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耐药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意义。方法:62例细菌感染病例,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对未达到血药浓度或血药浓度过量的患调整用量,40例治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14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原患疾病、病原学检测结果、血药浓度、肾功能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率为13.26%,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在10~20μg·m L~(-1)的患者占41.23%,治疗前后肾功能异常占比率分别为27.52%和30.87%。结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总体正常,但仍有少部分患者血药浓度异常,可结合临床实际适当调整万古霉素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使用万古霉素的药学监护要点。方法通过解析万古霉素药学监护典型案例归纳总结。结果临床药师对新生儿万古霉素使用的药学服务实践,可以从万古霉素初始给药方案的制定、方案调整与优化、血药浓度异常波动的原因分析等方面去实施。药师与临床医生、护士及时沟通能够确保临床用药的精准有效。结论万古霉素的药学服务包括给药方案制定、调整与优化,以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与结果.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9月期间接受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的34例患者,对其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 34例患者中血药浓度<10 mg/L者13例,血药浓度10~20 mg/L者17例,血药浓度>20 mg/L者4例.三种不同血药浓度的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195例患者541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用药情况.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偏振法(FPIA)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病例的病原学检查、肾功能指标、合并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本院2007~2009年541例次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5例患者中,单独使用万古霉素10例(5.1%),联用其他抗菌药物185例(94.9%);谷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及峰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55.13%,而谷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及峰浓度高于正常范围的<12.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 结论本院住院患者万古霉素使用基本合理,但应注意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要密切结合临床,实现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对我院2012-2013年间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4例患者共监测血药浓度116次,其中23例次(19.8%)血药浓度<10 mg·L-1,44例次(37.9%)血药浓度在10~20 mg·L-1,49例次(42.2%)血药浓度>20 mg·L-1;疗效为显效的22例(29.8%),进步的33例(44.6%),无效的19例(25.6%)。结论开展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十分必要,临床医师应根据血药浓度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实行个体化给药,避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使用万古霉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8例,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患儿应用万古霉素后的血药峰浓度和谷浓度,并根据其结果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68例患儿中,测得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谷浓度最低值为2.15mg/L,最高值为13.65 mg/L,甲均为(6.24±2.05) mg/L,峰浓度最低值为8.96 mg/L,最高值为52.06mg/L,平均为(31.48±11.12) mg/L,治疗效果显著.结论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的使用剂量,实时监测其血药浓度,做到个体化给药,可以有效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与临床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均相酶放大免疫法监测万古霉素的谷浓度,分析医院近1年106例次患者采用万古霉素治疗后的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以及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检测的106例次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患者涉及16个科室,病原学的检测送检率达91.51%;万古霉素对大部分革兰阳性菌较敏感,其中报出1株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54例次患者首次监测万古霉素谷浓度处于10~20μg/mL范围内,22例次重症感染患者调整万古霉素剂量后行二次血药浓度监测,17例次患者谷浓度处于10~20μg/mL范围内,二次血药浓度监测与首次监测相比,其结果明显好转(P<0.05);其中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失败患者27例,7例患者发生了万古霉素相关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好转。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对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但是万古霉素的个体差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生和药师仍需加强关注。  相似文献   

9.
周琼 《云南医药》2009,(2):161-162
万古霉素是糖肽类窄谱抗生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包括球菌和杆菌具有杀灭作用。盐酸万古霉素静脉滴注适用于葡萄球菌属(包括甲氧西林耐药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所致心内膜炎、骨髓炎、肺炎、败血症或软组织感染等。其不良反应有听力减退、耳鸣或耳部饱满感(耳毒性)、血尿、呼吸困难、嗜睡、尿量或排尿数显著增多或减少、食欲减退、恶心或呕吐、异常口渴、软弱(肾毒性)以及“红颈综合征”等。  相似文献   

10.
RP-HPLC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快速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法,方法以替硝唑为内标,血浆样品处理采用30%硫酸锌沉淀法,色谱分析采用日本分光JASCO-15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Kromasil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组成为甲醇-0.05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20:80(v/v),流速为0.8mL·min^-1,进样量为20μl,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36nm,灵敏度AUFs=0.02,以峰面积、内标法定量。结果本法在万古霉素浓度(X)为5.0~80mg·L^-1间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85(n=5),血浆最低检测浓度为2.5mg·L^-1(S/N≥3),日内、日间RSD〈10%,稳定性考察RSD〈10%。结论此法采血量少,快速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合临床常规血药浓度监测及实验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药房》2015,(15):2041-2043
目的:为促进重症感染新生儿合理应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间重症感染新生儿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其相关信息。结果:30例重症感染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其中,7例稳态谷浓度小于10 mg/L(占23.33%),有效率为16.67%;22例在10~20 mg/L(占73.33%),有效率为77.27%;1例大于20 mg/L(占3.33%),有效率为100%。有2例采用qd给药,疗程最短的仅2 d。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96.67%,其中阳性率为89.65%。治疗期间未发现患儿有明显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情况。结论:我院重症感染新生儿应用万古霉素治疗总有效率偏低,可能与万古霉素的稳态谷浓度偏低有关。部分临床应用尚不够规范,存在疗程不足、给药间隔不当等不合理用药情况。严格按标准使用及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对指导万古霉素临床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与临床用药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我院在应用万古霉素期间接受血药浓度监测患者的血药浓度、用药医嘱及相关临床用药行为指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临床药学工作站调取电子病历并结合手工检索原始病历的方式,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08年10月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相关用药信息。结果:76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由于医师标本留取行为不规范导致无临床参考价值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占总例/次的32.89%;肾功能不全组峰浓度高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的占44.46%。应用万古霉素期间平均每例患者联用药物21.85种,均以静脉给药为主。万古霉素临床有效率为65.00%。结论: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必须密切联系临床,正确留取标本,综合考虑患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态及合并用药等因素,及时调整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和评价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122份使用万古霉素病历中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相关用药信息。结果:122例患者中,有118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查出革兰阳性球菌的有78例,占66.10%;万古霉素谷浓度监测129例/次,平均值为(11.4±6.5)mg/L;用药前后患者肌酐值未出现明显变化。结论:万古霉素使用时应当根据患者实际体质量计算给药剂量,根据肌酐清除率确定给药间隔时间。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师应与临床建立沟通机制,及时将监测结果和调整建议反馈给临床医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新生儿万古霉素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现状,为临床用药提供建议。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纳入新生儿万古霉素TDM文献,统计监测例次、监测依据、监测方法、给药方案、首次采血时间、谷浓度范围、不良反应。结果:纳入14篇文献,1273例新生儿的万古霉素TDM 1968例次。多数文献明确了以指南或专家共识作为监测依据,测定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71.80%),92.38%的TDM采用了说明书的给药方案,73.68%的TDM采用4~5个维持剂量采血;21.24%的TDM谷浓度平均值在10~20 mg/L之间,78.76%的TDM谷浓度平均值<10 mg/L,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4%。结论:中国新生儿万古霉素TDM数量较少,且60%以上的谷浓度监测结果不在治疗范围内,加强TDM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64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对64例157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万古霉素血清峰浓度和谷浓度均在治疗窗范围内的仅占40% 左右,而谷浓度高于正常范围及峰浓度低于正常范围的约占50% ;首剂饱和方案组与首剂未饱和方案组中血清峰浓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而谷浓度无显著性差异;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用药前、后内生肌酐清除率有显著性差异,尿素氮无显著性差异,而肾功能损害组患者用药前、后尿素氮及内生肌酐清除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近45% 的患者给药方案为500 mg,每日2~3 次,约75% 的患者未能达到有效峰浓度,约60% 的患者谷浓度超过正常水平.结论:老年感染患者使用万古霉素个体差异很大且多数患者伴有肾功能轻中度损害,应尽量给予首剂饱和方案并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利于实现个体化给药,进而提高该药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临床上有病原学依据而应用万古霉素的病例资料,分析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将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62例设为治疗组,未进行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测定的8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肾毒性和耳毒性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48例患者血药浓度过高或过低,调整给药剂量或间期,血药浓度调整在正常范围.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95.2%和79.1%,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肾毒性发生率分别为0%和22.1%,肾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毒性发生率分别为0%和3.5%,耳毒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测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根据峰浓度、谷浓度,调整给药方案,能提高疗效,减少肾毒性、耳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对本院2005~2011年207例次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峰、谷浓度103例次,峰浓度和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各占65.31%和42.60%。35例使用去甲万古霉素的患者中监测血峰、谷浓度104例次,峰浓度和谷浓度在治疗窗范围内的各占32.65%和16.36%。〉60岁组的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谷浓度均显著高于〈18岁组(P〈0.05)。应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前后,肾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2%。结论: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有利于实现个体化给药,从而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盐酸万古霉素,盐酸去甲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方法采用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C18柱(150×6mm,5μm),加AlltechC18保护柱;流动相为乙腈-离子对缓冲液(115∶885,pH3.1);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36nm,柱温40℃。结果盐酸去甲万古霉素在0.80~80.19μg·mL-1;盐酸万古霉素在1.08~108.00μg·mL-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低、中、高回收率在97%~110%之间,RSD在2%~6%之间。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快速可靠,适合于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老年患者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及肾毒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用万古霉素并监测血药浓度的3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万古霉素的治疗有效率为82.05%;谷浓度在10~20 mg·L-1占48.12%,谷浓度<10 mg·L-1的19例患者中有6例进行了剂量调整,2例(5.13%)患者出现了肾毒性,万古霉素减量或停用后肌酸酐均恢复至基础水平。3例(7.69%)用药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均未有肾毒性发生。万古霉素联用依替米星及利尿剂未发生肾毒性。结论老年患者用万古霉素时应调整剂量,并借助血药浓度的监测对万古霉素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感染致病菌的分布、主要阳性球菌耐药及万古霉素浓度监测(TDM)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万古霉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2012年我院检出感染致病菌的相关数据,并提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使用万古霉素并进行 TDM 的住院患者病历162份,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阳性菌在我院前十位细菌中所占比例大于20%,万古霉素在临床主要阳性球菌中耐药率为1.04%。结论:万古霉素仍然是针对革兰阳性(G+)菌感染有效的抗菌药,我院万古霉素 TDM 有些病区监测力度不足,应加大宣传,提高临床医生送检意识,万古霉素应根据 TDM 结果及临床表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进一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