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与柳氮磺砒啶(SSZ)进行对照,研究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 选取处于活动期的AS患者40例,分别给予益赛普(50 mg/周)及柳氮磺砒碇(2.0g/日)进行治疗,总疗程为24周,对两药在12、24周时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益赛普在12、24周时的有效率分别为90.0%,95.0%,柳氮磺吡啶都为70.0%.显示益赛普能显著改善临床实验观察指标(P〈0.05),耐受性与柳氮磺吡啶差异无显著性(P〉0.5). 结论益赛普是一种新型有效且安全的治疗AS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陈永强 《北方药学》2016,13(11):11-12
目的:探究益赛普组合柳氮磺吡啶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单独治疗,观察组采用益赛普组合柳氮磺吡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赛普组合柳氮磺吡啶在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a以及血清中血沉的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益赛普、柳氮磺吡啶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仅采用益赛普和柳氮磺吡啶用药来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配合功能锻炼来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观察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赛普、柳氮磺吡啶联合功能锻炼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确切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芍总甙对RA的疗效方法。方法:270例患者分别用甲氨喋呤片(10mg/周) 白芍总甙胶囊(0.6g/日)及甲氨喋呤片(10mg/周) 柳氮磺氨吡啶片(1.0g/日)治疗,对两组治疗的疗效及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白芍总甙组和柳氮磺氨吡啶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显示白芍总甙对RA的疗效与柳氮磺氨吡啶相近,白芍总甙能显著改善病情,且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结论:甲氨喋呤 白芍总甙治疗早期RA疗效明显,且副作用较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柳氮磺吡啶治疗)43例和观察组(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44例,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5%,略高于对照组的8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和IL-6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的hs-CRP和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柳氮磺砒啶治疗,且更有效的降低了炎性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依那西普治疗后,不同的抗风湿药物进行后续治疗的疗效,探求AS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纳依那西普治疗后AS患者63例,记录年龄、病程、性别、急性炎症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HLA-B27;影像学检查及既往DMARD使用情况;依据AS评定工作组(ASAS)推荐的标准评价指标。以脊柱炎症评分(BASDAI中的晨僵两个VAS参数的平均值)、脊柱痛及患者整体评价VAS和Bath AS功能性指标(BASFI)4方面进行疗效评价。将达ASAS20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沙利度胺100 mg,qn、柳氮磺吡啶1.0 g,bid、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同等剂量治疗,分别在16、20和24周评价达到ASAS20的百分比。并纪录患者各周期的复发率。结果后续治疗中,联合药物口服治疗优于单一药物,于20、24周,联合组患者BASDAI、脊柱痛及整体评价VAS、BASFI、ESR、CRP明显优于单一药物组(P<0.05)。24周治疗结束,联合组达到ASAS20的例数及百分比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联合组复发率与沙利度胺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柳氮磺吡啶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S后续治疗中,联合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治疗,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可减轻使用依那西普带来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但沙利度胺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远期疗效及远期的安全性仍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柳氮磺吡啶进行对照。方法86例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治疗,对照组用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柳氮磺吡啶治疗,疗程24周;对两组在12、24周时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在12、24周时均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指标,12周时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4周时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远期疗效比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柳氮磺吡啶好。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其耐受性与甲氨蝶呤联合羟氯喹、柳氮磺吡啶无明显差别。结论甲氨蝶呤联合艾拉莫德是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有效的治疗方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益赛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今年2月份于我院治疗的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并且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有患者各15例。在进行治疗时,对于对照组患者予以甲氨蝶呤联用柳氮磺吡啶治疗;而对于试验组组的患者则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和疗效进行仔细观察与记录,并加以比较。结果治疗过程中1周和4周以及8周后经ACR20、和ACR50以及ACR70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反应及相关指数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较对照组来说,试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较高,即: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较采用甲氨蝶呤联用柳氮磺吡啶的治疗方法而言,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的治疗方法更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0例活动性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分别应用益赛普(etanercept)、柳氮磺吡啶(SASP)均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12周,分别在第0,4,8,12周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指标为ASAS20、ASAS50、ASAS70、AS活动指数(BASDAI)、脊柱痛VAS评分、晨僵时间、胸廓扩张度、Schober试验、脊柱侧弯以及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ASDAI、脊柱痛、胸廓扩张度、Schober试验、脊柱侧弯及CRP、ESR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BASDAI、脊柱痛、晨僵时间及CRP、ES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胸廓扩张度、Schober试验、脊柱侧弯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观察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53.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的减量方法。方法对入选的48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1年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均接受益赛普治疗,初始剂量为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当疾病得到缓解(BASDAI<2;ESR男<15mm/h,女<20mm/h;CRP<0.8mg/dl;PLT<300×109/L),即将益赛普每隔2个月逐渐减量。如果减量使患者症状加重或ESR、CRP、PLT计数等炎性指标反弹至异常水平,则将益赛普重新调回前一个剂量,并于下次复查时评估以确定益赛普的剂量。A组患者同时接受柳氮磺吡啶(SSZ)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25tid,第2周增至0.5bid,第3周增至0.75bid,第4周增至1.0bid维持至第24周。结果两组患者前2个月均使用推荐剂量的益赛普即25mg每周2次皮下注射,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起效快,缓解率高,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情获得缓解的病例从第3个月起减量至25mg每周1次,至第4个月末评估疗效,达到ASAS20的百分数A组明显高于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间隔逐渐延长,两组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当益赛普减量至25mg每2周1次后,组间差别更是达到P<0.01。结论 SSZ联合益赛普治疗AS可取得较高的疾病缓解率或低疾病活动状态,可明显延长益赛普的用药间隔。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2007~2012年76例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40例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 g,4次/d,,双歧杆菌0.63 g,3次/d;对照组36例给予口服柳氮磺吡啶1.0 g,4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2周,餐后服用。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0.0%、72.2%。观察组的临床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一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联合沙利度胺片治疗,而研究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赛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BASFI(2.95±1.45)、BASDI(2.75±1.16)评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5.26±2.72)、(5.63±1.30)](t=4.69、5.6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25OHD3、BGP、CTX-I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t=3.57、4.85、2.98,P<0.05)。两组在治疗后腰椎、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t=2.29、3.98、2.36、2.83,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肝肾损害不良反应。结论柳氮磺胺吡啶联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骨质疏松可以有效增加骨生成,减少骨吸收,提高AS患者的骨密度,改善AS患者骨代谢。  相似文献   

13.
赵丽琴 《云南医药》2012,(5):459-460
新型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抗TNF-α)治疗风湿类疾病近年有很大进展,为学术界所瞩目。益赛普(通用名: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作为其中的代表性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但其价格昂贵,疗程长,长期使用为普通患者难以接受。现以"柳氮磺吡啶片"配合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来探寻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减停益赛普的可能性。其临床研究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对患者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前6周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52例AS患者随机接受6周的每周2次益赛普(25 mg)或安慰剂皮下注射;后6周均接受益赛普治疗,于第0、1、2、4、6、7、8、10、12周进行血常规检查及临床疗效评价,分析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规律。结果益赛普治疗后第1周,A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即较基线时下降(P<0.05),并且有1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减少,进一步分析显示益赛普治疗使AS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要高于淋巴细胞增加的程度。临床分析表明白细胞减少与益赛普的疗效无关。同时还发现益赛普治疗可改善AS患者的贫血状态,降低异常升高的血小板。结论益赛普治疗AS在一定程度上可引起患者血液系统的变化,有必要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血常规。  相似文献   

15.
张德凯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8):2435-2435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和甲氨喋呤联合应用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4例口服柳氮磺吡啶,第一周0.5g,2次/天,第二周以后,1.0g,2次/天;同时口服甲氨喋呤,第一周7.5mg,每周1次,第二周以后10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第一周0.5g,2次/天,第二周以后2.0g,2次/天。第一月加用双芬酸钠50mg,2次/天。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85.1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3.97,P<0.05。结论:中等剂量柳氮磺吡啶与小剂量甲氨喋呤联合应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仅用西药柳氮磺吡啶片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与柳氮磺吡啶片联合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51.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与柳氮磺吡啶片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五组慢作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远期疗效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和雷公藤多苷分别单用和联合应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的远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5 3例AS患者分别服用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甲氨蝶呤 柳氮磺吡啶。随访 3a以上 ,比较不同服药组治疗 1a后各临床参数的变化和 3a间病情缓解率。结果 :5种治疗方案 1a后晨僵时间、疼痛关节数、红细胞沉降率 (ESR)和C 反应蛋白 (CRP)均显著改善 (P均 <0 0 1) ;各治疗方案间的比较 ,晨僵时间和CRP在 2个联合用药组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 3个单用药组 (P均 <0 0 5 ) ;临床缓解率在 5个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临床缓解率高低顺序依次是 :甲氨蝶呤 雷公藤多苷、甲氨蝶呤 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柳氮磺吡啶。结论 :3种慢作用抗风湿药柳氮磺吡啶、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对AS均有疗效 ;联合用药优于单一用药 ;包含甲氨蝶呤的治疗优于不含甲氨蝶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微生态制剂金双歧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内镜确诊为病变在直肠、乙状结肠的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1.0g口服,每日4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金双歧(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进行症状评分,对药物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复查肠镜取病理观察组织学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肠镜下表现、组织学变化方面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金双歧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UC疗效满意,较单用柳氮磺吡啶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与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来本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接受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30例,接受柳氮磺吡啶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组织学以及肠镜下检查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4周后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方面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在肠镜下表现方面,观察组(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56.67%);在组织学进步方面观察组(83.33%)优于对照组(43.33%),以上数据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良反应少,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杨伟俊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644-645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1g/次,口服,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参苓白术散,1剂/d;两组治疗周期均为4周,治疗后随访1年,并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1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排便次数基本达到正常标准,疾病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