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日本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原肌球蛋白免疫小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及其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头足部分离的天然原肌球蛋白(分别称为SjcTM和OhTM)免疫小鼠后对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参照Cote和Smilie文献改进的方法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及其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头足部分别提取天然原肌球蛋白(TM)抗原,用SDS-PAGE分析其纯度和分子量,并以所提纯之TM抗原加福氏佐剂皮下多点注射免疫C57BL/6雌性小鼠,共免疫3次,攻击感染后6wk解剖小鼠,门脉灌注收集成虫,并分类计数小鼠肝脏和肠组织内的未成熟和成熟虫卵。同时设立佐剂对照组。结果: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和湖北钉螺TM分子量相似约40kDa。与佐剂对照组相比,日本血吸虫和湖北钉螺TM免疫组:减虫率分别为21.1%和28.2%;平均每对成虫肝脏减卵率分别为20.1%和52.2%,肠组织减卵率分别为32.8%和28.1%;肝脏成熟虫卵减少率分别为25.9%和46.8%,在肠组织的减少率分别为39.7%和66.8%。结论:日本血吸虫和湖北钉螺TM抗原具明显的免疫原性,免疫小鼠后具有抗感染和抗血吸虫病免疫的作用。可作为血吸虫病候选疫苗分子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日本血吸虫成虫及湖北钉螺冰冻切片作抗原,采用间接免疫酶染法分别检测兔抗钉螺免疫血清和感染血清。结果表明日本血吸虫雌雄成虫、钉螺头足部、肝脏分别出现阳性反应。提示:日本血吸虫与其中间宿主湖北钉螺之间确实存在相同的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磷酸丙糖异构酶小鼠免疫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分离的天然磷酸丙糖异构酶抗原(SjcTPI)免疫小鼠后对尾蚴攻击感染的保护性作用。方法:采用丙酮沉淀法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中提取天然的TPI抗原,并以所提纯的SjcTPI抗原加福氏佐剂经皮下和肌肉注射免疫NIH小鼠,攻击感染后6wk收集小鼠血清并计数成虫负荷及肝、肠组织虫卵数。同时设有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SWAP)免疫对照组和攻击感染对照组。结果:天然SjcTPI抗原免疫小鼠后减虫率为21.4%-25.0%,肝组织减卵率达57.8%-60.3%;ELISA法检测TPI免疫小鼠血清抗TPI抗体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的OD值(P<0.05)。结论:天然的SjcTPI抗原具明显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可以继续进行编码TP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旋毛虫幼虫抗原免疫小鼠对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交叉保护作用。方法:用4种不同的旋毛虫幼虫抗原制剂经颈部皮下多点免疫小鼠,然后用日本血吸虫尾蚴30条或100条攻击感染,攻击后45d剖杀小鼠,收集成虫、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虫卵,并计数。结果:4种不同制剂均可诱导不同程度的保护性免疫效应,以旋毛虫幼虫匀浆上清可溶性抗原(TsSA)效果较好,减虫率为21.3%,加用福氏佐剂时,其减虫率为29.3%,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虫卵减少率分别达48%和58.5%,平均每鼠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虫卵EPG减少率分别为41.7%和48.9%;当抗原剂量为10000条旋毛虫并加用福氏佐剂时,其减虫率达39.6%。结论:旋毛虫抗原免疫小鼠能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5.
旋毛虫肌蚴抗原诱导小鼠抗日本血吸虫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旋毛虫幼虫抗原免疫小鼠对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交叉保护作用。方法:用4种不同的旋毛虫幼虫抗原制剂经颈部皮下多点免疫小鼠,然后用日本血吸虫尾蚴30条或100条攻击感染,攻击后45d剖杀小鼠,收集成虫、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虫卵,并计数。结果:4种不同制剂均可诱导不同程度的保护性免疫效应,以旋毛虫幼虫匀浆上清可溶性抗原(TsSA)效果较好,减虫率为21.3%,加用福氏佐剂时,其减虫率为29.3%,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虫卵减少率分别达48%和58.5%,平均每鼠肝组织和粪便中的虫卵EPG减少率分别为41.7%和48.9%;当抗原剂量为10000条旋毛虫并加用福氏佐剂时,其减虫率达39.6%。结论:旋毛虫抗原免疫小鼠能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免疫小鼠后攻击感染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是否也能诱导出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2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免疫组和对照组,经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攻击感染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6 d观察减虫率、粪卵减少率、雌虫子宫内虫卵数、肝表面虫卵结节数、肝脏各期虫卵数及各期虫卵构成比。结果 SIEA免疫后粪卵及雌虫子宫内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4.45%,23.69%(P<0.05);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下降29.03%(P<0.05);肝组织内虫卵减少29.07%(P<0.05),成熟虫卵减少48.41%(P<0.05)。肝组织内成熟虫卵比例下降,未成熟卵比例增加(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的抗原性较强,小鼠经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攻击感染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也诱导小鼠产生了抗卵胚发育及抗雌虫生殖免疫力,结果提示将来在中国大陆使用SIEA疫苗时,似可不必考虑血吸虫品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从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成虫抽提的24—26kDa抗原与源于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株的重组Sj26抗原之间在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上所进行的一系列比较研究。ELISA、IFA和Westernblotting等方法观察结果均表明,24—26kDa和rSj26抗原免疫后所诱导的特异性抗体与其对应的抗原之间具有明显的抗原交叉反应,而与其它血吸虫抗原如可溶性虫卵抗原也有交叉反应。若以两种抗原加福氏佐剂分别免疫小鼠,以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尾蚴攻击感染,减虫率相似(26~32%),表明两种抗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保护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开发rSj26抗原,或是根据已知Sj26 cDNA核苷酸序列制备DNA探针,从已构建的日本血吸虫(大陆株)cDNA库筛选相关目的基因,加速血吸虫疫苗的研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重组信号蛋白 14 3 3及 14 3 3与GST融合蛋白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和抗血吸虫病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用rSj14 3 3和rSj14 3 3 /SjGST免疫BALB/c小鼠 ,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 ,收集实验组与对照组成虫和虫卵 ,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 ;间接ELISA法测定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免疫前、后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的变化 ;显微镜下测量并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肝脏切片上单个虫卵肉芽肿大小 ,观察两种重组抗原对小鼠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结果 上述两种重组抗原在尾蚴攻击感染后的减虫率分别为 3 1.93 %和 3 4.3 9% ;每克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 5 3 .2 4%和 60 .0 6% ,每对成虫减卵率分别为 3 3 .3 9%和 40 .48% ;免疫前各组血清IgG抗体A值差异无显著性 ,免疫后实验组血清IgG抗体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实验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比对照组分别下降3 5 .2 3 %和 46.13 %。 结论 信号蛋白 14 3 3在抗感染和抗病免疫中具有保护作用 ,复合多价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可能优于单价疫苗。  相似文献   

9.
目的实验观察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终宿主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终宿主的致病力及传播强度。方法分别采用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尾蚴定量感染小鼠,建立小鼠-钉螺-小鼠生活史循环,观察比较各虫株的虫卵开放前期、产卵量及虫卵分布、对终宿主的易感性、虫体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6.1 d和36.8d(t=0.907,P=0.372),粪便中虫卵数分别为14.6只/100 mg和21.2只/100 mg(t=2.946,P=0.007),回收成虫数分别为20.5条/鼠和25.1条/鼠(t=2.128,P=0.042),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31 303只/对成虫和38 594只/对成虫(t=2.185,P=0.040)、肝脏虫卵数分别为14 810只/对成虫和19 715只/对成虫(t=2.934,P=0.007),肠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16 493只/对成虫和18 879只/对成虫(t=1.044,P=0.309);江苏敏感株和抗性株雌雄合抱虫体长度(t=0.328,P=0.744)、雌虫体长(t=0.386,P=0.701)及雄虫体长(t=0.332,P=0.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日本血吸虫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5.5 d和35.6 d(t=0.169,P=0.867),粪便中虫卵数分别为13.3只/100 mg和18.9只/100 mg(t=3.622,P=0.001),回收成虫数分别为17.6条/鼠和25.1条/鼠(t=3.153,P=0.004),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30 932只/对成虫和53 903只/对成虫(t=3.865,P=0.001),肝脏虫卵数分别为12 307只/对成虫和26 363只/对成虫(t=4.388,P0.01),肠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18 625个/对成虫和27 541个/对成虫(t=2.679,P=0.012);湖南敏感株和抗性株雌雄合抱虫体长度(t=0.853,P=0.397)、雌虫体长(t=0.573,P=0.569)及雄虫体长(t=0.742,P=0.4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产卵量和肝组织虫卵沉积量均明显高于敏感株,提示其对终宿主的致病性更强;抗性株感染鼠粪便中排出虫卵数明显多于敏感株,提示抗性株的传播能量高于敏感株。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rSjGST-32适合的免疫剂量。 方法 以50、100、200μg3个不同剂量rSjGST-32加佐剂皂角甙A(QuilA)50μg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QuilA和PBS对照组。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末次免疫4wk后攻击感染,用减虫率及减卵率表示保护力。 结果 与PBS对照组比较,50、100、200μgrSjGST-32组的减虫率分别为38.1%,47.8%和48.8%;每克肝卵(LEPG)减少率分别为39.1%,53.5%和53.6%;每条雌虫每克肝所含虫卵数(LEPF)减少率分别为22.5%,22.8%和21.8%;抗体滴度分别达1∶51200,1∶102400和1∶102400。 结论 重组抗原rSjGST-32加QuilA佐剂免疫小鼠,以100μgrSjGST-32剂量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紫外线(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BALB/c小鼠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辐照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经腹部皮肤用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诱导BALB/c小鼠,3周后进行攻击感染,同时设正常感染对照组。攻击感染6周后解剖小鼠,计算减虫率、减卵率,并观察虫体发育情况和肝组织细胞免疫应答情况。结果免疫组的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为37.90%和51.16%;免疫组小鼠体内虫体发育明显滞后于正常感染对照组内虫体;免疫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较正常组明显减少。结论UV致弱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BALB/c小鼠能诱导较好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天然肝片吸虫谷胱甘肽转移酶 (FhGST)和猪蛔虫谷胱甘肽转移酶 (AsGST)免疫的小鼠对日本血吸虫大陆株尾蚴攻击感染的保护力。[方法 ]从肝片吸虫和猪蛔虫中提取天然谷胱甘肽转移酶 (GST) ,免疫 3次 ,间隔时间为 14d和 7d。第 3次免疫后 5d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大陆株日本血吸虫尾蚴 30条 鼠。感染6wk后用肝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 ,分别计数肝脏、脾脏和大肠组织沉积虫卵数 ,并计算减虫率和减卵率。[结果 ]3个免疫组 (FhGST、AsGST和日本血吸虫rGST)分别与佐剂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的减虫率分别为2 7 8%、 37 9%、 33 1%和 31 3%、 41 0 %、 36 4% (P <0 0 1)。肝脏的EPG减卵率为 13 5 %~ 17 7% (佐剂对照组 ,P <0 0 5 )和 2 3 9%~ 2 7 6 % (空白对照 ,P <0 0 1)。脾脏的EPG减卵率为 30 4%~ 5 9 6 % (P <0 0 5 ) ,大肠的为 38 7%~ 6 2 3% (P <0 0 1)。 [结论 ]FhGST和AsGST具有明显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血吸虫Sj32DNA疫苗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血吸虫Sj32DNA疫苗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PCR技术,人工合成引物,以重组DNApSj32为模板,扩增出编码32kDa天冬酰胺肽链酶,即Sj32全长cDNA和引入了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的部分cDNA片段,将其分别克隆到pKB-CMV,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BK-Sj32-1和pBK-Sj32-2。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将两种重组DNA导入NIH3T3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证实Sj32在真核细胞中表达。小批量制备纯化DNA,进行动物免疫试验。将两种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直接imBALB/c小鼠,共免疫3次,攻击感染后6wk剖杀小鼠。收集血清,ELISA法检测抗体水平,并计数成虫负荷及肝组织虫卵数。结果:pBK-Sj32-1组与pBK-Sj32-2组免疫小鼠后的减虫率分别为38.6%和30.9%,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5.7%和55.2%,与对照组比较,其间差别均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各DNA疫苗免疫组能诱导一定水平的抗血吸虫抗体。结论:Sj32DNA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程度的保护性免疫力,有可能作为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摇探讨日本血吸虫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SVLBP)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性及其作为候选疫苗的潜在价值。 方法 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克隆菌大量表达SVLBP重组抗原,以镍-次氮基三乙酸琼脂糖树脂(Ni-NTA)亲和层析法纯化制备SVLBP重组抗原;将纯化的重组抗原加福氏佐剂经皮下免疫C57BL/6小鼠,每隔2周免疫1次,在第3次免疫后10 d,经腹部皮肤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5±1条,感染后45 d剖杀,计数检获虫数和每克肝虫卵数(LEPG)。小鼠在免疫前和攻击感染后分别采眶窦血,用ELISA测定特异性IgG及其亚群抗体水平。 结果 相对于佐剂对照组,免疫组小鼠的减虫率为33.4%,减卵率为47.6%;免疫后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性IgG(>1:6 400);抗体亚类检测结果显示,免疫组小鼠 IgG2a、IgG2b、IgG1明显高于免疫前和佐剂对照组。 结论 日本血吸虫皮层蛋白SVLBP重组抗原能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是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树突状细胞(DCs)和巨噬细胞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体外分别负载DCs和巨噬细胞,将负载和未负载的DCs和巨噬细胞分别免疫BALB/c小鼠3次,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42 d后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计数肝脏中的虫卵,比较各组小鼠血吸虫成虫负荷和雌虫生殖能力,以评估DCs和巨噬细胞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作用.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 SEA负载的DCs免疫组小鼠减虫率为26.3%,减卵率为37.9%,明显高于SEA负载的巨噬细胞组(22.0%和30.7%)和未负载的DCs及巨噬细胞对照组(16.3%,17.3%和11.7%,12.0%),攻击感染后42 d各组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均升高,以负载的DCs免疫组小鼠最为明显。结论 体外抗原负载后,DCs诱导的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高于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新基因SjF1的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SjF1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并进行免疫保护效果测定。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将SjF1基因从已剪切阳性克隆中扩增出来,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TWIN1上intein2的N端,经PCR和限制性酶切筛选阳性重组子。将阳性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在低温和低IPTG浓度下诱导表达可溶性重组融合蛋白。经鉴定后分别以FCA作佐剂经皮下免疫和以壳聚糖作佐剂经黏膜免疫昆明鼠,观察诱导产生的减虫和减卵效果。感染前采血和唾液用ELISA法检测抗体。结果 成功克隆并表达了rSjF1。rSjF1以FCA作佐剂经皮下免疫获得了29.92%的减虫率和51.08%的减卵率;rSjF1以壳聚糖作佐剂经滴鼻免疫获得了25.74%的减虫率和44.04%的减卵率。结论 获得了rSjF1,该蛋白以FCA作佐剂经皮下免疫和以壳聚糖作佐剂经黏膜免疫均能诱导小鼠产生部分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大陆株)硫氧还蛋白重组抗原在小鼠诱导抗血吸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reSjcTrx免疫组:reSjcTrx(15mg/鼠)和ISA720佐剂乳化后采用小鼠相背部多点皮下注射,共免疫3次,间隔2周;ISA720佐剂对照组:小鼠仅注射ISA720佐剂和生理盐水;感染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于末次免疫后3周,各组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3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6周剖杀,门静脉灌注法收集成虫,计成虫数和每克肝组织虫卵数。在免疫前、攻击感染前和小鼠剖杀前分别采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检测重组抗原特异性IgG抗体。并对reSjcTrx 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 结果 ELISA检测表明,reSjcTrx免疫组小鼠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应答,并诱导小鼠产生对攻击感染的减虫率和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22.8%和29.5%,与ISA720佐剂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表明,该重组抗原相对分子质量(Mr)约14 000(含载体的6个氨基酸),可被日本血吸虫感染兔血清和reSjcTrx免疫小鼠血清所识别。 结论 reSjcTrx免疫小鼠可产生一定的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研究小鼠经不同途径接种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童虫原代细胞(primary juvenile worm cells,pJCs)后所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寻找其合适的免疫途径。方法将pJCs经皮下或静脉注射途径免疫昆明小鼠,间隔2w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第4w,与对照组同时经腹部皮肤感染尾蚴30±2尾/鼠,比较三组小鼠的肝脏虫卵数及虫卵肉芽肿的大小、成虫数、虫体大小。同时在第2、3次免疫前及攻击感染前1d,小鼠尾静脉采血,用ELISA法检测抗pJCs-IgG水平。结果 pJCs免疫小鼠后,与PBS对照组比,静脉免疫组的减虫率为48.53%、肝卵减少率为54.54%、虫体平均重量减少率为29.62%(P0.01)、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少率为36.8%,而皮下免疫组分别为41.28%、43.19%、23.08%、31.2%。IgG抗体水平也是静脉注射组高(PBS组,P0.01;皮下注射组,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免疫原通过皮下和静脉注射均可诱导小鼠产生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力,其中静脉注射诱导的免疫保护效应最强,提示通过静脉注射日本血吸虫童虫细胞是可行有效的免疫途径。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调宁蛋白样蛋白P14基因DNA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 方法 制备无内毒素DNA疫苗,用于免疫小鼠。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组给予100 μl/鼠/次;空质粒组100 μg/鼠/次、pcDNA3.1(+)-SjP14组、pcDNA3.1(+)-SjP14 + pcDNA3.1(+)-SjGST组分别经肌肉给予100 μg/鼠/次;同上每2周免疫一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2周,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1)条/鼠。尾蚴攻击6周后解剖小鼠,收集成虫和血清,计算减虫率并检测血清IgG1、IgG2a及总IgG;同时留取肝脏,部分消化后在显微镜下行虫卵计数,计算减卵率,部分肝脏用于组织病理学分析(HE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变化及肉芽肿情况。结果 与NS对照组比较,pcDNA3.1(+)-Sj P14p核酸疫苗组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达到45.1%(P<0.05)和62.0%(P<0.001);SjP14核酸疫苗与SjGST核酸疫苗联合免疫组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提高至56.3%(P<0.01)和73.9%(P<0.001);SjGST和SjP14 组减虫率大于SjP14疫苗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SjGST和SjP14组减卵率明显大于SjP14疫苗组,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SjGST和SjP14组与SjP14组血清IgG1、IgG2a及总IgG水平在免疫6周、12周后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但SjGST和SjP14组与SjP14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组织切片镜下显示,pcDNA3.1(+)-SjP14组肝脏病变较生理盐水组和空质粒组明显减轻,pcDNA3.1(+)-SjP14 + pcDNA3.1(+)-SjGST组肝脏损伤程度最轻,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反应轻,肉芽肿面积较小。结论 pcDNA3.1(+)-Sj P14核酸疫苗有一定程度的抗血吸虫感染作用,pcDNA3.1(+)-SjP14与pcDNA3.1(+)-SjGST疫苗联合免疫能增强小鼠对血吸虫感染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