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置入术中除颤阈值(DFT)的测定方法并观察术后随访结果.方法 52例置入ICD患者,其中单腔ICD 25例(48.08%),双腔ICD 23例(44.23%),三腔ICD 4例(7.69%).置入术中用测定除颤安全范围(DSM)方法进行DFT测定,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结果 52例ICD置入术中,测得DFT为(13.27±2.95)J,DSM为(17.40±2.89)J,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52例中,38例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中469次为非持续性(可自行终止)室性心动过速(VT),持续性VT发作265次;经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1阵转复成功245次(92.45%),2阵转复成功13次(4.91%),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转复未成功经电转复7次(2.64%),均经低能量电转复成功.心室颤动(VF)发作141次均成功识别,其中14次在释放治疗前VF自行终止.127次VF经电除颤治疗,经电除颤治疗1次成功116次(91.34%),除颤能量为(12.84±3.18)J,2次成功11次(8.66%),除颤能量为(16.36±2.34)J.结论 应用DSM测定进行ICD置入术中DFT测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及除颤器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及除颤器(CRT-D)的初步体会和随访结果。方法病例入选标准①左室射血分数(LVEF)≤0.35;②QRS波时限≥120ms;③快速室性心律失常;④心功能分级Ⅱ~Ⅳ级。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左室电极置入冠状静脉后侧分支或后分支,右室电极置入右室心尖,右房电极置入右心耳。结果3例均成功置入CRT-D,无严重并发症。左室电极1例置于心脏侧后静脉,另外2例置于心脏后静脉。除颤测试,2例为20J能量1次除颤成功。另1例20J、30J能量除颤未成功,通过调整除颤波斜率,30J成功除颤。随访期间,3例心功能分级、射血分数均有改善,心室起搏比例均超过95%。2例发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经抗心动过速起搏或除颤治疗成功转复。结论CRT-D能恢复心脏同步活动和识别、转复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经静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室性心动过速可先行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如不能转复或发展为快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再行放电转复或除颤,对直接检测到的心室颤动则放电除颤。它具有支持性起搏,低能量心律转复和高能量除颤等功能,不必开胸,可经静脉放置导...  相似文献   

4.
探讨经静脉埋藏式三腔起搏心脏转复除颤器 (BVP ICD)的临床应用。病例入选标准 :①缺血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②左室射血分数 <0 .35。③QRS波时限 >130ms。④ 2 4h动态心电图、临床心电监护、腔内电生理检查中 ,任一项记录到明确室性心动过速 (VT)或心室颤动 (VF)。采用经锁骨下静脉和头静脉 ,分别置入右室电极导管到右室 ,右房电极导管到右心耳 ,左室电极经冠状静脉窦到冠状静脉后侧支 ,其中 1例为经静脉埋藏三腔双室起搏器 (BVP)升级为BVP ICD。结果 :双室起搏阈值 1.7± 0 .7V ,R波幅度 10 .3± 4mV ,双室电极阻抗 896 .2± 82Ω。4例先后 2次采用电击T波诱发出VT或VF ,并除颤成功。 3例因心功能差仅诱发 1次并除颤成功。最低有效除颤能量 2例 11J ,5例 2 0~ 2 1J ,手术时间 12 9.2 8± 4 7.3min。 7例随访 3~ 12个月 ,心功能改善 1~ 2级。 2例分别各有 1例除颤事件记录 ,7例全部存活。结论 :BVP ICD临床疗效较好 ,但设定首次电击能量时不宜太小 ,力争尽快转复心律 ,以策安全。慎用快速心室起搏 (Ramp)终止VT。  相似文献   

5.
双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双腔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 (ICD)可提供起搏及抗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报道 11例双腔ICD应用的临床体会。男 8例、女 3例 ,年龄 6 0 .5 5± 10 .0 7岁。缺血性心脏病 9例、Brugada综合征 1例、缺血性心脏病合并肥厚型梗阻性心脏病 1例。双腔ICD安置指征有 :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 6例 ,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伴房室阻滞 1例、伴左室功能不全 4例 ;临床上明确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和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者分别为 8,2和 5例。 8例病人术前进行电生理检查 ,诱发出持续性室速 6例、室颤 2例 ;3例行电生理检查 ,其中 2例太虚弱、1例为反复发作持续性室速。 5例安置具有心室转复除颤伴心房、心室起搏的ICD ,5例安置具有心房、心室起搏转复及除颤的ICD ,1例安置具有双心室起搏及心室转复、除颤的ICD。所有病人在置入ICD时都进行除颤阈值的测定。总共有 2 3次室颤被诱发 ,除颤阈值为 12 .0 9± 5 .2 4J,除颤电极阻抗为 44 .0 0±11.0 5Ω ,P波和R波电压幅度分别为 3.5 3± 1.32mV ,13.42± 4.73mV ,心房、心室起搏阈值分别为 1.39± 0 .71和 0 .91± 0 .38V。随访 8.82± 5 .0 0 (2~ 19)个月 ,5例共有 12 0次持续性室速发生 ,其中 118次经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  相似文献   

6.
经静脉电复律(TVEC)又称经导管电复律,它通过经静脉插入心腔的电极导管对快速性心律失常进行低能量电转复治疗。国外已于近年用于临床,并认为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现就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一、方法1.电极导管:通常采用三极电极导管,该导管可兼作起搏、程序电刺激(PES)、电转复和除颤。一对电极位于导管顶端,电极间距5mm,具感知和起搏作用;如用于复律或除颤,该对电极则  相似文献   

7.
植入型心室复律除颤器即通常所指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是目前公认防治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 (室速/室颤 )的一线治疗措施。广义上讲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还包括植入型心房复律除颤器 (IAD)和房室双腔复律除颤器。近年来IAD的实验研究不断增多 ,并已在临床小规模应用 ,可望成为治疗房颤的另一有效手段。房室双腔复律除颤器集IAD和ICD功能于一身 ,能够放电终止房颤、室速和室颤。1 植入型心房复律除颤器目前临床应用的IAD ,体积与普通起搏器相仿 ,重量在10 0g以内 ,除颤脉冲波形为双相 ,放电能量 2~ 10J。其右心房电极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我院37例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患者中34例长期随访(3例失访)。方法:将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随访时间4~69个月,平均(24.7±18)个月。29例成功接受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治疗,占全部患者的85.3%。共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587次,其中313次为非持续性,均自行终止。接受ICD治疗的274次中室性心动过速(VT)238次,占86.9%。心室颤动(VF)36次,占13.1%。VT由抗心动过速起搏(ATP)终止212次,由低能量(2~15J)转复终止23次。有3次VT在ATP治疗时转为VF,由高能量除颤(DF)终止。VF经高能量除颤36次,全部一次成功。5例患者因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或心房颤动(房颤)被误识别为VT而发放电击。34例中有3例死亡,1例死于急性心肌梗死,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因不明。结论:ICD可以有效的终止VT、VF,是防治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电极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44例严重心动过缓以及心脏骤停者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将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正极板紧贴在胸骨右缘2—3肋间,负极固定于心尖区。起搏时预设所需起搏频率,再将电流量由小逐渐增大。测定起搏阈值,起搏电流为起搏闽值的1.1倍。复律或除颤能量根据心律失常类型调定。使用期间严密观察心电监护。结果44例中,实际启用起搏、复律或(和)除颤功能22例(50%),其中7/14例(50%)清醒患者因不能耐受起搏而拒绝使用。起搏总成功率53.84%(7/13例),其中严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起搏成功率100%(7/7例),心电机械分离起搏成功率0(0/6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的复律和除颤成功率为100%(9/9例)。心房颤动复律成功率100%(3/3例)。结论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电极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疗效较好,抢救成功率高,不失为治疗严重心动过缓以及预防和抢救心脏骤停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双心室同步房室顺序起搏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扩张性或缺血性心肌病出现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同时伴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的治疗效果。方法 5例患者均为男性。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QRS时限120~183m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0,左心室舒张末直径≥60mm,均有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及心室颤动(室颤)发作史。药物治疗无效。分别植入右心房和心脏静脉左心室分支起搏电极导线,并植入右心室除颤电极导线,行房室顺序双心室同步起搏及抗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LVEF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变化。结果 右心房、右心室和左心室导线感知和起搏参数均符合要求、右心室导线除颤阈值佳。起搏后QRS时限明显缩短,起搏前平均155ms,起搏后平均133ms,随访3~20个月,心功能术前平均3.4级,术后3个月平均2.4级;LVEF术前平均0.25,术后3个月0.29,1例术后6个月LVEF为0.34;5例患者共发生室速4次,均以31J的能量1次除颤成功。结论 双心室同步房室顺序起搏可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LVEF,改善心功能。双心室同步起搏ICD具有良好的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中除颤阈值测试的现代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装置可靠性差,除颤失败率高,对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事件唯一的治疗方法是电击;因此在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时常规进行除颤阈值测试。现代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性能较前明显改善,除颤性能提高,经静脉途径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平均除颤阈值是20~30J,低于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最大输出能量,且除颤阈值测试可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险;因此许多临床心脏电生理学者开始质疑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植入术中除颤阈值测试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ICD的无痛性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的治疗功能而论,第一代ICD的治疗仅有高能量的电击除颤,第二代的ICD增加了感知功能,对发生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能进行同步性低能量或高能量的电转复治疗,直到第三代ICD,才增设了室速的抗心动过速起搏与一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29岁,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YHAⅢ~Ⅳ级。入院后植入临时心脏起搏器,住院期间曾发生心室颤动(简称室颤)并体外电击除颤成功。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中误在临时心脏起搏状态下测试获得起搏电极所在位置的"R波"(实际为心室刺激脉冲信号)振幅为8mV。T-Shock成功诱发室颤,但ICD不能识别被迫手动ICD除颤成功。在减慢临时心脏起搏频率待自身心室节律出现后重新复测R波振幅为2mV。重新更换新的起搏位置,在确保无临时起搏脉冲下测试感知等参数,满意后再次进行DFT测试,ICD能成功识别室颤并一次除颤成功。  相似文献   

14.
除颤电极穿破心肌后再放置致高除颤阈值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术中测试除颤阈值(DFT)20 J,术后出现心包压塞重新调整电极位置,未重复测试DFT。随访中患者多次发生VT/心室颤动但ICD复律失败,系高除颤阈值所致,经过无创处理无效,放置新电极并调整电极位置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4例患者中共置入6台ICD,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程控分析仪进行随访,对患者情况及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调整起搏参数,心律失常药物,及时处理ICD故障。结果6台ICD共检出心律失常事件272次,启动治疗程序64次,其中包括低能量复律和高能量除颤转复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19次(占29.7%,19/64),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治疗室性心动过速35次(占54.7%,35/64),误放电治疗10次(占15.6%,10/64)。误放电原因包括:感知窦性心动过速3次,电磁干扰2次,电极导线绝缘层破损干扰5次。其余208次心律失常事件均在ICD启动诊断识别过程中自行终止,ICD未继续实施治疗程序。结论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肯定,但应加强随访,警惕误放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具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具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适应症的患者进行ICD植入治疗,从而评价分析ICD对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对2005-2009年我科收治的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的18例患者置入ICD,年龄40~76岁,平均年龄(55.77±15.16)岁,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例。病因诊断包括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或门控心血管CT检查明确缺血性心肌病11例,扩张性心肌病7例,其中3例为心肺复苏后2周安置ICD,其余均为伴快速性室性致死性心律失常伴或不伴晕厥史患者。置入单腔ICD4例,双腔ICD5例,心脏在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9例。结果 18例心脏性猝死及具有ICD植入适应征的患者进行单腔、双腔及CRTD植入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5 h,X线曝光时间19~62 min。除颤阻抗、起搏阈值、R/A波振幅等参数均达到标准要求,3例患者术中经1次低能T波同步电击(T-shock)诱发心室颤动(VF),均一次复律成功,除颤阈值10~20 J。并进行2~43个月的随访观察,术后皮囊愈合良好,无电极脱位、囊袋积血、感染、除颤风暴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并无死亡。在同时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下,5例患者共8次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VF,ICD识别及放电转复成功。2例单腔ICD患者各一次心房纤颤(AF)发作,被误诊为心室颤动,并导致误治,启动稳定性及宽度两个诊断功能后,随访半年未再出现误诊及误治。9例随访期内曾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通过心动过速起搏(ATP)转复。9例CRTD随访心脏彩超EF由30%~35%改善至35%~50%,心衰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所有18例患者,包括3例反复心跳骤停、药物治疗无效、多次心肺复苏成功而植入ICD的患者,随访至今仍然健在。结论 ICD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措施,其疗效远超过包括乙胺碘呋酮在内的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随着猝死防  相似文献   

17.
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估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治疗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技术方法、功效、安全性及可行性,确定慢性房颤患者体内心房除颤的阈值。方法经静脉穿刺分别将除颤导管植入右房冠状静脉窦,由体外心房除颤器自右至左方向发放与R被同步的双相低能量电流转复慢性房颤患者76例,记录并确定成功除颤的最小能量及电压作为心房除颤阀值(ADFT)。结果93.4%慢性房颤患者可急性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其体内心房除颤阈值为4.29±1.89J,326.1±62.4V。结论 经静脉体内心房除颤是慢性房颤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有助于体内心房除颤器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8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植入ICD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1996年8月至2008年1月来本院就诊定期随访、资料完整的植入了ICD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80例植入了ICD患者(其中11例为二次更换ICD),其中65例(81.25%)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以冠心病最为常见.随访4~62(26.96±18.97)个月中,72例患者(90%)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并成功接受ICD治疗,共发生心律失常事件1243次,启动治疗程序1854次,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治疗室速712次,低能量复律和高能量除颤转复治疗共266次.误识别治疗147次.68次心律失常事件在ICD启动治疗程序中自行终止,ICD未继续实施治疗.随访期间共有3例(3.75%)患者死亡.结论 ICD能够有效地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植入术后需要密切随访,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9.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单中心40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接受ICD治疗,男性35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49±15)岁,成功随访35例,应用体外程控仪获得ICD储存资料并结合临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均成功植入ICD;35例患者平均随访25个月,其中26例患者共记录室速和室颤事件763阵,ICD成功除颤224阵(成功率99.1%),抗心动过速起搏1次成功终止室速375阵(成功率71.8%),低能量同步转复22阵(成功率100%);2例患者因窦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反应发生误放电4次。术后大多数患者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至随访期末,死亡4例,3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1例死于肺栓塞。结论ICD联合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碎裂QRS波和扩张型心肌病(DCM)碎裂QRS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预后。方法将70例AMI碎裂QRS波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AMI组,35例DCM碎裂QRS波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DCM组,均接受电除颤、电复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及相关药物治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I组与DCM组接受治疗后24h存活率(91.42%vs 94.28%)、2周内存活率(81.42%vs 88.57%)、1年内存活率(72.85%vs 82.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共11例接受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后,1年内均存活。结论碎裂QRS波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此类患者采用电除颤和电复律、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及相关药物治疗,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