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据2008年1月11日《科学》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所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非常微小的研究工具——DNA探测器,能帮助科研人员探测每个细胞内部的基因和蛋白质活动,从而开启了基因研究的全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南京总医院设计出颅底肿瘤手术入路与切口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专家邬祖良等科研人员经过12年的探索和努力,设计出一套颅底肿瘤手术入路与切口,在颅底手术禁区开了一扇门。最近,这一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邬祖良等科研人员早在1984年就开始了颅底疾病...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生物系的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乳酸菌能够有效地抑制基因与染色体变异 .多年来 ,科技界一直在积极地寻找能够抑制基因与染色体变异的抗诱变物质 .科学研究发现 ,在人体和动物的某些器官、生物液体及形形色色的细菌中 ,都存在抗诱变物质 .俄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发现 ,乳酸菌属于能够分离抗诱变物质的细菌 ,它能分离出乳酸、醋酸和丁酸 ,这些酸性物质能够消灭病原性和腐烂性细菌 .实验还证明 ,乳酸菌能用不同的方法消灭诱变物质 .首先 ,它能分离出蛋白酶 ;其次 ,它能很好地抑制诱变物质的活性 .有时 ,乳酸菌的细胞像抗氧化…  相似文献   

4.
科技日报报道,瑞典一项最新研究证实,致癌基因会增强癌细胞的硬度和扩散能力。这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有效的依据。瑞典卡罗琳医学院24日发布的新闻公报说,其研究人员同瑞典皇家工学院的科研人员合作,通过先进的显微技术发现,致癌基因能改变细胞内的波形蛋白纤维组织骨架的形状,诱导细胞硬度增加,同时使细胞向周边侵袭、扩散的能力更强。研究人员还发现,一个名为HDAC6的蛋白质是产生上述变化的关键因素,它能导致波形蛋白骨架结构重组和增强细胞硬度。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可始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加重.这是我国科研人员首次通过对人体新鲜心脏标本进行病理生物学研究得出的结论.这一成果为我国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据2008年12月29日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学报》报道,科研人员找到了1918年“西班牙流感”造成全球5000万人死亡的原因,认为是3种基因“作祟”让流感病毒能直接侵入人体肺部造成致命的炎症。  相似文献   

7.
法国科研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实验室中利用基因疗法治疗罹患帕金森氏症的短尾猴,改善了短尾猴的运动能力,且未出现常见疗法所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Internet(国际互联网)和Chinanet(中国互联网)是目前国内外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之一,世界各国与地区的医药界均已将其作为促进本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科研人员的时间是有限的,当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时,最主要的问题是科研人员如何尽快掌握网络查询这一有利工具,培养一定的信息素养,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丰富资源,快捷、准确地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报道,德国波恩大学发表公报说,该校科研人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一种可以起免疫系统“开关”作用的蛋白质,这一发现为治疗癌症以及免疫系统过激反应引起的慢性炎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据Zhao B 2019年6月11日[Nature,2019,569(7758):718-722.]报道,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人类基因STING(干扰素基因的刺激子)的一小片段或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癌症的关键。科研人员发现,一种特定的蛋白质基序或能帮助科研人员开发新型药物,来抑制引发自身免疫性障碍的人类机体未知免疫反应。STING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其能在人类和其他动物机体中发送免疫反应的信号。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PLPLRT/SD的蛋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科研人员利用小神经球传代方法在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可在10个月时间内传代25代,从单一的细胞扩增至10万个细胞。目前,这一方法已在哈医大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普遍应用,并已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对精神分裂症遗传病因的研究是目前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 ,用候选基因相关研究的方法 ,对大量的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进行了研究 ,其中 ,DRD3基因、5 - HTR2 A基因和 KCNN3基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这三个基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 ,对精神分裂症遗传病因的研究是目前十分活跃的领域之一。近年来 ,用候选基因相关研究的方法 ,对大量的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进行了研究 ,其中 ,DRD3基因、5 - HTR2 A基因和 KCNN3基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这三个基因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据Fraser SE(Nat Methods,2011 Jul 17.[Epub ahead of print])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贝克曼研究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新技术,能帮助科学家们获得同时具有高分辨率、高穿透深度,以及高成像速度的活体生物样品光学成像图片。这对于生物技术研究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微循环学杂志》2008,18(3):44-44
美国科研人员发表研究报告称,受环境和营养因素影响,人类个体的基因组在一生中会发生改变,这可能有助于解释癌症等疾病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一种被称为"ISL1"的心脏祖细胞具有分化为心肌、心血管等主要心脏细胞的能力,这为心脏病的治疗带来福音。美国科研人员最先在实验鼠身上发现了"ISL1"心脏祖细胞,它可以分化为老鼠心脏中所有主要类型的细胞。  相似文献   

16.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科研人员成功构建人类泛基因组分析流程的报道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英文论著原文发表在国际基因组学研究权威刊物《Genome Biology》(基因组生物学)上。不少学者都想了解这是一项什么新技术,特别是从事基础医学研究的科研人员更想了解这项新技术会对人类疾病研究带来什么影响。为了使生物医学领域研究人员对HUPAN开发的生物学意义有更多的了解,作者从泛基因组学分析流程的构建过程、泛基因组学研究需要的硬件条件、已经公布的人类基因组参考序列与泛基因组理念的差别、泛基因组研究将会对人类疾病研究产生的影响等多角度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血红蛋白新功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全军药理基地”医学博士贾力等科研人员,历时5年攻关,在世界上首次发现血红蛋白新功效,为人类研制安全、有效和高仿真性的血液代用品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成果最近通过解放军总后勤部的评审,获得全军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8.
中美科研人员经过长达8年的合作,在治疗神经管畸形领域获得重大突破。科研成果证实,每天服用0.4毫克的叶酸,可以使出生缺陷高危人群中85%以上的神经管畸形病例避免发生。这一成果是由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妇婴保键中心李竹教授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罗伯特·贝利...  相似文献   

19.
细胞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死亡和新生的考验,这也是人体保持新陈代谢必不可少的过程。但是,如果细胞的死亡方式不正确,那就有可能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以色列魏兹曼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奇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对细胞产生影响,使它们选择对人体有益的自杀方式。  相似文献   

20.
加拿大、瑞典和美国科研人员研制卅一种生物合成角膜,帮助眼疾患者修复受损眼组织,恢复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