及其变化可作为判断重度脑外伤后细菌感染及预后的有效指标,PCT≥1ng/mL可作为重度脑外伤患者细菌感染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C 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检测在临床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抽取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70例和同期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 WBC、N%、CRP 及 PCT 检测,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 WBC、N%、CRP 和PCT 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感染组 WBC、N%、CRP 和 PCT 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感染组组内比较发现,N%、CRP 和 PCT 阳性率明显高于 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RP 阳性率高于 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非细菌感染组 CRP 阳性率较高,PCT 阳性率较低,提示 CRP 假阳性率较高,特异性低,PCT 假阳性率较低,特异性高。结论WBC、N%、CRP 和 PCT 检测在临床细菌感染中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N%、CRP 和PCT 对细菌感染的诊断要优于 WBC。其中,CRP 更为敏感,但特异性低,而 PCT 特异性高,更适用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及 C 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196例)和非细菌感染组(106例),所有患儿分别检测血清 PCT、CRP 及 WBC 水平,对两组患儿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 PCT 及 CRP水平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 PCT、CRP 及 WBC 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治疗前后 PCT 及 CRP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检测患儿 PCT 及 CRP 水平对呼吸道感染和抗生素疗效观察均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炎症标志物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检测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0例ICU患者的血清,细菌感染组(78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2例)检测血PCT、CRP和WBC。结果与WBC相比,PCT和CRP的中位值(Median)在细菌和非细菌感染两组中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早期探测细菌感染,PCT有最高的敏感性,再结合临床参数及CRP检测其敏感性可达到100%。PCT曲线下的面积是0.859(95%CI,0.731~0.941),CRP0.761(95%CIO.619~0.870)、WBC0.611(95%CIO.463~0.746),PCT与CRP、WB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诊断细菌和非细菌感染方面PCT比CRP、WBC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PCT在诊断ICU患者早期细菌感染比CRP和WBC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数(N)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检测9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CRP、ESR、WBC、N及痰培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肺部感染患者CRP水平显著高于8mg/L,阳性率达100%,治疗后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ESR、WBC、N和痰培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BC、N、ESR、痰培养在诊断和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中作用有限,而CRP可作为诊断肺部感染和观察疗效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 )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重症细菌感染患者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永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66例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及对症治疗后水平进行检测,CRP采用免疫比浊法,PCT采用免疫层析法进行检测。同时将62例非细菌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5.21±2.03)ng/mL、(71.3±21.1)mg/L ;非细菌感染组PCT、CRP水平分别为(0.38±0.17)ng/mL、(13.0±4.0)mg/L ;重症细菌感染组对症抗菌治疗后血清PCT、CRP水平分别为(1.24±0.42)ng/mL、(23.6±5.1)mg/L。重症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PCT、CRP比较及重症细菌感染组抗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 灵敏度(92.5%)与CRP灵敏度(100.0%)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 特异性(85.5%)明显高于CRP(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与CRP联合检测对重症细菌感染诊断有一定价值,监测PCT、CRP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 )和 C 反应蛋白(CRP)联合使用对早期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101例纳入细菌感染性肺炎组、非细菌感染性肺炎患儿64例纳入非细菌感染性肺炎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73例纳入非感染性组。分别于治疗前检测3组患儿血清 PCT 和 CRP 水平。以痰液培养结果作为诊断败血症金标准,分别计算PCT 与 CRP 单独检测及 PCT /CRP 序列试验、PCT /CRP 平行试验诊断细菌感染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诊断准确度。结果细菌感染性肺炎组患儿 PCT 和 CRP 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肺炎组和非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 PCT ≥0.5 ng/mL 和 CRP ≥8 mg/mL 作为最佳截断值,PCT 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肺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诊断准确度分别是0.743、0.719、0.806、0.639、0.461和0.733;PCT /CRP 序列试验的上述指标值分别是0.604、0.875、0.884、0.583、0.479和0.709,除灵敏度外,均高于 CRP 和 PCT /CRP 平行试验的上述各指标值。结论 PCT 和 PCT /CRP 序列试验的联合运用是较理想的儿童细菌感染性肺炎早期诊断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败血症患儿54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29例为临床败血症患者,25例为败血症确诊者,并选择30名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血清PCT与CRP水平及动态监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与CRP水平。结果①观察组血清PCT、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以PCT〉2ng/mL为临界值,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04%和93.33%;以CRP〉8mg/L为临界值,CR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7%和63.33%;两者的阳性预测值均较高;③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PCT转阴、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动态监测其变化有助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协助临床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上尿路感染患者45例、下尿路感染患者40例及无尿路感染的健康查体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各组血清PCT、CRP及血、尿白细胞(WBC)水平,同时根据培养鉴定结果将尿路感染患者再次分为细菌及真菌感染组,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上、下尿路感染组患者血、尿WBC及血清PCT、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尿路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下尿路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组患者血、尿WBC及血清PCT、CRP水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CT诊断敏感度为90.59%、特异度为93.33%。结论:血清PCT、CRP 可作为诊断及定位尿路感染的有效指标,但PCT 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在2009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102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感染患者77例(细菌组),病毒感染患者25例(病毒组),另选同期102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细菌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均显著地高于病毒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组的血清PCT、CRP和WBC水平均显著地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PCT诊断脓毒血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明显大于血清CRP和WBC(P〈0.05),并且血清CR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均显著地大于wBC(P〈0.05)。【结论】血清PCT是诊断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可靠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 T )在伴有内固定及假体置入的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术后疑似存在手术切口感染的患者(124例)进行血清PC T检测,同时检测患者的白细胞(WBC )、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3个指标在发生感染与未发生感染患者之间的差异。结果术前各项指标在感染与非感染患者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与非感染患者的WBC、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患者术后CRP及PCT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患者,并且PCT在敏感度及特异度上均好于CRP。结论 PCT 是术后早期诊断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诊断指标,虽然WBC、ESR、CRP等指标是判断术后手术切口感染的首选方法,但PCT有着更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术后手术存在疑似切口感染的患者进行血清PC T检查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汪洪  魏芳 《华西医学》2010,(5):825-82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08年1月9月住院治疗的80例AECOPD患者,分别测定应用抗生素治疗前后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血沉和体温,并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AECOPD患者在感染期CRP总阳性率为100.00%,显著高于治疗前WBC、N%、血沉和体温的阳性率(P〈0.05);也显著高于感染控制后(P〈0.05)。结论 CRP作为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之一,也可作为指导临床及时、正确使用或评价抗生素疗效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水平检测对评估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因重症肺炎在粤北人民医院ICU住院且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PCT、体温峰值、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左室射血分数(LVEF)、呼吸机使用天数,了解PCT水平与各项住院指标的关系。结果:PCT明显升高组(A组)与PCT一般升高组(B组)比较,体温峰值、ESR、WBC、NETU、CRP、呼吸机使用时间均显著升高,LVEF明显减低(P均0.05)。PCT水平与体温峰值、ESR、WBC、NEUT比值、CRP、呼吸机使用天数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PCT水平的检测能较好地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6.
黎颖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3):3093-3094,3098
目的探讨联合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WBC)3项指标在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3例AECOPD患者,测定他们治疗前后PCT、hs—CRP、WBC,并且进行肺功能测定、肺功能多项参数系统指数计算,分析hs—cRP和PCT水平与感染程度和BODE指数的相关性。结果hs—CRP、PCT、WBC在感染性AECOPD中的表达比其他指标更为灵敏,治疗后变化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与BODE指数皆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捡测PCT、hs—CRP及WBC可作为监测AECOPD炎性反应状况及其控制情况的敏感性指标,可提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7.
廖洪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4):1710-1711
目的 探讨血浆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WBC)水平在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76例AECOPD入院患者,记录入院时及出院时及出院后随访的临床症状,并测定患者血清中CRP、WBC水平等情况并于健康志愿者的相同指标相比较,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急性加重期CPR及WBC水平较临床症状缓解后及健康志愿者血浆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联合白细胞水平可作为评估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病情程度,并能提示其病情转归变化,具有一定敏感性,可动态检测两者水平联合评估患者病情程度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检测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88例AECOPD组和7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PCT、hs-CRP及IL-6的浓度,并比较以上各指标在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AECOPD组治疗前血清PCT、hs-CRP及IL-6水平与AECOPD组治疗后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治疗后血清PCT、hs-CR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血清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及IL-6在AECOPD患者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后均可发生显著变化,检测血清PCT、hs-CRP及IL-6有助于AECOP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呼吸道感染病人108例,健康体检人员50例,根据病原学检查及临床表现将入选病例分为细菌感染组57例、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51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分别进行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水平测定与比较,全部病例于治疗前、使用抗菌药物3d、6d及出院前测定血清PCT、CRP、WBC水平并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PCT水平在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为(4.89±1.25) ng/ml、在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轻度升高,为(0.52±0.32) ng/ml、在正常对照组极低,为(0.06±0.04) ng/m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检测CRP及WBC,细菌感染组CRP与WBC均明显高于非细菌病原体感染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动态监测细菌感染组发现,抗菌药物治疗后血清PCT可快速下降,由(4.89±1.25) ng/ml降至(2.34±2.08)ng/ml,而CRP、WBC在细菌感染被控制后仍维持在高水平,分别为(32.06±11.35)~(25.72±9.57) ng/ml、(11.5±6.7)~(9.2±5.1)×109/L,其回落速度慢于血清PCT;诊断呼吸道细菌感染,以PCT>0.5ng/ml为界,其敏感性为92.6%、特异性为93.8%,以CRP>8mg/L为界,其敏感性为87.4%、特异性为50.0%,以WBC>10×109/L为界,敏感性为60.2%、特异性为61.3%.结论:血清PCT检测可作为呼吸道细菌感染早期诊断指标,对细菌感染诊断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动态监测PCT水平能反映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及抗菌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抗菌药与评估病情转归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