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探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8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0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8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积极的护理分析和临床观察手段,行隔离护理、口腔及皮肤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仅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观察对比2组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轮状病毒肠炎感染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167例新生儿肠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肠炎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将我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收住人院的167例新生儿肠炎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做相应的血清学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 167例检出病原菌59例,检出率为35.3%,以屎肠球菌和轮状病毒最为常见,各占20.3%.医院内感染病原菌检出率(78.26%)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病原检出率(28.47%).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为主,社区感染病原菌群广泛.新生儿肠炎发病有季节性,好发于第3、4季节.对检出最多的4种病原菌做药敏试验,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率.结论 我院新生儿肠炎的病原菌以轮状病毒和屎肠球菌常见.院内感染病原检出率高于社区获得性感染,院内感染的病原菌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青岛市某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A群轮状病毒情况,为同类地区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的预防与控制做出指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青岛市某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A群轮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青岛市某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322人,期间发生腹泻25例,其中A群轮状病毒感染20例,占6.21%;发病年龄<2岁为主,其中以7~12月龄最高,占80%;发病季节主要秋冬春季三季,而以冬季最为集中(12、1月份)。结论青岛市某儿童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患儿感染A群轮状病毒性发生人群主要为2岁以下患儿儿,且以冬季最为高发。同类地区儿童医院的神经康复科应针对发生轮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住院婴幼儿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及脱水,少数患儿有惊厥。感染途径:社区获得性轮状病毒感染156例(77.23%),医院获得性轮状病毒感染46例(22.77%)。发病年龄:2岁以下发病189例(93.56%),而1岁以内达125例(61.88%),其中6~12个月81例(40.10%)。发病季节:春季40例(19.80%)、夏季29例(14.36%)、秋季66例(32.67%)、冬季67例(33.17%)。有92.57%的患儿伴有呼吸道症状。结论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好发于2岁以下,其中以6个月~1岁的婴儿发生率较大;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但初夏发病呈上升趋势;临床特征是腹泻、呕吐、脱水及发热,少数患儿有惊厥;对易感患儿,应注意医院获得性轮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5.
杨梅 《北方药学》2011,8(1):122-123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消毒隔离方法,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602例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一系列消毒隔离等护理干预;对2004年10月~2006年12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儿584列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54例参与本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7例。对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行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对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行健康宣教、生活护理等,治疗效果较优,患儿均康复出院。实验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护理工作中,提升护理服务效果,有助于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生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用胶体金法监测待测样本中的A组轮状病毒,并观察轮状病毒肠炎的症状及肠道外并发症。结果:20例患儿中入住三人间病房16例,两人间4例,无住单间病房者;患儿家长中农村及外来务工者15例,陪护家属均为老年妇女。调查结果显示这起新生儿院内感染是由于陪护人员卫生意识较差,随意丢弃腹泻患儿的尿片,造成轮状病毒经粪一口途径传播。结论:A组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院内感染,以粪-口途径传播为主,患儿家长不良卫生习惯、临床护士对该病的重视不够、病房人员拥挤、消毒隔离措施不完善是造成传播的主要因素,应注意对新生儿轮状病毒肠道外并发症的监控,并加强对住院腹泻患儿轮状病毒的监测,强化病房消毒隔离措施,在陪护人群中开展与腹泻病有关的健康教育是控制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轮状病毒院内交叉感染的情况,探讨其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1年7月期间儿科病房发生的70例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特点.结果 轮状病毒肠炎医院感染的季节性不明显,可发生于各种不同的原发病,常好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结论 轮状病毒是儿科病房胃肠道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除加强消毒隔离措施外,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床旁隔离措施后对秋季腹泻患儿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44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观察组76例,观察组及对照组均给予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脱水等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床旁隔离措施。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秋季腹泻患儿院内感染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31%(1/76)、11.7%(8/68),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秋季腹泻患儿实施床旁隔离措施能明显改善轮状病毒肠炎院内感染,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周宁  冯萍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4-46
目的分析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原因,探讨综合干预的方法,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及院内感染率。方法对新生儿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508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30.5%,感染原因的顺次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结论新生儿感性疾病受许多因素影响,但只要强化医务人员、孕产妇和陪护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薄弱环节的监控及管理,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资料分析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特点、病原菌及危险因素,为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以期降低新生儿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2009年07月-2011年07月在我院新生儿病区住院新生儿603例,对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3例新生儿中发生58次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62%,感染部位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皮肤粘膜及脐部、胃肠道,分别为53.45%、31.03%、15.52%。感染致病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36%。结论胎龄小、体重低、住院时间长、侵入性操作等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采取加强教育、加强呼吸道管理、基础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强调洗手、加强全面消毒等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3年9月我院NICU收治的第一诊断为NRDS的23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发生院内感染(44例)和未发生院内感染(194例)进行院内感染部位、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的分析。结果:NRDS患儿的院内感染率为18.49%,住院相关院内感染率为8.5例次/千日,机械通气相关院内感染率为14.4例次/千日,中心静脉置管相关院内感染率为0.3例次/千日;感染部位以血液为主(48.89%),其次为呼吸道(33.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76.19%),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40.48%。结论:NRDS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院内感染发生率。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肠外营养等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神经外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易感部位、主要病原菌等,探讨提高神经外科护理管理质量的主要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神经外科治疗的6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每份患者病历的各项内容逐一登记、分析,汇总结果。结果680例患者中共有78例发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47%,其中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52.60%,是主要感染部位,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24.40%,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14.10%,血源性感染发生率为9.00%;导致患者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1.0%、绿脓假单胞菌25.6%、大肠埃希菌18.0%和克雷伯菌15.4%。结论神经外科院内感染发生率高,易感部位和主要病原菌较多,由于手术操作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降低院内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特点,评价N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及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对入住NICU〉48 h的患儿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同时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预防控制感染,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病例2 201例,干预前后医院感染发病率分别是3.17%和1.28%(P〈0.05);日感染发病率分别为4.11‰和2.12‰(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日感染发病率分别是3.32‰和5.18‰(P〈0.05)。未见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感染性病原菌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多见。结论: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NICU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便于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感染控制措施;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前瞻性与回顾性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式.结果 2008年至2010年该科住院患者5846例,医院感染21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3.64%.其中妇科1898例,发生医院感染65例,感染率为3.42%;产科3948例,发生医院感染148例,感染率为3.7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中剖宫产1041例,感染63例,感染率为6.05%;正常分娩2907例,感染85例,感染率为2.9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妇产科患者的医院感染因素,与产科实施剖宫产手术方式等相关,提示该科应重点开展以产科剖宫产、呼吸道及泌尿道等主要危险因素的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程卡米 《中国当代医药》2013,(6):194-194,196
目的分析与观察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的80例RV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RV肠炎患者中有46例(57.5%)出现心肌酶异常情况,有26例(32.5%)发生肝功能损害情况,有10例(12.5%)出现肾功能损害情况,有8例(10.0%)出现惊厥,有14例(17.5%)出现呼吸道病变。结论RV感染除可以引起肠道感染外,还能够引起肠外多个器官的损害,其中对于心肌的损害尤为明显,对于肝脏、肾脏、呼吸道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仅次于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与日常检测情况,分析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即监测系统的效果.方法 统计既往两年我院日常检测到的医院感染病例,与2012年4月29日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的现患率调查中,感染的人次率和例次率较日常监测值高,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软组织所占比例最高,但排序略有差异;现患率调查中标本送检率高于日常监测.结论 作为评价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现患率调查较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毒宁不同给药方法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以找出最佳给药方法。方法:对271例患儿随机分成3组:第1组每日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8 mL.kg-1保留灌肠;第2组每日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8 mL.kg-1静滴;第3组每日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1静滴。结果:治疗72 h后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5%,84.4%,45.6%,P<0.01)、治疗后72 h大便SIgA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毒宁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儿童医院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评价日常资料的准确性,显示出医院感染发病的趋势,有的放矢地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方法 2012年按照计划从9月23日零时至24时院感办对全院11个病区进行了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按2001年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采用床旁调查和在架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填写统一的个案调查表,所有被调查对象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患者,均计入医院感染。结果本次应调查住院患儿242人,实查241人,实查率99.5%,发生医院感染4例,医院感染患病率1.7%。结论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全面了解了医院感染的现状,结果提示应重点对新生儿科、内五科等高危科室开展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学诊断意识和水平,加强临床标本送检,规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从而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