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新林  朱鹤孙  赵东旭  徐建兰  匡群 《中草药》1997,28(12):721-723
首次对灵芝破壁孢子与不破壁孢子进行了初步的比较研究。显微镜下观察,破壁孢子粉与不破壁孢子粉的形态明显不同,采取水提、酸提、水煮三种不同的提取方式,破壁孢子粉提取液中还原糖与多肽含量都明显高于不破壁孢子粉,结果提示经过破壁处理后,灵芝孢子中的化学成分更容易被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2.
灵芝孢子粉的质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仲青  李文林  周俊  朱虹  姚海峰 《中药材》2007,30(5):607-611
目的:建立灵芝孢子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观察法、含油率测定法、TLC法、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HPLC法测定腺苷含量及薄层-分光光度法测定总三萜含量,对灵芝孢子粉的质量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灵芝孢子粉的内在质量。结论:可以通过测定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含油率,TLC特征斑点及多糖含量、腺苷含量、总三萜含量等指标,有效控制灵芝孢子粉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灵芝总三萜酸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我国灵芝科灵芝属药用真菌有80余种,常用的有赤芝、紫芝、松杉灵芝、树舌等。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赤芝和紫芝为灵芝入药品种。灵芝作为传统中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灵芝含有多种化学成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灵芝的广泛深入研究,已分离、纯化并阐明结构的三萜化合物112种[1],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护肝排毒、抗氧化、抗菌降糖、抗HIV病毒和疱疹病毒、抑制肿瘤细胞等[2]作用。关于灵芝三萜酸的含量测定仅有马林等[3]用HPLC法分离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人工栽培的灵芝子实体、茵丝体及破壁处理菌丝体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为灵芝药材品质及检测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用硫酸蒽酮法测定灵芝多糖含量;采用齐墩果酸作对照,香草醛一冰醋酸显色,分光光度计测吸光值测定三萜化合物.结果:无论多糖还是三萜化合物,菌丝体含量均高于子实体,破壁处理高于未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破壁赤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法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破壁赤芝孢子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灵芝酸A(Ⅰ)、甲基灵芝酸A(Ⅱ)、甲基灵芝酸B(Ⅲ)、灵芝酸C2(Ⅳ)、灵芝酸G(Ⅴ)、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Ⅵ)、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Ⅶ)和麦角甾-7,22-二烯-3β-十五酸酯(Ⅷ).结论化合物Ⅱ、Ⅲ、Ⅶ和Ⅷ为首次从赤芝孢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灵芝孢子油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琴韵  梁静  何威之  钱燕娟 《中成药》2008,30(3):447-449
灵芝孢子是灵芝在发育后期产生释放出的种子,是灵芝的精华,而灵芝孢子油中包含了灵芝孢予中的三萜类、多糖类及核苷类等全部有效成分,是灵芝孢子有效成分的集合体,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尤其是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已经由药理实验[1]得到公认.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灵芝孢子进行破壁工艺研究,提高灵芝孢子粉破壁率。方法:以灵芝孢子粉的含水量和影响破壁的硬度为输出指标,分别选取了脆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抽空干燥时间三个因素,进行L9(34)的正交设计,确定变温压差脆化最佳条件,结合超微粉碎进行破壁,并与超微粉碎进行破壁率比较。结果:脆化最佳温度100℃,抽空干燥温度80℃,抽空时间1 h,在此条件下,灵芝孢子粉含水量为3.0 %,破壁硬度3.7 kg;脆化、干燥后的灵芝孢子粉,经超微粉碎破壁50 min,灵芝孢子破壁率可达到99.5%,破壁率提高7.9%。 结论:变温压差脆化结合超微粉碎技术可提高灵芝孢子破壁率。  相似文献   

8.
灵芝孢子粉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棋华  林蔚  林健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2):1784-1785
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传统的药用部位仅限于其子实体。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技术和孢子破壁技术的发展,使得灵芝孢子(粉)作为灵芝的又一药用部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对灵芝孢子粉的研究日益增多。大量的研究表明[1],灵芝孢子粉具有抗癌、提高免疫、保肝、降血脂、降血糖、抗缺氧、抗炎、抗氧化等作用。为了解灵芝孢子粉对动物的长期毒性,做了以下研究。1材料与方法1·1样品灵芝孢子粉由福建省健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呈棕褐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6,(12)
目的:揭示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灵芝生长与灵芝三萜酸含量的相关性,探索灵芝的最佳采收时期。方法: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灵芝,采用"烘干恒重法"测定干重,HPLC测定灵芝10种三萜酸的含量。采用Alltima C_(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甲酸溶液,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柱温15℃。结果:灵芝总三萜酸的含量在灵芝现蕾期、菌盖形成期变化不明显,弹孢前期最高,在弹孢后期显著降低。灵芝酸A是灵芝子实体内含量最高的灵芝三萜酸,7种灵芝酸的含量均在弹孢前期最高。结论:对灵芝生长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灵芝三萜酸含量变化研究发现灵芝子实体最佳采收时期应该是灵芝弹孢前期。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不同产地灵芝中9种三萜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测定灵芝子实体中9种三萜酸的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4.6 mm × 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4%甲酸溶液,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1,柱温15℃.结果:灵芝酸C2、灵芝酸G、灵芝烯酸B、灵芝酸B、灵芝烯酸A、灵芝酸A、赤芝酸A、灵芝烯酸D、灵芝酸C1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81~40.88,6.38 ~38.25,6.75~40.50,6.38~ 38.25,5.95 ~ 35.65,5.90 ~ 35.25,7.00 ~ 42.00,6.20 ~ 37.15,6.05 ~ 36.4 mg· L-1(r=0.999 4,0.999 2,0.999 4,0.999 2,0.999 2,0.994 5,0.999 0,0.999 2,0.998 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1%,102.3%,100.6%,103.3%,104.1%,103.2%,96.42%,102.5%,101.5%,RSD为1.5%,0.96%,1.9%,1.3%,1.7%,2.5%,0.62%,2.9%,1.3%.测定了31个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条件下灵芝样品的三萜含量.结论:该方法可行、重复性好,可定量测定灵芝中三萜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产地、品种、采收部位和潮次、破壁技术对赤芝孢子粉和子实体中总三萜、总多糖、总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龙芝1号、沪农1号、市售赤芝孢子粉和子实体,分别采用硫酸-蒽酮比色法、香草醛-冰醋酸比色法和Lowry法测定其中总多糖、总三萜、总蛋白的含量。结果:全国6个主产区的破壁孢子粉总多糖为0.40%~2.25%,总三萜为1.36%~3.15%,总蛋白为0.74%~1.91%;浙江主栽赤芝品种子实体总多糖、总三萜、总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0.25%~1.42%,0.44%~1.42%,1.82%~3.67%,未破壁孢子粉分别为0.41%~0.91%,0.09%~0.12%,0.78%~0.90%,破壁孢子粉分别为1.03~2.25%,1.89%~3.15%,0.96%~1.04%。结论:全国不同主产区的灵芝破壁孢子粉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浙江产区总多糖和总三萜含量较高,福建产区总蛋白含量较高;浙江主栽赤芝品种龙芝1号总三萜含量较高,沪农1号总多糖含量较高;破壁孢子粉中总三萜与总多糖含量高于子实体,子实体菌柄中总多糖含量大多高于菌盖,菌盖中总三萜含量显著高于菌柄;2潮采收的菌盖和菌柄中总多糖含量高于1潮相应的部位,但总三萜含量大多低于1潮;孢子粉破壁可显著提高总三萜和总多糖的提取和溶出率。  相似文献   

12.
变温压差脆化破壁灵芝孢子技术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破壁的工艺,提高灵芝孢子粉破壁率。方法:以灵芝孢子粉的含水量和影响破壁的硬度为指标,选取脆化温度、抽空干燥温度、抽空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选变温压差脆化条件;制得的脆化样品与超微粉碎进行破壁率比较。结果:最佳脆化条件为脆化温度100℃,抽空干燥温度80℃,抽空干燥时间1 h。在此条件下,灵芝孢子粉含水量3.0%,破壁硬度3.7 kg。脆化、干燥后的灵芝孢子粉经超微粉碎50 min,破壁率可达99.5%。结论:变温压差脆化结合超微粉碎技术可提高灵芝孢子破壁率。  相似文献   

13.
《中药材》2020,(2)
目的:研究分析2个灵芝菌株(A1、A2)子实体和孢子粉中活性成分含量差异,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栽培的优质高产灵芝菌株。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及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分别对2个灵芝菌株子实体和孢子粉中多糖、总三萜和3种灵芝酸(灵芝酸A、灵芝酸B、灵芝酸C2)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灵芝A2菌株孢子粉中多糖含量显著高于A1菌株,A1菌株子实体所含总三萜和3种灵芝酸含量均高于A2菌株。结论:综合比较分析,在北京地区以获得优质灵芝子实体为目的,栽培A1菌株更适合,以孢子粉为主要生产目的,适宜栽培A2灵芝菌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破壁灵芝孢子粉中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比色法测定的线性范围为20.32ul/ml-121.92ul/ml,相关系数r=0.9982。平均回收率为100.36%,RSD为2.18%(n=5),重现性(RSD=2.75%)校好。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较好,适用于破壁灵芝孢子粉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六种不同来源灵芝的质量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六种不同产地灵芝中灵芝酸A、B,灵芝多糖及灵芝总三萜的含量差异。方法:利用UPLC法对灵芝酸A、B的含量进行测定;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利用有机溶剂提取灵芝三萜,以熊果酸为对照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48.1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测定总三萜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灵芝中灵芝酸A、B,灵芝多糖及灵芝总三萜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由于不同的栽培条件,地理气候条件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人工栽培的灵芝的主要成分之间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6.
破壁灵芝孢子粉为一种灵芝深加工产品,具有多种药理学活性,更易被人体吸收。灵芝孢子的破壁方法包括生物化学法、物理法和机械法等,工业生产多综合利用多种方法。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分析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灵芝孢子粉质量可以参考地方标准进行综合评价,还可以参考近期发表的一些分析方法。灵芝孢子粉提取物产品以孢子油为主,其它产品也有研发并推出市场。药理学研究表明,灵芝孢子油、灵芝孢子粉水提物和醇提物均具有抗癌活性,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大孔吸附树脂-比色法测定维药香青兰中总三萜酸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香青兰全草中总三萜酸成分含量.方法 以齐墩果酸为指标,采用香草醛-冰醋酸及高氯酸显色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其含量.结果 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是8.48~42.4 μg·ml-1,测得香青兰中总三萜酸含量约为14.9 mg/g,RSD为1.23%.结论 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香青兰除杂后富集利用显色法测定总三萜酸是可行的,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养生Q&A     
《养生大世界》2009,(7):64-64
一、关于灵芝孢予粉 灵芝孢子粉是灵芝发育后期弹射释放出来的种子,生物学上称担孢子,每个担孢子直径只有5~8微米,集中起来后呈末状,通称灵芝孢子粉。  相似文献   

19.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2):118-122
目的:比较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_(57)BL/6小鼠左前肢腋下皮下接种建立Lewis肺癌荷瘤小鼠模型,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各设3、2、1g/kg三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18天。给药期间观察小鼠体重,记录肿瘤体积变化;末次给药后处死,取肿瘤、胸腺和脾脏,称重并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状况;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结果:灵芝孢子粉与破壁灵芝孢子粉均有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的作用,但破壁灵芝孢子粉(3、2g/kg)在提高荷瘤小鼠体重、脾指数、抑制肿瘤生长方面的效果优于灵芝孢子粉;破壁灵芝孢子粉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VEGF蛋白表达。结论:破壁灵芝孢子粉抑制Lewis肺癌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效果优于灵芝孢子粉,其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李国华  李晔  梅锡玲  兰进 《中草药》2015,46(12):1858-1862
灵芝Ganoderma lucidum(Lesyss ex Fr.)Karst在我国已有悠久的药用历史。灵芝化学成分种类丰富,三萜酸是灵芝体内次生代谢产物,同时也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灵芝三萜种类、药理作用,生物合成途径及影响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积累的因素。以期为今后的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