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先天性肠闭锁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X线平片、消化道造影及CT检查对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肠闭锁患者的影像学资料。40例均行腹部立位和正侧位摄片,其中8例同时行上消化道碘水造影,26例行碘水灌肠造影,3例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主要X线表现:高位小肠梗阻10例,低位小肠或结肠梗阻30例;腹腔内胎粪钙化5例,包裹性气腹2例,风兜征8例,胎儿型结肠24例,结肠宽径接近正常2例。主要CT表现:十二指肠闭锁处呈截断状3例。结论:X线平片对先天性肠闭锁的诊断及确定闭锁部位有重要价值,消化道碘水造影是确诊本病的重要依据,CT可作为补充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肠闭锁的临床与X线影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肠闭锁的临床及影像检查方法与表现。方法 :本组 13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肠闭锁 ,其中 3例十二指肠闭锁 ,4例空肠闭锁 ,3例回肠闭锁 ,3例结肠闭锁 ,临床以呕吐、进行性腹胀为首发症状 ,呕吐物可含胆汁及粪水物 ,部分病例有排胎粪史 ,全部均行腹部立卧位平片检查 ,其中 6例经胃管行胃、小肠碘水造影 ,7例行大肠钡灌造影。结果 :13例均有肠梗阻的临床症状 ,腹部平片均显示不同平面的肠梗阻 ,6例胃肠造影中 4例可显示肠闭锁的盲端 ,1例发现小肠其它先天性异常 ,7例大肠灌肠造影直接显示或提示肠闭锁部位 ,胎儿型结肠对本病较具诊断意义。结论 :术前通过消化道造影检查可以明确或提示肠闭锁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儿童小肠机械性梗阻的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儿童小肠机械性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31例手术确诊为小肠机械性梗阻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与CT表现。年龄9个月至14岁,男17例,女14例。急性小肠梗阻29例,慢性小肠梗阻2例。其中7例有腹部手术史。结果 腹部X线平片与CT准确显示梗阻程度分别为19例和29例。CT准确显示梗阻病因18例,包括小肠石4例,肠套叠5例,腹腔局部感染渗出粘连6例,腔内型肠重复畸形1例,先天性脐疝1例,先天性肠旋转不良1例。本组7例有腹部手术史者全部为粘连性梗阻,结合手术史,CT准确判断病因25例。腹部X线平片与CT假阴性诊断分别为4例和2例。结论 CT对发现肠绞窄和肠壁积气的敏感性较腹平片高。CT显示狭窄移行段的形态有助于判断病因,对梗阻病因的判断CT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附5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康安 《临床放射学杂志》1991,10(4):178-180,T026
本文分析了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肠旋转不良56例。临床主要症状是在新生儿期呕吐胆汁,腹部平片以十二指肠部分性梗阻为重要表现,胃肠钡餐和钡剂灌肠检查显示下例X 线征象之一即可确诊本病:(1)十二指肠空肠连接处位置异常;(2)部分病例显示十二指肠空肠沿中腹部呈螺旋形下降(伴中肠扭转X 线征象);(3)空肠位于右上腹或全部小肠在右腹部;(4)肓肠异位。本文还讨论了本病胚胎学、病理和合并畸形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刘玉奇  周珉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283-2284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的X线诊断要点.方法:收集我院4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分析其腹部立位片及结肠钡剂造影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腹部立位片示低位结肠不全性梗阻35例,肠淤张17例,小肠低住梗阻1例.结肠钡剂造影显示常见型39例,短段型5例,超短段型2例,长段型1例,征象可见痉挛段、移行段及扩张段,其中3例新生儿及超短段型狭窄段显示不明显,3例移行段显示不明显,24 h复查38例有不同程度钡剂残留.结论:凡临床怀疑先天性巨结肠的婴幼儿应尽早行腹部立位片及结肠钡剂造影检查,并随访观察24 h钡剂排空情况,对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肠梗阻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CT检查对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6例肠梗阻患者的腹部X线平片和CT表现进行分析。其中 2 4例行手术治疗 ,12例行胃肠减压、抗感染保守治疗。 12例有腹部手术史。结果 :腹部X线平片和CT准确显示梗阻程度的病例分别为 2 0例 ( 5 5 .6% )和 3 4例 ( 94.4% )。CT直接准确诊断梗阻病因 19例 ,包括结肠直肠癌 16例 ,肠系膜囊肿伴绞窄性肠梗阻 1例 ,结肠淋巴瘤合并肠套叠 1例 ,结肠脂肪瘤合并肠套叠 1例。 12例有腹部手术史者中 10例为粘连性肠梗阻 ,2例为麻痹性肠梗阻 ,结合手术史 ,CT诊断无误。结论 :对梗阻病因的判断CT明显优于腹部X线平片 ,CT可显示狭窄移行段的形态 ,有助于判断病因 ,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X线检查对小儿顽固性呕吐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临床27例小儿顽固性呕吐病例行X线平片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其病理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7例中,先天性食管闭锁见于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7例,中肠扭转2例,胃一食管反流(贲门松驰)3例。24例行手术治愈,3例保守治疗。结论常规X线检查仍是患儿顽固性呕吐的首选和重要检查方法,能为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X线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外科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梗阻的X线资料,每例均行腹部直立位片检查,其中28例行上消化道泛影葡胺检查,36例行钡剂或泛影葡胺灌肠辅助检查。结果腹部直立片见“单泡征”9例,“双泡征”29例,“三泡征”6例,阶梯状多个短小气液平8例。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显示十二指肠完全梗阻14例,不完全梗阻13例,其中显示空肠位置异常8例。结肠造影检查显示回盲部位置异常30例,伴细小结肠10例。52例中,肠旋转不良34例,十二指肠闭锁9例,十二指肠狭窄4例,环状胰腺5例。结论结合临床病史及腹部直立位片可对十二指肠梗阻做出诊断,鉴别诊断需做上消化道泛影葡胺造影和灌肠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部X线平片和CT对小儿肠梗阻的诊断价值,重点探讨小儿绞窄性肠梗阻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手术证实肠梗阻23例,术前24h均拍摄腹部正侧位X线平片,其中14例行腹部CT扫描。结果:23例肠梗阻术前诊断正确率:腹部X线平片为69.6%(16/23):CT为100%(14/14)。其中,绞窄性肠梗阻术前诊断正确率:腹部X线平片为38.9%(7/18);CT为90.9%(10/11)。11例绞窄性肠梗阻的主要CT表现包括:小肠壁增厚9例;CT平扫肠壁密度增高7例和“靶征,,2例;CT增强扫描肠壁强化低于正常者6例,3例延迟扫描强化。肠系膜血管增粗水肿5例,4、肠壁积气4例,腹水6例。结论:CT诊断小儿肠梗阻,特别是显示肠绞窄,较腹部X线平片优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X线、CT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影像学表现,7例均行X线平片和食管造影,其中3例进行了CT检查.结果 7例中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4例(Ⅲa型1例,Ⅲb型3例).X线胸腹平片显示胃肠积气4例、吸入性肺炎6例及右上肺不张2例;食管造影显示近端呈盲端6例、近端食管气管瘘1例;CT检查显示远端食管气管瘘3例.结论 综合应用X线、CT检查对先天性食管闭锁与食管气管瘘的确诊及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CT游离气体征在早期胃肠穿孔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CT扫描在胃肠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成人胃肠穿孔的CT表现。结果:14例中,胃十二指溃疡穿孔5例,外伤性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乙状结肠穿孔5例,肠缺血坏死致回肠、结肠穿孔3例,直肠肿瘤梗阻致乙状结肠穿孔1例。CT表现剑突下隐窝积气12例,肝下肝圆韧带间隙积气6例,腹膜后间隙积气4例及腹腔积液3例。结论:CT较立位腹平片能更早更准确地判断腹腔游离气体的有无、多少,并能为胃肠穿孔部位的初步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婴儿肠旋转不良影像学检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婴儿肠旋转不良影像学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手术证实的婴儿肠旋转不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病例均摄腹部平片,16例行钡剂灌肠,18例行钡餐检查.结果:腹部平片显示十二指肠部分性梗阻32例,双泡征13例,小肠低位梗阻并腹腔积液3例,未见明显异常3例.钡剂灌肠显示阑尾位于右上腹10例,右中腹1例,左上腹4例,1例位置正常;与手术中记录的阑尾位置比较,诊断符合率较低(28.6%,4/14).钡餐检查显示十二指肠水平段及其近端扩张、梗阻,扩张远端呈鼠尾状改变6例,其中2例显示为完全性梗阻;十二指肠空肠曲位置异常11例;十二指肠螺旋型下降13例;空肠位于右侧腹9例,位置正常1例.结论:在肠旋转不良影像学检查中,腹部平片能提供肠道气体的异常信息,可作为本病的首诊检查方法;钡剂灌肠虽然可显示阑尾位置异常,但诊断准确性低,胃肠钡餐检查可显示十二指肠的位置和形态,是确诊本病的较好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肠机械性梗阻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CT对小肠机械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1例手术和临床证实的小肠机械性肠梗阻病人的 CT表现进行了分析。全部病人为腹平片和临床检查确诊为小肠机械梗阻病人。男 14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4 .8岁。结果 :完全性小肠梗阻 13例 ,绞窄性小肠梗阻 5例 ,不完全性小肠梗阻 3例。 1/ 3病例术前 CT显示梗阻病因 ,包括腹腔肿块 ,炎性狭窄。 5例中 4例 (80 % ) CT征象提示肠绞窄存在 ,早于腹平片。肠壁郁血增厚大于 3 mm,肠腔大量积液 ,气液平面中液多于气 ,腹腔广泛性液体渗出伴肠系膜水肿则提示绞窄性肠梗阻。结论 :在明确梗阻病因上 CT较腹平片有明显优势。显示典型绞窄性梗阻征象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腹平片高 ,但无典型征象并不能排除绞窄性肠梗阻存在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致争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的X线更平片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急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的X线平片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搜集33例曾于术前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并经手术或纤维结肠镜病理证实为大肠癌致急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病例,就以下X线表现进行分析:⑴梗阻近、远侧肠管表现;⑵梗阻部位改变;⑶全并症X线征象。结果:梗阻发生于盲肠及回盲部平面3例,仅表现为小肠梗阻改变;升结肠及结肠肝曲平面6例,其中5例现现盲袢综合征;左半结肠及直肠平面24例,均显示一般机械性肠梗阻特点,其中1例并盲袢综合征。全组33例中,14例(42.4%)于硬阻部位可见软组织肿块影、肠腔狭窄或局部密度增高影,且梗阻部位征象显示与摄片体位有关;6例(18.2%)见肠穿孔或腹腔转移致腹膜炎征;4例(12.1%)可见慢性肠梗阻表现。结论:大肠癌致急性完全机械性肠梗阻X张平片检查,不仅可判断梗阻部位,部分症例还可依据梗阻部位表现判断梗阻原因。合理的的摄片体位,有利于梗阻病因征象的显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在胎儿MR检查先天性肠道闭锁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8例孕20周以上超声提示存在先天性肠道闭锁的胎儿行MR检查。采用SSFSE,选择胎儿头颅、躯干的常规体位,并重点行胎儿躯干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将产前MRI表现与引产后尸体解剖结果相对照。结果8例先天性肠闭锁,引产后尸检证实闭锁部位分别为空肠近段5例和回肠中段3例,后者同时合并胎儿腹腔积液,SSFSE上见扩张肠管以高信号为主;其中2例肠闭锁并发先天性肛门闭锁,SSFSE上扩张肠管内可见低信号胎粪;1例肠闭锁并发先天性食管闭锁,SSFSE上可见食管中段闭锁处高信号;1例肠闭锁并发膈疝,SSFSE冠状位上疝入物为部分肠管,可见左侧胸腔内少许散在高信号。结论 SSFSE MR检查能清楚显示胎儿先天性肠道闭锁,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中的价值。方法:对CT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32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内容包括肠系膜血管改变、肠壁强化程度及腹水情况等,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例绞窄性肠梗阻主要征象有病变段肠管无强化和强化减弱(23/32,72%),腹腔积液(21/32,66%),系膜血管改变和网膜浑浊、密度增高(18/32,56%)。结论:肠壁强化程度减退、漩涡征、肠腔积血及腹腔积血是绞窄性肠梗阻比较可靠的征象。螺旋CT检查是诊断有无绞窄性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消化道异常及腹壁缺损的价值。方法 对美国加州一产前诊断中心 5年中超声发现的13 6例消化道异常及 41例腹壁缺损的孕妇检查结果进行声像图特点分析。结果 发现 13 6例消化道异常中 ,食管闭锁 9例 ,十二指肠闭锁 19例 ,空肠闭锁 12例 ,强回声小肠 68例 ,胎粪性腹膜炎 19例 ,膈疝 9例。 41例腹壁缺损中 ,腹裂 11例 ,脐疝 18例 ,羊膜带综合征 12例 ,各类型有其特异声像图表现 ,其特征与其胚胎发育过程异常相关。结论 超声能准确地发现各种畸形 ,在诊断胎儿先天性消化道异常及腹壁缺损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