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不同角度出发,概述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病机制及目前治疗现状,HHcy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理机制、中医药和西医相结合治疗TIA伴HHcy的方法。体现出中西医结合治疗TIA伴HHcy较单纯西医治疗的优势,弥补了西药只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不足,并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流变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35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35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流变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流变指标均高于对照组,且发作频率较高者明显高于发作频率较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流变均较健康人群呈现更高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在TIA的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TIA患者血浆Hcy浓度明显高于健康人群[1]。为此,笔者对TIA和Hcy相关性研究进行分型对照,旨在通过临床病例对照分析,了解不同类型TIA患者血浆Hcy水平及血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TIA患者160例,均接受常规+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总治疗时间为21 d,并随访6个月,于随访结束当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由研究人员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并检测患者入院当日血清Hcy、VEGF等实验室指标水平,重点分析入院当日血清Hcy、VEGF水平对TIA患者藻酸双酯钠片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160例TIA患者中,有20例治疗无效,治疗无效率为12.50%;无效组患者入院当日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cy、VEGF、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浆黏度水平均高于有效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有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及森林图结果显示,TIA患者入院当日的血清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Hcy和VEGF水平高为藻酸双酯钠片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0例中青年(〈45岁)及85例老年(〉60岁)的发病危险因素,病史,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高血指,肥胖、血管病家族史在中青年组发病率高;冠心病、高血压病及长期吸烟在老年组发病率高;椎基底动肪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中青年组低于老年组。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青年患者与老年患者相比有不同的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其危险因素程度显示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有必要及早干预,以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脑梗死的发作。  相似文献   

6.
范承哲  刘悦  毕齐 《河北医药》2014,(6):898-89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1],该病具有发病急,来势汹的特点,因此在发病时应立即送往医院救治[2]。血流变是指血液的流动性与变化规律,即血液流变。通常血液流变包含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及全血还原黏度等指标[3]。研究患者的血流变变化规律可有效的预防多种疾病,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监测意义与价值。本文就我院收治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临床资料,探讨血流变规律的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6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经治疗后TIA发作中止,14d内无复发;4例14 d内仍有TIA反复发作,但发作频率及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仅2例出现皮下注射部位紫癜,停用后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不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还能让患者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解除了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广大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达到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青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80例中青年(≤45岁)患者及100例老年(≥60岁)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吸烟、高脂血症、酗酒和脑血管病家族史在中青年组发生率高;高血压病、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房颤及周围血管病在老年组发生率高。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发生率中青年组低于老年组(P〈0.05)。结论中青年与老年TIA有不同的发病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应及早干预和治疗以降低TIA及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多种危险因素的分析达到对TIA后脑梗死的预警及防治的目的。方法搜集2006年8月至2009年1月在太原市中心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住院,临床确诊的199例TIA患者的住院临床资料,进行90d的随访。结果 TIA后脑梗死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症状持续时间≥1h、言语障碍、肢体无力、体质量指数(BMI)≥25kg/m2、心功能不全、既往颅内血管事件病史、CT/MRI显示缺血性卒中、颈动脉超声斑块这8个因素是TIA后90d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TIA进展至脑梗死的患者,14d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肢体无力、心功能不全、既往颅内血管事件病史、颈动脉超声斑块。90d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症状持续时间≥1h、言语障碍、肢体无力、BMI≥25kg/m2、心功能不全、既往颅内血管事件病史、CT/MRI显示缺血性卒中、颈动脉超声斑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针对病因治疗,控制脑卒中危险因素,预防进展或复发,防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再灌注损伤,保护脑组织。结论应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关系及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对236例高血压合并TIA患者给予早期药物治疗。结果予以早期药物治疗的疗效满意,随访3年仅8例复发。结论 TIA予以早期药物治疗的治愈率高且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频繁发作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9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9例患者中39例发作次数>3次,发作次数>3组同型半胱氨酸(HCY)(24.26±6.01)、影像学有陈旧性脑梗死19例,发作次数≤3组HCY(18.64±3.60)、影像学有陈旧性脑梗死2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增高、影像学有陈旧性脑梗死的TIA患者发作次数更频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50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管狭窄或者闭塞是本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对TIA患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常见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是短暂的、可逆的、不遗留任何残损症状的神经功能缺损。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是最有治疗价值和治疗效果最好的脑血管病,因此,加强此病的认知和治疗,减少致残率,病死率有重要临床意义。1TIA定义认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定义是由于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9~2011年收治的48例TIA患者采用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联合治疗后观察近期、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近期总体有效率为91.7%,TIA再发率为8.9%,脑梗死发生率为4.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结论采用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TIA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不良反应率低,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内动脉系统TIA 34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22例,经抗凝等治疗后53例TIA患者症状完全控制,3例仍有发作.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均为TIA的危险因素.微栓子学说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学说是TIA的重要发病机制.起病突然,持续时间短,反复发作,恢复完全是其临床特点.抗凝是治疗TIA发作、预防脑梗死的有效方法,对颈动脉高度狭窄者应尽快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胡霞  白鹤 《中国实用医药》2012,7(9):116-117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尿酸的关系.方法 对66例TIA患者和69例健康对照者Hcy、叶酸、维生素B12、尿酸进行测定.结果 TIA患者Hcy及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TIA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TIA患者Hcy浓度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Hcy及尿酸水平升高在TIA发作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是独立危险因素,血浆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的降低可能会导致高Hcy血症.  相似文献   

18.
高Hcy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可能与其诱导动脉粥样硬化有关,Hcy代谢相关基因形态性如MTAFR,CBS等突变可能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导致高Hcy血症,进而与脑血管疾病相关联,补充叶酸,VitB6和VitB12可以治疗和预防高Hcy,至关重要,但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凝血指标[血小板(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LT、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前来就诊的2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依照其是否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条件,将其分成HHe组和对照组,化验其血浆中叶酸、B12,TC、TG以及Hcy。并询问其既往病史和吸烟史,调查其临床症状。结果对照组和HHe组的年龄,LD存在显著性增高的现象,P<0.05。对两组进行比较,糖尿病,高血压,和TG,TC值无显著性差异存在。对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指数,叶酸,B12归入待模型中进行计算,结果为OR=2.281、OR=1.042、OR=1.001、OR=0.829和OR=0.999。结论男性、年龄、吸烟以及叶酸,B12的降低是发生高同型半胱氨血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应予以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