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床路径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彬  陈元  李燕筠  王兰  甘红兵  董捷 《护理研究》2008,22(19):1738-1740
[目的]了解实施临床路径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1月-2006年12月对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人均要求责任护士按临床路径操作,具体包括腹膜透析液样本的留取、经验抗生素的使用、参照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类型及治疗疗程,复查腹膜透析液常规的时间和频度以及标准的腹膜炎诊治记录单的填写,收集腹膜炎诊治记录单并进行分析,包括资料收集情况(腹膜炎诊治记录情况、腹膜透析液送检率)、诊疗水平(细菌培养阳性率、腹膜炎发生率、住院率、复发性腹膜炎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完成规定疗程比例)和经济花费(包括抗生素和肝素药费、腹膜透析液常规和细菌培养检查费).[结果]2006年共收治腹膜透析病人352例次,发生72例次腹膜炎,腹膜炎发生率为60个病人月1次.其中44例次(61.1%)按标准填写了腹膜炎诊治记录单,其中腹膜透析液送检43例次(97.73%);细茵培养阳性37例(84.09%),腹膜炎发生率60个病人月1次,住院2例(4.54%),发生复发性腹膜炎2例(4.55%),腹膜炎平均疗程17.77 d,按致病菌采取适当疗程43例(97.73%),治疗依从43例(97.73%),平均花费374.07元.[结论]通过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诊治中应用临床路径,有效地保证了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唐勇  胡庆 《华西医学》2009,(7):1755-175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的89例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初期使用头孢菌素和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治疗,严重者使用头孢唑林和头孢他啶治疗。结果:89例腹膜炎患者透析液培养阳性33例(37.1%),其中19例1~4d治愈(21.3%),56例4~14d治愈(62.9%),复发11例(12.4%),2例因尿毒症而全身衰竭死亡(2.2%)。结论:虽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有降低趋势,但其仍然是腹膜透析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我们在强调对腹膜炎治疗的同时,更要强调对腹膜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3.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减少腹膜透析病人低钾血症的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新红  孙玲华汪涛 《护理研究》2006,20(12):3224-3226
[目的]探讨减少腹膜透析病人低钾血症发生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持续监测病人血钾、饮食摄入钾、透析液和尿液排钾,帮助病人调整饮食结构,维持血钾平衡。[结果]腹膜透析病人低血钾发生率由21.7%降为9.8%。[讨论]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以降低腹膜透析病人的低血钾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郭奕仙  李凤玲 《全科护理》2011,(36):3311-3312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的原因,为预防、治疗和护理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分析62例行腹膜透析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病人中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11例次,其中7例次治愈,2例次行肾移植,2例改为血液透析,1例死亡。[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与病人的操作不当、隧道口和隧道感染、肠道和血源性感染有关;原发疾病为糖尿病者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风险增高;加强培训及长期严格有效的随访,加强导管隧道口护理、饮食护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腹膜炎的发生,提高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开展透析液联合培养)该院腹膜透析中心收治的8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例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同时与2000年6月至2014年5月(透析液一般细菌培养)20例次病例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该院腹膜透析中心收治的83例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病例培养阳性68例次(81.93%),较2000年6月至2014年5月的9例次(45.00%)明显上升;革兰阳性(G+)球菌感染发生率从77.78%下降至61.76%;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生率明显下降,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发生率明显增加;大肠埃希菌、真菌感染及多重感染发生率增加。G+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利奈唑胺不耐药;革兰阴性(G-)杆菌对头孢他啶、亚胺培南不耐药,对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与2000年6月至2014年5月比较,总体治愈率从75.00%上升至83.13%。结论该院腹膜透析中心自开展透析液联合培养以来,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上升;多重耐药菌株增加,真菌感染及多重感染病例增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治愈率升高;加强培训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仍是防治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作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替代治疗方式之一,腹膜透析(PD)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简便,经济有效,不依赖于医院及特殊大型医疗设备,利于残余肾功能的保护等诸多优势,较适合我国国情。但腹膜透析技术特点与腹膜透析管的使用也带来一些并发症,成为治疗中断乃至失败的重要原因,因而腹膜透析并发症的有效预防、及时诊断和处理对于腹膜透析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腹膜透析并发症一般可分为机械并发症与感染并发症两大类。感染并发症包括感染性腹膜炎和导管相关性感染(出口、隧道感染),机械并发症是指由于导管位置不良、移位、堵塞或包裹所致的腹膜透析液引流不畅,以及腹膜透析液渗漏、疝等腹腔结构的异常。Van Dijk CM等总结了美国、加拿大75个中心共1864例腹膜透析患,在217例次机械并发症中,疝的发生占首位,为60.4%(依次为腹股沟疝、脐疝、腹壁疝、股疝、膈疝),腹膜透析液渗漏占25.3%,胸腔积液占6.0%。本将就常见机械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进行阐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中心提高腹膜透析液致病菌培养阳性率的改良策略。方法收集武汉市第一医院肾病科2007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466例次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关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2010年6月为界,以前为传统组采用传统的腹膜透析液细菌培养法,之后为改良组采用血培养方法进行腹膜透析液培养,比较2组近期抗生素使用史、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率、腹膜炎发生率、致病菌的分布情况。结果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腹膜透析液培养阳性率高(81.5%比65.8%,P0.01),培养前抗生素使用史的比率低(7.76%比21.36%,P0.01),在传统组中,未使用抗生素亚组病原菌检出率优于总体检出率(75.00%比65.81%,P0.05)。2组腹膜炎致病菌排前3位的细菌均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结论采用血培养方法进行腹膜透析液培养可以大幅提高致病菌阳性率,培养前抗生素使用史对培养阳性率的影响相当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化教育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效果。方法纳入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腹膜透析中心参加随访、CAPD〉3个月的991例患者。定期分析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危险因素的变化。运用成人教育理论,采用培训与复训、门诊随访、电话随访以及派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形式对患者进行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强化教育。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9.2±16.1)岁,男560例(56.5%),女431例(43.5%),腹膜透析持续时间3.0~170.9个月(中位数20.1个月),第一位原发病为肾小球。肾炎占59.2%。经过持续强化教育后,本中心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发病率由57.2个病人月,逐渐延长至61.3个病人月腹膜炎发病率下降。相比2006年,2009年因换液操作环节引起的腹膜炎所占比例下降(χ2=8.229,P=0.004),因出口处感染诱发的腹膜炎持续维持较低水平(〈5%),而因胃肠道问题引起的腹膜炎所占比例增加(χ2=9.720,P=0.002)。结论强化教育可以减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尤其是因换液操作环节引起的腹膜炎发病率。因胃肠道问题引起腹膜炎的预防教育仍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持续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情况及相关因素,降低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退出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6月收治的41例在家中行持续非卧床性腹膜透析且发生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腹膜炎的发生率及转归,腹膜炎症状出现后初始的处理,对腹膜炎的诱因进行分析。结果41例腹膜透析患者共发生腹膜炎43例次,痊愈35例(85.4%),转血液透析3例(7.3%),死亡3例(7.3%)。在症状出现初期,3例(7.3%)患者继续在家观察,10例(24.4%)患者立即到当地就医,15例(36.6%)患者采用电话咨询,13例(31.7%)患者到腹膜透析中心就诊;18例(43.9%)患者直接将腹膜透析引流液带到医院进行药敏试验。就感染诱因而言,16例(39.0%)患者未严格进行空气消毒,13例(31.7%)患者未严格进行环境清洁,10例(24.4%)患者操作过程存在污染行为。结论加强对居家行腹膜透析患者的初次培训、操作指导及监测,可避免腹膜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腹膜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本科住院的2012年7月起至2013年7月启用临床路径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49例患者(试验组)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未启用临床路径前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49患者(对照组)进行研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腹透液培养的阳性率、腹透液转清的时间、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及复发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相关指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试验组腹透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腹膜透析液检测好转及恢复正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人均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腹膜炎复发显著减少,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腹膜透析腹膜炎的治疗中采用临床路径,可促进患者的临床好转、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并能显著减少腹膜炎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提高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培养阳性率的作用。[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肾内科实施CQI前(2013年)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106例,分析18例次腹膜炎致病菌及特征,与采用CQI后(2014年)125例CAPD病人腹膜炎16例次致病菌培养阳性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我科实施CQI后我科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培养阳性率明显提高,由2013年的50.00%提高至2014年的81.25%。[结论]我科实施CQI可以提高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致病菌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腹膜透析并发腹膜炎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膜炎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在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腹膜透析不能维持的最常见原因,最终可导致患者退出腹膜透析治疗。虽然各腹膜透析中心CAPD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不同,但总体发生率仍在1.1~1.3次/(患者·年)。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腹膜透析的开展,导管连接系统的改良,消毒措施和无菌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炎发生率已降至1次/(2~3患者·年)^[1]。作者自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对本科28例尿毒症患者接受CAPD治疗并发相关性腹膜炎的临床情况、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合并绿脓杆菌腹膜炎2例报告江西上饶地区人民医院张晓林叶林青据美国腹膜透析中心报道,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腹膜炎的发生率为每年每个病人1.6~2.0次,其中绿脓杆菌占腹膜炎常见致病菌5%,来势凶猛,病死率高。笔者曾遇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居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医院进行居家腹膜透析的病人发生腹膜炎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31例居家腹膜透析病人中有15例病人因腹膜透析操作不当而引发腹膜炎,占48.4%;有9例病人因发生肠道感染而引发腹膜炎,占29.0%;有5例病人因腹膜导管出口处和隧道感染而引发腹膜炎,占16.1%;有3例病人因营养不良而引发腹膜炎,占9.7%。[结论]按正规流程进行无菌操作,加强饮食管理,预防肠道感染,加强导管出口护理,加强营养,是降低腹膜透析病人腹膜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腹膜透析(PD)装置及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以往PD最为突出的感染并发症已日益减少,而营养不良问题尤为突出。许多研究表明,腹膜透析病人中普遍存在营养不良。Yong等对欧美6个透析中心224例病人情况加以统计,营养不良发生率达40.6%,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8.0%;Burkart发现,49.6%的腹膜透析病人存在营养不良,其中重度营养不良为8.0%^[1-3],而我国腹膜透析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达75.8%^[4]。PD病人的营养不良不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还与病人的生存率直接相关。本研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对腹膜透析病人进行中医饮食干预,以探讨食疗方对PD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许莹  董捷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11):581-584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相关性感染(包括腹膜炎、外出口感染和隧道感染)是腹膜透析持续质量提高的重要部分。2010年,国际腹膜透析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ritoneal Dialysis,ISPD)对腹膜透析相关性感染的指南进行了第6次修订[1],基于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控制方面,腹膜炎的预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ISPD又组织专家组撰写并发布了关于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感染风险的郑重申明(以下简称预防申明)[2]。这一申明的发布,首次从预防腹膜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居家腹膜透析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病人腹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应用Meta分析对居家腹膜透析护理干预后腹膜炎发生率进行定量综合分析,运用Revman 5.0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比值比(OR值)、95%置信区间(95%CI)。[结果]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文献9篇,共纳入居家腹膜透析病人652例,其中采用居家腹膜透析护理干预的病人324例,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病人3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OR值为0.16,95%CI(0.12,0.32)。[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护理干预在降低居家腹膜透析病人腹膜炎发生方面优于传统的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8.
腹膜透析是一种居家的肾脏替代疗法,因其方便、经济等优点而被尿毒症患者所接受。尽管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较前明显下降,但它仍是影响患者生存期及导致腹膜透析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1-3]。尽管腹膜透析液在出厂前已经过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制一种腹膜透析操作装置,用于慢性肾脏病(CKD5期)的腹膜透析患者中,观察该腹膜透析操作装置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慢性肾脏病的腹膜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使用腹膜透析操作装置进行换液操作,对照组常规用操作间进行腹膜透析换液, 观察并对两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腹膜透析时的使用成本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为0.15次/病人年,低于对照组的0.18次/病人年(P<0.05),实验组的使用成本(857.80 ± 89.10)元低于对照组(1103.00 ± 171.00)元。结论 腹膜透析操作装置方便操作,能降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及患者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65例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液常规及细菌培养结果。方法取腹膜透析液两管,一管行常规分析,包括有核细胞计数和沉渣细胞分类,另一管做细菌培养。结果 65例患者中37例表现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占56.9%;45例患者送检细菌培养,阳性率为62.2%,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20.0%,其次为链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17.8%和15.6%;35例腹膜炎患者有8例表现为顽固性腹膜炎,2例出现腹膜透析液性质改变,其转归情况明显差于其他患者(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感染性腹膜炎是腹膜透析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以细菌性感染多见,因此对腹膜透析液进行细胞学常规和病原学相结合的分析,能及时了解透析情况和变化,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