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目的 分析纵隔脂肪肉瘤的CT表现及其特征,探讨CT在诊断纵隔脂肪肉瘤上的价值,以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断率.方法 结合病理学特点,并归纳分析既往文献中的病例报道,并对6例纵隔脂肪肉瘤患者的CT表现和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对纵隔脂肪肉瘤的定位诊断比较明确,在定性诊断上虽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但确诊仍需要病理学诊断.结论 CT是诊断纵隔脂肪肉瘤的有效方法,但确诊仍需结合病理.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70岁 ,因关节疼痛 1 0个月、持续低热、胸痛 2个月而入院。查体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胸骨无压痛 ,左下肺及左肩胛下区扣实 ,呼吸音消失 ,触觉语颤减弱 ,双肺均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脏检查无异常 ,关节无红肿压痛 ,无杵状指、趾。辅助检查 :三大常规及血沉、ASO、RF、血尿酸、肝肾功能正常。心电图、腹部B超及关节摄片均正常。胸片及胸部CT检查均诊断 :左侧胸腔恶性肿瘤。行手术治疗 ,术后病理 :纵隔多形性脂肪肉瘤伴出血、坏死、钙化 ;纵隔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术后给予放射治疗。2 讨论纵隔脂肪肉瘤临床较…  相似文献   

3.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性 ,76岁 ,低热 5个月 ,经用先锋Ⅴ治疗有效。查体 :体温 36 4℃ ,心律 80次 /每分 ,血压 1 9/ 1 2kPa。CT检查 :左下肺巨大块影 ,密度欠均匀 ,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区 ,CT值 1 5~ 38Hu ,内未见钙化 ;肿块边缘不规整 ,与胸壁及心包分界不清 ,心包膜局部增厚 ,肋骨未见破坏。因患者过敏反应未做CT增强扫描。CT诊断鉴于肿块较大 ,具有浸润性生长 ,考虑来源于纵隔的恶性肿瘤。行CT引导下穿刺 ,活检组织不成块 ,病理涂片报告提示有恶性肿瘤细胞。手术所见 :肿块位于左前下纵隔 ,约 2 5cm× 2 1cm× 2 0…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脂肪肉瘤的患者资料,分析其CT、MRI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的关系。所有病例均行CT或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由于这些病例都是回顾性分析,所以并不是每个病例都均有CT和MRI图像的完整资料。结果粘液型脂肪肉瘤13例,均表现为介于水与软组织之间的液体密度或信号,含有少量脂肪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轻度强化或絮状、网状明显强化;高分化脂肪肉瘤9例,均表现为以脂肪密度或信号为主的肿块,增强后仅见间隔或实性部分轻微强化;去分化脂肪肉瘤2例,表现为以实性肿块为主、含有或多或少量的脂肪密度或信号,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小园细胞脂肪肉瘤1例,表现为仅有实性肿块,无脂肪成分,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本组无多形性脂肪肉瘤。结论不同组织亚型的脂肪肉瘤的CT、MRI表现不同,取决于其组织学成分。  相似文献   

5.
冯宇宁  夏军  张海飞  雷益 《吉林医学》2013,(34):7203-7204
目的:总结关节滑膜肉瘤的CT和MRI影像学特点,分析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滑膜肉瘤的CT、MRI病例资料,其中9例行CT检查,10行MR检查,总结其影像特点。结果:11例滑膜肉瘤中;位于髋关节4例,肩关节3例,踝关节2例,肘关节、腕关节各1例;病灶均为发生于关节附近肿块,5例肿块内见斑片状钙化,6例可见"三重信号征"及"铺路石征",增强扫描10例均为不均匀明显强化,其中6例间隔明显强化;4例术后复发。结论:CT和MRI可以提供准确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提高骨关节滑膜肉瘤的诊断准确率,是临床上不可缺少的影像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从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中随机选择20例进行研究,分别利用CT及MRI进行检查,比较具体的临床表现以及诊断效果。结果 2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分析,12例为中央型肺癌,8例为周围型肺癌。经CT检查可观察到肿块边缘不规则,外缘呈毛刺、分叶状,纵隔淋巴结出现肿大,并伴有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经MRI检查还可以较为清晰的观察到肿块侵及胸壁、胸膜、胸椎。CT及MRI的诊断灵敏度均显著高于X线检查,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P<0.05);但CT及MRI诊断灵敏度二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 CT及MRI检查在纵隔型肺癌的临床诊断中可以获得不同的影像学表现,且较之常规X线检查,二者可以诊断灵敏度更高,可以获得良好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0月接收的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展开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T和MRI诊断,对比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与诊断效果.结果 46例纵隔型肺癌患者中周围型肺癌19例,中央型肺癌27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13例,鳞癌18例.左肺上叶12例,左肺下叶8例,右肺上叶10例,右肺下叶16例.CT、MRI诊断均呈阳性,CT检查可观察到肿瘤的边缘形状不规则,外缘表现为毛刺、分叶状,肺门为结节形状,纵隔淋巴结出现肿大,并存在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征象,增强扫描肿块大多呈缓慢持续上升型不均匀强化;MRI诊断不仅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而且还可观察到肿瘤累及至胸膜、胸壁与胸椎的状况.结论 CT与MRI对于纵隔型肺癌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影像学表现有差异,需要时患者可接受联合诊断.  相似文献   

8.
腹膜后脂肪肉瘤为腹膜后常见肿瘤之一,有关本病CT影像诊断及鉴别国内报告不多。本文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分析其CT表现以便提高本病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1岁。胸闷,憋气半年,加重伴咳嗽,右胸疼痛2周。胸片发现纵隔巨大块影,于1994年11月22日以纵隔肿瘤收住我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表现,进一步提高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肿瘤位于膝关节周围9例,髋关节周围2例,踝关节周围2例;肿瘤直径6.7~13.8 cm,平均(9.12 ± 4.67)cm?9例软组织肿块边界清楚,4例软组织肿块边界欠清楚?CT特征:肿瘤呈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影,肿瘤密度与周围肌肉密度相似,其内可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区或钙化;3例肿瘤边缘见钙化灶?增强扫描示:肿瘤呈不均匀强化,其中2例可见异常增粗的动脉血管影?MRI特征:肿瘤呈团块状或分叶状软组织影,T1WI上与周围肌肉信号相比呈等或稍高不均匀信号;T2WI表现为以高信号或稍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3例肿瘤内部可见低信号分隔;MRI增强后均表现为明显的不均匀强化?结论: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使用CT及MRI对下肢软组织滑膜肉瘤进行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其诊断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颅内脂肪瘤CT与MRI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颅内脂肪瘤CT与MRI的特征性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对12例颅内脂肪瘤临床资料及CT,MRI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行CT扫描.其CT特征性表现为均匀一致脂肪密度影,边缘清楚,3例伴有钙化,周围无水肿;4例行MRI扫描,其MRI特征性表现在T1及T2加权像均表现为高信号,在STIR序列表现为均匀一致的低信号。结论 CT和MRI对颅内脂肪瘤均能明确定位、定性诊断;MRI在颅内脂肪瘤定性诊断上较CT更好。  相似文献   

12.
颅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颅内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经CT和MRI确诊的颅内脂肪瘤的影像学表现;比较CT和MRI对诊断颅内脂肪瘤的优缺点。结果脂肪肿块CT值为-100Hu左右;MRI检查,在T1WI上呈特征性的高信号,在T2WI上呈略高信号,信号均匀一致;采用脂肪抑制技术后脂肪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且与皮下脂肪及球后脂肪的信号变化完全相同。结论MRI是检查和诊断颅内脂肪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尤其对显示一些小脂肪瘤和脂肪瘤与邻近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及伴发的颅脑其他畸形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李爱梅   《中国医学工程》2013,(7):18-18,20
目的分析运用CT及MRI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价值,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从2009年5月-2012年11月于我院经临床确诊的32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情况。结果脑静脉窦血栓发病在7d内的患者,CT检查的阳性率为52.38%,发病12d内的阳性为72.73%,总阳性率达59.38%。其中血栓位于直窦和下矢状窦6例,上矢状窦11例,累及横窦-乙状窦4例,累及脑深部大静脉及皮质引流静脉4例;其他部位7例;19例急性患者的CT平扫可见CVST患者静脉窦内条带状或三角形高密度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脑梗死或出血性梗死。CVST患者MR检查,阳性检出率为97.14%,典型患者可见脑静脉窦内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流空效应消失,结论诊断为脑水肿征象。结论颅脑CT平扫是诊断急性CVST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广泛的筛查方法;而对于亚急性以及慢性CVST患者,MRI可以显示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于诊断CVST价值高,在临床上可斟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 CT 和 MRI 在早期腔隙性脑梗塞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2月在该院进行住院治疗的早期腔隙性脑梗塞45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头颅 CT 和 MRI 检查,观察病灶的部位、大小和数目。比较阳性检出率。结果:45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中,CT 诊断基底节病灶17个,内囊病灶11个,顶叶病灶8个,额叶病灶5个,脑干病灶3个,丘脑病灶2个,小脑病灶1个。影响特点均呈小片状低密度影,直径为0.6~1.5 cm。MRI 诊断基底节病灶66个,内囊病灶49个,顶叶病灶37个,额叶病灶25个,脑干病灶13个,丘脑病灶8个,小脑病灶5个。病灶在 T1WI 上呈稍低信号,在 T2WI 上呈高信号,在抑脂相上呈现高信号。病灶直径为0.2~1.4 cm。CT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 MRI(P <0.05)。结论:CT和 MRI 在对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上应用均较广泛,CT 对早期病灶检出率较低,但价格低廉,检查时间短,MRI 检出率高,但价格昂贵,临床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Rathke囊肿的CT和MRI特征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2例Rathke囊肿的CT及MRI资料.结果:22例Rathke囊肿形态呈圆形或类圆形,19例位于鞍内,伴鞍上延伸5例,伴鞍底下陷7例,3例位于鞍上.高度从5~30 mm,多数在10~20 mm.CT平扫呈等密度8例、低密度4例、略高密度1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后3例病灶无强化,3例可见囊壁的强化.MRI平扫时,,T1WI呈低信号2例、等信号3例、稍高信号5例,高信号8例、混杂信号3例;T2WI呈高信号6例,稍高信号3例、混杂信号7例.增强14例看到囊壁的轻度或部分强化.结论:Rathke囊肿GT、MRI影像表现多样,与临床病史及其它检查相结合,可提高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CT和MRI诊断食管血管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性 3 0岁 ,反复发作性刺激性干咳 ,无痰伴喉部不适 1年 ,近 1个月加重 ,并出现进粗食时有吞咽困难。查体未发现异常。纤维支气管镜见气管上段后壁有一外压性凸起 ,气管粘膜正常。食管吞钡摄片和食管纤维内镜检查未见食道粘膜异常。  CT表现 :食管上段入口处 ,相当于颈 6椎体平面见类圆形软组织块影与食管相连 ,肿块约 1 9cm× 2 8cm ,CT值 2 9Hu ,边缘光滑 ,分界清楚 ,肿块向前突向气管 ,致气管后壁前移。MRI示食管肿块T1WI与食管壁呈等信号 ,T2WI块内见半弧形高信号 ,与周围分界清楚。手术所见 :肿块约 1 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的CT、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CT和MRI 诊断为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的患者18例,CT轴位扫描12例,冠状扫描3例,其中增强扫描8例.MR I进一步检查6例,直接MRI检查3例.结果18例病灶均发生于脉络膜裂区 ,右侧12例,左侧6例,均为单侧.直径为9~20mm,呈圆形或椭圆形,CT值5~20HU,增强扫描均无强化,与环池相连9例,灶周无水肿.结论CT和MRI均可检出脉络膜裂蛛网膜囊肿,但在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MRI明显优于CT.  相似文献   

18.
脑静脉畸形的CT和MRI诊断和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脑静脉畸形(CVM)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17例CVM患者的MRI和CT资料进行分析,15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2例行磁共振脑静脉成像检查.3例行磁共振脑动脉成像检查,8例患者行妇CT检查,包括平扫2例,增强4例,cT脑动脉造影检查2例.17例中4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证实. 结果:17例患者有21个CVM,其中3例为多发,4例患者合并有海绵状血管瘤.有21个CVM中,幕上7个,幕下14个.12个CVM为浅型,位于皮质和皮质下区,9个为深型.CT平扫均不能显示CVM的直接征象,增强CT、CT脑动脉造影和MRI增强扫描均能清晰显示CVM的特征性表现,即"水母头"状扩张的髓静脉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干,MRI能清晰显示合并的海绵状血管瘤和其他脑实质异常.磁共振脑静脉成像也能清晰显示CVM. 结论:CVM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畸形,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增强、CT动脉成像以及MRI均能显示其特征性改变,并对其做出诊断.MRI检查可显示合并的其他异常表现,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听神经瘤CT与MRI诊断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贵祥  尤志军 《医学争鸣》1998,19(3):290-292
目的:(1)回顾性分析经CT和MRI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听神经瘤表现,(2)比较二者的敏感性和定性诊断效果;(3)探讨微听神经瘤的检出方法。方法:19(男9,女10)例听神经瘤,CT平扫后15例增强扫描,MRI检查用SE序列,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CT正确诊断15/19例,漏诊4/19例,MRI检出率为19/19例,并可检出5mm的微听神经瘤,结论:CT漏诊率为21%,分析其原因是没有采用CT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肾错构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明特点。方法:对1987年1月至2003年3月20例(共23个病灶)肾错构瘤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兮析。结果:含脂肪组织较多的肿瘤14例(共17个病灶);少脂或无脂肿瘤6例,2例经薄层CT扫描发现常规扫描不能确定的脂肪成分。结论:含脂肪较多的错构瘤CT及MRI表现典型,诊断容易;少脂或无脂的错构瘤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薄层CT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