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将老年AMI120例与对照组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老年AMI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心肌酶改变均不典型;结论:通过对老年AMI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研究发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与中青年不尽相同。严重并发症较多,预后较差,为总结老年人AMI的发病与临床特点,以改进防治措施,提高治愈率,对54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62例老年人和40例青年人AMI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与对照组相比,女性患者、不典型症状者、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发生率高(P<0.05),死亡率亦高(P<0.05),老年组前壁 下壁心梗、无 Q波性心肌梗死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心衰发生率及近期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和非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差异。方法 312例初发AMI患者分为非老年组(年龄<60岁,n=124)和老年组(年龄≥60岁,n=188),比较分析两组间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冠脉病变的特点。结果非老年组绝大多数为男性(84.7%),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阳性及心理压力较大者比例、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组,而高血压、糖尿病史在老年患者更为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老年组冠脉病变以单支为主(56.1%vs 13.7%,P<0.05)、症状典型、并发症少、预后好,老年组冠脉病变以三支多见(53.4%vs 15.9%,P<0.05)、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3.3%vs 4.0%,P<0.05)。结论老年与非老年AM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不同,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杨苏萍  张琴  贺小颖 《广西医学》2007,29(8):1192-1193
目的 分析老年人急性无痛型心肌梗死(AMI)发生的特点.方法 将149例老年疼痛型AMI与60例老年无痛型AMI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无痛型AMI发病症状常不典型,以意识障碍等症状为主要发病特点,常常误诊为心脏以外疾病,非Q波ST段抬高无痛组明显高于疼痛组(P<0.005).结论 老年无痛型AMI以意识障碍等为主要症状,心电图无病理性Q波,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是影响公众健康的严重问题。近10年来急性心肌梗死虽然死亡率下降了约30%,但是仍有1/3左右的病人不治而亡。老年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所占比例比较大,国外资料统计20~64岁人口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男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危重急症,急性期病死率较高,而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减少该病病死率的重要措施.AMI有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变者仅占AMI的70%~80%[1],部分AMI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特征,特别是老年人常并存多种慢性疾病,不典型AMI更为多见,易误诊和漏诊而贻误治疗.现将我院2005年4月至2007年1月住院的48例AMI按年龄分为老年组和对照组进行分析,旨在讨论老年人AMI的特点,提高对不典型.AMI的警惕性.  相似文献   

8.
周红  王妍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9):2547-2548
老年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多数不典型,早期并发症多,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本文就41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旨在讨论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老年组、对照组进行临床特点分析。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多不典型,复发性心肌梗死多见,部位以下壁多见,以脑卒中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也是特征之一,合并症和伴发症多是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的重要原因。结论: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必须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了解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点,并对造成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69例年龄在70岁以上的AMI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中包括15例临床误诊患。结果 典型胸痛症状36例(52.2%),胸闷、喘憋21例(30.4%),异位痛12例(17.4%),合并高血压(HBP)54例,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分别为44、27、11例,死亡21例。结论 老年人AMI多有心血管病病史,高血压为首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见,并发症多,误诊率高,死亡率高。了解老年人AMI临床特点,进行误诊分析,有利于尽早诊断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特征。方法选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IM)36例病人与同期非糖尿病患急性的心肌梗死(AMI)病人36例的临床特征做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人组病人的心衰发生率、心源性休克致命心率失常、住院死亡率等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更趋严重。  相似文献   

12.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患者的疗效,对比分析了50例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与58例非溶栓治疗的老年AMI患者住院期临床表现。结果显示,经溶栓治疗的老年AMI患者,其梗塞延展、住院期严重心律失常和严重心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显著减少,无1例发生颅内出血。表明对老年AMI患者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是一种安全有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我院心内科住院且资料完整的AMI病例507例.依据患者发病时实际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324例,对照组(〈60岁)183例。结果:(1)老年组女性AMI发病率高(37.35%比14.76%,P〈0.001);发病前老年组合并高斑压(57.40%比43.17%,P〈0.005)、糖尿病(28.30%比15.30%,P〈0.001).脑卒中(16.98%比4.92%.P〈0.001)、陈旧性心肌梗死(18.21%比7.10%,P〈0.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58%比1.64%。P〈0.001)、慢性肾功能不全(4.01%比0.55%。P〈0.05)多。有统计学差异。(2)老年组发病时有明显诱因者所占比例低(16.36%比30.60%,P〈0.001)、无痛性心肌梗死所占比例高(20.67%比8.20%,P〈0.001)、就诊时间晚[03.58±3.47)比(6.53±1.68),P〈0.001]、早期接受再灌注治疗的少(37.35%比60.66%.P〈0.001)、接受β-阻滞剂治疗的少(54.94%比85.25%,P〈0.001)。有统计学差异。(3)老年组住院期间梗死后心绞痛(28.09%比12.57%,P〈0.001)、心力衰竭(30.56%比10.38%,P〈0.001)、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16,05%比6.01%,P〈0.001)发生率高、病死率高(11.42%比3.28%,P〈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AMI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选取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岁)53例作为青年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岁)60例为老年组,比较两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青年组男性、吸烟、饮酒、劳累、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典型胸痛、单支病变病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低于老年组。结论吸烟、饮酒、精神压力大、冠心病家族史、超重、高血脂是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青年AMI症状典型,多为首次发病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单支病变为主。应针对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加强预防,积极诊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伴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征 ,对肺心病伴发AMI患者 2 0例 (观察组 )和同期单纯冠心病AIM患者 1 68例 (对照组 ) ,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分别为 75.0 %与 4 5.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 0 .8%与 2 0 .8% (均P <0 .0 1 ) ;观察组均伴有较重的肺部感染 ;心前区疼痛的发生率观察组为 35.0 %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83.3% (P <0 .0 1 ) ;观察组的病死率为 4 0 .0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1 2 .5% (P <0 .0 1 )。结果提示 :感染是肺心病伴发AMI的重要诱因 ;肺心病伴发的AMI多为无痛性 ,往往以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病死率高 ,预后不良 ,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金兰  金静 《医学综述》2008,14(18):2877-2879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分为4组:非老年组(<60岁),低龄老年组(60~69岁),中龄老年组(70~79岁)及高龄老年组(≥80岁),分别对危险因素、治疗方法、冠状动脉影像学特点、及其近期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其独特表现:合并症比率高;常规和溶栓治疗的比率高;并发症多而危重;病死率高。结论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生概率增加;高龄老年组应用常规治疗、溶栓治疗的比率显著增高;年龄越大,临床表现越不典型,病情越危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可能的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对838例临床诊断为AMI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MI患者临床特征,并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838例AMI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42例,占5.0%,CAG正常组年龄、既往心绞痛病史明显低于CAG异常组(P〈0.05),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史较异常组明显降低(P〈0.05),吸烟、起病前诱因较异常组显著增多(P〈0.01)。CAG正常组预后较好,发生心衰及总心血管事件少(P〈0.05)。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心肌梗死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微小斑块破裂形成血栓,继而发生血栓自溶而致造影无异常,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特点。方法对1993年1月至2005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 1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40岁)男性多于女性,超声心动图显示心腔大小改变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心功能正常。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75岁)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基本一致,症状多不典型,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重构者较多,心功能多降低。40~74岁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介于两者之间。结论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不明显,预后较好。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功能及结构改变明显,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0例院前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院前救治方法,对该病的发病特点、发生机理、诊断要点及院前急救中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总结。观察对象:符合WHO关于AMI的研究中规定的诊断标准,年龄40~60岁的中年患者。诊疗方法: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心电图表现特征及病史快速诊断后给予高流量吸氧开通静脉通道。扩冠及对症处理,并配合心理治疗,严密监护下转送医院。结果:10例患者救治后明显好转8例,2例有所好转。结论:中年患者是特殊年龄组,其心肌梗死发病突然,症状重,多有不良病史,且易出现恶性事件。但是并发症少,阻塞血管单一,各脏器功能较好。院前及早进行医疗干预预后良好,可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